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之战十日后,京城朱雀门,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背上一位身穿大红色定北军制式军服传令兵,后背插着定北军军旗和定北将军令旗。踏踏的马蹄声踩着泥泞的官道,溅起一片片泥土。
边跑边喊:“八百里加急,定北军大捷,收复上京城。八百里加急,定北军大捷,收复上京城”。极速向皇宫奔去。京城的百姓一边让开城中道路,向两侧避开。一边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疾驰而过的快马。
一位老妇人向旁边的少年说道:“荣娃子你听到了吗?定北军大捷,上京城收复了,三十年前你爷爷就是上京之战殉国的”。说着不管不顾的拉着少年跪下,双手合十,向天跪拜。喃喃自语:苍天有眼,老身丈夫的大仇得报,上京城收复了,感谢镇南侯府,感谢定北将军,岳将军可真是神人啊!苍天有眼。不禁老泪纵横。
被老妇人叫做“荣娃子”的少年心中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跟随定北将军,建功立业。
随着传令兵进城报捷,大捷的声音开始传播。如潮水般的飞遍京城大街小巷,很多人泪流满面,大风朝苦绒蛮久已,此刻收复故土。很多商家店铺,大户人家在门口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像过大年一样。京城的百姓手舞足蹈,激动,高兴,欣慰,感叹。还有速速去祠堂告慰列祖列宗的,就近去寺庙道观祈福还愿的,络绎不绝。
皇宫南大门值守的禁军听到远处的喊声,看到疾驰过来的快马。(京城平时是不允许骑快马的,除非紧急军情或者六百里加急以上的奏报)。随着,吁……快马缓慢停在宫门前。
两名禁军赶紧上前接过缰绳,传令兵翻身下马,朝禁军点点头,拿出军牌示意,手举报捷文书大步进宫而去。
孝宗皇帝正在皇后寝宫正阳宫和皇后杨芩燕,太子甄文,小公主甄姬交谈。考究太子和小公主的课业。突然听到大内总管高公公的鸭公嗓:“陛下,陛下,八百里加急,定北军大捷,上京城收复了”。
孝宗皇帝甚至感觉自己听错了,听了好几遍,才连说好,好,好。手中的茶杯都跌落地上摔碎了。
杨皇后很久没有看到皇帝如此失态了,平日里总说每逢大事有静气。赶忙回道:高公公,速传报捷的军士进殿。
诺!皇后娘娘有旨,速传报捷军士进殿。
定北军传令兵第一次进皇宫,刘胜刘将军曾告诫,千万别失了定北军的名头,强压着好奇心,低头进入大殿。跪拜!
“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八百里加急,定北军大捷,收复上京城”。
高公公接过报捷文书,呈给孝宗皇帝。看着报捷的军士还跪在地上,杨皇后给太子使了一个眼色,太子赶忙说道:爱卿平身,爱卿辛苦了。
“臣,谢过太子殿下”
众人等了两炷香的功夫,都沉默不语,只有孝宗翻看报捷文书的沙沙声。
孝宗开口:“刘胜回京献俘来了”
“回禀陛下,刘将军率领的献俘队伍离京三十里了”
孝宗皇帝忍不住一拍大腿,真解气,岳文枫果然不负朕望。“太子你也看看”说着递给太子报捷文书。
皇后娘娘开口:高公公领这名军士下去领赏去吧!
诺!高公公领着传令兵下去了。
太子殿下看着报捷文书,忍不住眉飞色舞,岳文枫真是我大风朝的栋梁啊!打的精彩,真精彩。
孝宗皇帝看看太子。“文儿让你母后也看看”。
杨皇后弯眉一挑回道:陛下,大风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孝宗摆摆手,无妨。你是太子生母,将来江山是要交到太子手里的。
杨皇后接过太子手中的报捷文书,粗略的看了一眼。小公主甄姬忍不住问道:母后真的有人可以突然大彻大悟,像变了一个人吗?我以前可听说镇南侯府世子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皇后答道:“据我所知南度国出过一位,叫罗本嘉措,二十五岁以前连秀才都没有考中。二十五岁突然顿悟,到二十八岁的时候就中了状元,而且是南度国成绩最好的状元郎。三十五岁就官至正三品吏部侍郎。只是之后就遁入空门,出家为僧了,成为南度国首屈一指的高僧,一度成为南度国师,一百多岁才坐化”。想必岳文枫也是此类吧!
孝宗皇帝看了看摆摆手让太子和小公主退下了。
“皇后,如今太子才十七岁,以前我还不放心,现在有了岳文枫此等人才,我高枕无忧矣。孝宗皇帝过来拉住皇后的手,你说岳文枫如此大功该如何封赏才好啊!二品军侯如何”。
杨皇后冰雪聪明,马上明白了孝宗皇帝的意思。“陛下,还是太子提议封定北将军为正一品军侯,定北侯为好”。
孝宗皇帝看着杨皇后,拍拍杨皇后的香肩,还是皇后深得我心啊!是该给太子笼络人心了。
传旨,设宫宴款待报捷献俘的刘胜刘将军。晚宴只有孝宗皇帝和刘胜将军。无人知晓他们说了什么,只知道刘胜呈上定北将军岳文枫的密奏。旁边只有高公公伺候。
当夜勤政殿御书房,除了孝宗皇帝之外,还有当朝中书令柳青书柳大人,镇南侯岳雪义,户部尚书慕容间,国子监祭酒刘文和与太子甄文。
“众位爱卿,今日都是可信之人。都看看岳文枫的密奏”。
大家开始传阅。
良久柳大人开口:陛下,太子殿下,各位同僚。岳文枫立下如此大功,朝廷支持一下是应该的。不过要掌握一个度才好。
镇南侯岳雪义回道:毕竟是我的亲孙子,臣还是避嫌吧!
慕容间带着微笑,心里想着不愧是婉儿看重之人,这小子真行啊!缓缓开口:陛下,太子殿下。今日只臣等几人奏对不是没有出处的吧!
孝宗皇帝:看向慕容间,抬手指指他,不愧是老狐狸,什么都猜的到。这也是岳文枫的意思,尽量减少阻力。
国子监祭酒刘文和刘大人,无奈的摇摇头,又笑笑。岳文枫此人当真是文采惊世,国之栋梁啊!谋略,治国,安邦。天下恐怕无人出其右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太子甄文:父皇,各位大人。不如招进京献捷刘胜将军奏对如何。
众人点头,孝宗皇帝,准。
刘胜用完宫宴密奏孝宗皇帝之后,就未出宫,一直在偏殿等候。听高公公宣,马上进御书房了。
一番礼仪,寒暄之后。
“陛下,太子殿下,各位大人。岳将军的计划是整个平城北方全部纳入我大风治下,以上京城为中心建立行省。刘胜指着一份舆图讲解着,上京城东侧八十里秋城以后作为贸易和囤积物资之所,这里向北近邻东临国的遂城,东接落北寨。落北寨岳将军是要建立专职的屯田练兵之所在。上京城的右侧两百里是河西城,岳将军打算布置重兵,北据绒蛮,西抗布刹。并且在旁边修建像落北寨一样的屯田练兵之所。上京城南侧一百五十里有塔城,在塔城附近的科尔沁草原建立养马场。上京城北侧距绒国边城扶风城五百里,将军打算取一中间合适的地方建新城,以后作为对抗绒蛮的最前沿,专门的边防军城。请几位大人过来也是岳将军的意思,毕竟风朝还有六大世家,根深蒂固。否则容易出现像平城钟南衡钟将军那样不出兵的情况,差点害死岳将军。”刘胜拱手一礼,退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