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雪怡她们下完山坡时,坡顶上出现了个人影,他就是山娃子,只见他大声喊道:
“姐姐,你们慢些走啊。”并使劲的挥手。
当看到江雪怡也在朝他不停地挥手时,山娃子大声唱了起来:
“天上星,亮晶晶,姐姐,你就是天上的一颗星。天上星,亮晶晶,姐姐,星星就是你的眼睛……。”
寒冬冬显然被这种事感动:
“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的大,我虽然出生于农村,像山娃子这种因家庭贫困而读不起书这种现象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看到小山妹和山娃子俩人对江雪怡那种发自内心深处最纯洁、最真挚、最崇拜的感情,我深深地彻底被震撼了,贫困山区的孩子多么渴望学习知识,多么渴望有更多的像江雪怡这样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那个晚上,当江雪怡问我未来的愿望是什么,那瞬间没有任何思索和考量,几乎脱口而出说我要当一名老师,让所有贫困地方的学生都有学上,一个都不能失学。这是来自我灵魂深处的回答。也是当时我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同时,每次看到江雪怡,总爱把她就把同山区的贫困小孩联系起来,看到她同小山妹、山娃子在一起的温馨画面,仿佛她就是天空中那颗最美的星星。她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变得高大起来。
在这以后,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呐喊自己,要做一个同江雪怡一样有爱心的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山区的娃子,让他们都能走进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大学毕业后,放弃选择大城市而高坪坝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当一名小学老师。”
我问道:“你要继续在这里坚守下去吗?”
他回答道:“是的。我要把江雪怡在这里播撒的爱心承继下去,让更多的人农村小孩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知识,走出大山,寻找他们想要的人生。”
不管是因喜欢一个人或者是内心价值观念的执念,他的选择让我敬佩,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起来,贫穷的地方需要更多人的坚守,需要理更多人的奉献。
我的行动开始了。
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江小萃,这个女孩是个关键人物,江雪怡为何要让她来代替传递信息给寒冬冬?凭经验和直觉,这女孩的嘴里一定有想说而没说出的秘密。
根据寒冬冬提供的线索,我找到了正在酒店上班的张小萃。第一眼让我惊愕不已,这不就是那天下大雪时撑把伞徘徊在桥头的那位微胖女孩,当时见她不时朝寒冬冬方向张望,并把雨伞压得很低,显然是不想让寒冬冬看见。
虽然寒冬冬没说,我猜想,江小萃一定喜欢上寒冬冬,可寒冬冬心里喜欢的是江雪怡,每年雪花飘飞的时候,江小萃会悄悄来到凤凰路上偷窥寒冬冬是否等待想要等待的人,她同样在等待,犹如寒冬冬等待江雪怡那样,可见她是多么喜欢寒冬冬。
我心里油然而生厚重的责任感,这场感情纠葛必须尽早结束,不然你在等我,我在等她,到头来只是相互的拖累甚至是伤害。
当我亮明身份,说明来意时,她那阳光的脸庞顿时阴暗下来,随即甩我一句“我不认识他,找错人了!你走吧!”
明明是老乡,又是自己相思入骨的人,却说不认识,想一句话就把我这种擅长同陷入各种情感旋涡里不能自拔的男女打交道的人打发走,可没那么容易。
我故意挑拨了一句:“看来你还在恨寒冬冬?”
她那冰冷的嘴角里又是一句:“我只恨自己。”
短短的一句话,深藏着对寒冬冬无限的恨意,可见,被拒绝的女人恨起来是多么的刻骨铭心。
一切在我意料之中,要做的事就是让她尽情在把心中对寒冬冬的不满释放出来。
我故意配合女孩的情绪主动说了些寒冬冬的不是,说有你这样的女孩在等他,不珍惜当下,只罔顾远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并且强调说,远方的那个女孩如果要来早就来了,说不定这个女孩已经把寒冬冬忘了,早已心有所属,他苦苦等待,活该。
同时,我还得提醒眼前这位女孩的是,让寒冬冬尽早知道他等的人迟迟不来的原因,说不一定也是给她自己一个希望。
渐渐地,面前的女孩对我的信任度在增加,仿佛从困惑的情感中走了出来,提起寒冬冬时眼神明亮起来。在我的诱导下,她开始追忆起同寒冬冬交往时的点滴趣事……。
她和寒冬冬是初中校友,她读初二、他读初三那年,她家房前不远处有棵杨梅树,树体高大,树叶茂盛,枝梢细长,特别的能挂果,每到杨梅成熟季节,瞧着那满树红里透黑,又鲜又亮的杨梅,那酸甜的味道已经沁入心脾,直叫人口水长流,心痒难耐,好生惦记,念念不忘。
恰巧,这棵杨梅树生长在路边不远处,而这条路又是学生放学回家必经之路,要是她家父母还在田地里干活没在家,这给了以寒冬冬为代表的这群生性顽皮、馋嘴贪吃的学生们偷吃杨梅的好时机。
与其说是偷吃,不如说是暗偷明抢,没被人发现,就叫偷;如果被发现了,仗着家里大人不在家,就厚着脸皮再加嬉皮笑脸,想方设法要有所收获才肯罢休。
这时候,是最为热闹的时候。面对这群调皮捣蛋鬼,她大声呵斥是没有用,只得挥舞着竹杆不停的驱赶,可当她赶走左边的,坐在远处凑热闹的人大声喊道:“江小萃,快点,右边的人上树了。”当她来赶右边的,又有人大声喊道:“江小萃,快点,左边的人上树了。”害得她两头不能兼顾,来回奔跑。
呐喊声、加油声、骂声、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