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宗乃是传承千年的宗门,门中最高修为的掌门真人已结丹百多年,筑基长老多人,共有三脉五峰。掌门一脉为雷法,可引动天雷,威力极大,动静之处,紫电漫天。其余两脉分别是剑修和五行道法,门中雷法一脉人数最多,剑修次之,五行道法最少。直到如今,李治木所在的五行道法木系一门只剩下小猫几只,连师傅带徒弟一共才九人,可谓人丁稀少,势单力薄。但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小辈之间关系大多融洽,师傅这里也基本一视同仁。
五座山峰中最高的是掌门所在的主峰,雷脉弟子都聚居于此峰之中,峰顶有一处雷木所搭建的引雷阵,一到风雨大作之夜,此处便热闹非凡,众多修炼雷法的弟子都在此处凭借阵法修炼,紫气漫开,远看甚至都看不清主峰所在,只听紫气之间雷声隆隆,五峰皆闻。
朱离峰三人一路行来,并不是去居中的主峰,而是拐去最右边的小峰,在那里交接完药材后,便来到无名指所在位置的右边第二座峰,此处便是他们五行道法一脉所在的道法峰。
道法一脉人丁稀少,山中便觉安静,偶有鸟鸣之声传出,引得其他禽鸟互相鸣叫呼应。三人携平板车来到山脚,忽闻一阵声响,只见一只公鹿从山中茂密得林中徐徐走出,此鹿体型比寻常大上三分,比得上一匹骏马,毛色油亮,毫无杂色。
“鹿公子来迎我们了。”胡铃溪一声轻呼,朝公鹿招了招手,公鹿轻轻点了点头,向三人走来。
“太好了,大鹿一来,省得我们三人背这几筐灵木上山了。”朱离丰暗暗高兴,面上却敢动丝毫声色。
李治木知道此鹿神异非常,灵识已开,能听懂人言,是另一位师妹穆小叶的心头好,师父也时常惊叹师妹驯兽之才,身边的飞鸟走兽多通灵性。
”鹿兄可否帮衬一二?”李治木自己背起一筐,然后指了指身旁车上剩下的两筐灵木。
公鹿抬头鸣叫一声后走到车旁,抖了抖头,四蹄一跪,已然一副就位的样子。
“谢谢鹿兄。“李治木微一拱手,朱离峰赶忙把两框灵木用两根粗绳系好,绑在公鹿背上。
天色在此时已渐渐暗下,一轮明月升起,满天星斗下,三人一鹿沿着山间小路不断向上。本该昏暗的林中,此时光团闪烁,一团一团的萤光虫飞舞在路边,像是为人指路一般。
小路一路往上,期间有多次分叉歧路,似通往其它所在。三人走了大约两刻钟左右,来到一处平坦所在,一个人偶傀儡站在路边,举着个木牌,上面用朱笔写着“木心”两字。
此处为木系一派的山中所在,一般被称为木心谷,其中零星分布着十数间的小屋,中间一处三层木楼就是木心谷长老居住之所。
本该夜深人静之时,此刻谷中却火堆燃起,香气飘溢。几位穿着素色道袍的道士皆席地而坐,看着火堆上烤着的两只肥鸡,手中捏着酒杯,互相闲聊。其中一位更是摇头晃脑,神情沉醉。
“定是师叔回来了,今个儿有口福喽。”朱离丰朝李治丰点了点头,便疾步向火堆奔去,边走还边拍手喊道:“师叔,您可回来了,我都快想死您了!"
胡玲溪略一犹豫,可能是看到有不熟悉的其他门的弟子在,便向李治木施礼后独自回屋,想来也可能不想被师叔按着劝酒。想起过去数次师叔在师尊不在场的时候,拼命给两位师妹劝酒的场面,李治木不禁笑出声来。
将鹿背上的木框卸下,轻轻点了点头,“辛苦鹿兄。”看着它昂着那带着锋利尖刺鹿角的头颅和隽美的身影逐渐隐入道旁林中,脑海中浮现出一身红装的穆师妹,她身边总是常伴着各类通灵鸟兽,总是在人前寡言少语,只在无人时和这些飞鸟走兽为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平常是见不到这位师妹的,只有师父聚集众弟子时才能得见一面。
把这些灵木框整齐的排放在谷口内左手边的灵木堆积处,李治木整了整衣衫,朝着三层木阁楼走去。木屋四周每隔一丈距离就立一人高木桩,木桩上放一个竹编笼子,笼子里大放光芒,里面便是装着之前见过的荧光虫。在这夜色中,荧虫之光竟不逊色火光,将这三层的阁楼照的通明。
阁楼门口挂一牌匾,上书“双木成林”四字。
李治木在门口拱手肃立片刻后,便听到师父唤他入内。推开两扇厚重的木门,就见到堂内坐着一位青衫男子,这就是李治木的师父,木系筑基长老王峰林。王峰林年已逾过百,却毫无老态,不仅看上去还保持着三四十岁的中年样貌,而且精力旺盛,这全托了他本命灵物的福,传闻王峰林的本命灵物是一株长生草。长生草不仅能延长寿命,而且能保持青春,本是不可多得灵草,且能以此草为基炼制多种灵丹妙药。
王峰林唤李治木走到身前,右手掌搭上李治木的天灵顶门,数息之后,便放下。沉默片刻后,便略微嘱咐几句,打发李治木回去歇息。
李治木告别师父,退出阁楼,轻轻关上木门,心里觉得师父今日似有事焦虑,不复往日侃侃而谈耐心提点自己的样子。摇一摇头,也不去想这些,看了一眼谷中已然开始分食烤鸡,欢歌纵饮的同门们,悄然从阁楼的阴影中向自己的小屋走去。
李治木的小屋位于谷中东侧,小屋后侧是两年前亲自种下的一小片翠竹,现在已然略显规模。屋内陈设简单,门左手边靠墙是一个木桌和三把竹椅,都是自己亲手所制,墙角处堆放着一些自己做的器具部件,都是半成品。床边的柜子里放着自己保存的经书和笔记,还有几件不常用的法器。
李治木解下腰间木舟,小心的放在柜子最上一层。然后从柜子中间的抽屉里取出一本经书来。经书是李治木修炼的功法《长春》,这是门内木系五本基础道法之一,入门时师父替自己选了这门长春功作为打底的基础功法,也是看好自己能传承他的衣钵。原本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直到两年前。
坐在桌前,李治木翻开这本已经被自己翻阅老旧的功法,看着经书页边自己留下的感悟笔记,一时思绪漫开。自己的本命乃是一颗无名大树,师父第一次看到此树时,直言此树非寻常灵木种,虽未能明确是何类目,但却颇具神异,只因此树似有隐隐提升木系灵能之神妙。但从三年前开始,不断长高的本命灵木却不知何故停止生长,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竟然开始逐渐显露出衰败之相,这直接导致一路修行进境无碍的他三年间未进步过一丝一毫。从师父到主峰传功长老都来给自己看过,都找不出缘由,只能继续观察,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有新的变化。
三年来,李治木时常翻阅此书,虽早就滚瓜烂熟,通篇记于心中,但每每空闲下来,便会拿起此经随手翻看,也算是一种慰藉。自己是个孤儿,生世已不可考,山门中人从洛夕河上一浮舟中发现,身旁空无一人,只有他孤伶伶的一个男婴遗弃于中。门人本想将他送于左近镇中找人领养了事,但未曾想到的是,竟然从这一初生婴儿身上感受到微弱的木灵气,便马上送到门内木系郭长老处,从此,王长老门下便有了这个李治木,因为抱起他的门人姓李,所以便随了李姓,治木是王峰林在一岁时给他取下的名字。
李治木从六岁开始修炼,至今十年。他从未觉得修炼是件苦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修炼就像是在打开一扇窗,让他能更好的认识这方天地,他用灵力打造飞舟,雕刻傀儡,栽种灵竹,培植灵植,凡此种种都让他感到满足。至于那未能前进的灵力,倒不甚挂怀。
他看到经书末尾处自己留下的一行小字:“顺其自然。”
放下经书,李治木闭起双眼,用灵识开始观察自身体内灵台,灵台中一棵枝叉繁密的大树竖立在中间,叶子半绿半灰,有气无力的挂着,像是随时就会掉落下来。树身上有绿色灵能呈不规则的线路从上而下循环往复的不停流动。
“你还好吗?我的朋友,外面正是初春,你也要快点好起来。”
树叶轻微晃动,像是在无声回应。
结束内视,李治木又继续打坐了半个时辰,在发现灵力依旧无丝毫变化后起身来到窗边,才推开窗来,外面不知何时已乌云密布,天穹中一道电光闪过。
眯起双眼,看了看远处的主峰,果然峰顶处又开始有淡淡紫气弥漫开来。
正当李治木遥望主峰之际,他并未发现灵台之上,一片灰色树叶悄悄变成黑色,随后掉落在灵台消失不见。
雷鼓响起,大雨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