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
柔小瑶快步穿过庭廊。
因为不是休课时间,还有很多的学子在这里读书。
“小瑶,你今天不是请假了吗?”圆脸少女见到好友,奇怪的问。
“我来拿东西。”柔小瑶想起世子的叮嘱,假装不在意的说。
“不好好读书,忙其他事,小心荒废学业。”一旁的黄越淡淡道。
“黄兄你忘了,小瑶是女儿身,不用出仕的。”旁边有学子笑道。
“小瑶,你今天这打扮,是要去哪吗?”圆脸少女问。
柔小瑶披着小坎肩,是外出的打扮。
“要赶去黄鹤楼。”
黄越猛的回头,“黄鹤楼?你是说那个让笨蛋洛千羽做出上佳诗的黄鹤楼?”
“没错,今天黄鹤楼开业,世子说可能会刺激灵感让他做出第二首诗来,让我陪他过去。”
第二首,其他人嘴角抽搐。
上佳诗有人一辈子都做不出一首,洛千羽那个笨蛋还想做第二首?
“一个酒楼而已,我不信真能让他做出诗。”黄越一脸不信。
“世子说作诗讲究意境,黄鹤楼风景绝佳,他也是抱着万一的念头。”
万一,是啊,万一做出来了呢?
学子们沉默。
“而且,世子说严松大人喜好诗词,肯定不会只考一次,如果在他任职期做出上佳诗句,肯定会让他刮目相看。”柔小瑶又加一把火。
“攀龙附凤,我道不齿为伍。”黄越哼了一声,将书本收拾整齐,“诸位,我突然想起家中还有点事,我先走一步。”
“……”
“无耻,黄越肯定是去黄鹤楼了。”
“诸位,我突然想起我家狗还没有喂,我先走……”
“我也走了。”
柔小瑶眼前刮过一阵阵风,书院瞬间清空。
……
同知。
府院一级官员,
省府徐州城,除巡抚,按察使,布政使的省级官员,第二梯队就是知府,同知这一级别,等同副市长。
打了副市长的属下,这事算是闹大了。
陈捕头带着人逼了过来,气势汹汹。
“怎么,不问清楚就想抓人?”洛千羽大声道。
“当街打人,先跟我们回衙门再说。”
洛千羽自然不可能跟他回去,到人家地盘是死是活就不由自己了。
“动我?小心一纸状纸告到京城,告你们辱骂军功王爷之罪。”
“阁下是?”陈捕头一愣,终于询问起跟脚。
“这位是秦王世子。”阿大道。
我踏马,陈捕头嘴角抽搐,“贾掌柜,你真的辱骂了秦王?”
“这,我哪有。”
“这么多人都听到了,你想否认?”洛千羽冷笑。
“都是你的人,当然为你作证。”
陈捕头扫了一眼,凭借多年办差经验,已经知道大概。
他非常隐晦的朝贾掌柜摇摇头。
衙门审讯高手会核对供词,是不是说谎立马就能查明。
贾掌柜见靠山靠不住了,向旁边手下打了眼色,那伙计跑了出去。
“好,我倒看看你能嚣张到几时,一定让你们酒楼创下历史,开门三天倒闭关门。”贾掌柜一甩袖子,带着人走回酒楼。
他本人受挫,但酒楼生意却是碾压对方,八成以上客户,都进了凤羽酒楼。
这时,一群穿学子服的年轻人叽叽喳喳的冲了过来。
“是书院的学子?”
“来人啊,赶紧招待啊。”
凤羽酒楼的伙计急了。
学子属于优质客人,年轻人有消费能力,又是未来官员,自带吸引力。
有些酒楼平时会举行诗会,免费让这群学子消费,带动客源。
凤羽酒楼的伙计热情上前,招呼这群学子,想把他们引进去。
“在哪呢?那黄鹤楼在哪?
“怎么有两家酒楼开业?”
柔小瑶急匆匆赶到,对他们说了几句,伸手指向黄鹤楼,这群人毫不犹豫钻进了楼里。
“快去看看,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去对面了。”贾掌柜气急败坏的咆哮,让一名伙计前去打探。
被这群学子吸引,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往黄鹤楼里面钻了。
“世子,之前那首诗的效果来了。”吕伯高兴的说。
“带他们到四楼。”洛千羽道。
学子们被引到四楼。
很快,就被独特设计惊讶到。
“这层怎么没有墙壁?”
“难道就这样靠在栏杆旁边喝酒?”
远处是川流而过的河流,四层已经可以俯视远处风景。
空旷的景色,莫名感觉到一股轻松愉悦的感觉,完全不同在雅间里跟朋友喝酒。
“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这里突然感觉灵感开始涌动。”
“你也是这样子吗?”
其他学子惊讶。
“这黄鹤楼的确有点门道,不愧能够让洛千羽那笨蛋都作出上佳诗。”
“如此设计的确让人心旷神怡,心情放松自然也有好灵感,不错不错。”
学子们安心坐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贾掌柜揪着回来的伙计。
“掌柜我也不知道啊,这群学子来了以后就嚷嚷着要去黄鹤楼,拉都拉不住啊。”伙计委屈道。
“可恶,难道就这样让他们把酒楼开起来?”贾掌柜一脸不甘心。
陈捕头拉了拉贾掌柜,朝着街道撇了撇嘴。
一台轿子缓缓停在黄鹤楼门前,走出一名穿蟒袍的官员。
“李大人?”贾掌柜露出兴奋的神色。
李同知是个矮胖富态的中年人,跨进酒楼,突然皱眉,“怎么这么多人?挤成这样?也没人招待。”
两个随从立马嚷嚷着找掌柜。
他这个级别想要找事,实在太容易了。
黄鹤楼懂得分寸就乖乖的关门,否则三天两头来一次,生意都做不成。
一个年轻人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同知大人大驾光临,真是黄鹤楼的荣幸。”
“你就是掌柜?好大的胆子,怎么不出来迎我?”李同知背着手。
“大人别急,随我看个东西。”
洛千羽没有着急回话,将李同知带到一楼大堂。
“看什么东西?”
李同知不屑冷笑,打定主意,不管这个年轻人用什么手段,今天都要让他关门。
抬头一看,愣住了。
一楼大厅上挂着巨大的玻璃展柜。
展柜方方正正,只放了一样东西。
一本普通的诗集手抄本。
光是一本书当然没什么,一些大儒的手抄本都会被人裱起来。
但在旁边写了几个大大的备注字——严松先生所赠。
严松先生是谁,刚刚调任省里的二把手。
恰好还是李同知的顶头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