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咱们道门之中秘典杂多,不过最为要紧的还是《煌煌九天玄法》,这是咱们第一代祖师爷创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咱们道门也被人称作九天道门。”

尔玉坐在椅子上,和黎胤闲聊起来。

“等你拜师之后,师傅也会传授给你。另外还有一门心法,这倒是各不相同,看你根骨或是道心如何了。”尔玉说着,又是有些怀疑起来,小师弟算是重生一次,脱胎换骨不过如此,也不知道这算什么根骨?

“不过这门术法可万万不得传授于他人,要不然后果很严重。”尔玉又是提醒道,“咱们道门之中规矩很多,我也就不细说了,反正到时候师傅会一一和你说的,你只管牢牢记下就好。”

黎胤点了点头,这是自然的。

“咱们这《煌煌九天玄法》,好似那一倒悬的高塔,下细上粗,共有一十五层。越是往上修炼就越发的艰难,所以小师弟可要记得勤加练习,不可偷懒。六师妹如今也该到第三层了,今年估计能再冲一层,倒是也不差。”

黎胤长出口气来,在尔玉这么一说之后,更是对于这些所谓的道家道法向往无比,这是自己原本几辈子都不可能遇上的机遇啊。

太阳落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天空之中夜色渐浓,远远的看去,只见那远处似乎有一大团的火光闪烁,照耀在洛河河面上,十分好看。

尔玉指着远处笑着说道:“那就是京都了,总算是要到了。”

说着,也是忍不住对那走出来透气的伙计说道:“让那老头子赶紧点,抓紧进城去!”

“好嘞!”那伙计连忙应声道,转身便是走进了船舱之中。

黎胤也是坐在一个凳子上,呆呆的望着那处火光慢慢的变大,煞是好看。

“怎么,小师弟看京都看的呆了?”

一旁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黎胤转头一看,见着徐先堂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师兄醒了?”黎胤有些惊讶。

徐先堂撇了撇嘴,“我又不是睡觉,怎么就叫醒了?”

扭了扭脖子,感慨起来,“不曾想我竟然是给小师弟说法之时顿悟,真是难得啊难得,小师弟你还真是我俩的福星啊!”

尔玉在一旁点了点头,不可置否。

“多宏伟的一座大城啊!”

黎胤点了点头,远远望去,洛河在此处已经是十分平稳了,拐了个大弯,刚好将半座京都给围绕了起来,天然的一个护城河。

而又从洛河之中人力开出去一条大河,贯通京都南北,便是城中运河。而此时货船便是好进那运河之中去了。

“这京都之中运河穿过,倒是也方便了许多来往。”黎胤看着那巨大的城池越来越大,璀璨的灯火比那天空之上的星光还有明亮,远远看去如同一只蛮荒巨兽,趴伏在荒原大地之上。

“好霸气的一座城!”

“哈哈哈哈,霸气?这词称作京都我还是第一次听闻。”徐先堂站在甲班上,摇着羽扇看着远方,顿悟醒来之后心情很是不错。

“京都按照运河而分,一共西东两边。最东边两千六百亩地的宫殿,不可谓不恢宏啊。而在西边则是各种集市等等,包括常驻于京都是一万甲士,便是在那跃虎大营之中。运河之上一共有大桥二十四座,牵连着两边之地……”

徐先堂杂乱无章的对黎胤介绍着京都,想来小师弟生前也是不太可能来到过京都的。

黎胤站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慢慢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大城。

很快,在之前尔玉的催促下,货船便是来到了那京都的城墙之外,黎胤抬头看去,不禁也是长吸口气来,这城墙怕是得有十一丈高!

靠近水面的那斑驳的砖石之上布满了被水侵蚀的印记,微微发白,面前这处好似一个巨大的拱门,足可以同时通行三艘大货船。

早些时候便是已经慢慢减缓了速度下来,缓缓的靠近着那巨大的城墙拱门。

徐先堂见着黎胤有些注意道了,便是说道:“城墙因为受水侵蚀,所以每五年便是需要更换一次底部的城砖,这时候便是需要依靠咱们来帮忙了,你日后或许也会遇上;另外此处便是唯二可以在水上进出京都的出入口之一,此处名为‘入亥’,另外对头那处名为‘归墟’。”

“两处进出口皆有甲士把持,勘察各个船只。而且各个船只皆有不同,那些个亲王是一种,官船军船又是一种,货船和那些个小船什么的又是一种,皆是需要出示不同的大印。后者还必须要上船勘察,前者就看日子了。”

徐先堂说着,见着船已经是停了下来,便是对黎胤轻声说道:“这归墟和入亥两处地方的甲士,直接由皇上手下掌管,但凡敢贿赂或是逃避,亦或是抗拒不查,那就是死路一条。”

很快货船便是靠在左边停了下来,三位甲士站在那专门打造而起的高台上,船老大连忙是将一块大木板给放好,搭在了两者之间。

一名甲士走上船来,如履平地,也不多说废话,船老大便是连忙将之前徐先堂上船时给他的牌子给递了过去。

那甲士挑了挑眉头,看着站在甲班上的几人,连忙是弯腰拜道:“末将董敬宗参见道门之子。”

随后便是将牌子还给了老头子,也不多说废话,直接起身离开。

尔玉拍了拍黎胤的肩膀,“这老头子算是领了小师弟你的情,要不然还得给检查一番顺便再收二十两银子的费用。”

黎胤默不作声,货船通过那黝黑的好似洞窟一般的城墙拱门,来到了京都之中。

黎胤睁大了眼睛来,运河两岸灯火通明,一个个的大红灯笼将京都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即使已经是入夜也还是有不少的商贩在叫卖。各色各样的玩意稀奇古怪,许多东西黎胤见都没见过。

而即使在夜里,河上来往的船只也并没有见到有减少,依旧是好似那鱼儿一般挤在这河面之上。有些停在自己的码头上来往不断的搬运着货物,有的则已经是整装待发,准备出行,来来往往之人丝毫不感觉这已经是深夜。

在那各个高桥之上,更是人来人往,许多各色各异的小灯笼映照着桥梁,倒影在河面之上波光粼粼,好似幻梦一般。

不管怎么看都看不腻,黎胤睁大了眼睛止不住的赞叹。

“小师弟,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看,哈哈哈哈哈。”徐先堂笑了起来,显然自己再次回到京都也是十分的畅快。

而就在黎胤三人坐着货船进入到京都之时,在那京都之外的不远处,一小山头上,一座小木屋也是灯光明亮。

一直到现在,自己心中那个声音再是没有出现过。黎胤心中竟然还微微有些失落,这是咋回事嘛。

……

夜间清明,山间浓雾弥漫,将草木山石皆是隐藏在若有若无的雾气之中。

山腰间的一个小木屋,隐隐约约似乎有那灯光透亮出来,在雾中看去,却只好似那小火虫一般,渺茫不可见。

屋中所陈列之物极其简陋,唯一桌两椅,在旁边的墙壁边上还靠着一把破破烂烂的老剑,锈迹斑斑。

屋中也只有两个人,正对着喝酒,那桌子摇摇晃晃的,似乎就要支撑不住这两人的力道,很快就要崩散一般。

“听闻你最后一名弟子找到了?”

坐在一边的老头子问了起来,这老头子发须皆白,脸色布满了?岁月的沧桑痕迹,一身道袍穿在身上,虽然破破烂烂还有好几个布丁,却是丝毫不在意。

一股飘渺出尘之意好似嫡仙下凡。

“嗯,那可是我耗费不少心力才找到的一位。半死半活之时,阴阳两界分离游魂之际,被我重塑了身躯。如今不夸大的说,可谓是半步天人之姿。”

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的,正是在那山谷之中救下了黎胤的老人,徐先堂和尔玉等人的师傅,如今的国师,道教执牛耳者,李尔。

和老头子的仙风道骨不同,李尔一袭麻布衣,更像是一个教书先生。

面对着眼前这老头子,李尔显然心情十分的好,笑着说道:“在我看来,你我皆不可到达顶峰,想必就是缺少这一份天赐之机遇。”

那老头子皱了皱眉头,:“这么说起来,对于这小家伙,你还挺上心?你觉得他能到达顶峰?和白帝城那位弟子比如何?。”

李尔不置可否,“未来之事,你我怎么说的清楚?不过我九天道门,倒是真需要出来一个惊艳世人的弟子了,白帝城那边我倒是知晓的不多。听闻衡犷将军五年之前在霸下训兵之时,自那河流之中漂下来一个小孩,如今已被收为义子,我前些日子算其前途如残阳历血,怕也是一位凶狠之将。”

“陈磚那老家伙,听说在路上还救了你那弟子一命?”老头子拿着酒杯喝了口酒,慢悠悠的说道,又把话题给扯开了。

李尔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什么救了一命,无非是想和我弟子搭个关系罢了。如今我的最后一位弟子入京都来,也不知道是谁放出去的消息,几乎人人皆知了。这几日应该就到了。”

正当两人说话之间,门外被人敲了两声,随后也不等屋内之人答应便当,即推门而进。

只见来人身穿一袭青袍,腰间玉佩叮当作响,面如冠玉,在其肩膀之上站着一只红色的小鸟,看样子似乎是只麻雀。

屋中只有两把椅子,便是只能站着了。

“不知中书令来此到访,是为何事?”李尔撇了一眼,笑着问道。

来者正是当朝中书令钱翰墨,对两位微微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自然是有要紧之事。前些日子自西南边传来了一封密信,大尧安插在那西域鬼妖部族之中的捕鱼郎,一月之内半数被抓,似乎是有人告密所致。这信刚刚到我手里,正准备启奏给皇上呢。”

李尔挑了挑眉,“看来西边动静不小啊。”

“那又何妨,正惹的火了,老子可不介意去那边逛一逛。”那老头子不屑一顾。

钱翰墨笑着说道:“戈燧大天师自然是不介意的,不过咱们大尧如今,至少再往后三年可都还不宜出征,想必大天师也是知道的。”

被钱翰墨称为大天师的老头子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大尧如今如何,没人比他更懂,若不是如此,自己也不会在此镇守了。

李尔思考了会,挥了挥手,“还是让皇上自己想吧,咱们在这种事情上可说不上什么话,不要插手的好。”

钱翰墨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估计又有一批人要掉脑袋咯。”

似乎来这只是为了说这么一件事,说罢便是转身离去,没有丝毫停留。

李尔皱了皱眉头,显然对于这个消息有些没想到。不由得掐着指头,算了算,又是笑了起来,“看来那老家伙今晚又喝醉了,还想着来找我聊聊,哎。”

说着,站起身来,似乎是打了个寒颤一般。

老人撇了一眼,说道:“见着了?”

李尔点了点头,看向老头子,笑着说道:“不去见见我的关门大弟子?”

老人没有说话,却是一挥手将李尔给赶出了门外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