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早上都会陪着妻子在医馆里看病,到了中午,他就会到右武.卫军营之中走一走,检查自己的训练成绩。
毕竟,这是系统提供的训练方式,李佑也给了士兵足够的食物,每顿饭都能吃到猪肉,所以,他必须要完成任务!
否则的话,李佑也会去佑县看看,毕竟那可是他的地盘,是中国的一部分,他怎么会不在意呢!
第164章边境的消息
如此一来,李佑的生活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幸福,一直到了那一天。
因为许久不见,李世民便就是借口要给长孙皇后检查身体,将李佑召到了皇宫之中。
说是给长孙皇后做检查,其实也是为了思念自己的儿子!
作为大唐的一国之君,李世民偶尔也会找李佑,但是长孙皇后就不一样了。
哪怕她是大唐最有权势的女子,可是她的亲生儿子却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更别说是一个男人了。
因为母亲的宠溺,李佑匆匆赶到凤鸣殿,却是见到长孙皇后给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李佑虽然也很惊讶,毕竟,一个身体不舒服的人,怎么会有精力准备这么大的一桌菜。
不过,因为上一次的事情,李佑在长孙皇后的面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变得亲密了起来。
你看,这不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着饭吗?
气氛好温暖!
不得不说,长孙皇后做的菜还真是好吃。
李佑大口大口地吃着,丝毫不担心自己碗里的食物会被吃光,长孙皇后和李丽质都会在他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给他夹一块。
“别呛着了,这么多的菜,我保证你能吃饱!”
长孙皇后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多尝一尝自己的手艺。
自从李佑来了之后,她的脸上就再也没有露出过一丝笑容。
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是这么想的,但他是真的怕李佑会被呛到。
于是,长孙皇后在和李佑说完这番话之后,就亲自给李佑盛了一碗莲子银耳羹,然后亲自送到了李佑的面前。
长孙皇后一脸宠溺地说道:“来,你喝点银耳汤吧!”
“行!多谢娘娘,有了娘娘这样的贤惠贤惠的妻子,天下间不知有多少人嫉妒!”
李佑一饮而尽,一脸的艳羡。
“我的妻子?”
长孙皇后虽然被林梦雅的话感动了,但是,对于“老婆”这个词,她却是一头雾水。
“嘿嘿嘿,就是老婆老婆的意思!”李佑连忙说道。
说着,他就开始埋头喝酒,想要掩饰自己的尴尬。
但是,当他低头喝汤的时候,却是发现,自己居然在汤汁的倒影中,看到了房青筠的身影!
嘿嘿嘿....
李佑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心想:“我的小老婆房青筠,嫁给我之后,也会像长孙皇后一样温柔贤惠的!”
“大哥,大哥,你真是太厉害了,长安诗会,我可是听说了,只是没有亲眼所见,但是却可以想象,大哥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我告诉你,你的每一首诗,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你要不要听一听?”
李丽质说着,便就是将手中的筷子放在了桌子上,开始念着李佑在长安诗会上所作的那首诗。
一张绝美的脸上,更是充满了激动,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不说这些,李佑还真是安安静静,安安静静地吃饭,舒舒服服地喝酒!
当李丽质将长安诗会上的每一首诗词都说了一遍,李佑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骄傲,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再说了,这首诗又不是他写的。
他能说出这么多名篇,不,是因为他上一世认识的语文老师吗?
要不是他们逼着自己背诵了这么多的诗词,自己也不可能写出这么一首诗来!
长安诗会的时候,大家都不是自己人,现在被人欺负了,自己还不如背诵九年的诗,震慑他们。
可是,现在坐在自己身边的,却都是自己的亲人,他实在是装不下去了。
这……
这可怎么办,就算李佑有系统在,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李丽质的问题,不过现在,他也只能顺着她的话说下去了,毕竟他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
可如果他不承认,长安诗会的事情,他又怎么解释?
就在李佑左右为难,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人却是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打破了凤鸣殿的尴尬。
王德!
李佑见到王德,心脏“咯噔”了一声,一股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陛下,八百里外有紧急消息!”
王德连忙跑到李世民的面前,将一本沾满鲜血的羊皮纸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和李佑有同样的感受,他连忙将帛书拿了过来,打开。
当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猛地站了起来,脸色大变。
“不会吧?李世民眼睛都红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的样子,有些担忧地说道。
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李世民这样的表情了。
“李靖将军中毒昏迷,三十万突厥铁骑日夜攻击大唐,军心涣散,国境岌岌可危!”
李世民大声的说着。
不会吧!
大军离开的时候,士气是何等的高昂!
更何况,三十万的军队,突厥人又是从哪里来的?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严重了。
一旦边境被突厥人占据,突厥人必然会进攻长安,到了那个时候,渭水之战的耻辱就会再次发生!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无比的难看,手中的卷轴上还沾满了鲜血,但是他的心里却是无比的焦急和恐惧。
本来,他认为凭借李靖的天资,秦琼,程咬金,尉迟恭这些绝世猛将,统帅十万兵马,早早地驻扎在边境,根本不怕什么。
就算是突厥人也不行!
这一次,李世民派出了全部的将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进攻。
然而,仅仅过去了两个多月,边关却是没有任何的好消息,反而是得到了一份即将被攻破的帛书。
这已经超出了李世民的预料。
三年前,渭水之战。
当初为了让突厥人撤退,他几乎耗尽了大唐国库中的全部财富,李世民当时虽然保住了大唐,但这也是李世民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把自己的手下全部派出去,为自己报仇,可是现在,他的希望却是越来越渺茫了。
李靖居然中毒昏迷!
李靖平生未尝一败,有他坐镇,士气自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现在,他们的统帅已经昏迷,而且还有三十万的突厥士兵,士气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士气低落,兵力不足。
到了那个时候,只要被突厥人突破,整个大唐就会完全暴露在那些突厥骑兵的面前。
到了那个时候,又会有多少无辜的人死去!
李世民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强烈,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
历史。
会不会再次发生?
“赶紧的!传令群臣!”李世民冲王德喝令。
“遵命!”
王德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当即就是将李世民给叫了过来。
“佑儿,你快随我回朝会,商议对策!”
李世民慌乱的叫了一声“佑儿”,便就是带着他离开了凤鸣殿,直奔甘露殿而去。
好在李佑一心想着边关,并没有听到李世民叫自己什么。
砰砰砰……
皇宫禁卫千牛卫在甘露殿外的鼓声响起。
这一次,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当这鼓声响起的时候,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纷纷的停下了手中的事情,朝着甘露殿的方向赶去。
所以,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内,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聚集在了这甘露殿之中。
“拜见皇帝,万岁万万岁!”
这种礼节,是李佑发明的,但李世民却没有心思理会。
“不必多礼!”
李世民有些不耐烦的对着王德吩咐道:“王德,你去把八百里加边关的消息传出去。”
王德见李世民一脸的急切,也不敢怠慢。
当即,他就将八百里的卷轴拿到了面前。
“边关急报:李靖将军身中奇毒昏迷,突厥可汗亲自率领三十万兵马日夜狂攻,令我军心涣散,几近崩溃,边境危在旦夕,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危险,还请陛下出手相助!!!”
王德大声地说着,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嘶……
文武百官们虽然都是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但是却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大的事情。
震惊、恐惧、恐惧等等负面的情绪,充斥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这是大唐生死存亡的大事!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
李世民说的没错,满朝文武都是这么想的。
有李靖在,哪里会有这种事!
在大唐的文臣心目中,李靖就是一尊战神,只要他还在,大唐的边陲就是一座铜墙铁壁!
原本李世民要进攻突厥人的时候,众人还有些忐忑,但是当他们听说李世民竟然派出了李靖率领着一支强大的队伍前往边境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将边境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李靖,大唐人民心目中的军神,大唐的顶梁柱,大唐的顶梁柱!
李靖在哪里,哪里就没有失败的可能!
但现在...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内,他们最大的希望,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他们无比的担忧。
擎天之柱,轰然倒塌!
定海神针碎了!
如果李靖还活着,大唐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现在,李靖已经被剧毒晕了过去,他们还怎么打?争个屁啊?
把希望寄托在秦琼身上?
靠尉迟恭?
把希望寄托在程咬金身上?
没有!
没有!!
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这四个人虽然都是天才,但是却不是真正的统帅!
在大唐,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但是在兵法和兵法方面,却是远远不如李靖的,就算是他们所有人的谋略加起来,也远远比不上李靖!
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他们在离开的时候,还能够保持着稳定的士气,在这短短的一两个月内,就已经摇摇欲坠了。
李靖不在,这些大唐的军队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诸位,李靖大帅中了剧毒,昏迷不醒,边军群龙无首,若是军心再这么松懈下去,大唐就真的是岌岌可危了,诸位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李世民看着满朝文武,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他的心里却是一点都不轻松。
大唐有那么多的武将,但是真正的统帅,却是寥寥无几。
他知道,就算他问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果然,当李世民问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所有的朝臣都没有站出来。
再说了,这可不是让他们上战场的,想个办法都这么困难吗?
李世民知道,这些人都是认真的。
文武百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似乎都在思考着什么,在这个国家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当然要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然而。
只可惜,大唐的统帅实在是太罕见了,就算是他的谋士,也是凤毛麟角。
如果从上面往下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脸色都很难看。
很显然,他们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虽然,诏书上写着要朝廷增兵支援,但是,不管朝廷派出多少军队,都只会成为突厥人的食物。
没有了统帅,没有了士气,再多的人马也是无济于事!
这一刻,谁都知道,大唐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一位智勇双全的统帅。
但是很显然,大唐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大唐之中,除了李靖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皇上,我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不知所措之际,方才一脸为难的房玄龄,走出了队列。
他一副不愿意站出来的模样,却又觉得自己必须要站出来。
是的,他必须要站出来。
不管他现在有没有办法,他都要把这件事情交给李世民。
此时,李世民身边最忠心的人,房玄龄自然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