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当世之中,人人都是苦逼不已,有权的缺钱,有钱的无权,抑或有权有钱的嫌命少了,无权无钱的嫌弃命太苦了,凡此种种,皆是心不如意,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哀嚎求救于仙神,无门无路的求得土仙小神,有财有势的求得大神,摆上香烛和供品,沐浴更衣倾心传词达意,仙神偶尔瞥见了,见他实事求是,便遂了他的心愿。间或有些用处。
只是凡众太多,所求之事少则一二桩,多则数桩,求子求婚求财求官求平安的,有的不仅求保自己,还求丈夫妻子老父老母子孙后代七大姑八大姨的,凡此种种,让仙神们目不暇接,哪有时间去理会,稍微停顿片刻,世间已过数年了,直教众生不能件件满意。
直引得有志之士发出宏愿,举起旗号,招揽众生,渡人的教派众多,喧闹不已。那教派各禀其义,宣扬其法,大地之间遍及,众生纷纷扰扰各寻其宗。那教派以四大教宗为主,各尊其教,摒除异议。
闲话少说,后土大神被困之后,一晃之间,百十年转瞬即过,后土大神被绑在半空之中,上不着天,下不挨地,动弹不得,天神如何不救?只因那五丝十纶幻化成五颜六色,犹如锦衣般照住了后土大神的身体,随着人灵魔王由东即西,从南到北,飘忽不定。天神们哪能看穿魔网的束缚,俱以为后土大神在半空之中说教辅助众生,故而不以为然,哪得料想其中的厉害之处。
那后土大神游荡不定,在半空之中看尽了世间百态,方才领略世人救不自己。这日,云边走过一个仙佛,大放光明,犹如明灯,神态慈祥。后土大神见到高叫道:“古佛救我。”
古佛见到后土大神道:“这不是后土大神吗,缘何在此?”
后土大神道:“吾下得天界而来,想欲扫除天下不平的事,却遇到本领高强的魔王,被他所擒困在此处。”
古佛捻着手指思量一番,道:“那魔头神通广大,来无影去无踪,业已成为气候,天地已经没有任何的仙神佛圣能够铲除他了。不过大神放下心来,吾擒妖伏怪,救众生于水火之中,此乃是吾的本性,若要救你,只须你入得我佛门,方可援手相助。”
后土大神道:“汝佛法高深,万佛之宗,普爱众生,救人于水火之中易如反掌,如何还谈得这个条件,须入得汝佛门才加以施救?”
古佛道:“佛门宗义非汝能解,不入我佛门非我弟子,无佛缘不能超脱,不信我佛,轮回终将坠入地狱。汝现在是非仙非神非人,可以转而向佛不为晚矣。”
后土大神大笑道:“吾自天地而来,生于天地,归于天地,地生万物,大地皆是万物之母,不信天地岂能信仰他物。”
古佛道:“吾乃是过去佛,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人人自可成佛,真正解脱需靠自己。信与不信皆由你而定,佛缘错过了千世难回。”
后土大神哪肯反转念头,古佛只好辞别。那后土大神辗转半空之中又是百十年,眼前的烟云飘过,脚底的山川易形。这日,一神携着两个使者自南而来,见到五丝十纶的暗网缚着一个大神,遂遣着使者上前问寻缘由,后土大神一一告知。
使者道:“万事万物皆有真主前定,汝既然不从其他诸神不得解脱出来,可只归于真主,万世万物别无他主,若归得真主,可上得天园免下火狱。”
后土大神道:“道法自然,随它而去,吾不改变信念,只待千灾已满便一展神威。”
那神传于后土大神道:“顺主顺圣,虔诚守正,两世并重,三乘兼修,末日审判,善恶有别。”
后土大神谢道:“你我虽然在同一个世间,众生有别,非你我所愿,愿者自信,信者自取,取者自从。”
那神道:“佛不救汝我救汝,如何不愿?”
后土大神道:“吾不归佛类,也不归汝教。”
那神道:“吾本慈惠众生,奈何汝并不领情,魔邪已入汝之身,汝好自为之吧。”
那神与使者便飘然而去。徒留后土大神在半空之中飘荡。半空之中忽而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忽而彩霞满天,晴空万里,只见斗转星移乌追兔逐,人间又是不知历经几世了。
后土大神飘移不定,转至北方,那一日,见空中一人唤呼,后土大神看去,乃是神之子。
神之子道:“你们都是有罪的,故而受得此罪,我已替你们死一次,你要忏悔要感谢我和天父,你们都是神的仆人。”
后土大神道:“天下教义众多,无非崇汝信汝拜汝排他,彰显本教尊贵,吾不信诸教,只尊天地,救吾释吾,还须自身。”
神之子道:“不信吾等,坠入地狱。现在靠汝自己是不能脱离魔网的,汝还信得自身,何苦放着眼前的脱救机会白白浪费呢。”
后土大神道:“吾执掌九州冥地,深深知晓身体受着冥地深渊的诸般苦痛。只是吾执着于自己的心仰,亦是心甘情愿。世间有四大教,吾已尽知其义。入得诸教,束手缚脚,裹足不前,受汝教规,尊汝教义,哪得自由行事。”
神之子道:“汝心不可救了,那鬼魔入心不可逆转,汝心虽不是入魔,可是比鬼魔更甚,放心观去,世道易变,不复初始。”
后土大神道:“万变不离其宗,心生魔,魔起孽,孽转罪,罪入腑,世人不救吾欲自救,终有一救。”
神之子见后土大神不听劝告,道:“汝已落凡尘之间,已经没有天神可救了,只求汝自己多保了,世间不存后土。”
后土大神见神之子黯然离去,情知已经无人可解救了。匆匆白驹过隙,从古至今而来,仙神鬼魔层出不穷不可胜数,没有人能够道得清楚明白,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莫不敬畏崇信。
却说我朝汉代有一个书生贾谊,少有才名,以善写文章被郡县的人所称颂。
汉朝文帝登基之后,贾谊被郡守举荐,文帝遂征召贾谊,委以博士之职,每逢文帝出题让众人讨论的时候,贾谊每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们的一致赞许,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却受到其他的大臣排挤,贬谪为长沙王太傅。谪居长沙三年后,文帝想念贾谊之才,征召入得京城,在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对鬼神之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贾谊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之分,汉文帝听得不知不觉中移坐到席的前端。
后人李贺有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那鬼神之事世人难以知晓,贾生通晓天下鬼神之事,故而被文帝所敬,可惜鬼神之事只传下来只言片语。此乃是另话,在此中一叙。
却说紫微大帝奉天皇大帝之命,平定北阴酆都罗山神灵魔王及六洞天的鬼妖,留在北阴酆都罗山冥司,将冥司鬼妖治理妥帖,便在冥界称为酆都大帝,上得天来称为紫微大帝,众多仙神依附不已,半数来朝紫微大帝。
俗语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北极四圣,星耀等来朝紫微大帝,就见紫微宫中群星闪耀。天皇大帝见罢,心中是何作想?
却说一日众多仙神齐立勾陈宫,只见群星闪烁,仙神傲立。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坐于当中,紫微大帝旁边侍坐。
北极四圣出得众列,向两位大帝道:“当今九天之上,众多仙神林立,万星皆归紫微大帝所管,群星璀璨,光耀四野,然而自从东皇太一之后,天庭却无真正统领之神,天皇大帝暂摄天位,实则紫微大帝劳苦功高,终究不成正事,需有一个真正的正统天帝御临。”
众仙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不解,只装糊涂,何神可以敢当此大任。出言不稍有不慎,风波即起,天庭巨变。
三官天官出列道:“北极四圣所言皆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执掌天庭以来,天地六合未有巨动,仙神咸服,宜正式为天庭之主。”
地官、水官齐声应道:“天官所言极是,我等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为三界之主。”
玄武大帝道:“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鬼魔丛生,紫微大帝率领众生平略幽冥六宫,又号酆都大帝,功不可没,人鬼神咸服,紫微大帝宜为天庭之首。”
此言既出,三宫及勾陈六将怒气冲冲,北方四极不肯相让,只见九天之上杀气弥漫。
东王公见罢连忙道:“诸位仙神且息息怒气,一旦争执一发不可收,此乃是天界大难。往昔之时,共工与祝融争帝,天地遭殃,无辜的人神被波及冥灭。切勿重蹈覆辙。”
西王母道:“东王公所言即是,天帝之位非大神所能掌控的,须要使众神诚心信服,不能有所异议,一旦受到质疑,动起干戈,天灾地难,是汝等仙神的劫数。宜有五方天帝辅神与我等共举天帝。”
诸神纷纷耳语,那木神句芒道:“五方天帝辅神独缺后土大神,不知为何没来?”金神蓐收道:“五方不全,天帝难明,需待后土大神才行。”玄冥道:“后土大神不现身,难道天帝就不能定了?天帝由西王母、东王公及我等四大辅神推定就可。”
众神面面相觑,不知道推举何神作为天帝,只待其他仙神开口。但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坐于当中,紫微大帝旁边侍坐。没有哪个敢开口说话。
仙神们的内心开始挣扎开来,其中的烦恼谁人可知?凡众们遇到苦恼之事可以向鬼神祈祷,仙神们现在能向谁去倾诉?大家看看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又看看紫微大帝,再看看九天雷神,看得大伙心慌意乱,都可为天帝,又不可为天帝。只见剑拔弩张,杀气冲天,星象错位。引得人间帝王更位不停,万民流血涂地。
众多仙神哪里管得上这些,眼前就是纷纷攘攘无策可循,只见太白金星出列道:“众位仙神切勿慌张,臣认为天皇大帝和勾陈大帝皆不能为天帝,只因二位大帝以武见长,刚猛勿折,一怒则天地战伐四起。天帝实为刚柔相济,方能够和四极镇八荒。臣举荐一位仙神,试看一下是否入得众位的法眼?”
众多仙神齐齐盯着太白金星,急欲知道他举荐的是何方神圣。太白金星从仙神之众拉出一个仙神,对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和众位仙神道:“臣因为天星错位,乾坤易象,天上人间混乱不堪,故而去得下界,寻找一个才德兼备之人来救治三界。化身成为一个乞丐,四处寻觅,后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张家湾,发现有一个人,号称张百忍的张友人,为人和善慈悲,将治内治理的和睦相处,臣观看他举止不凡,异光惊天,故而渡他上得天庭,臣见他宠辱不惊,坐卧有度,所见的大神皆是不及,故而举荐。”
三官及勾陈六将嗤笑不已,水官道:“这位仙人我等是闻所未闻,也是第一次听你来讲,就敢来推举他为天帝,太白金星是否是老糊涂了,成为老糊涂仙了。”
北极四圣天篷真君道:“水官你这次说的有些在理,太白老头儿恐怕是发烧吃错药了,别以为你又是长庚又是启明的,糊弄糊弄凡间的众生,站在这里谁不知道你是怎么一回事儿。张友人能当天帝,那我可当天帝的天帝了。”
众仙神议论纷纷,哪里肯信。太白金星急忙道:“他的真身我未能识出,只觉得气度不凡,一见之下心生敬意,非同小可。”
火神祝融道:“天帝之位岂能儿戏,一着不慎,天翻地覆,太白不可乱言。”
水神玄冥道:“张友人于天地并无半点功劳,也未显出什么本领,让众仙神怎么臣服?”
西王母端坐一旁,看那张友人,目运神光,视穿古今,见他神光透体,光彩灿烂。张友人对众仙神微笑而不言。西王母道:“太白金星所言不谬,张百忍仙体神灵,没有哪个仙神可及,宜为三界之主,执掌天庭。”
众仙神惊讶不已。西王母乃是女仙之首,上古至今而来均是不变的真身,通晓世间的仙神鬼魔,仙神咸服,一朝玉口金开,必是九鼎之重。
句芒上前问道:“敢问西王母,张百忍究竟是何来历,好让众仙神明知。”
西王母笑道:“昔日昊天世界中,光严妙乐国太子出世,弃国出家,入得普明香岩山中修道。那太子之前历经八百劫,为了救护众生,舍弃其国出家学道。太子道成后,又过了八百劫,广行方便,广宣道藏经典,演说灵章,讲说经法,助国救人,冥阳两利。又过八百劫,太子修忍辱行,为了救度众生,不惜亡身殒命,舍已血肉。就这样一直修行了三千二百劫,位证金仙。演说经法,教化诸多小乘菩萨,顿悟大乘正宗。就这样又修行了亿劫,得以上得天庭。诸位仙神可有与之比拟的。”
众位仙神恍然大悟,道:“我等皆是不及,愿请金仙入得金座。”众仙神恭请张百忍上座。就见那金仙缓步而上,鸾飞凤舞,龙腾虎跃。
金仙落座,化为庄严天帝。众仙神齐拜道:“我等仙神恭迎天帝入位,望天帝肃清三界,为天地人三才正名。”
天帝轻启金口道:“众位仙神证得金果不易,得以在三界仙立。吾因三界之内干戈未休,仙神不位,鬼魔不绝,故而忝幸此位,望众位仙神勿忘元心,为万物顺意。明日吾将于凌霄殿众会仙神,溯源正本。”众仙神齐声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