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

夏王太康的父亲是启,启的父亲是大禹。

没错,就是那个威名远播的治水大禹。

大禹之前,部落选举联盟首领,也就是王,一直走禅让制这条道儿,谁优秀,就禅让给谁,大禹就是这样上位的。

大禹老了,仍然遵循禅让制,要把王位让给他的同事,一个叫伯益的人。

然而禹的儿子启,杀了伯益,自立为王。

禅让制,这一精英治理模式,就这样被启破坏了。

从此,中国社会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

启即位后,在一次宴会上,当时最强大的一个部落,有扈氏部落的首领,率先对启提出质疑,要求恢复禅让制,重新选举有贤能的首领做夏王。

社会我启哥,人狠话不多。

启二话不说,手起刀落,当众杀了有扈氏首领。

随后又发兵,大举进攻有扈氏部落,把有扈族彻底从夏朝版图上抹去。

这场战争,就是史上有名的“甘之战”。

2

史上第一位从父亲手上接过王位的启,最初还算是一位贤明帝王。

但是到了晚年后,他也犯了一个许多帝王经常犯的错,就是沉湎歌舞酒色,贪图享乐。

结果可想而知,民怨深重,各种矛盾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及经济问题。

尤其是五子争位,更使夏王朝的根基受到重挫。

及至太康,就更加任性了,这位启的继承者,居然常常扔下一国政事和臣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游猎。

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一次他竟然渡过洛水,跑到了轘辕山。

对觊觎王位已久的后羿来说,这岂不是天上掉馅饼?

此时箭不出手,更待何时!

后羿亲率五万兵马,直捣太康老窝,一举攻占夏都斟寻。

而后又迅速派兵,封锁了洛河北岸,彻底截断了太康的归路。

这一段,史称太康失国。

3

一天傍晚,后羿巡视洛河,见一位老妇人,佝偻着背,白发苍苍,在风中凌乱。

手下告诉后羿,这就是太康的母亲。

年迈的母亲思儿心切,每天晚上都会跑到洛河边上来,望着对岸,默默流泪到天明。

后羿听闻后,禁不住长叹息道,唉!母子之情,天下至情啊!

说着眼泪都要下来了。

后羿身边,有一位叫熊髡的谋士,主掌国家军队,负责国家安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当年熊髡被儿子和儿媳捆成个粽子,扔在山林里喂野兽,多亏后羿救了他。

所以熊部长对后羿,是24K纯忠心。

熊部长怕后羿犯心软病,放太康回来,赶紧跑去提醒后羿,千万不能放虎归山。

4

太康的母亲去河边时,太康的三弟伯康陪着她。

看着滚滚东逝的洛河水,伯康感慨万端,当即做了一首《五子之歌》: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

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诗歌,就这样在夏朝的洛河岸边诞生了。

据说这首诗歌采用的乐曲,是当年老夏王启,亲自创作的《九辨》曲。

顺便提一嘴,后世屈原创作《九歌》,宋玉创作《九辨》,都是沿用夏代乐曲的名称。

5

后羿还有一位谋士叫伯因,负责宣传的,等于现在的宣传部长。

伯因具有超强记忆力,他听了一耳朵《五子之歌》,赶紧跑回去,唱给后羿听。

伯因唱罢,熊髡抢着说:森林中的雄狮打败前狮王后,会立即把前狮王的孩子全部咬死,即便这些孩子的母亲,已经成为它的女人。大王啊,新狮王这样做,是为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啊!必须的!

鹰派代表熊髡建议后羿,立马把太康的弟弟们全部处死,自立为王,以免夜长梦多。

可是作为后羿的妻子兼人事部长,武罗表示反对。

武罗分析道,如今夏王禹的余威还在,各个部落仍然都把禹奉为神明,把夏朝视为唯一。现在后羿刚刚赶走了禹的孙子,如果再诛杀他们全家,并且自立为王,恐怕会引起生变。

武罗献计,莫如温水煮青蛙,从禹的孙子,也就是启的儿子中,遴选一人,虚坐王位。

立一个傀儡夏王,朝政实则由后羿把持。

在不知不觉中,把夏王位子篡夺到手。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