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戚英率领着山东军,一字长蛇般行向浙江。

他查看地图,南通州已经被汪直占领了,只能借道镇江渡江。

大军步行半个月,到达了镇江城。

在镇江官兵船队的帮助下,山东军渡过了长江,然后绕着太湖走,五天后到达了杭州城。

杭州知府赵文华,四十岁,长得面白柔瘦。

十天前,倭寇首领辛五郎带兵攻打台州城。呆在杭州的赵文华紧张不已。

他不懂军事,害怕倭寇攻到杭州城。好在江西援军赶到了。

江西援军营长叫张经,是吏部尚书张居正向皇帝举荐他支援战场的。

于是嘉靖皇帝下令兵部调遣张经赴战场。兵部尚书严世蕃调遣张经支援杭州城。

张经赶到杭州城后组织城内防务,帮助赵文华布防。

不久倭军女将久久田子攻到了杭州城下。

久久田子带兵攻打杭州城遭遇到张经出城迎战。久久田子向张经发起进攻被张经击败。

后面戚英的山东军到达了杭州城。

赵文华看到有山东军路过杭州城,强留他们住下。

赵文华提前知道山东军会来,所以早就为山东军准备好了营舍。

戚英被赵文华热情招待感觉受宠若惊,于是在杭州城住下,准备补充粮草次日清晨就离去。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是救援宁海县。杭州城不会久呆。

次日戚英准备离城,赵文华拉住他不让走,说是新军驾到,杭州官府准备好了席宴要尽一份地主之谊。

戚英拉不住情面只好呆下接受邀请。赵文华好酒好肉招待山东军。

他邀请戚英进雅间喝酒,满桌山珍海味美酒佳酿。戚英看得眼皮发麻。

戚英初来乍到,不敢得罪杭州官爷,只得陪着赵文华呆在雅间里喝了一天酒。

楼外的山东军也喝了一天酒,全军喝得大醉。

戚英喝得迷迷糊糊醉了。等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他去兵舍查看,看到不少士兵还在呼呼大睡,急得大叫:“都快点起来,收拾兵器准备出发。”

士兵们懒洋洋的,他们不太熟悉戚英这个人,只知道他是临时选派的山东援军营长。

戚英说理道:“我们是要救援宁海县,不可以在杭州城内久呆。”

“就赶这么一时吗,你酒散了,我们的酒还没散呢!”没睡好的士兵不愿听戚英的军令。

戚英准备拿鞭子抽打他们,转而一想,马上就要打仗了,他们远离家乡奔赴战场,都是老乡,还是手下留情吧,只好同意多呆一天。

当晚,赵文华又派衙役邀请戚英喝酒。戚英拒绝不去,结果几名衙役把他抬上了轿子。

戚英不敢打赵文华的衙役,只得任由他们抬着去喝酒。

赵文华热情劝酒,戚英不敢拒绝但也控制着酒量,没有昨天喝得多了。

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士兵们又喝了一天酒又醒不了。戚英急得愁上眉头。

这天傍晚,张经来找戚英。

戚英第一次见到张经,见他四十岁,中等身材,方脸有须,精神炯然,给人有一种沉稳的信任感。

张经脸露焦虑,问道:“你们山东军怎么还呆在杭州城不走呀,现在宁海县局势很危险快去救呀。”

戚英脸露无奈,解释道:“我也想早点走,可是赵大人要留我喝酒。”

“咳!”张经叹气道,“你是不是没有带山东土特产?”

“啊?”戚英满脸惊讶。

“来不及了!”张经脸色忧虑道:“会稽山山路这三天被山匪卡住了。你在城内逗留三天,错过了宝贵的过山时间。”

戚英大惊失色,感到事态严重了,解释道:“我已经派路探去探路了呀,怎么没听到他回来说呢。”

张经道:“我三天前派路探去打探宁海县的战况。路探还能过山路,这两天路探过不了山路了,所以去不了宁海县。

我问路探,会稽山拦路的人是倭寇还是山匪?

路探回答我说,看打扮是山匪,说的是浙江当地口音。

于是我下令部将率领三百江西兵前往会稽山剿匪。结果部将损失了三十人败逃了回来。

部将回来说,山匪在山路一侧建有石墙,一进山路就中了雷石滚木,所以进不了山路。”

戚英惊得一身冷汗,道:“我的路探怎么还没有回来报告这一敌情呢?”

张经回答道:“我的部将说,回来的时候看到路边躺着一具死尸是斥候打扮,不知道是不是你的人。”

戚英当晚跑去查看那具尸体,点着火把发现死者果然是山东军的路探,不知道是谁杀了他。

戚英感谢张经告知了敌情,知道杭州城不能再逗留了,于是当晚率兵出城,星夜赶往宁海县。

赵文华站在城楼之上,笑着目送山东军离城。

从杭州前往宁海县要翻爬一座大山,那就是会稽山。会稽山是杭州去台州城和宁海县的必经之地。

天亮后,戚英在山路进口处,看到有喽啰兵站哨,于是率军杀进山路。

山东军刚冲进山路百步远。山坡上露出一道石墙,接着一顿雷石滚木箭雨从石墙上袭击下来。

冲在前面的山东兵被雷石滚木打得纷纷倒地,还有士兵被打得滚落山崖。

戚英的手臂也被石头砸中负伤。后面的山东兵看到山坡有埋伏,吓得纷纷后退。

戚英不服咬牙不退,用枪狠狠顶住雷石滚木和箭雨。

山东兵见戚英很危险,举着盾牌跑回到戚英的身旁,把他拉出了山路。

士兵道:“营长不可强攻,敌人有石墙,居高临下的,咱们进去多少死多少。”

戚英心有不甘,以伤亡二十名士兵和手臂负伤的代价,结束了这场攻山战斗。

这一战让戚英认识到了抗倭战场的凶险复杂。他的勇敢精神在山东军中立下了威信。

两日后,宁海县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最终扛不住,被倭将冈本北介攻破了。

县城内两千守兵全军覆没。宁海县失守的战报被放回的战俘告知了赵文华。

赵文华得知宁海县失守,派兵六百里加急将战报送到朝廷。

战报写在奏折里。这份奏折是赵文华写给嘉靖皇帝的奏折。

奏折的内容指责山东军援兵营长戚英,在杭州城内逗留喝酒,荒废军纪,耽误了军情,被土匪抢先霸占了山路,造成宁海县的失守。

嘉靖皇帝收到战报,第一次看到戚英的名字,知道是新将,就没有责罚戚英。

兵部尚书严世蕃请求嘉靖皇帝给戚英一个待罪立功的机会,令戚英带兵协守平湖县的乍浦港。嘉靖皇帝点头同意。

八天后,戚英收到了朝廷的新军令,下令他带兵赶往平湖县。

戚英向张经告辞,率军赶向平湖县准备收复乍浦港。

乍浦港位于杭州湾,离苏州和杭州都近,位置很重要。敌军夺取乍浦港就能窥视苏杭。

汪直攻占了江北港口南通州。他的义子汪滶攻占了乍浦港。

汪滶攻占乍浦港后,全力进攻离乍浦港五里远的平湖县。

平湖县是明朝的海防重县,派八千重兵防守。知县是罗拱辰,兼守海防。

汪滶只有攻克平湖县,乍浦港才能算站稳。

乍浦港无险可守,平湖县官兵的一个反攻,海盗军就容易被赶到海里。不攻克平湖县,乍浦港倭军会睡不安宁。

汪滶攻打平湖县半月不克,仍不放弃。

戚英赶到乍浦港途中,正遇汪滶在攻打平湖县。

戚英看到了战场,立刻热血沸腾,终于能打一场宽敞的仗了。

他率军冲向敌阵。

汪滶见官兵的援兵来了,放弃攻城,指挥后队上前阻击山东援军。

山东军和海盗军交战上了。戚英被会稽山山匪阻击,失去了救援宁海县的机会,正压着一肚子怒火。

他挥舞着神威烈水枪,怒挑海盗兵。

海盗兵不能近他身。一会儿功夫,戚英就挑杀了十几名海盗兵。

坐在高椅上的汪滶,二十三岁,长得高大威猛,头发四散尖竖,耳吊金环,胸系骷骷。一身古怪的打扮,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夺目。

汪滶见明军中有高手。他大怒,举起骷髅弯牙刀,踩着人头,飞步砍向戚英。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