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之慢慢醒来,他走出门扉,只见外面崇山峻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许多奇景;山脚下有一条小溪,泉水清澈。这庭院四周都是用汉白玉做成的柱子,旁边的围墙全是红色的石砖雕砌而成。四条碧绿延伸的琉璃屋檐;高高的大殿巍然屹立;门前牌匾上面雕刻着三个大字:清虚观、笔划遒劲颇俱沧桑之感。
这时一位道童,迎面而来说道:“这位施主,你身上的余毒还未全清,切不可急于下山!师父有传,请随我来吧。”蒲松之随着道童走过旁边的围栏走道。过了石阶,这周围都是耸立着红色石柱的屋子,里面又有几十间房;想必是道人各自的起居之所。绕了一会,只见高处一座建筑别致的道观;庭院放着一个九鼎香炉。但见门前一副对联:
返璞归真,心田合一归大道;
超凡入圣,紫气东来汇八荒。
“师父!他来了。”道童说道,然后与另一个妙龄道童列于道人身边。只见道长白衣飘飘,头发胡子已半白,一派仙风道骨;神采奕奕。面容和蔼可亲。手里拿着浮尘,真似个仙家人物。蒲松之叩头下拜:“多谢真人救命之恩。”真人面带慈容的笑道:“快快请起,前天在万佛殿与慈云长老参合道禅之法,归来途中发现妖物作祟,故救了你一命,说来也是天缘一场。”
道人捋了捋长胡子说道:“我意收你为徒,你意下如何。”蒲松之天生喜欢武学,正要下拜,道人说道:“且慢,你得依我三件事才成。第一,学艺本为惩奸除恶,第二,要一心向善。第三,造福苍生为宗旨”“这三件你可依得了。”蒲松之道:“全依得。”又向道人磕了三个响头。道人点了点头笑道:“好……好。”
“你俗家叫甚名字?”
“弟子姓蒲名松之。”
“今赐你法名蒲云子可好?”
“多谢……师傅赐名!”
道人继续说道:“清虚门,是由黎天老祖创立。至今……已有一万三千多年了;茫茫历史长河中,也出过不少修行的天才。辉煌过……没落过……现今到我老朽太虚这里还没出过什么天之骄子;只能算是平凡。
“道臻,道阳,把东西拿来。”不一会儿,那两个道童一人用圆盘端着本书册。一人拿着一把素剑走到跟前来。
太虚子道:“这太乙金光剑法,里面有部分内功修行法门。你可到后山去缎练一下基础。”“还有这颗九阳紫草丹拿去服用,解去身上的余毒。”说着便从手袖里拿出个小葫芦瓶子送给蒲松之。
“道臻,道阳。你们多带师弟熟悉一下清虚观的门庭,去罢。……”
“是!”众人答道,三人退下去那后山。
此时正是盛夏之季,树林丛生,皆是碧绿之境。
三人有说有笑。蒲松之突然想起天选大会之事,不觉“啊”的一声。又与两师兄说起:“天选大会怎样了?”
道臻说道:“因为这次妖物伤人的事情,天选之会被停搁了。”
“天选之会,也没什么好看的。只不过是各大掌门想印证一下自己弟子的修为而已;就是虚荣心作怪!”“其实真正厉害的人物还藏着呢,不会轻易地显露出来。”道阳说道。
这后山上,平地极少。多是一些山岭地形;山崖峭壁。往远处看白云绕绕,是个云海景观。阳光照射之下,显得美轮美奂,仿佛游于天界一般。
清虚门占地极广,共有九座山峰;每座山峰都有道观。此处为名为紫云峰!是清虚门的宗主门庭。
“师弟,你暂且在此修炼。我们有事先回去了。”
“山腰之上是一些禁地,师弟不要前往,切记。”
“师兄慢走。”蒲松之拱手送别。正好独自清净的修炼,以提高进阶。接着拿出怀里的剑谱,书页上写着“太乙金光剑法”。书页破旧,年代已久;好在内容清晰可见。
蒲松之,本来有些武学根基。照着剑谱内容图画,转身挥剑游龙似风,动作轻灵飘逸,落地时下盘显稳如磐石!片刻之间,已将前面几招学会。过了一会,突觉得口渴;只见旁边树林长有几棵枣树。便跳跃起来用剑销断树枝,果子纷纷落地。果子饱满晶莹,散发香气,十分诱人。吃了几个渴意已解。
这时正当日午,阳光暑热。但见几只猴子在不远处的树枝上玩耍。毛色绒绒形体甚美,很是少见。蒲松之想抓它回去给师兄们观赏。猴子见到来人追赶,自是连忙躲避。猴子狡猾,高蹦低跳,难以捕抓。追了一会,发现前面有道瀑布飘流。旁边长有奇花异草,一块大石上面长满了树藤,而石头上一些地方好像刻有字迹。蒲松之用剑清理干净这些树藤,只见石头写着“无名氏修炼之所,闲人禁……”。后面几个字好像被刀剑损坏过,字迹混乱;已无从辨认。
蒲松之,天生胆子不弱。心想着得进去瞧个明白;石洞四周挂有冰柱,因为气温较低,没动物进来栖身;再往前这里是个石门,半开半掩状态。蒲松之用力推开石门。发现里面是个居室,一些起居用具还在。居室甚大,足有三丈之高。墙壁上画有剑术图,还有不知名的内功图,很是深奥。想必这是一个武学奇才,或是看淡世间红尘,或是躲避仇家而隐居于此。
石洞内的墙角处,摆放着一张桌子一条木凳。砚台笔墨,摆放的很是整齐。只是桌子上有一些凌乱的纸张,蒲松之将散落地上的几张拾起,合在一起有十几张之多。因冰洞缘故,上面记载的文字,依稀可见:
余自幼六岁学剑,十六岁略有所成,三十岁开始挑战天下各大门派高手;荡尽天下武林。能与我战平者,不出五指之数。鄙人遇到难以拆解的招数,心里越是欣喜若狂。便闭关思索招数的解法,一旦想出破解之招;就回头再前往比试,数十年之间,江湖之中不再现可敌之人。后因名头太过,被仇家暗算,妻女被暗杀。一怒之下,杀光了三大门派和无辜受累之人;至今还是无法寻出是何人所为。回想生平杀人无数,知是因果循环,一切皆是命数。至此以后,不再贪恋红尘。只因几十年的武学生涯所得,不愿弃之,现尽数写于纸上。愿有缘人拾得,传我衣钵,心愿足矣!……——南陵飞云绝笔。
后面记载的是南陵剑法和各门派打斗的武学心得或部分内功心法。南陵前辈的年代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当时的武术门派并不是很多,但卧虎藏龙者却不在少数。之前的门派,基本没有几个传承到现在;目前的门派都是近两百年兴起的。
蒲松之走到里面的卧室,发现地上一具干瘪的尸体。面容完好,并没有腐烂。想必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南陵前辈了。蒲松之下跪拜了几拜。又把他扶在椅子上坐好。虽然死了很久,但感觉威势还在,不亏为一代人物。
蒲松之说道:“无意打扰,还望前辈原谅。前辈的事迹晚辈已经尽知;晚辈会尽最大的努力发扬光大这门武学。”
蒲松之退出卧室,看到墙上的剑术图,知是南陵剑法。与纸张上所绘之图无甚差别;以现在的武学根基无法学会。不如先出去,有空闲时再练。蒲松之原路返回,来到石洞外面。找了些树藤盖住这洞口,再挖一些小树小草种在洞口跟前。才慢慢下山去。
蒲松之刚走出树林,望见太阳逐渐被远山吞没。过来两位师兄的住处,师兄也安排了他房间。各自用餐歇息去了。
夜深人静,鸦雀无声。
蒲松之睡不着觉,走出房门来到庭院之中望天独坐;此刻要是有酒最好。突然听得近处有人在说话:“二当家的,老大的好事就是被万佛殿的秃驴和清虚门的长胡子给破坏的。现在我就想砸了他的大殿出出恶气。”另外一个人说道:“不可乱动,今天来只是探一下这边的地形……。”这时发现紫云峰顶上站立一人,绝尘飘飘。看不甚清楚是谁……
这两人也知趣,不一会儿,就祭出御剑飞走了!。此时正是五更天,人睡意最朦胧的时候;周围寂静无比,只有断断续续的虫鸣之声。随后,峰顶上的人也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