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认知和知识在大方向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了解什么。
但是认知与知识的不同在于深度。
知识是你对这个东西了解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而认知只是了解到了皮毛。
例如,我知道秦始皇一统六国,修筑长城,御守我大华夏五千年,这是认知。
而我并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知道了,这就是知识。
如果知道的再清楚一点,不由得说,有点过了。
毕竟我们不是历史学家,当然有历史学家在看这本书就当我没说好了。
比起知识,我们更重要的,是认知。
因为我之前也说过,学无止境,如果一生都扑在学习知识上,除了是个书呆子之外还是个书呆子。
而认知,只不过是以一秒钟所看到的,了解到的,大体上记录在记忆里,就是认知了。这样的时间我们还是有的。
认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你没有认识到巴比伦铁塔你就不会知道那是多美的风景。
你没有认识到思考是一件多么舒心的事情你就不会思考。
是,认知的路上总会带有一些不如意,比如我觉得有些人可能想要人生重来的目的就是没见过蟑螂完全不知道蟑螂是什么东西……
所以认知并不是什么肤浅的东西,可以说,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太多,认知就变成了以量级,战胜了质量这件事。
当然,这种人还有一个别称就是“半桶水响叮当”。
其实我觉得浅显的认知并不能算作是半桶水。
还是那句话,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抖音能火的原因。
抖音将世界各地的所有东西都缩写到了十五秒到五分钟之内,有的人或许天资聪慧,举一反三把认知变作了知识,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认知。
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以认知在大脑中脑补成知识,还散播给其他人,这才叫可耻,甚至可恨。
我依稀记得前几天一个女up主,创造了一个俄罗斯的历史。
我真不知道在被确凿无误是创造之前,那些个评论,延续,是怎么样写出来的?
那些人又是在哪看到了这个被创造的假历史?
还个个评头论足,说在XXX上面,XXX年前,记录了XXX,说的津津有味差点连我都信了。
我无意去关注他国的历史,所以当时那件事出来之前,其实我并不了解。
直到后面被人总结,然后扒出来的时候,我才开始了解这件事。
整件事的荒唐略等于我随便写了个符号然后说这是甲骨文。
然后还来些“大佬”表示这个甲骨文在几千年前的作用,多少年前被发现,说得振振有词。
嵩哥的歌曲“老古董”也是同理。
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人看着mv到底是不是等于没看。
这已经是连认知都无法达到的境界了。
这种东西,我叫他中二病会不会好受点?
对,这种人完全和中二病一样,中二病还表现出来,这种人连表现都不敢,只敢乱说。
你以为这两者区别很大?
错,中二病是指幻想科幻神魔等世界,而这些胡编乱造的人,难道不是同样在幻想着吗?
可气的是,中二病人们都还知道不可信,一笑而过就好,而胡编乱造,太多人为了自己的面子,表现自己认知的广泛,予以赞同,宛如国王的新衣,可悲,可叹。
认知,也是要分对错的。
三国演义中,关羽义薄云天,古时多少人,拜关公义结金兰?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不,关羽好大喜功,垂帘美色,早在三国志中都有描绘,易中天讲三国中也讲到,关羽当年之所以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是因为关羽和曹操都想上哪个人妻,曹操喜欢人妻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些动漫一看到嫂子有点漂亮那下面弹幕必是“曹贼竟是我自己”。
曹操和关羽争了起来,关羽胳膊拧不过大腿,转头就跑了,曹操反倒还下令各关放行,不得射箭,要是觉得不服气就守将自己去单挑去。
这就是应该有的认知,而并非盲目的相信一切。
你见到了,听到了,这只是认知的开始,然后要了解,考证,确信消息的来源是否是正确的,再用你自己的心和大脑加以判断,辨识,才叫认知到了这件事情,而不是盲听盲从,捕风捉影,甚至胡编乱造来表现认知。
人生短短数十年,我们没有任何人可以懂得这世上的一切,没有任何人可以说,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
但是我们还是要认知,认识到那些对的东西,认知到事情的本身,认知到一切应有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