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江澄说完,正事就开始了。

庄王爷的表情异常郑重,霸气说道:“是蛰伏待机,还是扯旗造反,这件事一直没个结论,今晚本王请来一位高人,就此诸位就面对面,言无不尽,把大事做个了结。”

高人就坐在江澄身边。江澄起身开始介绍:“这位就是我跟诸位多次提到的天机先生。天机先生是今日的贵客,也是今后的同道兄弟。”

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王爷果然手段无穷,不仅请来了天机先生,而且还成了自己人!

他们纷纷站起来,拱手见礼,一片欢声。

天机先生面容清奇,神情高远,一身布衣此时并不显得寒酸,反而更称出他的隐士之风。自然他就是蒋天基。

蒋天基站起来举杯,一饮而下,滴酒不剩。其他连王爷在内都将酒斟满,一同饮下。

这是一个承诺,一个交代,连话都不用说。

当然这也是缘分。缘分这种东西,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一种信仰。蒋天基自从儿子脱罪就认了跟庄王爷的缘分,良缘也好,孽缘也罢,总之以后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天机先生请坐。”庄王爷破天荒对人这么客气,站起来做个手势要他坐下。

他从不啰嗦,直接切入正题。

“天机先生,当今朝廷的兵力,或在北御蒙虏,或在南平倭寇,中原一带加津机大营和御林军马不足十万,而本王的实力上次就跟先生说过,想来不会忘记,不仅兵马倍于朝廷,战力更是完胜于彼,若是以此挥师京城,先生看结果如何?”

王爷的话不假。目前南北交战,中南一带成了后方,许多卫所指挥和驻守的将军都被他笼为心腹。

蒋天基愣了。上次在京城已经反复谈过起兵造反的问题,为何王爷再次提起?

在座的人目光全部对准了他。看着庄王爷的眼睛,他明白了,摇头道:“王爷所说不过是人和,覆载之中,顺天应地方能成功。如王爷起兵,唯有身败家亡一途。”

庄王爷居然微微点头。

在座的完全愣了。天机先生太厉害了,敢跟王爷这么说话!

江澄明显不服,问道:“当年建文帝的时候,国势比现今强盛,而燕王起兵犹能成功,天机先生你如何解释?”

蒋天基道:“大道无德,大德不德。燕王得天道,以顺讨逆,掌大德,四方呼应。连建文帝于燕王都是个顺生,让燕王处处如鱼得水,这个庄王爷全然不能相比。”

江澄再说:“天道就不必解释,在座的未必能懂,就请先生述明大德。”

蒋天基道:“诸位都知道,天地之大德曰生。德者,生机是也,散而无形以润万物,聚则灵秀以张奇伟,生于帝王家而为大德,和天地之势,主天下之气运。俗言十王不如一皇,此语见树不见林也。简而言之,王爷不妨去其他宗室皇亲察访一下,若人人思反,可再相商。”

这话是说了一个简单的气运判别方法。连江澄这种博览群书的名士都没听过这种言辞,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不语。

蒋天基明白了庄王爷的醉翁之意。庄王手下的这些武将都是造反的支持者,他们的情绪按捺不住,早晚会出大事。

事到如今,起兵与否反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这些头脑简单的死党沉下心来,不能再跃跃欲试。

一位武官站起来说:“天机先生高人,这个气运究竟怎么个算法?”

蒋天基很佩服他的好学。可是,就算我讲的清楚,你也听不懂啊。

不过仔细想来,还是有简单的说法。

“气运第一要顺天应人,再就是大德之累积。就拿楚汉相争来说,楚霸王大败秦军,有德,汉高祖先攻入秦都咸阳,也有德。汉高祖将到手的阿房宫让给了楚霸王,失财以为天下,并不失德。反观楚霸王一把火将阿房宫烧个干净,将无尽宝藏毁于一旦,又三十万秦军降将已经为其所用,却被他尽数坑杀,天下人谈而色变,两般大德尽失。”

武官说声佩服,江澄问:“可是说到本朝,当年建文帝才是皇上,先生怎么说燕王大德在手,以顺讨逆?”

蒋天基道:“大明朝与历代不同,相比之下与大唐略有相像。玄武门之变,秦王诛杀世子,不是应该说以顺讨逆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当太子的哥哥,表面看似大逆不道,可按照易挂的算法反而是有理的一方。李世民为李唐天下打下大半壁江山,是手握大德之人。

这道理江澄明白,频频点头,其他人看着他,一脸懵逼,想问又怕丢人。

俩人有意无意,一唱一和,正是高明的手段。

说话间已经上了两道菜。第一道五味鹿肉,色泽晶亮,鲜美中回味无穷。尤其上口时有嚼劲,但含上片刻即化,满口的异种清香。

这道菜做法非常讲究,仅配料就要忙上两天。首先把上好的鹿肉用调制好的浓汤作短时寖煮,低温下将其中草腥去了。浓汤不吃肉香温度又低,肉味几乎不被流失。

其次是煎制。油中加了调料,里面入味后正好表面酥焦,火候必须要恰到好处。

然后就是用黄肉蘑菇,川中青笋等,一道一道地煮,每一道就要加上特制的汤料,将味道慢慢寖如肉中,而里面的鹿肉也随之化开,形成了奇特的美味。

第二道是清蒸蟹黄。蟹黄是用了特殊方法,完整从蟹壳里剥出来,不带一丝蟹肉,一咬一股香甜,爽的不行。

现在正上第三道,忽然有卫士求见,说毛先生到了。

江澄叹口气,代王爷说话:“这老人家回回有福,这次又来的是时候,快请进来。”

在座的都是高级吃货。这道红烧鲤鱼一看就是传统厨艺,平平无奇,大家都懒得动筷子,只有一个武官伸手,王爷居然还不让吃。

庄王爷微笑道:“想吃鱼,得说出名字。”

“我来,我来说。”毛先生老远就两眼放光,一溜小跑地加入了宴席。

这位毛先生大约六七十岁,本来一副清闲洒脱的长者模样,可现在就像个孩子。

毛先生以前是老王爷的第一智囊。要知道像襄阳王府这种七八代的郡王能活下来已经相当不容易,绝大部分老郡王都被朝廷随便安个罪名,消去了王位。

毛先生也为庄王爷出过大力,现在年纪大了,管事不多,但他的地位依然能与江澄相提并论。

想吃鱼的武官看样子认识毛先生,皱眉道:“毛先生快点说,本官最爱吃鱼。”

毛先生不理他,入座伸筷子在鱼的脊背上夹了一大块好肉,连刺都不吐,放到嘴里大嚼特嚼,似乎要把嘴里的东西吸进五脏六腑。

庄王爷被他气到了,沉声道:“都吃成这个样子了,你还不说,吃独食?”

毛先生干笑一声,“老夫是何德何能,三十年后又吃到了五色锦鲤?”

武官“啪”地扔掉了筷子。

“切,当是好东西,原来只是锦鲤,本官连七彩锦鲤都吃过。”

毛先生道:“你那锦鲤是长鳍的,这可是长骨头的,那能一样吗?”

这下众人的脑袋都聚拢过来。江澄也没吃过,他把鱼身下面的“鱼鳍”用筷子一夹,果然里面是骨头,就像小鸡爪子。众人看了都目瞪口呆!

“此乃神来之物,天下就要热闹了。”

毛先生呵呵一笑,打开了话匣子:

“话说佛教分南北两枝,南枝一心向佛,不问世事,正是为此现今已经销声匿迹。不过南派僧人是实实在在的修行之人,其经典更是千金难得,真实可信,五色锦鲤的故事就在南枝的宝幢经中。”

“故事说的是宝幢佛祖去须弥海渡金龙上界,那金龙是个异宝,收入佛门那是佛家的造化。但是,任凭佛祖施展法力,金龙始终腾飞不起。宝幢佛祖看到池海中涟漪不断,波涛纷淼,断定这是金龙的阻碍,说你自做孽,快斩断情丝。”

“金龙幡然醒悟,立刻潜入池海,找到了美丽的锦鲤,说自己将要飞升仙界,与她一刀两断。金龙跟锦鲤一直结伴修行,约定同登仙界永不相负。锦鲤当场不干,说我们是不离不弃,既然如此就把你的龙皮留下,让我时刻都能看到你。金龙发狠,以爪为刀,将龙皮剥下抛到海礁上,海礁立刻化为一条金龙模样。”

“锦鲤一看就急了。她本以为金龙不能答应这种无礼的条件,会留下来,没想他如此绝情。她也狠心下来,说我与你同心修炼,都修成如意之身,能够同入一体,共登仙界。金龙一时迷惑,半信半疑就答应了。锦鲤飞身扑来将金龙缠住,金龙顿时元精外泄不止,奋力跳入半空,大叫救命,宝幢佛祖看事不好,化杖为斧,将金龙的身子斩下。”

“这一下如果是人,或者其他异兽也会没命,可金龙是天生的十宝之身,又修到了如意之境,只要灵光不灭就不会死。锦鲤看到佛祖打来赶忙放开金龙,钻进水里逃命,金龙立刻身体回复,随着佛祖飞升而去。”

“金龙本来是十宝飞升,享大极乐,但慌忙中把皮甲和龙鳞留在了凡尘,只得到一个八宝金身,没脸没皮的没法见人,时刻都要藏在佛祖座下。锦鲤也因此被佛门排斥,收了法力,永不超度。但是她也满足了夙愿,子孙都有半龙之身,半仙之体,鱼肉虽然比不上真龙,比千年的人参还是金贵了很多。”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