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号。
早上的第1节课,班主任走上讲台,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来就讲课,或者发卷子给大家做。
扫了一眼,确认班级里同学都到齐,班主任不紧不慢地说道:“该复习的复习,班长过来一下,把准考证发下去!
准考证,大家要保管好,掉了就没有第二张。
到时候,真的就只能等下一年了,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
我不希望下一年再见到某位同学出现在我们学校。”
有的同学好奇的抬起头,想看一下准考证长什么样。
高考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第1次,除了复读的同学,都没有经历过高考。
准考证自然是没见过的。
班长走上去,从班主任手里接过准考证,看了一下。
似乎怕打扰到大家学习,班长没有喊名字,让大家上去领。
而是看准考证上的名字,是谁的,就把准考证放在谁的桌上。
其实准考证就是一张卡片,上面印着本人的名字,准考证号以及一张大头贴。
而且准考证还是纸质的,如果保存不好,可能就会作废,连高考都参加不了。
每年高考都会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丢失准考证的同学,导致连考场都进不去。
就算在考场外面哭得死去活来,最终也无济于事,白白辛苦了三年,确实被自己的疏忽大意,给耽搁了。
也只有等来年复读,再考一次。
发完准考证,班主任老师又说道:“高考考场并不是在一中,二中甚至三中都是高考考场。
有的同学很幸运,被分配在一中,高考的时候直接就在学校里考。
而有的同学可能被分配到二中或者三中,这两个地方都距离一中比较远。
过去考试的时候,如果不太方便,就提前在学校旁边订一间旅馆,早上醒来走几分钟过去就能考试。
也不用起个大早,从家里跑到考试场地,如果距离近还好,如果从住的地方到考试场要花费一个小时,建议大家还是订一间旅馆。”
的确,有的同学看到了自己的考试场地,上面写着:一中,23号考场,46号。
能在一中考试的同学,自然比去其他学校的同学要省心很多。
就当做每天来上课一样,考试的时候,骑自行车几分钟就能到学校。
那些被分配到二中或者三中的同学,也只能哀叹自己命不好,考个试竟然要跑这么远。
家又不在那附近,跑过去一趟,几乎要花一个小时。
有这些精力,还不如用来多复习一下,兴许考试的时候,正好用到。
而且赶路的过程,也是会耗费精力的,等到了考场气喘吁吁的,肯定会影响实力发挥。
陈知看了一下自己的准考证,运气不好,上面写着二中。
心里想着估计要过去订个宾馆,到时候考试也方便,考完试走几分钟回到旅馆,多出来的时间也可以用来复习。
陈知家到二中,差不多有12公里,如果骑自行车的话,至少要一个小时。
打车也要花半个小时,如果路上再堵车,那时间就根本无法计算。
毕竟高考那天,街上的人肯定少不了,可能有的家长专门送孩子过去考试,开车过去,也会造成道路拥堵。
算下来,还是在旁边订个宾馆省心。
随着准考证发放完毕,原本安静的教室,突然出现了议论的声音。
十八九岁的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即使是一张准考证,都有很多话说。
班主任老师开始走下讲台,在过道里慢悠悠巡视,“这几天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就去考场旁边订个宾馆,住两天,其实也不贵。
普通的宾馆80一天,住两天也就160。
高考对很多同学来说,就这一次,不要因为省钱,而耽误了大事。
没事的话,大家接着复习,不要说悄悄话。”
说完这些,班主任走出教室,让大家自行复习,并没有要求大家,一定要复习自己所负责的科目。
到了这个时候,几乎都是自由复习。
大家也是觉得自己哪一科是弱项,就复习哪一科,就算有老师在教室里,也只是起到一个答疑解惑的作用。
正好有同学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老师。
教室里,没有了老师,说话的声音自然就越来越多,班长原本还想管一下的。
站起来说了几句,大家安静了一会儿。
不过没一会儿,说话的声音又开始了,重复了两三次,搞得班长也心累,也就不再多说了。
到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情聊天,要不就是对高考不抱希望,破罐子破摔的同学,说再多也没意义。
或者有的同学,这几天学习压力太大,想找个人说说话也正常。
晚上下课之后,陈知和杜乐一起骑自行车离开,5个人中,就陈知和杜乐在二中考试。
大彦和老刚在一中考试,自然不用费心去找宾馆。
李伟是几个人中运气最不好的,三中是距离最远的考场,位于城南,骑自行车过去的话,大概要一个半小时。
不过也没办法,运气不好被分到了那边,也不可能不去考试,只能自己一个人去找宾馆了。
几人分道扬镳之后,陈知和杜乐准备骑自行车向二中赶去。
不过订宾馆需要身份证,他们还要回家取身份证。
两人各自回家,分开的时候,陈知特意提醒杜乐,“拿了身份证就赶紧出来,别在家里磨磨唧唧的。”
杜乐满脸不乐意,“谁磨磨唧唧的,只要身份证没有丢,我保证三分钟出来。”
陈知表情严肃,“希望你身份证没丢,要是丢了,你连高考都没得考!”
高考入场除了带准考证外,还需要本人身份证,如果没有,不好意思,下一年再来考吧!
都这个时候了,补办临时身份证的时间估计都没有了。
杜乐是知道没有身份证进不了考场,这么重要的东西,当然要提前确认好。
之前那么说,其实也是和陈知开个玩笑。
等拿到身份证,两人汇合,才向着二中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