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否就是人类的终点?关于这一个问题,古今中外都有展开一定的思想讨论,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类死亡会前往另一个世界,当然,是否真的如此,也没有人出来给我们解答,甚至在我国,这些讨论在一段时间里,被定义为封建思想,是人人喊打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我们也无法否认,这些被定义“封建”的历史产物,也是我国不可或缺的文化之一。
是古人对世界的探讨,是对生命、死亡的尊敬,当然,有人拿这些历史产物,对他人进行坑蒙拐骗,是应该被指责的,用历史文化获得利益的途径千千万,为什么非要选择用欺骗的方式,坑了别人害了文化。
话说回来,我国把死亡的文化也做成了详细的职位划分,将管理死人的部门称为“地府”,地府职位从高到低分别是天齐仁圣大帝,代表着掌管阴间万物生灵,然后是北阴丰都大帝,他相当于地府的总监,之后就是五方鬼帝,相当于把地府统治范围划分成五份,这五位分别掌管其中一份。
罗酆六天分别掌管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接下来才是众人熟知的十殿阎罗,他们是地府的直接掌管者,这十位分别是:专管人间长寿、夭折、出生、死亡以及地府刑法的秦广王;掌管活大地狱的楚江王;掌管黑绳大牛头、马面
这两位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阴帅,他们担任的是地府巡逻和搜捕从地府逃出的犯人,这是地府最危险的职位,毕竟能够从地府逃出去的孤魂野鬼,都有各自的手段,甚至背后有着巨大的因果。
地狱的宋帝王;掌管合大地狱的五官王;掌管叫唤大地狱的阎罗王;掌管大叫唤地狱的卞城王;掌管热恼大地狱的都市王;掌管阿鼻大地狱的平等王以及镇压五浊大世界的转轮王。
这些就是地府高级职位的构造,在十殿阎罗之下的还有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他们统称为十大阴帅,职责各不相同,因为对这十大阴帅描绘点不同,所以有一些阴帅并不被人们了解,就着重的讲解一下十大阴帅:
豹尾、鸟嘴、鱼鳃、黄蜂
这四位阴帅分别负责阳世间兽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的灵魂引渡,也是中最繁忙也最轻松的职位,说他们繁忙,因为无论是兽类还是鱼类,每天进入地府的灵魂非常多,更何况还有管理昆虫类的黄蜂,说他们轻松是因为这些灵魂并不像人类灵魂有很大的执念,最后成为一方厉鬼。
黑白无常
黑白无常就是管理人类灵魂引渡的职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黑白无常并不像管理野兽的阴帅一样,他们会在阳间游荡,在《北平风俗类征》中,就写道:遇白无常则能获一岁康宁,遇黑无常则速避也,从中可以看出,黑白无常还有一定巡视人间的权利。
日游神、夜游神
日游神和夜游神是地府巡视人间的职位,主要是做巡查鬼祸、抓捕遁入阳间的逃犯,不过这两个职业是凶神,无意冲撞日游神和夜游神都会招来不的就是掠夺香火。
中国人把人类生存的空间分为天(阳)、地(阴);人分男(阳)、女(阴);时分昼(阳)、夜(阴);天分日(阳)、月(阴);在中国有三界之说,就是天庭、人间、地府;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每个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们就认为人分魂魄,作为阳气的魂和作为阴形的魄结合形成人,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以魂气形魄来解释人前世、现世和来世的演化,并将精灵世界分为三界:地上的人间,天上神灵的天庭,地下精魄的地府。黄泉可能是中国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现的阴间地府的概念。后来,汉代出现了道教中的阴曹地府,佛教传入后受其影响在道教原有的恶曹地狱基础上发展出了系统的地狱体系,即十八层地狱。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阴间的概念又大于地府。阴间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因而不局限于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间在空间上重合而人无法感知;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地府的监狱和刑场;而一般人死后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间生活一样,有大功德 之人死后甚至成仙成神荣入天庭。酆都大帝(酆都北阴大帝)以及五方鬼帝中的其他四鬼帝、阎王(阎罗王)或分立的十殿阎罗等则是冥界的主宰者,后土神(后土皇地祗)[4]、泰山神天齐王(东岳大帝)、地藏王、城隍等也是掌管人生死的神。所以有道是:莫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这里的“三界”就是指的道家说的三界,虽然佛教扩充了三界为六道但是还是不全面,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草木成精的说法“藤精树怪”,这个道理也出于道家的阳神可以“聚则成形,散则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头,有灵气的任何物都可以变化成形。并不拘泥于六道。但是始终包含在阴阳的理论中。
地府是掌管万物生灵生命的地方。凡天地万物,死后其灵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阴界,其在阳间的一切善恶都要在此了结。正所谓是活人在阳间,死人在阴间,阳间一个世界,阴间一个世界。世人都说阴间阴森恐怖,到处是孤魂野鬼。其实,又有谁亲眼见过呢,称为一个世界,就有美有丑,阳间是这样,阴间也是如此。
后天神战之后,昊天上帝掌控天道大权,设定天地神人鬼五仙,为了掌控幽冥界,天庭于东岳泰山设立泰山地府,以东岳大帝为幽冥主宰,遥领幽冥大权,此时的泰山地府并不是如后世阴司一样那么大,而只是泰山脚下的周边区域。
阴曹地府
东周春秋之时,佛道三伐婆罗门,婆罗门灭教,被度为天龙八部,即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其残众逃入幽冥界,并有罗刹、夜叉、鬼子母三大族肆意逞凶,据《西游记》记载,罗刹、夜叉二族的男性极恶极仇,女性却极美,但是这些家伙都吃人为生,牛头马面就是罗刹族的两位鬼王,后来罗刹族公主罗刹女和妖族大圣牛魔王联姻,鬼子母一族繁殖速度极快,自此鬼族势力大增。群雄并立,鬼王横行。
地藏王菩萨以全身法力和功德发下宏愿:“地狱不空,势不成佛”后在佛教的帮助下建立了佛门阴曹地府,又度化罗刹夜叉两族的十大强者为幽冥殿主。
道门太乙天尊骑着座下神兽九灵元圣,自称清华教主,以皇皇之势入驻幽冥界,九灵狮子的一声大吼能在任何地点打开任何幽冥界的大门,太乙天尊强势下幽冥,收编原有的四大鬼帝,扩编为五方鬼帝,以酆都大帝为幽冥之主,演化出酆都地府。从此之后天庭泰山地府、佛门阴曹地府、道门酆都地府在幽冥界呈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一个世界怎么可以有三方地府?很多事情都杂乱无章,昊天上帝降下圣旨,欲让后土皇地祇牵个头,三方商量一下怎么怎么把这轮回制度给定好,并选出一位阴间天子主管幽冥界所有事物。
这圣旨怎么说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庭是想全面接管幽冥界啊,这阴间天子肯定要被他安插自己人,道佛两家自然不肯拱手相让,后土皇地祇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造出来的轮回被天庭那些家伙接手,故道佛两家决定阴间天子在十殿阎王和五方鬼帝之间轮流,这里注意一下,五方鬼帝有九个人,不带泰山地府玩。
为了完善六道轮回,后土皇地祇还找自己的好朋友女娲借来三生石放在亡川河畔,可泰山地府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东岳大帝下了一步大棋,他把泰山地府的治所全部放在地面,之后楚汉之争爆发,张良二次封神,封自周以来的先贤猛将为各大山、川、湖、江、河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