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仓库里面有那么多的人,可偏偏就这么一个人被李洵给盯上了。

难道说这件事情就是李洵去做的,只不过是想要找一个替罪羊过来?

他的脑海里已经想好到底应该怎样去把李洵给抓起来了。

“本官刚才在屋顶上已经发现了一个足迹,看着那脚印的大小,大概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人长多高。”

张大人确实满脸的不可置信,通过一个人的脚印就能够推断出这个人长多个,这是多么的神奇。

“这本来就是本官应尽的职责,大理寺少卿不就应该学习这些吗?”李洵有些得意的挑眉。

破案这件事情,李洵还是极其的擅长的,不过是件小事而已。

李洵对着一旁的春水姑姑开口。

“把这个人带下去之后,一定要想尽办法去问问粮食的下落。”

只不过这个招财童子应该是抓不到了,要不然还能够顺藤摸瓜找一找最近江湖上的人到底去了哪里?

但是最起码找到了一个,也不算是没有任何的结果。

李洵对自己格外的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够从黑无常的嘴里面问到些什么。

黑无常面对李洵对自己的询问之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该不会真以为我可以告诉你吧?再说了,只不过是关在了大牢之中,你以为就能管得住我了吗?上天遁地我可是无所不能。”

李洵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可真是多谢你提醒啊!”

李洵认为他能够用这样的障眼法,归根结底就是现代的魔术,再加上自己的武功,最厉害的肯定就是轻功。

既然想要变魔术的话,没有手脚应该也是不行的吧。

“把这个小鬼的手脚全部都绑起来,如果他敢有任何动作的话,直接把四肢给砍了,我倒是要看看,没有手脚他倒是怎么去逃跑。”

徐永州惊讶的看着李洵,总觉得李洵和自己之前听到的那些消息完全的不一样。

而黑无常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不正常,很明显是被李洵给抓住了软肋。

原在京城的女帝收到了张大人传过来的奏折之后,一脸的头痛,直接就扔在了地上。

“不是说了吗?以后这样的折子就不用再给朕送过来了。”

“是,如今不少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李洵在江南做了什么,很多人开始跃跃欲试,对李洵不利。”刘公公收了起来,还对女帝解释了一下最近李洵在群臣之中的口碑。

就知道这些人一刻都不能老实。

刚听到李洵在江南那里做了什么女帝就知道肯定会有很多的人对李洵的行为不满。

他做什么事情向来都不考虑会有怎样的后果,没有一天会让女帝省心。

“不是说好了去赈灾吗?怎么又闹出来这么多的幺蛾子?”女帝有些颓废的将自己手中的阻折给摔在了地上。

“这些奏折的事情都暂时先压下来,等李洵回来了之后再找他算账。”

“李洵在那里大兴土木,百姓可有怨言?”

刘公公想到这件事情也是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还是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女帝。

“百姓似乎都很满意李大人的做法,而且对李大人可以说是赞不绝口。”

女第一脸的问号,李洵这个时候突然在那里大兴土木,按理来说的话应该会被百姓所骂,而且还把粮食的价格抬得那么高。

再怎么说也不能让百姓夸赞吗?

就在女帝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李洵的奏折也已经到了皇宫。

“不远万里的,也不知道传这个消息也是做什么用。”虽然嘴上是这样说,但是女的手上还是很着急的打开了李洵传来的信件。

心里同时也有一些担心,难不成是江南那里又发生了类似于石碑一样的事情?

可是刚一打开,女帝的嘴角还上扬,没想到李洵竟然能给自己带来那么好的消息。

李洵已经抓到了可汗国偷粮食的证据。

有这个证据之后,女帝就可以借着这个由头问他们再多要些钱财,这可是一个敲诈的好机会。

这个奏折的最后一句还写了一丝绵绵的话。

“皇上安好?”

前面倒是一本正经,后面就开始关心女帝。

不知为何,女帝却突然觉得李洵突然变得有些花言巧语,难不成是变了?

女帝猛的将自己手里面的信给扔在了地上。

“最近李洵在那边可见到了什么人,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奇怪的事情?”

“最近国事的弟子静心道人曾去见过李大人,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刘公公不明白,为什么女帝突然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

“静心道人?”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女帝的脸色更是难看,没想到李洵竟然如此的丧心病狂。

“要知道这静心道人都已八十多岁了,连他都不放,李洵简直是……”

可是刚刚要骂完,女帝就想到了国师。

她都已经如此貌美,要是这个弟子也能够维持青春永驻呢?

对方到底是什么情况?女帝一点都不清楚。

想到了这里,女帝心里格外的生气,但是走之前还没有忘记吩咐正事。

“先去把那些社团的人全部都给抓起来,就是说这些人去毁坏了震灾的粮食,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到时候让他们承担后果。”

那些人不想拿出足够的诚意来的话,那就死在这里。

国师面前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静静的看着有些生气的走来的女帝,仿佛是早就已经知道女帝会过来。

“皇上最近应该发生的好事。”女帝才刚刚走进来,国师就这么开口。

“有什么好事?”女帝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难不成是李洵这一次又做出了什么伟业?

“自从李洵离开了之后,如今卦象又开始渐渐的变得清晰,关于国家的命脉渐渐开始好转,所以才恭喜皇上。”

国师说的话也和女帝心里想的几乎大同小异。

“那意思就是我国可以不亡?”

国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女帝的问题,反倒是转移了话题。

“不知道现在皇上对李洵是怎样的看法?”

提到了这个问题,女帝就变得有些纠结,同时脸上高兴的表情也荡然无存。

又想到了自己为什么来到了这里。

“不知道你那个徒弟……”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