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油腻男感觉自己就像游在大海之中,上下左右都被水包裹了一样。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究竟怎么样,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像一条鱼儿一样随波逐流。

他只知道自己稀里糊涂的度过那一个世界,一个剧情彻底跑偏的同人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为何没有堕入轮回,也没有烟消云散。

什么情报都没有,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活着,稀里糊涂的随波逐流。

那个把自己丢进不同世界的怪人好像彻底淡忘的自己,如果说这是一本小说,那么一定是作者弃坑了,丢下等待命运的小说人物去开新书,只是偶尔从后台才看见曾经写过一本书,一般未完结的书。也许那个太监作者会哈哈一笑,把这事情丢到一边,可对于书中的人物来说他们要面临的是未知的未来和迷茫。

油腻男不知道自己这个状态究竟持续了多久,一秒钟还是一万年都已经分辨不清楚了,他的感知中是一成不变的混沌场景,如此单调的情况,简直让人发疯。

他一开始发狂,后来冷静下来,再后来就是躺平,精神变得慢慢麻木起来,也许终有一日会泯灭自我彻底变成行尸走肉一样的存在。

但他一直撑着一口气,冥冥之中的变化总会来到的,他还有机会。

终于在不知道经过多久之后,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好像有点变化了,原先粘稠的感觉开始变的稀疏,一成不变的场景终于出现一点违和,这些变化让他感到异常的兴奋,他已经受够了一成不变的环境,哪怕下一刻换个能让自己灰飞烟灭的场景也比慢慢消磨好。

他试着活动自己的四肢,向那些有违和场景的地方游动,希望自己能够抓住这个机遇。

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他终于看清了那些违和的地方是什么了—漏洞,混沌中的漏洞,似乎混沌力量在这里泄露了出去,外头有什么东西正在接收着这些能量—

走吧!找一个漏洞出去,最好不要找那些发散太危险气息的漏洞。

油腻男大略选择了一下,找了一个看似最安全的,然后控制了自己的身形一头扎了进去。

~~~~东京城,大相国寺~~~~

伴随着钟声庙里的僧人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日课,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

只可惜惊不起这些奢梨的人性。

现在是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百余年的太平已经彻底消磨了这个国家的意志,之前那场不成功的改革也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国运,相比于那些大一统的王朝,先天不足的北宋中年危机来的格外的快—从朝堂的党斗贪腐到地方的蔽政混乱,看似太平的表面,下面充满着暗流。

由于几百年的太平,这个在历史上被人灭了四次的佛教再一次旧态重演,本该作为清净之地的寺庙现在也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出家用的度牒直接公开拍就卖叫价,等到早课结束以后一些管事僧人就会开始他们日常的工作—收租、收债、盘账…

作为东京城最大的佛寺,大相国寺拥有着非常超然的地位,他们跟许多上层人物关系不错,开封府的官员们对这些不怎么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事情不闹得太大了就不会过问。

不过俗话说的好,恶人自有恶人磨,摊子开的极大的大相国寺也不是事事都顺心,比如—

“站住!你们这些挨千刀的,又来偷菜了!”

“快跑快跑,大和尚出来了!”

“李四,别管那些瓜了,还没熟呢,下次再来…”

“还来?看佛爷我不打断你们腿!”

“老和尚小心脚下,别掉进粪坑里…”

“遥拉遥拉,风紧扯呼!”

这一幕古装真人版的开心农场其实并不让人开心,遭罪的是大相国寺在东京城某处的菜园子,这块地原先属于城郊,新城墙建起来后被包拢在城墙之内,只是一时半会儿没有开发起来。大相国寺用了点小手段搞到手,准备终有一日能够大赚一笔,现在本着废物利用的心理先当个菜园子,为寺里头的开销节省点经费。

至于前来偷菜的则是附近无业流民,或者用这个时代比较时髦的词称呼为泼皮,一群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正事不干了,身上没个大子,靠着坑蒙拐骗过日子,这个能提供食物的菜园子是他们重点照顾对象。

这些泼皮无赖住在旧酸枣门外,原本只是一些生活困难的农户,这次扩建原本不多的地被强行征收,只给了一点点补偿,可他们无一技之长找不到新的维生手段,也没有门路去给某些达官贵人家里当帮闲,更不愿意出卖力气干苦力,就这么不三不四的混着,不上不下的吊着。

今天的收获不怎么好,天气已经转凉了,看天吃饭的菜园子可供食用的东西越来越少—其实这个年代就这样,春夏不努力秋冬徒伤悲,这种不劳而获的无本买卖其实也要面临着无米之炊的难题。

这二三十户泼皮大都彼此认识,他们平日抱团取暖,算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求一点心安。大的恶性不敢做也没本事做,小偷小摸又赚不了钱,有的时候还不如那些安分守己的老百姓过的好。

领头的两个,一个叫过街老鼠张三,另一个叫青草蛇李四,小时候还算这些人的孩子头,长大之后略微有点声望能把大家团结起来,不过放在贵人如云的东京城…他们就是一些不上台面的渣滓。

其实还有一个人,叫做缺口刀王五,在所有人中个头最大最能打,自家兄弟被欺负的时候都是他出去摆平。只可惜前段时间不知怎么跟没毛大虫牛二发生了争执,被对方一拳头打在头上,昏迷了过去,直到现在还没醒来。

张三和李四一合计,王五兄弟是为了自己人的利益出事的,绝对不能就这么抛弃寒了自家兄弟的心。他的家人就是自己的家人,他的亲戚就是自己的亲戚…哎?王五兄弟好像是孤儿呀,没爹没妈没兄弟姐妹也没有老婆孩子…

找郎中看过了,说是伤了脑子,没法治。实在不行,先准备后事吧,脑残者无可医也。

但是王五的命就是硬,一连几天就是不断气,只是水米不进估计撑不了多久…所有的泼皮都感到了一阵悲哀,这就是这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

突然一个小孩跑了进来:“张三哥李四哥,王五哥醒了!”

隔壁的屋子里,刚刚从昏迷中醒来的王武疑惑的看看周围:“我这又是去哪儿了?”

几天以后。

伴随着一阵油炸的香气,看着有锅中沸腾翻滚的面条,周围的伙伴们都馋得直流口水。可他们没有动—这是他们用仅存的家底买下的材料(大部分都花在那锅油上了),他们要做的买卖可是传说中的“仙人美食”!

王五拿着长筷子拨弄着油锅里的面饼,按照前世的记忆尽量还原出传说中的方便面,虽然这东西在华夏神州并不是什么太新鲜的玩意儿,撒子、伊面…跟它类似的比比皆是,可是不要忘记了有的时候限制人们对美食追求的不仅仅是材料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创意,只要有好的创意就很容易获得成功。

他就是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油腻男,这会儿开局稍微好一点,没有像上一次马粪糊嘴,不过躺在床上当植物人也好不了多少。自己接触被打失忆的借口从这帮兄弟们口中旁敲侧击自己的处境,好不容易得知现在还是历史上堪成废物的弱宋,在位的皇帝是当年的康王,他不得不从自己宅男的记忆里寻找答案;政和四年,这是谁的年号?在下历史不及格,边上也没有度娘,PASS;东京城最炙手可热的官员是谁?蔡太师?童枢密?高太尉?好嘛,竟然是那位除了干皇帝不行啥都行的书法大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差点吓得想连夜搬家往南跑;南方方腊闹得正欢实?还不能过去…要不去四川?最起码自己估计活不到钓鱼台大战…

本以为是一本正经的正史,隔一听说自己是被一个叫没毛大虫牛二的大泼皮打晕的时候就有一种不详的预感,然后问了一下东京城里谁家的衙内最花花,大家异口同声的报上了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高衙内。

嚓!《105个男人跟三个女人发生的故事》,那个不管原创还是同人都非常少儿不宜的名著!

自己刚刚从那个架空的《石头记》同人世界出来,怎么就一头扎进了这么个糟心的世界?

啥?你说这是名著?拜托,听没听说过“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为啥孩子不能读《水浒》?来让咱们给这本书挑挑刺—

捅人、砍人、剁人,各种花式杀人都写出了精彩段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都头血溅鸳鸯楼”…这些脍炙人口的剧情背后可是不折不扣的凶杀现场(好吧,这些反派纯属罪有应得),江州劫法场简直是一场流血的群众事件,十字坡人肉包子店怎么进的料千万不要深究,既然是描写土匪的,出点人命打什么鸟紧?

都说梁山好汉,让咱们瞧瞧都是什么好汉!除了重点描写的那几位,剩下的人出身…实在是尴尬呀!有的本身就是打架劫舍的强盗(比如说桃花山啊啥的),有的是地方的恶霸(穆家兄弟,你们这欺行霸市的行为可是不折不扣的黑社会呀!还有张家兄弟,你们也别跑,揭阳镇的乌烟瘴气少不了有你们兄弟的功劳!施恩,你小子的快活林实际上也是黑店吧!仔细算算,你跟蒋门神除了能不能打以外其实就是一路人吧!),有的是官场败类(这个看看老大宋押司就明白了),有的是江洋大盗(刘唐,你小子敢说之前是干什么的吗?)…

要不是这些家伙是小说主人公天王团的一员,放到哪个世界里估计都不能算作正派人士。

不过上梁不正下梁歪,最大的混球还在中央—从那个公款包小蜜的皇帝算起,不敢说全部,朝堂上至少七八成不是人玩意,各种丑态作者都不敢放到这本书里讨论,生怕被河蟹了…

鉴定出来了,这本书就是一帮不得势的混球去坑害掌权的大混球的故事,标准的狗咬狗。不是说里头没有什么好人,只是用好人的最低标准来卡的话…这本书也剩不下几个人了。

而且书里头重口味的剧情太多了—吃人、XX、XX…(瞧瞧,作者都主动屏蔽了…),问题是当事人都不觉得这些恶行有什么错误,连三观都扭曲的世界还不如拿个需要套电钻的螨清。

当然,最后的结局也是一种变相的大快人心—团灭。

不过现在不讨论小说剧情,问题是自己该怎么活下去,如果可以的话,怎么让兄弟们活下去!

这一次的开局竟然只是个混混,还是那种有上顿没下顿的破落户,某种意义比上一次还惨(最起码贾府还没怎么发生过饿死人的事情…至少走之前没有),自己也成了一个三无穿越者(无系统无金手指无背景),不过不要忘记那些小说论坛已经总结了一套又一套的《穿越者宝典》,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只用在搜索引擎上敲打几个键就知道了。

首先需要找一个正经谋生,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要求也很多,上手快没门槛(你能指望这些泼皮什么素质?)、刚需大(不然就很难有生意)、竞争强度不强(内卷什么时候都有),关键是利润还不能太高(高了会怎样?呵呵…)!外加上一点,运转周期必须快,不然大家马上就揭不开锅盖了…

看着兄弟们好不容易给自己搞的一碗面条,王五决定开始第一个尝试—方便面,于是就有了刚才的一幕。

不得不说原先这具身体的记忆还是挺有用的—缺口刀是只是小子平时腰里插了一把缺口菜刀,因为他之前家里是干饭棚的,一种专门面对社会底层人的低档路边摊,这把缺口菜刀是从那个时候传下来的,一同传下来的还有一手凑凑合合的厨艺。结果前段时间跟没毛大虫争执的时候这刀根本没有发挥作用,醒来之后也不知道掉哪去了…现在切面的刀都还是底下兄弟们不知从哪“借”的。

不过不要紧,如果实验成功的话很快就能给自己置办一把新刀了…

两双筷子配合下炸好的面饼从锅里夹了出来,然后空空油(这些油老宝贵了…好歹这个年头没有地沟油一说,如果你良心过得去这锅油都能用到传家…恶…),再把面饼放在一旁的案板上晾好。

比起面条来,方便面有什么优势?当然就是方便了—不讲究的话,开水一冲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干啃也行。一般的面条无论是挂面还是生面条,你敢这么干吗?蔬菜干就不用愁了(当然,大家才不会说是隔壁大相国寺菜园子友情“赠送”),盐包也不用愁(一般的调料品还是能买到的),酱料包暂时不做考虑(大家都快穷的吃不上饭了,哪有钱去买肉?),按照现在的条件做出来的,也只是最早的低档货。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因为按照估计,这个产业消费的主力最高*也只是收入一般的小市民(差不多就是小说里每天挑着炊饼叫卖的大郎那种),就算真有上层人物看上了这个小吃,他们也不会随随便便从路边摊买这种东西,而是选择回家让自家的厨子好好的钻研一下,材料用的考究一些,陪料说不定都会使用传说中的人参熊掌…

王五打了个响指,边上的兄弟从一个炉子上取下水壶,里面是刚刚烧好的开水,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一盏茶以后,大家呼噜呼噜的把碗都舔干净了,虽然配料只是一些单纯的蔬菜干和盐包,可大家还是吃的很香,最起码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多少类似的东西。

所人作出的决定—干!剩下的面饼不吃了,都按照之前设计的那样包装好,然后每个人挑着个篮子去合适的地方叫卖。

包装其实也很简单,小纸包包起来的菜干和盐包,配上面饼用一张油纸直接一包,外面用染红的麻线一扎,样子上还是可以的。不过总该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才行吧?

大家把命名权交给了王五,王五拿着半跟破毛笔沉思了一下,还是决定剽窃一下后世的创意—金麦郎。

就这样,很快风靡整个东京底层的金麦郎方便面就这么诞生了。

(大相国寺菜园子菜头:怪哉,算算日子这些泼皮也该来偷菜了,等了三天怎么还是不来呢?你们不来,我睡不安稳呀!)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