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公主本名李香兰自幼生活在后宫之中,见惯了后宫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而皇帝陛下有七位公主,百花公主北好事者评为皇室第一美人,使得其他公主深感不忿。
因此后宫之中,百花公主也经常受到排挤,没什么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姐姐们为了皇室,为了大魏,一个个的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她知道自己将来也会是这样。
因此他虽是花季少女,内心之中早已不对爱情抱有任何幻想,由于他的美貌,很多王公权贵的公子见到他,眼中都会流露出那种让她恶心的眼神,甚至自己的皇兄,也曾有过那种眼神。
这让百花公主变得孤僻,冷漠,前段时间皇帝问他愿不愿意嫁到北辽,李香兰嘴上回答愿意,实际上,心里也知道,自己愿不愿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室需不需要,大魏需不需要。
可当亲眼见到林炎阳之后,李香兰彻底心死,本以为自己这个皇室第一美女,怎么也会嫁一个翩翩公子,没想到最后竟然要嫁给这样一个好色,下流,无礼,张狂的人。
很快太子殿下到了,众人行礼后,诗会正式开始,而从诗会开始之后,林炎阳就开始很没形象的大快朵颐,一边徒手啃烧鸡,一边喝酒,弄得手上和嘴边都是油,时不时的向百花公主的方向望去。
而其他人自动忽略林炎阳,当他不存在。诗会开始,众人纷纷一展才华,把酒作诗。
中秋诗会,每年一次,世家子弟为了博个名声,几乎都会去参加,甚至诗会过后,太子会将优秀的诗句送于皇帝陛下阅读,因此,世家子弟趋之若鹜,所有权贵豪门大小官员的公子小姐,都会参加中秋诗会。
对于一个世家来说,新一代的人才是能决定家族兴衰的重要指标,大家族通过联姻来拉拢人才,保持自己家族兴旺,而无权无势却有才华的小贵族子弟则可以通过联姻,平步青云。
吟诗作对,把酒言欢,并没有什么能吸引林炎阳注意的事情。就在诗会进行到半晌,一位白衣公子站出,向太子微微施礼道:
“太子殿下,今年诗会,如此热闹,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太子殿下应允。”
说话的是当朝宰辅王谏之之子王悠然,王家家教极其严苛,王悠然更是被王谏之当作下一任接班人培养,他本人亦是极其优秀,在京都被人称为白衣公子。
“哦?王兄何事,尽可直说!”
王悠然瞥了一眼林炎阳道:“在下仰慕百花公主许久,一直未敢明言,近日听闻林兄也仰慕百花公主,恰逢今日太子殿下主持诗会,在下愿与林兄比一场作诗,若林兄赢,在下愿说服家父为林兄做媒,若在下侥幸赢了,请林兄以后不要在纠缠百花公主,如何?”
一番话下来,四座皆惊,众人都没想到,其他人对林炎阳都是避之而不及,竟然还有人敢惹他,纷纷做出看戏的神态。
林炎阳打量了一下说话的人,只见王悠然和自己一样,一身白衣,仪表端正,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心中暗自腹诽,这人一看就是那种阴到沟子里的笑面虎,表面笑嘻嘻,背地里整死你的那种人。
王悠然说这话的时候,是仔细斟酌过的,他知道林炎阳这种人,根本不讲理,全京都,唯有两个人能压住他,一个是当今皇帝,一个是太子,之所以请太子殿下做裁判,自然也是因为当着大家的面前,太子殿下点评不会有失偏颇,而太子作为裁判,林炎阳自然不会耍无赖。
按照道理来说,王悠然此刻和林炎阳起冲突,并不符合家族的利益,然而,年轻人总有被爱情重婚头脑的时候,王悠然有才,却自视甚高,觉得平凡女子根本配不上自己,暗自仰慕李香兰许久。
今日宴会,又见林炎阳出言轻薄,顿时感觉头上一片绿油油,此刻是终于安奈不住,才有此不明智的举动。
只见林炎阳随手扔掉手中的半只鸡腿,和酒杯,接过身后老仆递来的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油腥,满脸兴奋道:“好啊,你要怎么跟本公子比?”
见林炎阳答应,王悠然轻笑道:“我们以一个时辰为限,每人作诗五首,由太子殿下和众人评判谁获胜,如何?”
“不用那么麻烦,大男人婆婆妈妈的,我们就以一炷香为时间,作诗一首,请太子殿下作为评判,如何?”
王悠然眼中一亮回到:“好,就按世子的意思办。”
很快,下人摆好笔墨纸砚,点燃了一炷香,二人各自坐在准备好的桌子前,王悠然仅仅思索片刻,便奋笔疾书。而林炎阳却把靠在椅子上,双脚搭在桌子上,闭目养神。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对二人指指点点。
王悠然是京都才名远播的翩翩公子,文武双全,上次的中秋诗会拔得头筹,武学修为更是达到上五品的境界,不是武靖边这种废物能比的,很快就放下了笔,也开始闭目养神。
而林炎阳一直都是及其不雅的姿势靠着椅子,当香快要燃尽的时候,老仆人拍了拍林炎阳的肩膀道:“少爷,时间快到了,在不写要输了。”
林炎阳猛的惊醒,一副睡蒙了的模样。
“快到时间了么?那就开始写吧。”
说罢,慵懒的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林炎阳奋笔疾书。
王悠然看向林炎阳,心中十分不屑,脸上却依然带着和煦的笑容。
很快时间到,下人将二人的诗作送到太子的桌案前,太子看到两人的诗作,一皱眉,嘴角一阵抽搐。
首先整体看两人诗作,王悠然的字迹十分的工整,而林炎阳的字,和蜘蛛爬的没什么区别。
可当看完两人的诗作,太子的眼里多了一丝震惊,说着让下人将二人的诗作念出来,眼神中还带着些不可置信。
下人开始朗诵二人的诗做,首先是王悠然的
“九月秋来天微寒,
中秋时节月正圆。
莫道离阳无牡丹,
夜宴寒亭赏香兰。”
众人议论纷纷
“不愧是王公子,最后两句竟一语双关,把对百花公主的仰慕之情都写在了诗词里。”
..类似的议论比比皆是,在小声议论中,下人开始诵读林炎阳的诗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当诗词读完之后,整场宴会落针可闻,众人都没想到,一个如此纨绔,如此不修边幅的官二代,竟然能写出这样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