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坎中满

坎下坎上,为水流之表象。

坎属水:水按季节水冬旺,秋相,春休,夏囚,四季死。

坎方位为正北、信息为水、为猪、中男、为水沟、为盗、为溝渎、为隐伏、为矫柔、为弓轮、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为肾、为膀胱等

全卦的意思:象征重重艰险,像水奔流一样,胸怀坚定的信念,执著专一,内心才能不畏艰险而获得亨通,这种奔流不止,坚强刚毅的行为必然被人民所崇尚。置身于重重地艰险困难之中,落入到陷坑的最底下,结果必然是凶险的。仍处在陷坑之中面临危险,虽不能脱险,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解决一些小问题的。往来进退都处在重重的陷坑之间,面临危险难以得到安全,落入陷坑的最底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伏枕以待,不可轻举妄动。一樽酒,两篮饭,用瓦缶盛着进献,礼虽然很轻,然而却充满了深厚的情谊,正大光明地表示诚信,最终不会发生灾祸。奔流的水还未溢出陷坑,然而却已和陷坑平齐了,还不会发生灾祸。被绳索重重地捆绑住,囚放在荆棘丛生的牢狱中,长达三年不能解脱,十分凶险。

认识体会

命犯此卦运气歹,好似太公作买卖。贩猪贩羊皆有失,猪羊齐贩免屠宰。好似猴子去捞月,旱地去把莲花栽。内外受阻要谨慎,克服艰难免危灾。人虽漂亮,系皮肉之相,经风雨而衰,如过烟云;祖上基业,如一潭死水,经日月而山穷水尽;怫门圣地,人间仙境。经春秋而千古不衰,热闹非凡。值得深思。

预测占卜:

预测家宅:家宅安稳。

事业运势:

由于过于追求理想中的生活,不切合实际,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内心空虚,运否不安,好似推车上高山,心里总是受熬煎,处在不安定之中。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冲破艰难险阻,好运自会到来。切不可破罐子破摔,任其发展,坐以待毙,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求取功名:

由于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可闪闪发光,称心如意。

婚姻感情:

初始不利陷入纠葛,引起外人反感。应谨慎处理,以保婚姻幸福美满。

生意求财

不太顺利,处在崩溃的边缘,不可掉以轻心,应沉着应战便可转危为安,心满意足。

出行办事:

出行顺畅,但要有防失误。

为人谋略:

虽有雄心壮志,天有不测风云,事业受阻,心神不宁,要经得起风吹浪打,挺直腰杆,保持必胜的信念,面对现实的考验。必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预测疾病:疾病易安。

预测失物:物不失也、

预测行人:行人即归、

预测官讼:官讼和合之象也。

卦例

一日一位中年子慌慌张张地向北走你,算命先生看见,起了一卦,坎卦,初六,习坎,入于坎,旦,凶。哎,此人怕有不祥之兆。对他父亲讲道:“你要看管好你的孩子,怕有危险,看他定是酒中缘,看见喝酒流口涎。脸上频频有黑色,恐怕就要到黄泉。一定要看紧。怕有不祥之兆,要消灾避难”。他父亲回去叫儿媳看紧,因疏忽大意,结果没看好,正月二十九喝酒伤命。喝酒身亡,能防无防,悔之晚矣。

事例

唐太宗用魏征

(九五,坎不盈,祇既平,无咎。意思是:奔流的水还溢出陷坑,然而却和陷坑平齐了,还不会发生灾祸。)

玄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问他:“你为何挑拨我兄弟之情?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彼时魏征已经是阶下之囚,然而依旧镇定自若、理直气壮的说:“人各为其主。我之前在太子手下做事,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我的话,要不然,现在坐上皇位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呢。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大家都直冒冷汗,觉得魏征要完了。没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这大逆不道的话之后,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为詹事主簿。非但没有责怪魏征,反而说:“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重用魏征后,还主动和魏征结为亲家。魏征生活的很简朴,屋子也很简陋,唐太宗想给他大房子,被他拒绝了。魏征直言上谏,虽经常触怒龙颜,可是后来每当镇定下来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总会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贞观之治时,李世民评价魏征:“尽心於我,献纳忠谠。”意思是说,魏征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献出良策,李世民现在的功绩,有一大半是魏征的功劳,魏征不愧为“千古之名臣”。后来,李世民又说:“当政者应当像尧舜禹学习,做一个明君。自从我重用魏征,天下太平,边境安稳,百姓富足,可见魏征是多么忠心的人。”李世民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在魏征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唐太宗在位时候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贞观19年,李世民亲征边疆,损失惨重,死伤上千,李世民非常懊恼并叹息说:“如果魏征在世的话,他就不会让我去打仗,哪里会损失如此惨重?”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悲痛欲绝,失常对身边的人说:“魏征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并留下传世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这句话在生活中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多听取别人的遇见,对提高自己十分有助。

“贞观之治”之所以国泰民安,魏征功不可没。唐太宗曾把魏征形象的比作自己的镜子,认为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怀念地说,自己没了一面心爱的镜子。唐太宗为魏征罢朝五日,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历史上一段贤君良臣的佳话,就此落下帷幕。

年羹尧

(上六,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意思是:被绳索重重地捆绑住,囚放在荆棘丛生的牢狱中,长达三年不能解脱,十分凶险。)

公元1725年(雍正三年)正月,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开始公开化。年羹尧指使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一事,雍正说这是年任用私人、乱结朋党的做法,不予准奏。

年羹尧曾经参劾四川巡抚蔡珽威逼所属知府蒋兴仁致死,蔡珽因此被罢官,经审讯后定为斩监候;而年羹尧的私人王景灏得以出任四川巡抚。这时雍正已经暗下决心要打击年羹尧,蔡珽被押到刑部后,雍正不同意刑部把他监禁起来,反而特地召见他。蔡珽陈述了自己在任时因对抗年羹尧而遭诬陷的情况,又上奏了年羹尧“贪暴”的种种情形。雍正于是传谕说:“蔡珽是年羹尧参奏的,若把他绳之以法,人们一定会认为是朕听了年羹尧的话才杀他的。这样就让年羹尧操持了朝廷威福之柄。”因此,雍正不仅没有给蔡珽治罪,而且升任他作了左都御史,成为对付年羹尧的得力工具。

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接着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进行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九十二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

雍正说,这九十二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三十多条,但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噪一时,“年大将军”的威名举国皆知,如果对其加以刑诛,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