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都城内。

李亦之正快马加鞭赴往玉仙殿。

萧别离则跟着宣儿去都城北向买房子,目标也不大,五百来平。

在这一寸土一寸金的都城,出手能如此阔绰,除了李家小公子,又还有谁呢。

“宣儿姑娘,这么大的生意我还不能做主,不知宣儿姑娘可有时间稍等一下,就半个时辰,我现在就去请大主事来。”一位极为发福的中年男子敬声问道,脸上的肉一顿一顿的。

“可。”宣儿此时惜字如金,静心恢复真气。

听到宣儿答应,中年男子又是给宣儿敬了杯茶,随即退去。

这时,萧别离眼中闪过一抹凝光,转瞬即逝。

玉仙殿。

“臣,拜见陛下!”李亦之拜道。

夏皇见到来人,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但帝王之心何其之深,这点微动作转瞬即逝:“平身。”

“谢陛下!”李亦之起身退至一旁,尽量藏在人群里,心中暗道:果然是这老狐狸没事找事,他还不信一个小太监敢对他这个世子那般无理。

夏皇左看看右看看,确定人来齐后:“众爱卿,今日所谈主要是如何整改商行一事,想来,众爱卿也看到了,如今战火将起,以至四方不通,物价持续上涨,众爱卿可有何妙计?”

特么的,果然没好事,不过叫老子来什么意思啊,不应该是叫大伯来吗?李亦之心中骂道,却是露出一副认真思考的表情,让人很难不信他在为国家考虑。

过了片刻,依旧无人发声,物价持续上涨,这根本不可能一下子稳定下来,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只能是将某物价压到该物品的巅峰值,毕竟商户也会因为战事的原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物价自然而然就往上抛,一个没搞好,商户不生产了,那就完了。

当然,如今主要的还是粮食问题,诸如玉米,红薯等粮食,基本上已经断货了。

且看秋天即将告罄,寒冬紧随其后,可谓寸步不让。

现在的粮食,吃一斤少一斤。

不多时,众臣齐齐看向了李亦之。

李家,如今大夏王朝唯一一家可以做到国外贸易的批量商户,既然是国外贸易,自然不是小打小闹,基本上输出一次就是几百几千万两。

李亦之受到众人的目光,身子也不好再藏,敬声道:“禀陛下,臣暂有一计,但并非长远之计,只能救一时之急。”

夏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说无妨。”

“是,如今粮食紧张,北方因寒冬无法种粮,我们可让农民搭建大棚,铺盖用的薄膜纸我李家可以提供,这种大棚可以让里面保持一定的高温,保持农作物的生长。但如今毕竟将要迎来寒冬,大棚之内只能种些耐寒的农作物,但有些地形却是不宜,所以无法大量种植。”李亦之缓缓道来,还好全家就他最闲,闲来没事干,就是玩儿。

夏皇略做思考:“如此,真能让农作物在寒冬生长?”

李亦之回道:“这也是微臣曾做过的一番实验,至于最终能不能行,臣也不敢保证。”

话不能说太满,要不然不是淹死别人就是淹死自己。

“如今倒是别无他法,只能试试了。”夏皇话锋一转:“不知众爱卿还有何意见。”

历史总是竟然的相似,众人又是看向了李亦之,夏皇亦是如此。

李亦之此时心中有一万条马在草原奔腾。

李亦之躬身道:“臣,暂无它法。”特么的有也不跟你说。

其实,相较于北方,南方则要好上不少,江南水乡并非浪得虚名,而且靠海一带,根本不愁吃,准确来说,只有北方才缺粮,而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成本太高,到时候农民也买不起。

还有半个月,漠北差不多也就要退兵了,寒冬打战,不管哪方都不占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军粮不用愁,国库还挺充裕,至于开国库救灾,呵,洗洗睡了,上一个这么提的还是上一个。

漠北一旦退兵,北方粮食将会再度紧缺,战时还能抢抢粮食,吃吃战马,回来了就是纯靠国家,很显然,将士的粮食必须要保证,这是身为国君的必然选择,纯纯站在国君视角来看,国家都没有了,要这些百姓有何用?

此番早朝一过,李亦之既然在都城买了房,自然就不会潦草的回去。

李亦之驱车到城北,住进四百来平的房子,丫鬟基本上没有,只有宣儿和萧别离。

如今李亦之依旧修为全无,丫鬟之事,还是要从自家召几个过来。

李亦之到家后,赐名李院。便是让宣儿研磨,飞书一封交给李慎,既然答应了那老东西,自然就要做好看。

宣儿姐认真将花园打理开来,李亦之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纳气进入丹田。

平常事可以嘻嘻哈哈,但小公子的正事,没人敢含糊,包括安世王。

是日,午夜。

一道雪白色的身影降临李院,萧别离一个闪身,顿时横剑在此道身影的脖子上,身影就在这一刹那间后仰,一柄天蓝色道剑出现在手中,一剑斩至跟前,萧别离根本不虚,直接硬碰硬。

两柄剑根本没有碰到却是寸步难行,萧别离再度用力,一剑将身影斩退。

“大荒诀,葬天灭地。”

顷刻间,剑光闪烁,天地间宛若白昼,但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黑暗再度降临,而先前的白昼宛如人死前是回光返照。

一道暗黑的剑气随之而出。

这一剑方才斩出,李亦之却是寻声赶来,喊道:“哥?”

那到身影撇头看了一眼李亦之,随即收剑,而那道剑气却是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众所周知,开弓容易收弓难,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倒是让萧别离惊叹不已,自己真是老了啊。

就这短短两天,见过的天才就不是一只手可以数过来的。

而这位,李亦之的大哥,李渊的义子,李安之。

“还不错,明日带你去见个人。”李安之道。

李亦之顿时来了兴趣,满脸兴奋道:“去见谁啊。”

“带你去你就跟着去,屁话那么多干嘛。”

“…………”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