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神仙归位。
就在魔气愤愤不平时,女娲娘娘用无上神力将三生石带到了鬼门关忘川河畔,借忘川河中的忘力慢慢净化魔性。
因三生石本来就有缔结姻缘的通天神力,女娲娘娘遂赐下姻缘线和三生决,从此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至此三生石和补天这等无量功德大机缘失之交臂。
谁料女娲娘娘的无心之失却造就了三生石中灵性和魔性间的千年因果。
忘川河畔三生石中的灵性因为魔性的缘故已然于补天功德无缘,就将一切罪责归咎于魔性,自此产生了斩妖除魔的执念,修为更是一日千里,瓶颈全无,后化身无数投胎成人。
而魔性则怨念缠身,本来修成人身的结果变成了一团具有混沌先天魔气的人首。
魔气凝望着女娲娘娘的神像渐渐回过神来,心道“如今我已与帝辛融为一体,哪怕是“天命”恐怕也感知不到我的存在吧。”
趁此机会他赌气似的操控帝辛题下亵渎女娲神像的淫诗,以至于惹下了商朝早亡的弥天大祸。
此后魔气怨念全消,被他压制的魔性彻底得到了释放,更是豪言道“既然你认为我是魔,那我就成为真正的魔又如何?”
“我要让世人看清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的真正面目,我要斩断因果,执掌天命,我要让魔成为人人敬仰的魔!!!”
魔气操纵帝辛大肆妄为,昏庸无道,望着那些贪婪狠毒的高官馋臣,他置之不理,甚至助其嚣焰,使大商子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痛苦不已。
他要看看这些受天神眷顾却罔顾人伦,图财害命,视人命为草芥的凡人为什么不能称其为“魔”,而他本性善良仁慈,却因魔性被定义成了“魔!”
自此帝辛一改昔日人王之威仪大度,圣贤仁德,变得暴虐无常,荒淫无度,导致商朝国运衰退,百姓哀声怨道。
北方青丘狐仙王白九儿品性善良淳厚,不愿看到黎民百姓受苦受难,意欲派出青丘狐族的仙狐下凡说教帝辛改邪归正。
奈何象征人王的紫薇星如日中天,众星拱卫,万法不侵,诸神辟易,使得商朝气运不衰。
随后白九儿召集狐族一众仙狐前来商讨,因为尘封多年,许多仙狐不愿离开这里,所以大家兴致都不高。
“青丘狐族世代与人族交好,受人类香火供奉,遇到此事怎能袖手旁观,那位仙狐可愿前往殷商劝谏?”
“听说商朝的那位大王喜欢生吃人肉,我还是不要去了?”
“你说朝歌城内那么多大罗金仙,会不会把我们捉去剥皮啊?”
“那个纣王沉迷于酒色,我看姐妹们还是不要去的为好?”
就这样一众仙狐都私底下小声议论着,就是没有谁站出来答应,白九儿只能暂时作罢,另寻他法。
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只刚修成九尾的小狐妖竖着耳朵认真听着狐王的话,眼镜闪烁着红光,魅惑无比。
原来小狐狸名曰妲己,天赋出众,修炼有成,竟然千年化形成人。
有一次一次他在贪玩过程中误入帝辛打猎的园林,后碰巧遇到魁梧有力,威武雄壮的纣王,芳心萌动,一见倾心,从此修炼成人是她最大的梦想。
奈何修炼成仙成神难,修炼成人那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可以变化成人形,可是还是和人有很大区别的,尤其喝醉酒后会露出狐狸尾巴来,成为半人半妖的怪物。
因此她偷偷跑出青丘,还拉来了好友九头雉鸡精胡喜媚和玉石琵琶精王贵人。
自称轩辕坟三妖后,借着劝说纣王帝辛的名义前往娲皇宫面见女娲娘娘。
正巧此时的女娲娘娘在为帝辛题的淫诗大动肝火,怒气冲天,听闻此事后当即同意九尾仙狐妲己三妖下凡改变天命气运,但不得伤及无辜,尽早使大商皇朝灭亡,此件事了,便会赐她做人。
虚仙界阐教和截教两派因教义不同而纷争不休时,没想到商纣王的一首淫诗竟令天地异动。
于是两派借机定下“天命”赌约,即以商朝气运天命定数为赌,以遁一变数为注,应“天地劫难感召”进行封神大典,扭转时局,还天下朗朗乾坤。
当然三清也是为了完成师尊鸿钧老祖亲下的口谕。
自此仙界阐教和截教各显神通,分别派出门下弟子辅佐文王姬昌和纣王帝辛。
九尾仙狐妲己则听从女娲娘娘安排来到商朝后,遇到了同样想成为人的魔气,又加上和魔气一样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孩子心性,于是一拍即合,天作之合。
魔气渐渐痴迷上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小狐狸,只是一想到他仅仅是一团魔气就打退堂鼓了。
后来九尾狐妲己被魔气附身的帝辛睡服后,一起祸乱整个大商王朝,迎来的便是商朝的过早灭亡。
陆压道人以散仙身份出现,在封神大劫大显身手,斩仙飞刀和钉头七箭书屡立奇功,名噪一时,之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通天教主受到多宝道人和金灵圣母的教唆,摆下“诛仙阵”和“万仙阵”两大仙阵,结果被老子和元始天尊联合西方教主合力破除。
同时诛仙四剑也被元始天尊抢走,分给了门下四位金仙弟子后在万仙阵诛杀了截教弟子,六魂幡也被长耳定光仙盗走,青萍剑更是被准提道人用七宝妙树打碎,就连紫电锤也被老君用玲珑宝塔抵挡大损,包括他的坐骑奎牛都不知所踪了。
通天教主成了孤家寡人后,元始天尊也好不到哪里去,十二金仙全部被削去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后被西方教的准提靠恩情忽悠走了五位,太上老君也因为以大欺小帮元始天尊杀了三霄,心生愧疚,道心不稳,三清皆困在执念当中。
除了天界昊天大帝一统三界外,西方教因为打秋风顺走诸多教徒而开始大力发展。
鸿钧老祖适时出现解释怨愆,三仙和好后又哄骗三清各将一枚殒圣丹服下。
一直等到三清服下,他才将殒圣丹的威力说出,迫使三清不再同室操戈。
临走时鸿钧再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三清互相看一眼,毕恭毕敬的对着鸿钧老祖背影施了一礼,不约而同的说道“师尊在上,弟子受教了。”
封神大劫一过,道门一统,天界众神三百六十五位神仙归位,生者为仙,亡者授神,就连三清也被招去了天界,虚仙界也自然而然落到了虚空大帝之子叶虚空之手。
天界一跃成为七界之尊,与落入人界的一角接壤,自此那一角之地成为了凡人修仙的契机。
佛、魔、鬼、天五界趁此抢走了人、仙、妖三界的不少人才,其中不乏散修凡人因无上功德而羽化飞仙或者战死封神的,也有下凡的仙人陨落后被封神,甚至有仙人被佛陀浑水摸鱼接引到了西方佛国,还有一些成仙大妖被捉走,沦落为天界众神仙的坐骑,更有一些妖魔鬼怪乱世被仙人打的魂飞魄散,堕入轮回,成为地府阴兵鬼将的。
其中当属佛界西方教收获颇丰,可谓是光明正大的打秋风,除了阐教十二金仙中的燃灯道人、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五位金仙的引渡,还有韦护、金吒和木吒等仙人的皈依,就连截教的三千红尘客也被打包带走了,使西方教佛国人才济济,热闹喧嚣,人间香火更是供奉不断,准提、接引兴奋的都合不拢嘴了。
妖界除了极个别大妖成为仙人或其坐骑以及佛国八部天龙护法外,绝大多数都死于战乱当中,损失惨重,众妖遁世苦修,以便证得造化,修炼成人。
至于九尾狐妲己自然是被仙界抛弃,还差点和魔气亡于三生石灵性化身姜小同手中的打神鞭之下,后被女娲娘娘救走不知所踪。
纣王帝辛则因沾染了魔气身上的三生石因果,被敕封为天喜星,掌管人间三世姻缘。
封神大典之后,将天界确立为仙界,玉帝彻底奠定诸天领袖地位,三界之尊,身边还有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等神灵守护。
位于西牛贺洲灵山的西方教变成了掌中佛国,行踪缥缈不定,诸佛显身人间降妖伏魔,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
文殊、普贤、慈航苦修佛法,劝人行善积德,宣扬因果报应,业障轮回,终成菩萨果位,后来的地藏王菩萨为救母亲更是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伟大宏愿。
罪魁祸首的魔气因帝辛的肉身毁灭后,后又遭姜小同手中的打神鞭一击,封印了法力,直接吓破了胆。
慌乱中从冥界之门逃到了九幽之地,为了摆脱封印他收服藏于此地的妖魔鬼怪创立了九幽魔国,通过封印转移使他暂时恢复了少许法力,随后销声匿迹。
妖界因为九尾妖狐的缘故而被其他各界排斥打压,只好分散到了四大部洲各地,青丘仙狐族更是被女娲娘娘封,命其看守“魅果”。
鬼界依旧神秘莫测,只不过多了一位神秘的酆都大帝和地藏王菩萨。
酆都大帝掌冥司,为天下鬼魂之宗,一手建立地府,脱离了巫族的统治,在封神大典时收纳了不少在人间历劫的仙人魂魄,以及逃窜出来的妖魔鬼怪,设十殿阎罗,掌管十八层地狱,纳十方鬼魂入阴曹,善恶罪业判轮回。
只有人界的大周皇朝万灵祈福,除灾厄,纳祥瑞,百姓安康,河清海晏,国家昌盛,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