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禺疆这日正在北海之中。却说蟹将急急横行来报,英招奉天帝旨意来北海。
禺疆连忙迎进,英招进得北海玄宫。但见宫内紫色沉沉,乌水泠然,珠光宝气照水宫,冰封雪藏映天地。那英招道:“今奉当今天帝的旨意,着禺疆去根固东海的五山。”
禺疆问道:“那东海的五山漂荡不知多少年岁,为何现在才想着要去固定?”
英招道:“那东海归墟之处,有五座神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这五座神山,上下周旋三万里,山间相距各有七万里,每座山上平顶达九千里。其上面的台观皆是金玉之物所做,山上的禽兽皆是雪白纯色。山上丛生着珠玕之树,眩目耀眼,鲜花异果都是滋润可口之味,吃了可以不老不死,长存在世间。这五座神山中生长的万物物种,皆是圣仙之种,乐在其中。”
“五座神山上仙物仙人,每天在山与山之间跨海凌空遨游,不拘形迹。只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都是漂荡在归墟之上,随着波涛潮汐上下往返,这倒不算,一年又一年下沉一点点,让仙人感觉到居无定所,有些不安。”
原来那归墟是东极的一个无底之洞,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最后都汇集到这里。归墟里的水并不因此而有一丝一毫的增减。归虚底下有通灵宝地﹐广利之中含有济物的神功。
英招道:“那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神山漂荡不定,却向西极而去。山上仙神居无定地,出得岱舆去方壶,出得瀛洲去蓬莱,尽兴归来那岱舆与瀛洲却又相差几千里之外,不知东西还是南北,时常费尽心机去寻找,五座仙山上的仙神于是向天帝祈求,希望能够将五座仙山固定在东海,当今天帝命我将此事交予你办。”
禺疆道:“英招大神敬请回复天帝,我定当去办,让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有所着落。”
英招宣诏完毕离开北海的玄宫,回到神霄殿向天帝回旨不提。
禺疆招来北方位天神据比,问道:“当今天帝令我一事,让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神山不再漂浮不定,你有何见解?”
据比道:“我听说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神山,乃是盘古大帝身上五连珠所化,故而山上灵气遍布,万物得其灵气而成仙神,那神山因有灵气,故而悬浮东极不定。
倘若把五座神山固住,东极归墟之内不可生根,只有托举不让它们随波漂荡。”
禺疆道:“你所说我知道了,想那神鳌背负天台山,天台山岿然不动,五座神山就由神鳌背负,方才可行。”
据比道:“神鳌四足撑入海底,顶天立地之长,只是神鳌已被女娲娘娘令它撑着天台山,天下只有此神鳌,除此之外,尚有北海巨鳌。”
禺疆道:“虽无神鳌来撑山,但神鳌所留的后代众多,为北海巨鳌,巨鳌在北海行走则兴起具上飓波,惊搅海中万物,所幸有镇海锤可以压制与它,不然北海没有宁日。”
据比道:“那巨鳌虽然不及神鳌,但也可负山,只是那一个巨鳌神力有限,不能托住一座神山,可以让三只去共同托举,即令巨鳌去托举五山,令其不再漂荡。”
禺疆道:“此言极佳,北海共计巨鳌十五只,正好托举五座仙山就依你所言。”
禺疆出得北海玄宫,到达北海深极冥渊,高呼道:“巨鳌听令!”巨鳌听闻北海之神玄冥之令,出得冥渊,俯首应道:“巨鳌在此,海神有何旨意?”
禺疆道:“你等出入冥渊,无风便起波涛,汹涌之水惊扰海内众生,天地皆被震怖,现令你等收敛行迹,守规循矩。今奉当今天帝之旨,令你等去负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神山,三个一组用头顶住山基,稳住一山。即刻起程去东海归墟之地。”
巨鳌道:“我等受此旨意,也是不得而已,只是那永世稳住五山,在归墟的一个地方太过无聊寂寥,望大神还要为着我等深虑。”
禺疆道:“三个一组稳住一山,经年累月确实不易,六万年便可轮换一山,也好过终年只在一山。”
巨鳌道:“如此甚好,也强比终年在一个地方好。”那巨鳌得到此令,遂去东海归墟。巨鳌如何恭顺做得此等苦差事,只因禺疆是北海水神、瘟神,北海之内万物如有逆反,天帝便禺疆当即处置,瘟神所到之处放出瘟疫便可不战而病死,哪得有什么力气反抗。况且禺疆奉着天帝之令,巨鳌不敢不从。
那巨鳌浩浩荡荡由北海至东海归墟,沿途惊波四起,鱼虾鳖蛇纷纷逃避。巨鳌共计十五个,到达归墟,禺疆遂令巨鳌三个一组,稳稳地托住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这五座神山。山上的居民这才安下心来。
五座神山那些仙神居民欢喜不尽安居不提,却说大荒东面,有个波谷山,波谷山有个龙伯国。那龙伯人长三十余丈,巨臂长腿,举手抬足之间就能跨山涉水,那龙伯人如此巨大,骇人听闻,令万物惊惧不已,天帝曾下令禁止出得龙伯国,以免惊扰天地万物。那龙伯人倒也守得天帝之令,只呆在龙伯国。
那龙伯人有着正常人的七情六欲,体形巨大能吃能喝能睡,寿命长达一万八千岁。
这日,龙伯人听说东海归墟五座神山不再漂流,由十五个巨鳌用头顶着不动。一个龙伯人道:“龙伯国内的山禽川兽尽已吃过,食无滋味了。龟鳖之肉最为滋补,那巨鳌在冥渊深处,不运不动,潜心深眠,肉质细腻,偶尔出得冥渊,不易见得,现在浮在东海之上,天赐予我,正好可以捉来尝个新鲜。不如去吃那巨鳌的肉。”
另一个龙伯人道:“如何捉得巨鳌?要是惊动一个巨鳌,其它的潜入归墟之底,就不好擒住了。”
一个道:“不如用钓钩来钓,那巨鳌浮在东海之上,所食不过是鱼虾鳖蛇海鲜水产之类,水中的什么玩意儿吃都吃腻了。那巨鳌沉在水底,从未吃过山川的禽兽。不妨就用龙虎肉佐以凤香草,定会闻香而动来吞吃香饵,到时手到擒来。”
龙伯人欢呼雀跃起来,那美味的大餐就在嘴边,哪个不是口水挂得老长的。不顾天帝的禁令,于是相约去东海的归墟。但见龙伯人一路上跨山涉水不说,远看五座神山,那山底的基层浸入海水之中,映出一团团巨大的黑影,那是巨鳌在托举着神山。
一个个欢喜道:“巨鳌果然体大无比,一个巨鳌就够咱们一年吃喝不愁了。五座神山上仙神今日齐聚瀛洲,就到岱舆和员峤山边钓鳌,免得惊动山上的居民,到时候罗里罗嗦反倒不美了。”
那龙伯人走到岱舆、员峤山边,放下钓钩,香气扑鼻,巨鳌哪曾吃过这个饵料,闻香探出头来,咬住钓钩尽情地吞食。龙伯人见巨鳌上钩,拎起钓钩,巨鳌就成了龙伯人的钓物。那龙伯人钓起巨鳌拎上岸来,巨鳌发现上当受骗,欲回海中,怎禁得那些龙伯人腿长胳膊粗,力大无穷,巨鳌又在岸上翻不起风浪,成了任人宰割的土鳖束手无策了。
龙伯人见一个巨鳌被钓了上来,再接再厉,一口气钓了六个巨鳌,这才满意而归,巨鳌顿时成为龙伯人的盘中餐。
却说岱舆和员峤上面的仙神去瀛洲尽兴而回,忽见岱舆和员峤已经漂离远去,那些仙神们大惊,察看山下水底的巨鳌,岱舆、员峤下那六个巨鳌不见踪迹。报知东方位天神天吴,才知巨鳌已被龙伯国人钓去当成美味了。
天帝听闻龙伯人把巨鳌钓吃了,大为震怒,道:“龙伯国人自恃身长力大,贪图口福,致使岱舆和员峤失去支撑,罪不可恕。英招、陆吾前去,将龙伯国人流放至凶犁土丘,并将其国人削减体格身形,令其不能够再来作乱。”
英招、陆吾道:“谨遵天帝之令,即刻去往波谷山惩办,只是岱舆和员峤二山怎办?如今北海已无巨鳌可用,那岱舆和员峤只能任其飘荡。”
天帝道:“事已至此,无计可使,神力有限,不可再作。”
那天下八荒四海之中,只有北海才有十五个巨鳌,六个巨鳌被龙伯人所吃,再也没有巨形神兽来背负岱舆和员峤这两座神山了。
英招、陆吾即到波谷山,祭起神鞭,道:“汝等龙伯国人,不听天帝命令,擅自出得龙伯国,竟敢钓吃仙山的巨鳌,罪不可恕,今日罚得你等身形不过一丈之高,让你们知道天地之大,并非你等抬脚举步便可丈量,并非可以为所欲为。”
英招、陆吾神鞭打下,鞭策在龙伯人的身上,一鞭下去,龙伯人顿时矮了一丈,那龙伯人顿时变小变矮,打得龙伯人遍体鳞伤,哀求祷告。
那龙伯人变矮变小,气力随着神鞭的鞭笞变弱多了,那龙伯人哀告道:“我等自从出世以来,身高望远已经习惯了,如今已是变矮,哪得广阔视野,如若同常人的身高一样,必定不堪忍受,望天神能够宽恕。”
陆吾道:“你等仗着身高力大,便不愿遵守天帝的命令,如今惩罚够轻的,若是依照天帝之意,将你龙伯国人变成小人之国,到时存于世间便知以大欺小,有多悲哀。你等如今比世间的普通人不知道要高了许多,还有什么怨言?”
英招将龙伯人鞭成数丈之高,道:“龙伯人已经受到惩治了,世人尽知天帝的威颜,便可饶恕了。”
陆吾道:“既然如此,你我将他们迁到凶险之处,不得到这繁华之地,让其不再兴风作浪害人,本份从命,也好回禀天帝。”
于是英招和陆吾将龙伯国人鞭小之后,将龙伯国迁到凶犁山丘,自回天庭向天帝覆令。
却说后来那两个岱舆和员峤的仙山,失去了巨鳌的固定,渐渐越飘越远,向北极方向而去,那些在岱舆和员峤上的仙神惊慌失措,所幸的是五座神山上的仙神都是关系户,便纷纷逃到方壶、瀛洲、蓬莱三座神山之上。那岱舆和员峤失去了支撑,后世之中渐渐地沉入洋洋大海之中,不复存在,如今世间只传说东海只有方壶、瀛洲、蓬莱三座神山,岱舆和员峤便消声灭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