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第二天,十人被召集起来,上了紫云山大厅,各自行了拜师礼后又返回了弟子居所。

这时候长生门安排这些弟子回家一次。除了把不合格的弟子送回家,也让其他弟子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次,把消息告诉家人,在家待一个月后再回长生门。因为离家远,临走前李文澈跟他要了好几张神行符。

众弟子聚在一起临行前,严长老突然来到弟子居所。对这二百多弟子说,虽然大部分人不能留在长生门,但毕竟学了一些,与普通人不同。回去后即便不用法术帮助人,也不要为奸作恶,败坏师门名声。否则师门知道了,也必定会出手让你以后再也无法施展法术。

五位师姐把他们二百二十二人从长生门带离,沿原路返回。路上还不觉得,于游回到两年前上船的地方,想起当时的情景,心里突然激动起来,盼着快点到家。当即带着静姝向五位师姐告辞,在两人身上贴上神行符,半日后就回到了水洼村。站在家门口,于游取下神行符,踌躇片刻,走了进去,正看见母亲在坐着板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

于游母亲抬头看到一人,呆了呆,这才把人对上号,于游这两年长高了好多,模样也略微有了些变化。

“小游,你回来了。”

于游走到前面蹲下:“娘,我回来了。这个孩子是谁啊?”

“这个孩子,从你走后,家里冷清了很多。所以几个月前,又给你添了一个弟弟。”

于游张大嘴巴,惊得好一会说不出话来。

于游想和母亲多说会话,只是母亲总是很忙的样子,一会哄孩子,一会做这做那,还不让于游帮忙,最多就是抱着弟弟。晚上,母亲给于游做了好几样爱吃的菜,一家人两年之后第一次吃了团圆饭。夜里,于游躺在自小睡觉的床上,这阔别已久的地方让他感觉很舒心。外面时不时传来弟弟的哭闹声和母亲哄弟弟的声音,大概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想象着自己还不到一岁时的样子,嘴角露出了微笑。只是自己走了这条路,以后恐怕和这个家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这时方玲冒了出来,问他在笑什么。于游说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把她赶了回去,免得看到自己自言自语吓到家里人。

于游想了很久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梦见小时候自己穿开裆裤坐在田间地上,大热天的中午,母亲脸上挂着汗珠,在拿着锄头锄地,把平坦的土地上锄出一道沟。自己待得腻了,便朝母亲诉说,母亲安抚了他几句继续锄地。他自己又待了一会,便跑到北面杂草丛中。放眼望去,一片金黄的麦子。于游在和自己差不多高的麦子间穿梭,眼前突然出现一只黝黑的长腿大蜘蛛,身上有一些红色花纹。于游被蜘蛛吓到了,内心恐惧,转头跑回母亲那里,说自己遇到了一只大蜘蛛,很是害怕。母亲又安慰了他几句,让他坐在那里玩,手里的锄头也没停下。似是忘记了那蜘蛛,过一会于游又向南走去。在于游的肩膀上,方玲化成的一个小虫子将这些看在眼里。

于游早晨醒来,吃过早饭,说要去看师父。出了村子后用神行符,半个时辰就到了小庙中。于游在身上贴上遁地符,手持一根蜡烛潜了下去。垂直下降百丈左右,于游周身一空,一个方形空间一闪而过,似乎还夹杂有一抹绿色晃过去了。于游停下,往上退回一丈落在了空间地上。

向四周看去。这是一个方形封闭空间,没有任何出口。长三丈,宽两丈,高一丈。地上有一堆掉下来的碎土,一个歪倒的绿色石臼一样的东西。还有一段树杈,有一半搭在石臼中空处,一半在地上。四根伸出来的枝丫像是人的四肢。不远处有一个一尺高像人的傀儡,也歪在不远处。所有东西上都蒙着一层很厚的灰。看上去树杈本来是在石臼中的,后来石臼翻倒,才被震到外面。

于游想起十几年前确实有过一次地龙翻身,或许是因为这个,才让石臼倾倒。而师父发现七彩光正是这个时间。

于游吹了吹石臼和树杈上的土,用布包起来,放入了怀中。那个傀儡于游用脚踢了几下,只是简单的手脚和头都可以动,像是小孩的玩具一样,实在看不出什么用处,便也包起来放进怀里。又看了看四周,进而在地下四处搜索了一遍,没发现有别的东西,这才上得地面,到师父坟墓那边,把自己在小庙下发现的东西说了一遍。这也算是完成了师父的遗愿。

回到村子,经过药园时,看见药草的范围又扩大了一倍。宅子里倒也一般没人,偶尔外来的人会暂时住在那里。门虚掩着,于游开门进去,里面还是离开时的样子。这里颇为幽静,倒是适合练功。

于游取出三样东西,打来了水。挨个放在盆中清洗,然后用布擦干托起来观察。石臼是深绿色,像是玉石的,表面光滑,浑然一体,不带一丝瑕疵。若是配上一根药杵,完全可以用来捣药。不过这么好看的东西用来捣药有些可惜。树杈黝黑色,虽然不大,入手却颇为沉重,也不知道是哪种木材。待把它们晾干了,于游才放到怀里回到家。

接下来几天,方玲没出现,于游安心的在师父住处研究这石臼和树杈,发现石臼注入法力能够随心所欲的变大变小,按照于游现在的水平,只能变大到洗澡盆差不多,再大就无能为力了。石臼变大后,重量也会变大,盆大小的石臼于游就托不住了,只能放在地上。至于树杈,就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于游知道这是自己见识太少,不认得这两样东西。自己在满月那天天黑前赶到小庙那里,应该会有更多的了解,小庙中的七彩光很可能就与这两样东西有关。

到了五月十五,于游吃完了晚饭,说自己要早点休息就回了房间。这时天快黑了,把方玲的瓶子放在枕头下,自己则从地下偷偷溜出家,在村外无人处现出身。返回小庙下面空间,于游把装着树杈的石臼墩在地上。然后回到小庙中,对着碎石和土连连挥手,把它们拨到一边。以前有的七彩光却没有出现。第二次潜回地下,四处看了一下,也没有一点七彩光的影子。于游心想是不是跟树杈的位置有关呢,想到这里便把石臼和树杈摆成原来的样子。一道七彩光环从石臼中飞出,穿过于游的身体向四周飞快扩散而出,瞬间不见了踪影。于游心中一惊,心中有了一个猜测。右手把树杈抓住,从石臼中拿出来,石臼突然浮现无数七彩光,把于游淹没在其中。于游看着身上的七彩光,心中有很多疑惑,这七彩光有什么用,为什么月圆夜才会如此。

于游在地下查看了一下,这些光组成了一个直径至少百丈的光球。于游又把树杈放回石臼中,光马上就消失了。看来这树杈可以掩盖七彩光,不知其他树枝来试试会如何。于游又返回地面,把庙中小树的一根枝条折下来,带到下面,把它放进去,把树杈拿出,光果然没出现。就在于游以为果然如此的时候,这树枝嘭地变成了碎末,被炸出了石臼,光又出现了。于游只好把树杈放回去,心想木头掩盖光这个想法是对的,不过普通的木无法承受,不知道这树杈是哪种树木上砍下来的。于游又换成其他东西,比如剑、水、火、布等,发现既没有坏掉,也没有让光消失。

虽然还不知道石臼的具体作用,但是只要能遮住光向外散发,不被人发现,以后可以慢慢研究,先离开这里再说。

于游又回到家中,从地底出来,看到床上另一个自己从床上坐起来:“要不是知道这是你家,我还以为你丢下我跑了呢。你去哪了?”

“这是秘密。你怎么又出来了?”

“哼,不知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不愿意我出来,我还不能出来透透气了。”

“我只是完成师父的遗愿。有没有人来找我?”

“没有人来。你还有师父啊,是什么遗愿?”

“是教我医术的师父,我要睡觉了。你也进去吧。”

“不用我托梦扮成谁吗?”

于游不回答她,径直洗洗睡了。

……

一家客栈内,一女子正在沐浴。桌上有一只蟾蜍趴在窗前,对女子并不关注,背对着她朝向月亮,背后七个蓝色光点发出蓝光。就在这时,七个蓝色光点大亮,一闪一闪的。蟾蜍把身子转向东南方向,不停地叫着。织烟赶紧过来查看:“太好了,东南方。”匆忙穿好衣服,从窗户飞身出去了。两盏茶时间后,蟾蜍身上光点黯淡下来。织烟停在半空,心中疑惑感应为何时断时续。待了片刻还没有新的感应,只得又回去了。

第二天于游起床,推开窗户,外面湿漉漉的,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原来是昨天后半夜下小雨了。于游心里是喜欢下雨的。下雨时,一切是那么安静,也没有那么多事。虽然有雨的滴答声,但是于游睡得反而更好。吃过早饭,来到师父的住处,打算在这里练一遍决明功。刚踏进门,就发现有两棵和于游一样高的大蘑菇杵在院中。于游目不转睛的快步走到蘑菇前面。这蘑菇伞盖黄褐色,伞柄上有细细的纹路彼此交织。这么大的蘑菇,于游从来没见过,一棵就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一顿了。

于游在院子里一边走一边想。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咦,这里不正是洗石臼的地方嘛,莫非是那水让这蘑菇变大了?于游把石臼掏出来墩在地上,又把树杈放回怀里,这时候满月已过,也没有光浮现出来。在石臼中倒入了一些水,从院外找了一棵杂草,洗干净了放在了石臼中。这棵杂草迅速的开始生长,一会就把石臼中的水吸干了。于游又向其中倒入水,这棵草继续生长,直到三尺高才停,根在石臼中挤满了,又伸出石臼外。这让于游喜出望外,要是这样的话,自己就不缺银子花了,随便放点什么稀有的东西,放进去就能长。

于游把石臼变到最大,里面的那棵草扔了,又从地上捡了一块一寸长木片扔进去,再倒进去一桶水,木头在水里没什么反应。足足过了一盏茶时间,就在于游略感遗憾的时候,木片开始变成绿色,长出了嫩芽和根。这让于游大喜,石臼不但能让活的长得快,就连死的也能复活,这果真是个宝贝。于游就要去捞水下正在生长的小树,手就停住了。心想这水自己碰了还不知道会如何,万一自己手碰了水,再长大好几倍,自己不就变成怪物了?前些天洗石臼的时候,是用刷子刷的,应该是没有碰到过里面的水。

轻出一口气,于游等小树把里面的水吸干净了,这才捏着顶端把它拿出来。又掏出那根黑色的树杈放在石臼中,往里面倒了一点水。这水很快就渗进了树杈中。于游把树杈拿起,感觉它似乎长了一点,放在手上也沉了一些。于游想自己还要指望它压住光,不能让它继续长了,便把它收到怀里。又把石臼变小,擦干净沾上的泥土,放回了怀中。隔着衣服摸着胸口处的袋子,心中满是欢喜。于游把草和小树拿到院外,用遁地符种在了一处地方。

快吃午饭时,于游从院子里挖了一棵蘑菇装在袋子里往家走。在家门口,看左右无人,把蘑菇拿出来扛在肩上,走进了家门。

下午,于游依然去师父的住处修习。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院门一开,静姝走进来了。于游睁开眼下床望去,看到是她,开门把她让进来,笑着说:“静师妹,你怎么来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什么师妹不师妹的,这又不是在长生门。我是来看病的。”

“你又病了?”

“我最近总是掉头发。”

“除了掉头发还有别的症状吗?”

“还没发现。”

于游又仔细看了看静姝,把她的头发撩起来拿在手上看了看。手指在发梢试了试,发质居然很软。然后又摸了摸她的头皮。有一根头发粘在了手上。

静姝脸微微发红,似是想起了什么:“你看完没有?”

于游放下手:“看完了,我煮些药给你吃。”

“好吧。院子里那棵蘑菇是怎么回事?”

“可能这个种类会长这么大。我去煮药了。”

“我也去给你帮忙。”

于游点点头,两人来到东面,生起了火,开始煮药。挨着坐下,于游添柴,让静姝负责拉风匣。

火散发着热气和红光,两人的腿被照得发热,脸上也变得红了。

“你现在修到第几层了?”于游问道。

“第六层,比以前的几层慢多了。我听说你已经修完了第七层,还被采灵师叔收为徒弟。”

“我是用药堆起来的,靠自己修第六层也很慢,所以并不会受到重视。你和施霖怎么样了?”

“你提他做什么?”静姝不好意思的道。

“我听说你跟他很要好的样子,经常在一起。”

“不经常,也就是每隔三五天一起出去闲逛。”

“三五天还不经常。我倒是不怎么出去逛。如你俩一般的人多吗?”

“也有一些,不过其中有几个就要被拆散了。一个人会留在长生门,另一个被送回家。”

“相比他们,你俩还算幸运的。”

于游在她有点黑的脸上看了看,笑了。

“你笑什么?是不是我脸上沾了什么?”

于游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她:“这是塑颜功,练一年后能让人变美。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修一下。”

静姝高兴的把纸拿过来:“你有这好东西,怎么不早拿出来?”

“早拿出来会耽误你的修习。”

匆匆看了一遍,静姝仔细的把纸收好。

“你现在还是自己吗?”

“是的。”

“你院里的那五个姑娘都挺好看的,一个也不喜欢吗?”

“你觉得她们能看上我?”

“也是,不只是相貌上的差距。”

“你怎么说的这么直白。”

“你还想我夸夸你?”

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话说回来,就算凌筠不行。其他几个不如你,总算是有机会的吧。毕竟你现在名义上是采灵师叔的弟子了。”

“在感情里夹杂着功利,以后也会因为功利离开。”

静姝靠在了于游身上,用脚代替了手拉着风匣。

“你干嘛,做这点事还嫌累。”

“有点困,昨晚上没睡好。”

“晚上想什么呢?”

“什么也没想,就是躺下时起初睡不着。”不一会,风匣不动了。风匣把手上挂着的一条腿慢慢的滑到了地上。

于游歪头看了看静姝,确实是睡着了。朝她额头处仔细看去。和两年前相比,静姝头发少了不少,额头最前面已经秃了。于游拿过静姝的一只手,把衣服撩上去,看了看她手臂,又看了看她脖子上隐约露出的皮肤。静姝后背衣服像是有人拉着一样,离开了紧贴的皮肤,脖子全部露出来了。于游瞄了一眼,衣服又落回去,似乎还有只手在上面拍了几下。

看到木头快烧完了,几块木柴飞起来,飘进了炉灶中。

于游手搭在静姝手臂上,一股暖流通过皮肤探了过去,在静姝体内游走一遍,过了一盏茶时间才退出来。

风匣把手忽然自己动了,火被吹旺了些,把于游凝重的脸照的更亮了。

过了许久,静姝醒来,发现于游正看着自己。

“药煮好了,起来吧。”

两人起身回屋,静姝掀起盖子,于游把药滤到碗中。

“先晾一会,不热了再喝。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睡不好的?”

静姝用扇子扇着碗里的药:“应该就是从回来以后。在回来的路上也有几次睡不着,我以为是要回家太兴奋了。”

“你变得温柔了。”

“我长大了,不像以前是小孩子心性了。”

“以前的你,哪个人敢要你,天天挨打。”

“瞎说,怎么会天天挨打。顶多一个月打一次罢了。”

“施霖一个月挨一次打吗?”

“哪有,我已经不打他了。”

……

“凉的差不多了。”

静姝端起碗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完了,额头上冒出了一些汗珠,于游用衣袖给她擦了擦,说让她明天再来,静姝答应一声走了。于游关上门,心里想着静姝的病。于游刚才探查一番,发现静姝可能得了早衰。最初只是掉头发、犯困、皮肤失去光泽,几年后人会衰老得像老人一样。期望塑颜功能有用吧,如果不行,只能试试这石臼了。它如此神奇,说不定有用。不过之前,于游还要把它的作用搞明白。

于游从百子柜中拿出三个干的土元。一个掰成几块,一个切去头,还有一个碾成粉末。先把切去头的放进石臼,几个呼吸间,头就长了出来。而切掉的部分还在旁边,这时石臼里的水减少了一些。再把碾成几块的放进去,几块分别长成了和之前同样大小的土元。这时第一只长出头的土元,腿开始动起来了。于游又把碎末放进去,这次的时间长了很多,石臼中刚出现一堆小的土元,就把里面的水耗光了。继续向里倒水,里面密密麻麻的土元堆了起来,撑出了石臼外。掉到外面的土元四散而逃,于游没管它们,一眨眼就不见了踪迹。于游把剩下的倒在一个容器内,挑了一个重新放进石臼,倒入一点水继续观察。石臼里面的水却不再减少,土元也没有变化,只是四处的爬动。看到此处,于游才放心一些,人碰到水应该不会变得越来越大。

依照看到的推断,如果人放在这个石臼中,无论多重的伤也能好,断肢也能再生。或许人死了,也能复生。于游把石臼中的土元和水也倒进容器,清洗干净石臼,便不再管它们,任其自生自灭。

晚饭的时候,一大盘蘑菇出现在饭桌上。一家三口人吃的特多,终于把所有蘑菇给解决了。于游母亲问他从哪挖的这么大蘑菇。于游说是师父住的地方院子里长出来的。具体为什么这么大,他也不清楚。

第二天早晨,于游醒来听见母亲欣喜的声音。开门出去看,发现母亲像是年轻了十来岁。原本那几根白发,现在都变黑了。就连原来掉落的一颗牙也长出来了。这让于游大喜过望,说不定这蘑菇真的对静姝的病有帮助呢。三个人自然都知道了这是吃了蘑菇才会这样。于游的父亲忙问还有没有。于游说还有一个,不过要给静姝治病用,便把静姝的病说了一遍。于游父亲本想把蘑菇卖钱,听到静姝得病了只能做罢。

吃过早饭,于游来到师父的房子。等到静姝来了,于游把母亲断牙长出的事说了一遍,让静姝也吃点蘑菇,说不定就能治好她的病。于游把剩下的那个蘑菇也挖出来,上面一部分煮熟给静姝吃了,剩下杆子被于游晾干收了起来。虽然是清水煮的,但是也不难吃。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