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届惊蛰,雷声滚滚!
“砰砰砰!”
雨点砸在一小少年身上,雨夜之中,小少年飞速狂奔,时不时回头望去,似乎是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着他。
小少年身上背着竹筐,跑起来分外的笨重。
小少年一边跑一边嘟囔道。
“就快到了,快点,再快点!”
几百米外,一个小村庄赫然呈现在眼前,这个村庄名叫,青莲村,由十几户农民人家组成。
“砰砰砰,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里面一道沧桑沙哑的声音,回应道。
“谁啊,大半夜的,什么事?”
“太爷爷,我是小木,我娘病重了,请您帮她瞧一瞧。”
“不去不去,这大半夜的,还下着雨。”
里面那道沧桑的声音不耐烦的回答道。
“太爷爷,那您开开门,我给我娘抓一些药,我有钱。”
“就你那几个铜板,够抓什么药的?”
小少年听到里面的回答,“扑通”一声,跪在了外面,眼中夹杂着泪花说道。
“太爷爷,求求您了,只要您愿意救我娘,我愿做你的奴仆,一辈子当牛做马。”
屋子里的太爷爷,听到外面的少年这样说,或许是心生同情吧,亦或许是真的需要一个奴仆。
“罢了罢了,你先等等我,等我穿件蓑衣,抓一些药。”
“多谢太爷爷,多谢太爷爷!”
小少年一边跪地磕头一边说道。
这位太爷爷,是青莲村里面,唯一的大夫,也是方圆百十里,唯一姓太的,他爹可能猜到他以后要当大夫,所以给他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太医。
而这太爷爷,在起名字这件事上,也是特别的有才,他的儿子叫太子,他的女儿叫太爽。
一道华丽的分割线。
——————
不远处的山巅之上,时不时会传出狼嚎声,和鸟群被惊动的声音。
小少年蜷缩在太爷爷门口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不知道是被吓得发抖,还是被冻得发抖……
“吱呀”一声,破旧的木门被打开了,一道消瘦沧桑的身影从里边钻了出来,手里提着一个竹筐。
太爷爷看着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小少年,露出了一抹慈祥的笑容,伸出一只手说道。
“走吧,赶紧瞧完,我还等着睡觉呢。”
小少年一脸欢喜的抓住前者手臂,站了起来,冲着太爷爷傻笑。
“别傻笑了,快走吧!”
太爷爷又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赶忙催道。
这老头可真善变,上一秒慈眉善目的笑,下一秒就嫌弃。
雷声越来越大,雨点越来越密集,小少年背后的竹筐,原本是想用来抓药的,不过现在太爷爷提着装满药物的竹筐,小少年便将竹筐双手举过头顶,用来挡雨。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穿梭在雨夜之中。
距离村外几里的地方,有两间茅草屋,屋外用一圈篱笆围着,屋内那破旧的床榻上,躺着一名妇女,这张床榻,是由两个木板拼贴而成的,细看这名妇女,脸上没有一点血丝,神情淡漠,骨瘦如柴,简直比刚才的太爷爷还要瘦。
屋内陈列的东西都很简单,两方床榻,一张桌子,两个凳子,真可谓是家徒四壁。
茅草屋的屋顶上,慢慢渗着雨水,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几乎一致。
“娘,我带太爷爷来了。”
一道急促的呼喊声响起,床榻上的女人听到声音,无神的双眼中闪过一丝流光,淡漠的神情也显得温和了几分。
“小,小木。”
床榻上的妇女无力的回应道。
“咯吱”
屋门被推开,一大一小,两道身影走了进来。
小少年快速跑到床榻跟前,握着母亲冰冷瘦小的双手,嘴中不断哈气。
床榻上的妇女,看到孩子被雨淋透了的样子,一颗泪珠缓缓落了下去。
“好了好了,你快去烧水,我先瞧瞧。”
一道沙哑沧桑的声音打破了这个场景。
“麻烦你了,太叔。”
床榻上的女人,望着那个沧桑的身影,点头说道。
太爷爷也没有说什么,微微点了点头。
小少年闻言,立刻跑到另外一间茅屋里,在一个破旧的灶台前,点起了火,他那被雨淋湿的身体,这才感到了一丝温暖。
太爷爷给妇女把了把脉,问了一些情况,转身长叹一口气。
“太爷爷,水烧好了。”
小少年扯着嗓子喊道。
“知道了,这就过来。”
太爷爷应了一声,随后又叹了一口气,提起竹筐,转身向另外一间茅屋内走去。
锅中的水在沸腾,小少年站在灶台前,搓着自己的双手。
太爷爷走了进来,抓起一些药,扔进锅里,随后嘱咐道。
“这些药,再熬半个时辰,屋里的桌子上,我还扔了两副药,一副等明日午时,给你娘服下,另外一副在子时之前服下。”
“都是同样的熬法,先将水烧开,再熬半个小时。”
太爷爷说完,就要转身离开,小少年一把拉住了他,结结巴巴的问道。
“那我,我娘她,她的病怎么样?”
太爷爷看着眼前这个不过十来岁的娃娃,实在不忍心告诉他实情,于是又长叹了一口气,就在要走之时,小少年又将他拉住,从衣内掏出一些铜钱,递给太爷爷。
“算了,不要了,指望你这几个铜板,能干嘛,你还是给你娘买些补身子的东西吧,另外,你不用做什么奴仆,我老头子可养不起你。”
太爷爷摆了摆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小少年虽小,但他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小手,紧紧的握住铜钱,眼中已经热泪盈眶,但他不能哭,也不能委屈。
他在原地傻傻站了半天,脑袋里一片空白,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他不知道,万一他娘走了,自己将何去何从……
半个时辰后,小少年端着熬好的药汤,小心翼翼的走着,缓缓走到床榻跟前。
“娘,喝药了。”
他先将药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将他娘扶起来以后,把药端了过来,用勺子轻轻挖了一勺,放到嘴边吹了吹,之后送到他母亲口中。
“娘,烫不烫?”
“不烫,小木。”
小少年冲着自己的娘笑了笑,又将一勺汤药送到他娘跟前。
不知过了多久,那碗汤药喝完了。
“娘,太爷爷说了,喝完药,就多休息,明天我上山去,打一只野鸡给您补补。”
小少年将碗放到桌子上,冲着母亲边笑边说道。
“小木,你过来,娘有话对你说。”
妇女无力的抬起手臂,向着小少年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
“娘,什么事儿?”
小少年跑了过去,坐在床榻边上,疑惑的问道。
“小木,娘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你不要那么折腾了。”
妇女一脸宠溺不舍的样子,摸着少年的头说道。
“娘,不会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少年奋力的摇头,奋力否认道。
“小木,有些事情,娘必须要跟你交代清楚。”
“娘,您先休息,明天我们再说。”
小少年眼中夹着泪花,扶着自己的娘亲说道。
“孩子,你听着,你去厨房,把灶台角落里边倒数第二个砖块翻开,下面有一个木盒子,你把它拿过来。”
“娘,孩儿明天就去拿,您现在先休息。”
小少年眼中含着泪花,结巴的说道。
“小木,你去拿过来,说完了,娘就休息。”
“娘……”
“去吧。”
女人轻轻推了推这个小少年,催促他去拿那个木盒子。
小少年一看,母亲如此坚决,便应了一声,旋即转身向厨房走去。
小少年来到厨房,跑到灶台跟前,在地上翻找起来,不一会儿,便从那个地方找出一个木盒子,这个木盒子是用紫檀木做的,小少年看着这个木盒子陷入了沉思。
“这么好的木料,这里边到底装的什么东西?”
片刻之后,小少年缓过神来,自言自语道。
“算了,还是去问问娘吧。”
小少年抱起木盒子,回到他娘跟前,不解地问道。
“娘,这么好的木盒子,装的什么东西啊?”
“来,小木,把盒子给娘。”
妇女接过盒子,缓缓打开。
“这,是什么?”
小少年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应该说,在小少年的印象中,以他家的条件,是不可能拿出这么一个东西的。
定睛一看,那是一棵小珠子,泛着微微得金光,但瞬息之后,光芒大盛,照亮了整间屋子。
小少年见到此状,立刻不镇定起来,好奇地询问道。
“娘,这难道是一颗夜明珠?”
女人微微一笑,一只手摸着小少年的头,一只手拿着盒子,说道。
“傻孩子,这是一枚造化丹,可助人筑基,如果根骨不错,会产生更好的妙用。”
“造化丹,那是什么?”
造化丹这个词,小少年是第一次听说,即便他的母亲给他说了这东西的用途,他依然还是不解。
他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自顾自地说道。
“孩子,你听着,娘的时间不多了,等娘走了之后,你就去九华山吧,去那里修道,寻觅仙缘,记住,你要心存善念,如果以后有了成就,你就匡扶正义,做一个,做一个护佑一方的英雄。”
说着,女子便将手中的木盒子,放在了小少年的手中。
“娘,我不许你这么说,孩儿明天就去给你找更好的大夫,你一定会好起来。”
“好,小木,娘答应你,再也不这么说了,但娘终有走的一天,如果娘要走了,你就去九华山,你可以做到吗?”
两人早已热泪盈眶,小少年拼命的点头。
“去了九华山之后,你可以将这枚造化丹服下,它一定会帮到你。”
妇女叮嘱着小男孩,男孩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好,娘,你快先休息吧,孩儿都答应你。”
妇女在小少年的搀扶下缓缓躺了下去,她看了看那漏雨的茅草屋顶,心里暗自道。
“孩子,其实娘不想让你走这条路,可是有些事,娘也没有办法,如果你不修道,十八岁后……”
小少年擦干了泪水,趴在床榻旁边,也缓缓睡了过去。
翌日
小少年被一阵乌鸦凄惨的叫声吵醒,小少年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着床榻上的母亲,轻轻的唤了一声。
“娘。”
见没人答应,小少年加大了音量,依旧是没人答应。
小少年顿时一惊,用手去摸母亲的脸,冰冷,没有一丝温度,小少年不信邪的,将手指放在母亲的鼻子前,但结果还是一样,没有气息。
小少年在原地杵了半天,这才回过神来。
他没有娘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