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策》——挂网垂钓诸江水,十载江湖少年客。
江南的夏日总是让人不爽,时不时来一场雨带来的不是凉爽,而是闷热潮湿。今天也是难得的好天气,万里无云,微风吹过沁人心脾,当然前提是不站在大太阳下!萧隐村是一个海边的渔村,虽然村子里只有三四十户人家,但与附近的其他村子比起来,也算是很大的村子了。
“生哥儿!难得的天气,还不回去将屋子里的鱼干拿出来晒晒,前两日一直在下雨,屋里的鱼干快要发霉了!”一个身着粗麻短衫,满脸胡渣的中年男子赤着脚,站在一颗大树旁朝着不远处停满渔船的海岸边大喊道。
只是一步也不想再往前走。虽说今天有些海风,但头上顶着个大太阳,晒得地上的沙子滚烫,不是有点烫脚了,是有点烧脚。
“我说成叔,你们好歹是长辈,每次船一到岸就把渔网丢给我,好意思吗?你瞧这几张网也不知是谁弄烂的,还得我来补!”从一堆渔网之中钻出一个约摸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年眉清目秀,身子有些瘦弱,皮肤特别白皙,倒不像是常年下海打渔的人,村里人常说他是有少爷的身子,没少爷的命。
被叫做成叔的中年男子,挠了挠头顶为数不多的头发,尴尬的笑道:“今晚请你吃好吃的!”
一边收着渔网一边鄙视的看着在树下一动不动的成叔甩了个白眼:“一天到晚的,除了吃鱼还是吃鱼,今天是烤还是蒸呀,是咸的、甜的、苦的、酸的还是咸甜酸苦口味的呀?”
“今天啥鱼都不吃,今晚吃肉!吃猪肉!”成叔对着少年喊道。
“当真?”刚刚还在沙滩上晒着渔网,下一刻就出现在了成叔身旁,满脸狐疑的看着成叔。
“吓老子一跳!”满脸胡渣得成叔摸了摸被吓的不轻的心脏,笑骂道:“你瞧瞧你,听到吃肉顿时就精神抖擞了!这些年肉你也吃的不少,也不见你身上长几块,都白吃了!”
少年名叫萧生,是个孤儿,从记事起便混迹于村里的壮汉之间,小时候不能下海便在海边等着下海回来的壮汉们,等到了可以下海的年纪,便加入了捕鱼养家、养村的行列。
“那是啥?”萧生努了努嘴,对着成叔手中提着的包裹,讪笑道。
成叔甩手便将手中的包裹丢给了萧生,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宠溺,笑骂道:“你上次给你婶儿告状说你二叔家的狗把你的衣服扯烂了,你婶儿抽时间特地给你做的。”
“哦?”萧生赶紧扔下渔网,快步跑至成叔身旁打开包裹,一看是粗麻短衫顿时泄了气:“又是粗麻短衫呀,能不能给我换件长衫穿一穿呀,我好歹是咱们村里唯一识字的人了,咋还不配穿个夫子的衣服了?”
“咚!”成叔在萧生脑门上狠狠敲了一下“不知好歹,你又不是个秀才,难不成每天穿个长衫下海打渔?上岸收网?”
萧生揉了揉生疼的脑门,不情愿的将衣服收下,口中还叨叨着:“真是有辱我们这些读书人的尊严!”
“行了!别贫了,赶紧把新衣服换上,今天是可是小五的生日!换好衣服去县上的集市把你婶儿叫回来,今日鱼就别卖了,反正也卖不了几条,对了顺便买些肉回来。”说完便自顾自的走了,只留下还在反复比划着衣服的萧生。
“咦?不对呀!”萧生挠了挠脑袋,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又说不出来
“又来这一套?空手套白狼套上瘾了吧!”想明白时已看不到成叔的身影,萧生咬牙切齿的叫道:“我一个孤儿,身上就这几个钱,每次有事都要我出钱买肉,这是你这个做长辈的干出来的事吗?”
他的叫声并没有能够得到任何回答,倒是招来了几只海鸟,海鸟呼啸着从他头顶飞过,似青蛙发出“呱呱呱”的叫声,似乎在嘲笑他。
“哎,看来又听不成书了。”萧生嘟嚷着嘴,摸了摸口袋里可怜的十几个铜板,又不甘的看着成叔溜走的方向,气愤的捡起石子,扔向大海,然后仰天大叫道:“今晚我得多吃些肉!”
离萧隐村不到二十里便是这附近最繁华的小城镇永宁县了,虽说是县,但却比起一些州府还要繁华。镇子背靠郁郁葱葱的苍山,渭水河环绕此地而后流入东海,是个出了名的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文人墨客也多聚集于此,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因为文人墨客的出现也使得镇子上客栈酒馆横立,勾栏瓦肆人来人往,镇子上街道很宽,据说是镇上的商贾们出钱铺的,一块块平整的石板路就算下雨天,人们走在上面也不会沾泥巴。整齐的石板路的两旁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摊子上的商贩们都在拼了命的吆喝着,萧生有的时候都觉得这些小商贩子们的叫唤声可比勾栏瓦肆里的艺女们的歌声还要动人。
“咦?”萧生眼光所到之处,在一个杂耍的摊位旁一个方桌,四周围满了人“今天有人在街上说书!”凭着萧生多年来蹭书听的经验一眼便能看出这定是说书的。
凭着自己矫健的身姿,穿过拥挤的人群,七扭八扭一眨眼的功夫便来到了听书的最佳位置,正准备扭个屁股站稳脚跟,却不曾想到,今日萧生遇到了高手,腰间被一个软软东西一顶,瞬间萧生以及身后的人全部人仰马翻,倒地之处空出了一小块空间,踉踉跄跄的爬起来的萧生刚想抓住方桌的桌脚,却不及那些在后面虎视眈眈的人群,蜂拥而上直接将倒地的众人挤到了外面,萧生的脏话还没出口,一个结实的屁股直接压在了萧生脸上。
萧生用尽全身力气将压在自己身上的人推开,一个矫健的翻滚来到大街中央位置,看着前面被挤得水泄不通的方桌,悻悻然摇了摇头,因为街上人太多不靠近方桌,你是根本听不到说书人那铿锵有力的声音的。
“今天说的是马大将军的黄天荡之战呀!”看了看日头,萧生喃喃道,马大将军,名叫马横刀是镇南军定远大将军手下第一先锋大将,传说当年黄天荡一战时,马大将军带着四千武朝将士日夜兼程三天三夜驰援被困黄天荡的定远所统帅的镇南军,一场夜袭全歼黄天荡五万倭寇,此役后马横刀之名名扬海外,有道是:“万军阵前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马大将军!”这也是萧生心中最崇拜的人。
“小娃娃喜欢听书吗?”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装满大白菜得木板车旁,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一只手拿着本书,一只手拿着一壶茶,正坐在石墩上看着自己。萧生疑惑地指了指自己,见老人点头,随即点头尴尬的笑道:“爱好!爱好!”
“哦?”老人招了招手,指着手上拿着的书,说道“我这儿有本杂谈,你要不要看?”
“杂谈?”萧生来了兴趣。
老人有些浑浊的双眼中射出一丝明亮“可有意思了,这本书里不仅有海外仙山,还有古今名将大侠!”
“真的?”萧生向前走了几步,蹲在老人身前“你要送给我?”
老人似乎有些为难,一番艰难抉择后,说道:“这样吧,如果你将我这一车的大白菜全部买走,我便把这本杂谈送与你!”
“一车?”萧生目瞪口呆的看着老人“我要这么多大白菜我买回去怎么吃啊!”
“只需要五个铜板!”老人双眼直视萧生说道。
“离谱!”萧生向老人甩了个大白眼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五个铜板说道:“买了!”
这车大白菜再差也得二三两白银吧,花五个铜板肯定不亏,。只是自己身上也就十二个铜板是留着卖肉的,若是买了大白菜....
“对呀,我可以再将这一车大白菜卖了,那我岂不是赚翻了!”萧生转了转眼珠子,顿时觉得自己真是个平平无奇做生意的小天才,于是从袖口又掏出五文钱,咬了咬牙说道“我出十文钱,你这木板车也给我,不然这么多我也拿不回去!”
老人接过萧生手中的十文铜钱,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成交!记得要回去好好读哦!”
接过老人手中的书萧生大致扫了一眼,似乎还有画,看来是本精彩的杂谈,但扉页早已没了,不知道书名。于是先将书别在腰间,抬起头想问问老人家,这书的名字,却发现坐在石墩上的老人早以没了踪影。
“看来这一车大白菜应该是来路不明,这老头跑的倒是快,我得想办法把这一车白菜赶紧处理了。”四下看了看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于是快速的推着木板车进了胡同口,七拐八拐在一家酒馆的后门处萧生停住了脚步,放下木板车边喘着粗气边敲起了酒馆的后门。
不多时,一个大脑袋从后门的门缝里钻了出来,见来人是萧生,于是笑着打开了一扇门,走了出来“生哥儿,今天咋来了,前几日不是刚送过鱼吗?”
萧生一边喘气一边摇着手,指了指身后一木板车的大白菜说道“阳哥,这是我刚收来的白菜,你若是给我一两白银我这连车都给你!”
“真的假的?”阳哥儿似乎不太相信,来到木板车旁,摸了摸车上的大白菜说道“这挺新鲜的呀,你不会挖了别人家的田吧!”
“怎么可能,这是我们这种读书人做的出来的事儿吗?”萧生拍了拍胸脯“我敢保证这一车白菜绝得来路清白!”
阳哥想了想,萧生自打下海打渔后,鱼一直都只供他们酒馆,不管刮风下雨都能送到,他的品行阳哥还是信得过的“行吧!那你帮我把车推进来,我去给你取钱!”
钱货两清,萧生颠着手中一两碎银子心情顿时舒畅了,这一两白银可相当于一千多文铜钱呀!今天虽然没听成书,但却让他白赚了一两银子。
“嗯,买两百文钱的猪肉,对就两百文!剩下的钱留着去茶馆听书,还能点上一壶上好的碧螺春!从今天起我也是大爷了!”美滋滋的摸着手中的银子,突然有了现在就去茶馆听书的冲动。只是想起还得去集市上找二婶儿,“算了还是先买了肉回去给小五过生日吧!明日再来当大爷!”
萧生越想越兴奋,哼着小曲儿便往肉摊走去。只是身后狭窄的弄堂里在萧生走后,刚刚卖白菜的老人又出现在那里,一动不动望着萧生离开的方向,只是此时他的神情却有些木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