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直,司隶河内郡人,中平二年(185年)被任命为钜鹿太守。
司马直刚被任命为钜鹿太守,就接到交纳建殿资费的公文。钜鹿郡要向朝廷上交二千万钱的建殿资费。
司马直看钜鹿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百姓吃饭都是问题,哪有钱交纳建殿资费。于是,便把这件事暂时压了下来。
张让、赵忠等人也知道司马直是个清官,一时拿不出这么些钱来。就把钜鹿郡的建殿资费降了三百万钱,可即便这样,司马直也拿不出钱来。
司马直不忍心搜刮百姓,便打算辞官,可张让、赵忠等人却不允许,说一旦辞官忤逆朝廷,全家治罪。
于是司马直便以养病为由,在家耗着,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可皇帝的差事拖是拖不掉的,最后,司马直决定亲自进京向皇帝当面陈述实情。
一路上司马直面色阴沉,心事重重。到了孟津,司马直住进驿站,思前想后,提笔写了一封信。然后对身边的一名亲信说:“我死后,你把这封信送到皇帝手中。”
那名亲信大惊失色道:“大人,你官当的好好的,怎么说要死呢?小的不明白。”
司马直无奈地说:“洛阳宫殿失火,朝廷命各州郡上交建殿资费,可钜鹿郡刚经历战火,百姓们拿不出钱来。此次上京必会被小人责难,与其受辱连累家人,不如一死了之。”
那名亲随说:“大人,张让、赵忠知道大人清廉,不是格外开恩减免了三百万钱,大人再去凑凑,也许能应付了这趟差事。”
司马直怅然道:“我本应该是为民谋福的父母官,却反过来要靠搜刮百姓以应付朝廷的索取,实在于心不忍。”
另一名亲随说:“大人不如继续在家养病,何必要寻死呢?”
司马直哀叹地说:“朝廷几次催促,躲是躲不过去了,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那名亲信拿着信,哭着说:“大人不如先躲起来,等过了风头就好了,大人千万不要寻死呀!”
司马直无力地摇了摇头说:“畏罪潜逃,必会连累家人。”
当天夜里,司马直服毒药自杀身亡。
第二天,两名随从哭着把司马直的尸体装进棺材,赶着马车进京复命。
孟津是洛阳的门户,离洛阳城很近。半天后,两名随从一身孝衣素服,来到宫门前。
皇宫门前的侍卫奇怪地问:“你俩何人?胆敢把棺材运到这里,不想要命了?”
一名随从大声说:“钜鹿太守司马直奉召进京,现在只有尸身了。”说完嚎啕大哭。
侍卫向内通禀,汉灵帝命司马直的一名随从上殿说话。
这名随从来到大殿之上,跪倒在地哭诉道:“陛下,司马直太守实在凑不齐建殿资费,写下遗书后自尽了。”
说着,把司马直的遗书呈给汉灵帝。
汉灵帝命人接过遗书,打开书信,见里面写道:“钜鹿为贼首张角家乡,黄巾之乱刚刚平息,城邑荒废,百姓流离失所。别说拿出两千万钱修筑宫殿,就是凑齐一百万钱都很难。为官一任本应造福一方,臣实在不忍心搜刮穷苦百姓,可又不敢违背圣意,唯有一死方可两全。
当今天下动荡不安,不能再压迫百姓,否则黄巾复起,必会再受兵灾。武将死战,文臣死谏是社稷之福,看在微臣尸体的份上,请皇上收回收取建殿资费的旨意吧。
微臣:司马直呈上。”
汉灵帝见司马直竟以死相谏,颇为震惊,马上出宫察看。
两名亲随打开灵柩,汉灵帝看到司马直一身官服直挺挺地躺在棺材中,颇受触动,下令厚葬司马直,并下令停止收取建殿资费。
司马直以死劝阻建殿资费的消息传回钜鹿,百姓们感念太守司马直的呵护之恩,自发地聚集起来悼念司马直。
左慈听说司马直竟然以死劝谏,一时惊呆了,心想:“我在宫中放了一把火,不过是为了吸引城头官兵的注意,同时也为天下的黄巾军出口恶气,没曾想却害了钜鹿太守司马直的性命,这叫什么事呀?
张角是钜鹿的教主,本想当个大贤良师,却被逼起义;司马直是钜鹿太守,是为数不多的清官之一,一心想当个为民造福好官,然而却被逼自尽。这样的朝廷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持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天下更乱了。
……
皇宫失火,牵连的人数众多,洛阳南部尉因失职被砍头示众。
多亏唐周是洛阳北部尉,南宫大火跟他没什么关系,否则他的脑袋也会像南城尉官一样,被人给咔嚓了。
事后,唐周越想越害怕,心想若是再在京城里混下去,说不定哪天自己的小命就没了。可离开官场,到哪里混饭呢?
唐周是太平教信徒出身,信阴阳,便在家自己偷偷起了一卦。卦象显示,京城必有祸事发生,须到东面避难。
唐周对王元香说:“京城不能呆了,咱们得赶紧去东面避祸。”
王元香从小就在面馆里打工,只会做饭做菜,招待客人,别的不会。听后不解地说:“京城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啊,要走你走,我可不走。”
唐周瞪了一眼王元香一眼说:“我算了一卦,说京城要发生灾祸。”
王元香也瞪了一眼唐周说:“舅舅的面馆在京城已经开十多年了,离开这个面馆我活不了,我就不走。”
“现在我们手头上有些积蓄,到时候再买几亩地,我种地,你织布,总能活下去。”唐周劝道。
“现在外面山匪四起,只有京城还算安稳,我哪儿都不去,要走,你走!”王元香把脸一拉,噘起嘴,把身子拧到一边不愿理睬唐周了。
唐周虎着脸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王元香见唐周跟她来横的,更生气了,抱起膀儿一言不发起来。
唐周吓唬道:“走晚了,恐怕脑袋就保不住了。”
王元香白了唐周一眼说:“你也不看看你儿子才多大,半路上颠簸死了怎么办?”
唐周的儿子不到一岁,还没断奶。
儿子那可是老唐家的独苗,比自己都重要!万一经不住折腾,半道死了怎么办?唐周一下就没了脾气,愁得抱住脑袋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