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当!

巨响如铁,周围的其他人,全都被震开。

飞天夜叉凭借强悍的底子,屹立不倒。

他身边的两个同伴,可就扛不住了。

被气浪冲的东倒西歪。

顿时一个负伤被天鹰教教徒偷袭所杀,另一个只能勉强自保。

一击未能克敌。

殷天正勃然大怒,将压底箱的功夫搬出来,喝道:“明尊教谕,时刻在心。建功克敌,战无不胜!”

他每念一句,体内百年绽放一缕香火气息,个人实力就增强一成。

十六字诀念完,实力瞬间暴增一倍还多。

“死!”

开山斧再度随着殷天正的咆哮声打出,狂风大作。

飞天夜叉见势不妙,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的力量抵抗。

嘭嘭嘭!嘭嘭嘭!

数次硬碰硬后。

终究是抵挡不住,连退数步,咳血三大口。

“姓殷的,有种别使妖法,用真功夫跟老子再斗一场!“

飞天夜叉擦去嘴角鲜血,犹自忿忿不平。

如此一番言语挤兑。

顿时令殷天正杀意大增,怒极而笑,猖狂大叫:

“好你个朝廷鹰犬,本事不怎么样,脾气倒是烈得很!既然存心找死,爷爷就成全你!”

说话间,又是轰隆一棒打下。

这回萧峰看的分明。

那天鹰教法王殷天正,施展秘法后,实力固然倍增,但眉宇间却多了一道黑气,人也变得暴躁易怒起来。

“大哥,快走!“

另一个官家密探,奋力推开飞天夜叉,自己挺身迎向开山斧。

竟准备:以名换命!

“好汉子!有情有义,不当横死。萧某救你一救!”

危急时刻。

萧峰揽着铁心兰,快速赶到。

右拳从下往上递出,打向开山斧。

九岳刚拳!七星神拳势!

顷刻之间,劲风鼓荡,一股无上金刚神力爆发出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拦截。

殷天正哇呀呀暴喝一声,气息癫狂,舞动开山斧狠狠砸下。

轰隆!——

铁拳与开山斧,在半空相交,剧烈相撞。

原地凭空刮起一阵气浪,把铁心兰的秀发都吹得飞舞气浪。

“好个天鹰教法王!”

萧峰只觉对方的开山斧,势大力沉,杀伤力前所未有的凌厉。

好在九岳刚拳,亦非凡品。

他脚下微微一阵,力从地发,瞬息之间追加了七道拳劲,如同七座大山拔地而起,改天换日。

轰隆!——

第二声巨响爆出。

殷天正连人带开山斧,被轰飞出去,抛跌到数丈开外。

“走!”

萧峰不欲做过多纠缠。

打退敌手后,当即带着铁心兰,腾空而起,朝北门城楼飞去。

中途脚下发力,在城墙上一点。

嗖!

他和铁心兰,便越过城头,轻松脱出重围。

而另一边。

狄汉成、那个魏军密探、以及飞天夜叉,也顺利逃到了城外。

“前方三里荒村,我们准备有战马!”

飞天夜叉亮出底牌。

原来,他们也早有准备。

毕竟,到临安城刺探消息,是为了建功立业,而不是送死。

萧峰点头,带着铁心兰,施展轻功,当先赶路。

其余几人,在后面紧跟。

不一会儿,就到得一处偏僻的村落。

那名魏军密探,牵出五匹战马。

铁心兰由于不会骑马,就跟萧峰共乘一起。

其余三人,各骑一匹,然后带上剩余的一匹战马上路。

嘚、嘚、嘚!

骏马飞奔,往明州而去。

夜色如墨。

铁心兰娇躯轻轻颤动,只觉自己的心儿都快跳出来了。

苏明允的影子在渐渐远去。

取而代之的是萧峰那宽阔有力的胸膛。

人生如此,就随缘吧。

她对自己说道。

第二天,下午。

萧峰一行到得明州城。

途中得知,飞天夜叉本名言无我,乃是西军前锋指挥使姚好古麾下虞侯。

姚好古麾下有八千精锐,驻守在明州城中。

但用兵权限却在安抚使孙伯雅手中。

这是魏国的一大特色的,武将领兵,受文官节制。武将能否打胜仗不重要,关键是要听话。

如果八千精锐,放在一位名将手中,足以攻下临安,击败天鹰教的乌合之众。

但是安抚使孙伯雅乃是传统文人,打仗讲究的是多算多胜,少算少胜,必须兵力相当才能开战。

因此,在西军二十万主力抵达前,只要守住明州城即可。

谁要是敢出城浪战,虽胜亦斩!

萧峰得知愿为,心中对大魏的文人领兵政策,大为鄙夷。

什么铁血大魏,全是狗屁!

以文制武,靠吊书本打仗,难怪会积弱四百年,对外打仗,谁也打不过,最后国家被灭。

萧峰是童道夫临时征辟来的敢战士虞侯信使,身份倒也不低。

故而,即便是仓促之下,主将姚好古也设宴款待。

至于经略使孙伯雅,连大军统帅童道夫都不放在眼中,更不肯出席宴会了。

毕竟,文官至上嘛。

酒过三巡,

萧峰忍不住说了一句话,试探道:“某自临安来时,见到城中戒备松懈,贼军器械不足。若发精兵功成,只需三千,便可打破宋公明贼寇。同姚将军若想立功,可上书请战,必奏凯歌。”

姚好古避而不答,只推辞道:“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何时进兵,何时破贼,自有经略使发话,非你我可知。”

得,这厮已经被磨去了棱角,不堪大用。

萧峰也不再强求,酒宴过后,领了三幅铠甲,三把腰刀,然后就留在城里平静渡日。

闲时,与铁心兰喝酒谈天,传授武功。

忙时,同狄汉成出城巡逻,学习军中战法。

…………

童道夫统兵南下,浩浩荡荡,并非只是平贼那么简单。

魏国的军队兵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铁甲,屯驻渭州,号称百万,开国时有八十万。

如今承平日久,只剩下了四十万,还是不堪用的样子货。

第二种是厢军,乃是各地州府的防御兵马,数额同样有上百万之多,但半数都是空额,剩下的也都是临时召集的农夫百姓,基本上毫无战力。

第三种是边军,以西军为最,号称三十万,实则有二十万之众。

西军本来也不起眼,但一百多年来,与柔然国累年恶战,却是硬生生打出了一批精兵强将。

因此,渭州的赵官家,对西军其实也忌惮的很。

所以,听闻江南宋公明作乱后,非但不急于调兵平叛,反而有意无意的放水,让贼寇坐大。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