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的山脚,有条小山道,逶迤而上,到达虚渺宫前山谷平地,那山谷阔百丈,有条溪水顺山边而下。
虚渺峰南麓,屹立一座快完工的道宫。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依山而建,已经初见阔五间殿宇,远看有持重肃穆的气派迹象。
“仲平,明日你率五十名弟子,西行一百二十余里,翻越那锯齿山。到了山下坡地,寻我梦得的直立白色巨石,立刻飞鸽传书虚渺宫。”高泰云把一张地图交给身侧弟子,逐一指点山形地势,一名少年仔细听着,正是他在中原收的弟子秦仲平。
高泰云前世有游氏兄弟告诉他,昆嵛山附近多达十四处金矿。金国南下后,专门设栖霞县城采金。
那里后世有个崔家庄,在庄北山坡上,有块白色巨石。那石头直立高大,像一块竖起来的板子,就是笏山金矿,极易辨认。
他需要同皇帝赵佶,做一场交易,献笏山金矿为祥瑞,换得带剑弟子的度牒。
高泰云和瓷酒商吕氏合作,虽然钱来的快,但是开销也不小。
他到登州,也有意想寻昆嵛山东部海边矿脉,采金矿以为己用。
“蔡青阳,你率五十名弟子下山,到青州和登州城镇,传言我玄门符篆去病,蓬莱虚渺宫免费施药。”高泰云吩咐身边另外一名弟子。
玄门免费诊治,只要求病者每次来送药材三株,即可多开些药圃,遍植驱虫类治瘟药材,配制专用药酒。
高泰云弟子虽多,但是都年少。三十六个天南亲传弟子,习北冥神功和昆吾剑法。
最器重的五个弟子,已都有重任在身。
其大弟子杨东川,镇天南天枢坛盐道;
二弟子穆虎臣,到汴京邵府,留意京城消息;
三弟子赵平山,扼陕州“天一宫”,控西北茶马铺消息;
四弟子雷豹,随高泰云镇登州“虚渺宫”,防备佛门偷袭;
五弟子蒙术,巡东南沿海茶马铺,侧重梁山泊和明教消息。
蔡青阳和秦仲平,目前虽然年幼,但聪慧好学,成熟机变。其剑法精熟,算是他在中原的得意弟子之一,过得些日子,传授二人北冥神功。
昆嵛山扪参险峻,周边蛇虫虎豹出没。他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医师,但也需要在虚渺宫放置药柜,存一些符篆、止血散、石灰、硫磺和伤寒草药。
宋代瘟疫频发,几乎每隔七八年就爆发一次。
昆嵛山如今弟子众多,不得不防瘟疫,好在两名佛门的瞎眼高手懂药理,能解决他一些麻烦。
高泰云寻防风、乌头、桔梗、桂心、菝葜、蜀椒、白术、大黄等,配制了伤寒屠苏酒,那是汉魏时流行的良方,专治伤寒疾疫。
他吩咐玄门弟子大量收集药材,如雄黄、青蒿、艾草、桔梗、乌头、细辛、白术、大黄、附子、蜀椒、干姜、甘草、木香、徐长卿、升麻、返魂香、兜木香、千里及、古厕木等,有近二十种药物,防备伤寒蛊毒瘟疫。
“公子,那玄门去了蓬莱昆嵛山。”梁山泊后寨小院,慕容复刚收功完毕,赤霞庄主公冶乾进来拱手道。
“公冶大哥,飞鸽传书玄霜庄,说有天南少年身怀绝技,通知风庄主东行,挑战玄门掌教凌云子!”慕容复道。
“这玄门的功夫差,让老风去,是否胜之不武?”公冶乾问,他对玄门弟子的剑法不以为然。
“哈哈哈哈,此举意在纠缠玄门,避免在齐地坏我等大事!咳咳!”慕容复手旋动着茶杯,差点笑岔气气。
“原来如此,哈哈哈哈!”公冶乾也笑了。
昆嵛山虚渺宫,左殿有两名僧人,对殿中少年讲解那些配的物君臣之理。
“大篆师,秦师弟飞鸽传书!”身材壮实的雷豹,拿着颗蜡丸疾行进来。
高泰云正在右殿,琢磨几株药材。
“嗯,不错,挑选十名弟子,备好水囊,你留守虚渺宫,我西去笏山,后日返回。”高泰云看了蜡丸纸条,吩咐弟子雷豹。
“喏!”雷豹北冥神功和剑法都进展神速,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一片光秃秃的锯齿状石山,高数百丈,偶尔有几颗矮松散布山间。高泰云正带十名少年,翻越这座山。
此山正是锯齿山,前世高泰云有好友游氏兄弟,言登州有十四处金矿。游氏兄弟从小在登州这里长大,常到锯齿山的北面河里淘金。
锯齿山北段山脉,岩石含金,东面昆嵛山顶,南麓溪水流经此地,冲刷无数金沙,顺流入海。
其西北有小溪,宽丈余,水刚没足背,后世称黄金溪。东南有小河,宽两丈有余,水深尺许,后世称黄金河。
高泰云并不是去锯齿山北,而是要到笏山。
因为那有些矿脉深,他想让朝廷派人来此开井采矿。
“大篆师,这里发现金子,好多金子!”秦仲平红扑扑的脸,迎过来兴奋地说,毕竟他还是个少年。
“哈哈哈哈,果然有金,走,看看!”高泰云在众弟子眼力,此刻同神仙没区别,以梦成真,非常人也。
笏山的白色巨石果然直立在那,对面不远处,如旗帜一样的山势,高泰云称之为旗山。
此两山之间,乱石密布,表面还有斑驳的铜绿。
在一丛灌木后面,裸露岩石的表面,带金黄色纹路。此处果然有金矿和铜矿,金矿品味高,铜矿石都杂铜居多。
“此山平缓处,设金城郡。赐玄门度牒五百张,允玄门弟子带剑行走登州。”赵佶在政事堂,看了高泰云弟子送来的信和金砂,直接下旨。
元符三年冬,玄门凌真人梦蓬莱仙人,在笏山指地为金。遂遣弟子堪舆地脉,献笏山金砂铜脉。
宋皇赵佶以为祥瑞,在政事堂同重臣商议,决意次年改元。
有度牒的玄门弟子能带剑,行走江湖就是最大的好处。
宋代此时,朝廷是禁止民间私藏铁刀、盔甲和劲弩等。
而猎弓和玄门法剑,虽然不在禁品之内,但高泰云不想给别人抓到辫子。
佛门弟子众多,有些僧人是官府幕僚,歪个嘴对地方官员吹风,只消说玄门带剑者欲谋反,就可能要了玄门弟子的小命。
宋代是真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人密报县令,说城外庄子有人举剑,聚众谋反。县令把整个庄的人抓了,严刑拷问,问罪谋反。
后来让皇帝赵佶判决,得知是庄上农户的铁剑是祭祖求雨,皇帝赵佶还专门给农户赔钱,当然地方官人降职了的。
度牒也是要有,没有度牒的和尚或者道士,是需要缴纳赋税和服役。
虽然各寺庙有朝廷度牒,但也隐藏了人口。其中有不少头陀身无度牒,会随时被官府抓走
“尔等是我亲传弟子,这批度牒,会首先填写。注意保管妥当,可藏剑柄里或缝在贴身腰带。”高泰云嘱咐弟子们。
这些弟子年幼,穷苦人家孩子居多,都很跳脱懂事,稳重老成的不多,少年高泰云虽为掌教,却也是属于当爹又当师傅的命。
度牒如今涨价,每张明价两百一十贯,换算后世也是十几万块钱啊。
少年人穿州过府,身上拿着这个,犹如小儿闹市捧金,只能送人宰割。
快到年底了,玄门虚渺宫所有弟子,放下手里的活,早晨集体练剑。
在这个月,陷入疯狂的练功模式,蓬莱这两百弟子,得授了一路北冥神功。
数十名亲传弟子,禀赋奇佳,都已经练有至少三路北冥神功。
这功法,虽然吸取功力霸道,但是如果不吸取功力,只生成护体真炁。
自身修炼是没有凶险的,高泰云准备此为入门基础内功,让中原弟子都练习北冥神功。
高泰云告诫众弟子,如今都是有身价的人,要保命就得努力。
外出办事时,每个人再也不能单人行动,集体配备了三尺铁剑和石灰包。
没错,他认为石灰粉是神奇,旅行防身必备,那些人武功再高,眼睛也怕石灰烧。
他能想象出高手的样子,只不过是他没有见过顶级高手,对上雪窦峰云门三僧那种身手,石灰粉根本也到不了眼睛里。
“这凌云子可恨!是准备躲山里,他不回大理国了?”段和誉听闻玄门去了蓬莱,疑惑了。
“不,他可能是躲避暗杀,离开中原的大城市而已,我们得离开中原。”到雪窦山后,六鉉听三僧说了遇敌经历,心里也对无崖子没底。
“是啊,师父,年关已近,我得快马返回天南了,高氏如果没看到我,定会怀疑我到了中原!”段和誉必须回去过年,也不能在中原长期待着。
“今年算这个小子捡了条命,我就在大理等他!”段和誉狠声道。
“阿弥陀佛,誉儿,你着相了!”六鉉大师慈祥的看着,这个弟子天资聪颖,算是得了佛门衣钵。
嵩山之东是太室山,嵩山之西是少室山。两山有奇峰,各三十六座,峰峰相连。
少室山各峰下,一整片的寺院,错落在山间,这片天地每天有禅钟声回荡。
嵩山少林寺门口,有知客沙弥出来,接待了两名天竺的胡僧,一位瘦高个子,一个是矮胖墩。
大宋时,各地寺庙开有旅居僧舍。对来寺天竺僧人,更以礼相待,互相翻译经书,交流佛法。
“老衲二人,自西域而来,求取梵文真经,回国普度众生。这是我师弟多罗星,精熟梵文,略懂贵国文字,望能挂单贵寺抄写佛经。”高个子僧人道。
“阿弥陀佛!请跟我来!”般若院主持玄悲领着二人,到了一间静室,安置下二人。
前不久,中原有三十六寺主持,联合对外声明,修习少林禅宗,成为轰动武林的大事。
少林寺主持跟着宣称,从此退出江湖仇杀,以茶道交流佛法。
静坐参禅,神游山水之间,超然物外,如今禅宗声威远播。
武林之中,习武的多是军士和僧人。中原佛门高手的武功,向来以雪窦峰天衣神功为翘楚。
当然江浙一带僧人也有高手,那天宁寺和无双寺的绝技惊人。但江浙武僧除了金台,几乎不注重行走江湖。
九华山学佛法的人多,虽然僧尼有数十万,但九华武僧在江湖中也声名不显。
江湖上,反而是雪窦峰神僧和少林武僧出名。
嵩山少林,百年前开山门,邀十八派演武,虽然后来废寺重建,但如今又积蓄了实力。
那少林武僧三千,护寺外各处田产,可不是闹着玩的,远近豪强都知道厉害。
庞大的护寺武僧队伍,是谁家也不想惹的麻烦。
听闻世间有土豪劣绅,只巧取豪夺平民田产。可没有听闻,有哪个豪强敢上少林,在少林的田产上做手脚。
少林寺的田产,天下皆知很多。
隋朝赏百顷良田,唐朝赐良田千顷,到此时大宋元符年间,少林已经是万亩良田。
江湖中争强斗狠,其背后得有实力,那才是硬道理。
高手独自去毁帮灭派,能灭的是小门派而已。
雪窦峰分支极多,宗门的徒子徒孙遍及各地,就算是绝顶高手,诸如无崖子、李沧海之流,也只能上门震慑,朝廷一纸文书,其门派就能重建。
玄门任到重远,高泰云明白这些。他到中原布局,求的也无非是行走天下。
笏山附近,有巨大的金山铜矿,得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
远至汴京、青州、杭州、陕州、蜀地等,都有耳闻。
不断有富豪之家遣人,前来附近建庄子。也不断有人日夜进山,探路寻金。
新成立的金城郡,逐渐人多。在那块白色巨石下,玄门盖了个亭子做茶铺。
在笏山亭子周边,已成个集市一样,来往之人行色匆匆,僧人、道门、儒士、耕者和樵夫都有。
有数十名玄门弟子,正在此处售卖茶水和盐,甚是还有水囊、绳子、铲子、锤子、凿子、撮箕、木筛、草药等。
玄门之人,只求细水长流。只要有人去金山,那玄门依然是摆渡之人。
此时的高泰云,依然还只是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