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目的花冠(长篇小说)
齐夫
1
“醒啦!”
一声细柔的轻唤,跟着脸上被细柔的手指轻轻捏了几下,一阵细若游丝的鼻息佛到他的额头上,痒酥酥的。
胡凡睁开了还嫌沉重的眼皮。
一双画着眼影的杏仁眼正望着他,随即一张似曾相识的鹅蛋脸映入眼帘。
他一怔。
这是在哪里?!
头上雪白的天花板中央,镀镍的喷淋头被窗外的日光映照得泛着银光,深色的丝绒窗帘和淡雅的窗纱被拉开了一半,露出了淡蓝色的天空。
酒店客房!
顿时,胡凡似乎酒意全消。
他支撑起上半身,警觉地打量着靠在床头的女子。
女子身形瘦削,肌肤白皙,穿着一袭藏青色羊绒套装,不无揶揄地望着他。
胡凡猛地感觉到厚而轻的杜邦棉被下自己的下身有点凉丝丝的,用手一探,光的!这——怎么回事?
“给你扔掉了。新的在盥洗室里。看你昨晚疯得!”女子佯作怨嗔地看了他一眼。
胡凡一下子又瘫软了下来。
“曹董让你好好休息。晚上有重要活动,要辛苦你参加。”女子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块温热的毛巾,坐到胡凡身边,帮他拭了拭额头上冒出的细汗,“我陪着你呢!”
记忆似乎慢慢地回来了。
2
把绮丽和雯雯送上飞往伦敦希思罗机场的国际航班后,胡凡回到变得空荡荡的家,按照原来计划好的,收拾行装,便马不停蹄地驱车两百公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沙市。
同为长三角地区,这个县级城市也今非昔比了。市中心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国际上顶级奢侈品都能在第一时间在装饰豪华典雅的专卖店里觅得踪影。
胡凡自然不会住到那些星级酒店里去的,还不是钱的问题,他是来寻觅乡愁的。置身在儿时小桥流水人家,那才是他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可是自前年双亲故世后,老家已没有几个可亲近的长辈了,儿时的玩伴也大都早就天南海北,四处打拼去了。匆匆拜访了堂伯、堂叔,同两个小伙伴喝了顿酒,他就告辞了。绕着天泉湖转了半圈,在风景区的一家临湖的民宿落了脚,打算待上几天,再好好体味一番故乡的滋味。
那天晚饭后,他倚在床上看电视,一则新闻引起了他的兴趣。
一个名叫盛隆投资集团的和沙市互联网企业家协会将于次日假座市中心超五星酒店锦绣年华举办为期两天的大型论坛——国际互联网金融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似曾相识的中年人,吸引住了胡凡的目光。
认出来了,这个男子叫曹大猷,五六年前胡凡还在任上的时候,曾来拜访过他。当时曹董事长提出想在S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作为区商务委主任的他当然欢迎,还指定专人协助他们筹建。也着实热闹了一阵。区委、区府领导也会见过他,可后来就没了声息。分管区长告诉胡凡,曹董在即将递交两公司设立申报材料的时候,向区里提出了一个要求,作为对应他的公司优先给区里的有潜力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和融资担保,希望区科委、商务委等职能部门在评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时,由他的公司先提供一个初审意见。“因为我们对这些企业会提供贷款或担保,对他们就更知根知底一些。也算是为政府把把关吧。”曹董是这样同分管区长说的。区里商量下来,觉得政府的这块职能交由一个企业去承担,不妥当,就没答应。正巧,曹董这边恰好遇到了什么事,筹建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的事就此搁置了下来。曹董人也不见了踪影。
原来曹董也是沙市人,二十多年的打拼,他从一个底层的冲床操作工变身为一个集投融资、电器制造、文化影视业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的掌门人。在S区的合作搁浅后,他转战于申江市的周边二三线城市,收获颇丰。可不知怎的,有关他的事情,胡凡却鲜有耳闻。
“是沙市的一方水土铸就了我的筋骨。现在到了我报反哺之恩的时候了。”新闻发布会上,一头乌发,天庭饱满的他,一脸真诚。
退休三年有余,胡凡不想去有偿任职,应朋友之邀担任了一个民间社团——华夏经济学人协会的秘书长,说好就是尽点义务,不收一分钱报酬,这样人活得自在。这些年他还真的做到了。家里妻子绮丽贤惠、刚从一个区的副区长岗位上退下来,女儿雯雯懂事,实在没什么要他操心的。而他又是个闲不住的人,有点社会活动忙忙,至少可以预防预防老年痴呆吧,而且多少还能收获点成就感。这次趁着女儿带母亲去欧洲旅游,他本想回老家慰藉慰藉思乡之情,不意撞见了这么个论坛,不妨去看看,兴许还真能为家乡出点力。再说当年与同乡在职场失之交臂,这次若能够有所弥补,也不失为是桩好事呢。
于是,胡凡改变了行程。
3
锦绣年华,气派绝不逊色于申江市那些超五星的大酒店。金碧辉煌的大堂内外,并不见那些论坛宣传的大红条幅,只有几块放置在不同方位的易拉宝引导着人们乘大堂电梯至二楼会议大厅。
本来胡凡还有点担心自己穿的这套休闲西装是否与会场有违和感,看来是多余的了。与会的绝大多数是IT人,他们穿着随性。来到签到处,望着弓腰签到的人并不都出示请柬,他也想如法炮制,但瞥见两个拱形大门处人们出入自由,他沉吟了片刻,便径直向离自己最近的一扇大门走去。他想悄无声息地在后排找个角落坐下来。以往区里开这类会,他都是大忙人。退休这么些年,如今他早已习惯了被边缘化。
“哈,胡主任!”一个浑厚男中音从身后传来。
胡凡扭头望去,只见昨晚电视里的那个男主角正欣喜地看着他,双臂微微张开。今天,曹董一身灰色唐装,气色比电视里还要好。
他居然还记得我?胡凡转过身,心里嘀咕,脸上却很是得体的绽开了笑容。
“我的胡凡大主任,有劳你大驾了!”曹董伸开双臂给了他一个热情的熊抱。
心里倏地生出一丝感动,胡凡用双手在对方厚实的后背上使劲拍了好几下,“我们有缘分哪!”
曹董好像发现了什么,板住胡凡的肩头,身子往后略微仰了仰,“咦,怎么没给你带胸花?凯莉,凯莉呢?”他扭过头去找人。
“曹董,叫我吗?”左侧走过来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瘦削的身材被一身淡绿的羊绒套装衬托得别有风韵,一双杏眼顾盼生姿。
“你可是怠慢了我的贵人了哦!”曹董佯装生气道。
“不好意思,这位是?”叫凯莉的女子带着歉意,朝胡凡笑了笑。
“国际大都市——申江市S区区委委员、区商务委、经委、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胡凡先生!就是我经常跟你们提起的,我事业上的贵人——胡凡大哥!”曹董提高了嗓门,引得一旁众人都朝他投来关注的目光。
胡凡正欲做一下更正,凯莉已经跨前一步,握住了他的手,说道:“正是抱歉了。刚才我还在签到处等候您呢。没想到一转身就错过了。真不好意思。”说着,就取过一旁递上来的胸花,很娴熟地别在了胡凡的左胸口上,还顺手把他的西服左边领子上翘的地方抚平了。
“错过了谁,都不能错过了咱胡哥。”曹董说道。
在陪同胡凡去贵宾室小坐的路上,凯莉小姐给胡凡递上了一张名片:盛隆投资集团董秘凯莉。胡凡也从西装内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华夏经济学人协会的名片,解释道,“我已退休了,在这个地方任职。正好昨天从电视里看到你们这个论坛——”
“怎么?您没收到我们的请柬?”凯莉打断了他的话,不无惊诧。
这回轮到胡凡蒙圈了。
“好了。反正您来了就好了。”凯莉岔开了话题。
可容纳二十多人的贵宾室内已经坐了十余位,有几位算得上是互联网界经常露脸的人物。凯莉小姐请胡凡在右侧的一个沙发上落座,顺便向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子介绍道,胡主任,申江市赶过来的。又对胡凡引荐道,沙总,投行的。胡凡朝对方欠了欠身,对方颔首微笑,幸会幸会,没有互留通讯的意思。胡凡轻松了一些。
凯莉接待别人去了。胡凡掏出手机,装作在看什么重要信息。
不一会,曹董陪着几位政府官员模样的人进来了,坐在里面的有不少人纷纷站了起来。曹董陪着领导在面朝大门的几个单人沙发上坐下。几位领导边听着他说话,边不住微微颔首。目光扫到了胡凡,曹董似乎介绍起他来,那几位领导朝他这边看过来。胡凡礼节性地站起了身。曹董见状也站了起来,几位领导跟着也立起了身,朝他微笑着。胡凡走了过去。其中一位年龄约五十开外的矮个子向他伸出了右手,用一种赞赏的口吻说道:“久闻大名,胡教授。我拜读过你的大作《风口之上》。”
胡凡曾兼任过双江商学院客座教授,《风口之上》是他六年前写的一本财经专著,主要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地位、作用和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提升,影响不是很大。没想到在家乡居然有官员知晓这些,他感到意外,也有些感动。他拱了拱手,说道:“您过奖了!”
一旁的曹董朝胡凡悄悄打量了好几眼,接着接口道:“胡哥可是我在申江市涉足投资领域的贵人啊!今天,他是特地赶来捧场的。哦!我来介绍一下,”他亲热地扶住矮个子的臂膀,“我们沙市市政府秘书长肖歌,我们习惯称秘书长叫肖哥。”胡凡伸出双手与秘书长握了握。曹董又拉起左边的瘦高个的手,“沙市文化局局长华元平。”正在默默仔细端详着他的华局长,微笑着朝他伸出了右手,胡凡双手握了上去。
胡凡掏出名片和大家交换,解释说自己已退休,但对经济发展还是兴趣不减。
“听说你也是沙市人。那更欢迎你为家乡的发展再现身手哦!”肖秘书长用家乡话说道。
“那是必须的。胡哥也是位重感情的人。”曹董也用家乡话说道。
“尽力而为,尽力而为!”胡凡连声说道,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执掌商务委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