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第二天于游早早的奔紫云山。这山上于游只来过一次,藏书楼就在山顶大厅的后面,除了藏书楼,旁边还有藏宝楼。再往后便是后山。

从大殿旁绕过去,远远看见一座四层楼,竖写着藏书楼三个大字。于游走到门口前,估计这楼有七丈高。门口有一珠帘,上面穿着四色珠子。于游只认出了上面的避尘珠,其他几种却没见过。外面山风呼啸,却吹不动这珠帘。于游掀开珠帘进到里面,旁边一张桌子后面正有一位相貌英俊的师兄捧着一本书看。可能时间尚早,藏书楼里还没有人来。听到有人进门,那位师兄抬头看了一眼于游:

“这位师弟,是来看书的吗?”

“师兄,我叫于游。正是来看书的。”

“你叫我单师兄就行,看师弟是生面孔,想来还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凡是基础功法没有修完七层的,只能在第一层看书。不知于师弟现在……”

于游想了想,把写着药田的令牌掏出来:“师兄,你看这个行不行。”

单师兄没接,只看了一眼:“原来是采灵师叔收的新弟子啊。于师弟可以进去了。里面的书只允许看,不允许抄写,而且只能看到天黑之前,如果想继续看,要等第二天再来。”说完那位师兄又沉浸在书中了。

于游收起令牌,朝单师兄拱了拱手进去了。眼前不远是一个个的书架。右边有一个楼梯通向二楼。于游走到眼前书架旁,随便拿起一本书翻开,是记述三十六代掌门在任时发生的事,以及当时有哪些弟子。于游数了数,只有二十来个弟子,看来那时人真的很少呢。于游又往前走,把第一个书架上最左边的一本书拿出来看,内容是第一任掌门写的事迹,那已经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书页是用某种动物的皮做的,为了避免损坏,书被分成了单页,用摸上去很是光滑的东西涂在表面,再用册子装在一起。那时的字和现在的字大大不同,于游勉强能认出一些。里面好像说第一任掌门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徒弟。于游又从后面随便翻开几本书看,多是一些前辈游历四方时写下的游记见闻。依于游看,大多数人修完三层,二百岁接任掌门,同时也开始收徒,寿命在三百五十岁左右。

看没什么别的内容,于游从书架中出来,走了四五十阶台阶到了二楼。相对一层,二层的书架少了许多,但书的内容却是五花八门。有符箓、傀儡、炼丹、种植药草、法阵刻画、剑法、驱虫术、驱兽术、医术、鉴别物品等等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如何养蜈蚣、养猪。鉴别物品的书中有插图,于游看了一遍,没有关于石臼的内容。但书中有阴沉木的介绍,于游想起来在地下遇到过几根。于游身上有一个傀儡,一直不知道如何操控。有几本书中记载了傀儡如何选材、制作过程、操控方法,内容大同小异。于游便先拿出一本翻到操控方法部分,用心记住。一般的傀儡,像飞剑一样直接操控,或者只用符箓操控。符箓操控要比直接操控容易一些。这样的傀儡时时都要关注,只能临时用来做一些端茶倒水、探查的简单事情。稍好一些的在傀儡上刻画法阵法,不用管它,也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为了傀儡的灵活性,在上面刻画法阵时,大多也同时用符箓操控。再高级一些的,把其他人或者动物的魂魄拘来,和傀儡融为一体,做成的傀儡可以听懂人的说话并与人交流。

于游又到三楼,这一层的书架更少,只有三个,都没有摆满。于游发现这一层全是功法法诀一类,每种只有一本。于游翻了好多本,终于在第三个书架显眼的地方找到了塑颜功。发现前面和方玲给自己的完全一样,后半部分是变成别人容貌的方法。于游对每一本都粗略了解了内容,打开一本时刚看了一页,翻过来看到一张插图,脸一红立马合上了。

于游又来到第四层,不大的空间,最里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里是一名站立的女子。画前摆着一个桌案,上面有一个香炉,里面有一些香灰。周围没有其他东西,于游就回到第二层,继续看傀儡有关的书。离开经过一层时,于游问单师兄那是谁的画像,单师兄说那是紫云山上的第一任掌门。于游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是女子。直到黄昏,于游才回到自己的房子。那大鸟早已等的急了,催着于游和它出去。

晚上,于游到李文澈那里,把塑颜功后半部分的作用告诉她,问她要不要学。李文澈一听这作用便摇头,说不要学了,还是把时间用在长生功上。

这时,织烟刚刚回到清阳峰,向师父采灵说明自己到白师兄所述的那个地方,的确是有发现。在织烟的眼中,蟾蜍在地底那处空间吸收了大量的彩光,背后的蓝色斑点已经有豆子大小,而且蓝色更深邃。正巧突然下雪了,天气颇冷,织烟便把蟾蜍埋在一个陶盆的土里,让它休息一下。

十几天后的晚上,于游正在描绘符箓,自己身上浮现出淡淡彩光却浑然不觉。在一旁磨墨的方玲先发现了这些光,吃惊的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彩光逐渐变浓,于游发现时彩光已经离体一寸,好像被什么吸引着,全部朝向一个方向。于游看到这样也有些发慌。这时门口那里啪的一声响,有什么东西的样子。方玲漂到外面又回来,告诉于游外面有只蟾蜍,正试图往里跳。于游起身打开窗户,半身探出去看,门口一只金色蟾蜍正在撞门。听见开窗的声音,蟾蜍转过身朝这边跳来。到了三尺之内,于游身上的彩光嗖一下脱体而出,进入了蟾蜍的体内。蟾蜍顿了一下,接着往这边跳来。于游伸右手到窗下,五指并拢,手心朝上。蟾蜍跳到了他手里。于游把它托上来,啪的一下,蟾蜍蹲在了书桌的纸上。把刚刚画了一半的傀儡符抹糊了。大鸟感觉到房内多了一个不速之客,跳上书桌,闪着寒光的爪子朝着这个闯入者抓去。于游赶紧把蟾蜍抢过来,并把大鸟赶下去。

于游把它洗干净才拿回来放到陶盆里。方玲问于游:“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你的身上突然出现一些彩光,还飞进它的体内。”

“每到月圆之夜,石臼就会发出彩光。刚才的彩光应该就是石臼发出的。我被那些彩光照过,应该是那时候留在身体里的。它是采灵师父养的,这是它第二次偷跑来了,我怀疑它就是为了这些彩光来的。上次来的时候,在我这住了一个月。后来有人为了抢它把我打伤,我养伤养了半个多月。不知道它和这石臼有什么关系,不能让它待在我这里,否则师父要怀疑我了。明天一早到清阳峰找个角落把它扔了。”

“原来它就是采灵师叔的那只啊,以前是听说过,但没有见过。你受伤这事怎么我不知道?”

“那时候我刚来三个月,你还不在这里。你刚才说师叔,我师父和这蟾蜍都多大了?”

“采灵师叔肯定有两百岁了,其他几位师叔应该也差不多。那蟾蜍也已经超过五十岁了。”

“那你师父是谁啊?”

“我师父是苏长老。四十五年前,我成了师父的弟子。那时候人少,苏大哥还没出生呢。现在他二十多岁了,我还是十五岁。”

于游揉了揉她的头“确实没长,一年多前,在我肩膀这里,现在只能到我胸了。你能让自己变高吧。”

“能的,至少让你看上去是高了。不过我还是喜欢原样。”

“复活你身体那件事,你有没有改变主意?你想的话还可以试试。”

“不要。你是不是想把我换掉?”

“你就会胡思乱想。我没有那个意思,就是想让你恢复身体。”

“谁知道你怎么想的,你明天不是要早起吗,快点睡觉。”

“好。”

……

第二天早晨,于游用遁地符赶到清阳峰半山腰,把蟾蜍放在树林中,看它跳向山顶方向,消失在视线中才潜回自己房间。然后又去了藏书楼。

一连好几天,于游泡在藏书楼里研究傀儡术,直到傀儡的制作和使用全记在心里才作罢。最简单的傀儡,就是用普通木头做成人或虫兽各部位的形状,再用钉子、榫卯结构等组合起来。把傀儡符贴在上面,傀儡就可以随着自己心意做出各种动作,熟练之后就可以表现得像人兽平时一样灵活。这样的傀儡优势是容易制作,不好的地方是不能长久,一小会木头就会因为磨损坏掉了。要想傀儡坚固一些,需要更好的材料。

于游到扔果树树干的地方,捡回能用的,再砍一些普通的树先用来练习。于游用剑砍出手臂雏形,但是却无法精细的削成手臂的外形,也无法打磨光滑。榫卯结构需要准确的尺寸,更是无法做出。如果用世俗的做法,不但很费时间,而且这山上也没有工具。还是去藏书楼看看有什么办法。于游在藏书楼看了好久,在三楼一本前辈写的书中,发现了如何把体内修出来的能量聚集在身体外压缩成刀的方法。用这个方法,压缩成其他工具的样子,应该也是可以的。于游不禁叹气,这傀儡还真是麻烦。白天于游一半时间在石臼中修行,一半时间用来练习制作傀儡。

一月底的一个晚上,于游总算描绘出了几张傀儡符。先从怀里拿出小庙下得到的傀儡,把符贴在傀儡上。符上的金光源源不断流入傀儡表面的法阵刻痕,稍后符飘落在地上。傀儡一阵抖动后,站起来,径直朝于游走去。于游看这傀儡自己能动不受控制,便把它踢倒在地。幸好这傀儡力量不大,一只手就可以压在地上,但是它一只手臂却伸向于游,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动作了。

方玲正趴在床上,头发散落在肩上,双手支着下巴,腿在交替着晃动:“于哥哥,这傀儡居然会自己动,看上去不一般呢。”

“看来是我或者身上有东西吸引了它。如果不是我,就只有那两样东西了。”于游放开傀儡,从怀中掏出石臼和树杈,一个放在床底,一个放在书桌上,自己躲在床另一边。那傀儡没有于游压住,爬起身来,先走向书桌上拿起树杈,然后又走向床边,把树杈放在石臼中。捧起石臼,傀儡把石臼放在地上正中间,自己坐在石臼前面不动了。于游把石臼推倒,那傀儡又拿回去摆放好。无论于游拿到哪里,傀儡都会恢复成原样。

方玲:“原来是这样啊,把人吓一跳。”

“这傀儡是和石臼在一起的,做出来应该就是保证不让彩光出现的。先把它和石臼放到储物袋里面,等耗完傀儡符的能量,它就不动了。”

于游把三样东西一起放回储物袋,又拿出自己做的傀儡。

“于哥哥,你做的这个傀儡真丑。要是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这是我做的第一个,所以很粗糙。说起来也不能叫做傀儡,其实就是孩子的玩具一样。符贴在门上,门也能动。先拿它来试试这傀儡符的作用。”

于游又拿过来一张傀儡符,贴在傀儡上。这傀儡却没动。方玲噗的笑出了声。

于游尴尬的做了一个手势,傀儡符才发出金色光线把傀儡各部分包住。傀儡依照着于游的心意,站起身,晃晃悠悠的走了几步,逐渐熟悉走路。傀儡走到院子里跑了一圈又回来。于游扔了一根树枝给傀儡,指挥着它练了一套剑法。傀儡凌空跳起接住树枝,前滚落地,起身舞剑。前面还好,动作越来越连贯,但是练到一半手一挥树枝时,右臂连着树枝一起甩出去撞在了墙上。练完停下的时候,傀儡已经破烂不堪,几乎要散架了。

于游取下傀儡符,伸出手指一弹,指尖冒出一团白色火焰飞向傀儡,就要把它烧成灰。

站在后面的方玲看见了,道:“赶紧停下,地砖烧黑了多难看。”

于游看火焰把木头点着了,对着火焰一点。白色火焰又飞回手指尖,木头上飘起寥寥青烟。

“于哥哥,你修行的速度好快,才几个月第一层就到了火阶段。不过你火焰的颜色和我们不同,我们修出的火焰都是火红色的,没见过纯白色的。以前我的火就是红色,现在是黑色的。”

“今天才刚刚能凝聚出来一缕小火苗,或许是石臼的作用让颜色有了变化。以后出门就不用带火折子了,时间再久一点,火苗大一些,就可以用来做饭了。”

正说话的时候,于游没注意到后面那只大鸟盯着于游手上的火焰,张嘴一咬,火焰一下进了大鸟嘴里。大鸟像是还咽了一下。这一下于游和方玲也有些吃惊,于游急忙把大鸟嘴掰开,看没有被烧伤才放下。

方玲:“刚才是怎么回事,这鸟怎么吞火。”

“可能是这鸟太笨了,看见好奇就咬一下。这下亏了,比野猪还笨。”

大鸟听见于游这话,轻轻啄了他一下。但是这鸟嘴太大,这一下于游也感觉有些疼。

“你看,你说它它还知道,明明不笨。”

“它一定是想睡觉了,所以才捉了我两下,恰巧把火吞下去了。”

“现在还不到时间,于哥哥你怎么可以这样骗人。”

“才早半个时辰,它一定是想早点睡觉,我要陪大鸟睡觉了。”

“于哥哥你起来,还没到睡觉时间。快起来!”

……

于游刚睡着,方玲就睁开了眼,变成雾慢慢涌进于游耳朵里,像翻书一样把于游从小到大的经历看了一遍。这晚于游做了很多梦,一些本以为已经忘记的事也出现在梦中。

接下来几个月,于游修行时,旁边总是有一个傀儡蹲在旁边。

四月底,静姝修完基础功法,高兴的跑来告诉于游。院内李文澈四人也修到了第七层,于游觉得她们修的太慢,便拿一些从石臼中种出来的果实给她们吃,说是自己从外面摘的。于游用果树的树干做成了第二个傀儡,表面被细细打磨光滑。虽然无法和真人比,惟妙惟肖的脸上也可以看出是方玲的样子。这傀儡是于游做给方玲的,也按照方玲的要求,让方玲白天可以寄付在傀儡身上。于游跟静姝要了原来那颗避尘珠,挂在了傀儡脖子上。方玲却不要,非要他那颗。于游修行时,守在旁边的傀儡变成了另一个。于游跟方玲说她不必闷在房里,方玲却摇摇头,说自己以前白天基本只能躲起来面对漆黑的颜色,现在已经很满意了,更何况出去也是一个人,不如和于游一起。

六月,谷师叔待得于游再去收药草的时候,把几个储物袋和避尘珠等东西全部交给了于游后,便告辞走了。于游找了两个年纪最大的师兄,让他们接替谷师兄负责的事情,储物袋和避尘珠也交给他们。新弟子们两个月前便有了各自负责的药田,现在辟谷丹每月除了满足所有人的消耗,还能攒下六千枚左右。十年后就算是再招收三千人,也足以应付了。虽然看上去数量很多,但做辟谷丹的那边原来就有一百名弟子,现在再加上四十八名新弟子,也不用担心人不够。

藏书楼中,于游正合上一本医书。给方玲做完傀儡后,于游用三个多月把所有医书全看了一遍,里面有一些丹药和治疗方法,比俗世的医术效果更好一些,换做以前师父还在的时候,于游看到必定会高兴。但现在有石臼在手,于游也只是拿来作参考。于游走出藏书楼,看时间尚早,就决定到旁边藏宝楼里看看里面有什么。让于游大失所望的是,藏宝楼里居然全是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丈长的剑,大象的骨架,六丈长的蜈蚣……。据唯一看守藏宝楼的师兄讲,这藏宝楼是很早的时候一位掌门修建的,他喜欢这些东西。很多年下来也就一直放在那里,而真正的宝物都放在别处。于游唯一有些属意的是一枚大石头,他看出那也是一枚石化的鸟蛋。虽然很想要,但这东西是不能被拿走的,于游只能作罢。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