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新月大陆的名字因何而来,已无从考证,可能只是因为整片大陆的形状像新月罢了。至于大陆具体有多大,也没有人能说出个大概来。大陆各国乃至世家大宗都有自己的堪舆图,只是堪舆图要么是国之重器,要么深锁宗门楼阁吃灰,跟不要提互通有无了。

曾有大修行者试图穿越整片大陆,去探寻化外之地,只是一去杳无音信,也没留下任何可用的信息,一些传言也不尽其实。

极北雪原的广袤根本没人愿意去探究这片苦寒之地的最北端延伸到了何处,最南端的幽冥沼泽里面是否真如传说般藏着地府,更是无人关心,无涯海的风暴经常张着大口等待一些不知死活的人闯进它的领域,沧澜海上有一座肉眼可见的小岛,很少有人登上小岛,踏足小岛的人也再没回来过,经验老道的渔民说它只是一幕海市辰楼。

新月大陆的历史存在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有宗门的密档记载的记录有近千年,王朝的史记也多有断档。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据推测是大约是两千年前,再远的便没有记录,很多人都推测大陆之前还有文明的存在,只是无从考证罢了。

儒家学宫经过多方考究,再综合比对密档、传说、图文、古物等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蛮族、妖族、鬼族等早已在这片大陆上扎根,至于为何流传下来的记录稀少,可能是之前的文字系统并不发达,记录方式大多随时间泯灭。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大陆上绝大部分种族的认同。

至于现在盛行的修行之法是否真如传说般是仙神流传下来的,同样不可考证,各大宗门之间的秘法往往都是宗派的立根之本,大道殊途,术法万千,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早已百花同显,因为弟子、选址、珍奇异宝之间结怨的宗门不在少数,纠结是否同源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新月大陆之上修行门派多如过江之鲫,武道与炼气两道并行,两门修行之法只要修至最顶一境,便可成神为仙,只是近千年来还未有任何修炼到最顶阶。

妖族曾流行过血祭、噬灵等法门,鬼族也曾盛行过附灵、夺舍、噬同等法门,这些法门虽然前期境界提升快速,境界越高越被天道所不容,无一例外结果都很凄惨。

修行界宗门万千,除了三宗五派屹立不倒,还有四个超然物外的圣地,九方山便是其中之一。

剑宗,剑道至尊,曾以一宗之力对抗大半个修行界的庞然大物,作为宗门当之无愧的第一宗。

位于极北雪原上的苍青宗,是由信奉天道至上的北境蛮族所创,宗内僧人于雪原苦修,极少现世,是云龙王朝的圣地所在。

三宗之一的秦王殿,十殿阎罗的故事渊远流传,耳熟能详,却被九方山排在了第三,为此楚江王历寒不惜远赴大半个大陆问道苍青宗,伤重而归,不久羽化,第二殿殿主之位至今空悬。

五派排名不分先后:悬镜山、茅山派、摘星楼、青莲剑派、五行宫。

悬镜山是妖族圣地,摘星楼乃诸子百家的所在。独立于道家之外的茅山派与青莲剑派都在大庆境内,信奉自然的五行宫本身变是巽国皇宫。

百年前那场大庆内乱,云龙王朝攻破大庆边陲,直逼皇城永安,事后不少人认为即便没有清远李家的力挽狂澜,有儒家学宫坐镇的永安皇城,也不会允许永安城破而威胁到一众学子的安危。

佛家久不在人世行走,世间庙宇殆损严重,十不存一,现有留存的佛家寺庙,除了佛家大能坐镇的大寺,其余的便只能是艰难维持香火。

道家高真偶有现身人间,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说沧澜海外的无名小岛便是道家的道场所在,另一说是穿过无涯海的风暴后便是道家所在,具体为何无人可知。

九方山,位于镜轮与巽国的交界处,九座大山连绵一片,九方山的祖师堂便在落月山梧桐峰。

九方山之所以能与儒家、道家、佛家并称于世,还被其他宗门忌惮,不止在于其有钱,更有实力。大陆修行者之间流传的货币体系便出自九方山之手,灵精、方圆、绿根,三种不同的价值的货币组成了整个修行界默认的货币流通体系。

修行者之间常用的影像术、心声之法皆出于九方山之手,这两种术法简便易懂,耗费灵气又少,已成所有修行者人手必学的基本术法之一。

九方山同时还掌管着大陆最大的邸报系统,但有消息几乎都能在九方山买到,甚至宗门秘闻、大修行者的功法破绽等都能买到,当然前提是你足够有钱又不怕秋后算账。

九方山的修士从不以境界术法来断修为高低,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据传曾有某个小派得罪了九方山修士,被那修士引下天劫,万雷轰顶灭了整个门派,虽说那修士因触犯九方山门规被逐出师门,从以后也让世间所有宗门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才是言出法随。

后来又有出神境的大修行者与九方山的一个小辈起了冲突,出神境的练气士仗着境界高深,术法厉害想要灭杀了九方山的一个小辈,被其师父赶到救下,大修士莫名其妙的消失无踪,就连他的宗门都找不到任何其存在过的蛛丝马迹。

赵沐云奉令回九方山,据说是祖师传令而来,一路行来内心忐忑不安,他一个连自己师尊都未见过几次面的不记名弟子怎么可能入得了老祖宗的眼?

行至九方山脚时,赵沐云本来忐忑的心境反而趋于平和,便似他生在此处,长在此处。这种感觉令他感到奇怪不已,他很清楚自己生长在何处,哪怕他如今修了道入了九方山成了赵家的红人,他的母亲都还是偏房。

梧桐峰凤凰台,有两人的身影显现,一位容貌古稀的老人仔细看了眼赵沐云笑道:“挑选的不错,有些因果还抹除的不够彻底,他还有用处,便让他回归赵家去候着,有事你再通知他。”

一道心声响彻在赵沐云心湖间:“沐云,祖师闭关未出,他已知晓你来过,槐钟的事办的很好,你就先回赵家,有事我再通知你。”

赵沐云一头雾水,不过师父有令,他不敢不尊,正好,想来他的娘亲早就盼着他归家了。

“祖师,道家与儒家都已见过胡尘了,佛家还未曾出现,剑宗那边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动作?”玄元老人躬身低声询问身旁老者。

老人面容微胖,笑容亲切和蔼,须发皆白,一幅邻家老人的模样,却是庞然大物九方山幕后真正的话事人。

老人抚须笑道:“无妨,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些出家人一向谨慎,有儒道两家在前,佛家很快就忍不住了。“

“胡尘一路向北,都到了罗浮,剑宗的地盘上,老瞎子就算再瞎也会来见上一见这位天命之子的,你随后也要出门一趟,去见一见胡尘,九方山无人现身反而会惹来其他三家的猜忌。”

玄元老人点头称是,接着问道:“师尊为何要将胡尘送去青莲剑派?李十二任侠豪气,又身为出神高阶的剑修,留胡尘在他处,会不会陡生很多变故,李十二这个人从来都不是个善茬。”

“天下有能力且愿意庇护胡尘之人不多,李十二刚好就是其中之一,他韬光养晦这么多年,与老瞎子一战他避无可避,胡尘有他的护佑,大道可期,九方山彼时也该功成身退了。”

“祖师,给予胡尘‘天命之子’的称号是否还需商榷,毕竟称号事小,由我们出口为其正名便大不相同。”

“不用着急,可放出些风声出去,甲子大比过后再公示天下。”

老人负手放眼四顾,大好河山一览无余,好似天下一切尽在其掌握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什么释儒道,不过是他一玩物尔。

玄元老人朝着祖师远去的方向低头一揖,久久不起,祖师的心思哪是他能猜透的,为了那个所谓的天命之子,老人将天下宗门玩弄于股掌之上,即便是他身为九方山的宗主,仍是忍不住心中发憷,真要被人知晓了,九方山被群起攻之,他又该何去何从,祖师没说,他也没敢问。

至于那个什么天命之子,玄元微微一笑,他就是天道代言人,说谁是谁就是,非得是那个胡尘吗?不过祖师指定的人,他不得不尊。至于什么天命之子出现,修行界要变天,乌龟老王八要成仙的话语,他是从来不信的,说起造谣,谁能比得过九方山?

玄元老人苦笑着摇了摇头,祖师的手笔天马行空,他猜测不透,也懒得再猜,天塌下来,自有老祖顶着。

九方山上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姹紫嫣红总是春,古柏翠松怡人心,云雾缭绕,山间处处金碧辉煌,亭台楼阁,飞檐悬铃,芳草绿树掩映,一泓小溪环绕,世外桃源,琼瑶仙境。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