A+A-

咸鱼了几年,胡菲儿终于决定出去搞事业了。“你想好干什么了吗?”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切菜的杨越随口问了一句。“我可能得跨行了,不想去学校。”切菜的声音停了,杨越急忙放下东西,围裙都不急着解,跑出来问胡菲儿:“你要跨行?想好跨到哪行了吗?”胡菲儿轻描淡写地说:“演戏去。”

其实胡菲儿不出去工作的话,问题也不大,杨越每周做的手工足够两个人的花销,而且她自己在网上还会找一些小店发表一些自己大学时库存的小说赚点儿稿费,也算得上吃穿不愁了。她这么不靠谱的人,难得有份事业心,手里有博士学位证书,有教师资格证,如果去高校教书,妥妥的吃香。但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她想去其他行业领域历练,这也是她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成功了也好,失败了也罢,旁人再怎么指责谩骂,也左右不了。

在演戏这个领域,她的简历写一行字就概括了:“曾经演过《情深深雨濛濛》的校园剧版本和话剧《浮士德》。”真要说含金量或者水分,那也只有《浮士德》能排得上,凭借这个简历,不知道她能不能收到人家抛出的橄榄枝。都说无知者无畏,她顶着演过两次戏的名头,真的直接去各种影视公司面试了,并且无一例外都被拒了,被拒的理由很简单:“你不是表演专业的,演戏的资历不足,也没有受过科班训练,而我们要的是能直接参与演出排练的人。”就这样,她的那份简历被一句“资历不足”直接刷掉了。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在学校排演校园剧和在话剧院参加排练的时候很得心应手啊,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说自己呢?

“他们认为你对表演的理解不够到位吧。”小笛平淡地说。“可是,这不得看了剧本才能去构思要怎么演吗?”“你觉得你把剧本理解透了吗?还有,如果让你现在立刻对着空气哭出来或者狂笑,你做得到吗?”胡菲儿刚想说什么,却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她确实做不到,而这些的确是专业演员必须能做到的。经小笛这么一说,胡菲儿才意识到为什么自己会被拒。

进军不了演艺圈,那歌坛呢?

胡菲儿在高中的时候和宋小笛同台演唱过《冬眠》,也正是那次演出让小笛发现了胡菲儿学歌特别快。“要不然,你去联系一些唱片公司,看他们愿不愿意帮你录一些歌?”说起演戏,胡菲儿的简历还有的写,但说起唱歌,除了能当业余爱好,写不出别的,等同于白纸一张。这让她十分为难,其实她也知道拿着一张白纸去面试,人家会是什么脸色,以及自己会是什么结果。但纠结了一段时间后,她还是去尝试了。很多唱片公司看重形象,相貌平平的她如果没有一把好嗓子,那签约无望。

结果可想而知。

两次翻车让胡菲儿意识到,有些兴趣真的只能当成兴趣,而无法成为自己的事业。

所以她最终还是回到了校园,和小笛一样成为了教书育人的园丁。

而胡菲儿的老公杨越在这几年也没闲着,靠卖自己的手工艺品,直接盘下了一个店铺,开了自己的纯手工定制商店,负责满足本地各个年龄段的客户对礼物的需求。小笛回到学校专心教书,胡菲儿夫妻俩一个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一个在手工桌旁打造自己的奇思妙想,生活算是彻底回到了正轨。

但是这远远不是结束。

“李晓明你干嘛呢?上着课在我眼皮子底下吃东西,是不是又想把你妈叫过来啊?”小笛在给学生们讲金色鱼钩的意义,讲完安排大家以此写了一篇小练笔,然后在巡场的时候,李晓明同学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由于教育新政不让当众训学生,所以她忍到了下课,请李同学去办公室小坐了片刻。这是小笛班上出了名的淘气包,也是最让小笛头疼的学生,因为他学习也一塌糊涂。“现在也不让教师单独辅导,要不然你试试咱们高中的那个办法?”胡菲儿一句话,把小笛的思绪直接拉回了那年夏天,她还十分难得地收获了小笛的夸奖:“到底是博士啊,考虑问题有一套,我想想吧。”

后来,胡菲儿听说小笛组织了一个学习俱乐部,大家自愿入会,入会一个月可享受vip待遇——生生单独辅导,如果小组成员在下一次模考进步明显,则可享受二级会员待遇——赏读往届的优秀作文并模仿其中一篇的文风自创。终极会员的特权,则需要小组所有成员的作品经审读无抄袭、无套作,且有实打实的内容以后才能解锁。

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全部取得显著成绩才能享受新的待遇。在举办这个俱乐部后的一个月里,小笛会在上课之余观察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发现有想打退堂鼓的学生,她也不会去提醒,而会在一个月之后当众宣布某某某丧失了入会资格,如想入会需进入下一个月周期。而事实上,不会有学生真的会老老实实等到下个月,当他们看到身边人都在不断进步并升级的时候,自己心里的闯劲儿也会被激发出来,即使没有小组的推进,效果一样不会太差。

小笛用这招,带动了全班。在安排学习小组的时候,特意把李晓明和班里同样学习很差的陶诗然安排在了一起,后者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女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她平时很少和大家互动,作业也很少做,除此之外,她的脑子很灵,记东西其实很快,只是几乎不做。不像李晓明,上课听讲下课写作业,也不耽误他考倒数第一。差带差?胡菲儿虽然心里很困惑,但是她知道小笛这么做一定有原因。“你这是打算提前给李晓明小朋友牵红线呀?”小笛闻言脸色瞬间变了,一巴掌扇了过去:“他们才多大,我又不是他家长,轮不着我做这个,再说一次啊,我这里只搞学习,别的事不参与,再说这个真跟你急!”挨了一下的胡菲儿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玩笑开得不是时候,边揉着脸边说:“好,知道啦。”

事实证明这个安排是非常合理的,因为陶诗然虽然成绩不行,但是人非常踏实。在一个月的考察期里,她毫不费力就过了关,李晓明也在她无意间的影响下顺利过了关。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互帮互助,陶诗然的性格也被李晓明带得开朗了许多。小笛的事业,终于出现了转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