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

话说在离夏都七百多公里外,有一个叫伯明国的小方国。

所谓方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型国家,它们一般都位于王畿之外,不受夏后氏直接管辖。

据传,伯明国的祖先哀,是中国古代发明御马驾车术的人。

哀为黄帝驾车一辈子,黄帝离任的时候,就把哀安排在寒这个地方。

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潍坊一带。

因而哀的后代,便以寒(韩)为姓,伯明国同时也叫寒国。

而哀的后人,自此以后,也世代都以黄帝的车正为职业,给黄帝赶车。

2

寒国有一条河,叫寒水,如今叫浞河,流经寒亭镇。

寒水边上住着一对夫妇,他们一连生了九个女儿。

虽说当时女人的地位,并不比男人低下,但是夫妇俩还是希望,能生一个男孩子,成就一个好字。

为此妻子整天拜狐求仙,求老天爷赐给他们一个男孩子。

公元前1960年春季的一天,寒水上的一座木桥,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

恰巧一个孕妇走在这座桥上,并且恰巧生产。

结果那个刚出生的婴儿,直接就生到了河里。

待丈夫跳到河里,准备营救时,孩子早已被河水冲走,不见了踪影。

当晚,这夫妻两人因为难过,一夜未睡。

到了三更时分,忽听得门口一阵狗吠,中间似杂有婴儿啼哭。

两人急忙奔到门口,却见自家的一条母狗,浑身湿淋淋的,正守护在一个婴儿的身旁。

妻子赶紧把婴儿抱起来,就着月光一看,天啊,竟然是一个男孩!

想都没想,夫妻两一致认定,这就是自己生的那个孩子!

因为孩子是在河里生下的,所以,他们给男孩起名叫寒浞。

而从那以后,寒浞的母亲,就再也没有生养过。

3

生得如此传奇,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而且还是老幺。所以,这寒浞叫父母惯得不像样子。但凡家里有点好吃的,好玩的,全都是他的,从来没姐姐们的份儿。吵架了,即使姐姐们有理,挨揍的也肯定是姐姐们。闯祸了,他小手一指,便全都赖到了姐姐们的身上。

熊孩子在家里横行霸道,在外面更是无法无天。

周围百八十里,提起寒浞,没有不恨得牙根痒痒,不想揍他的,对他的评价众口一词,熊孩子太作了,能作出花来!

作,就是调皮的意思。也就是说,寒浞不光调皮,而且调皮的不同凡响。有一邻人的孩子,被寒浞打过多次。

一次邻人看到寒浞又打自己的孩子,气得上前狠狠地踹了他几脚。

这还了得!

当时正值春播,邻人把种子放在地头,准备播种。

为了报复邻人,寒浞趁邻人不注意,跑到旁边的荒地上,撸了一些荨麻种子。

荨麻是一种毒草,通常人们叫它咬人草,人或动物一旦接触,立即浑身痛痒,长满红疱。

寒浞用荨麻种子,偷偷换下了邻人的菜种子。

到了秋天,倒霉的邻人收获了一地荨麻。

4

寒浞母亲特别迷信,相信每一只虫子,都是上天派到人间来的使者,都能通灵。

寒浞五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母亲蹲在地上,正在对一只小蚂蚁说话。

这时寒浞走了过来,问他妈,都跟蚂蚁说了些什么?

他妈说,我问蚂蚁,我这个儿子,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

寒浞问,蚂蚁是怎样说的?

他妈说,蚂蚁还没等说,这不你就过来了吗?

他妈正要再问蚂蚁,却见寒浞抬起一只脚来,一脚就把蚂蚁踩死了。

一边踩,一边道:它知不知道,我现在就能踩死它?

前面说过,寒浞的祖先,是给黄帝赶车的。

到了寒浞父亲这一代,虽说没给黄帝赶车,但也算是继承了祖先的职业,也是个车夫。

这位车夫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赶着车给人送点货,或者捎个口信,拉个客什么的。

由于对寒浞特别喜爱,所以父亲每次出车,都要带上他。

寒浞在车上,经常听到客人们侃大山。

因为大多是男人,所以侃得多是过往的帝王和英雄,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偶尔也有一些家长里短什么的。

寒浞对客人的故事非常着迷,对客人的东西更感兴趣。

当时能够有钱打车的,大多是当官的。这些人身上穿的戴的,手里提的携的,尽是寒浞没见过的好东西,或者新奇玩意儿。寒浞见到了就想要,这时他父亲便会掏出钱来,央求客人卖给自己,以满足儿子的心愿。

到了稍大一点儿,寒浞往往会趁父亲不注意时,自己打开包裹,把东西偷偷拿出来,然后再把包裹复原好。

如果客人在车上,寒浞就会伸手向客人要。客人若是给他,什么事儿也没有,走你的。客人若是拒绝,这一路上就别想顺了,能保住条小命,就算不错了。

因为寒浞会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车捣鼓得颠簸起来,让人如坐过山车般,把肠胃都给吐出来。

再不就是干脆趴车,让车走不了道儿。

那时寒浞不过四五岁的年纪,谁也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心机,能干出这么损德,技术含量又这么高的事情。

5

后来寒浞的父亲知道了真相,出车时就不想带他了。

可是寒浞不依,又哭又闹,实在不行,就跟着车跑。父亲无奈,只好又带上他。

没想到,这一回把事情闹大了。

一天寒国的一位首领,要到河对岸去看望朋友,带了不少东西上车。路上,寒浞又偷偷向这个首领要东西。结果首领不但不给,还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过了一会儿,车直接就翻了,差一点把首领摔死。

没过几日,寒浞父亲的饭碗便跟着砸了。

为了报复首领,寒浞故意在首领的必经之路,挖了个坑,又在坑里面灌上了大粪,最后把坑平整好。

首领早上出来的时候,稳稳当当地掉进了粪坑里。

一气之下,首领命人把寒浞捉来,要赏他二十大板。

关键时刻,寒浞父亲出面,央求首领饶了儿子。

毕竟是老司机,有面儿,于是首领放过寒浞,免了他一顿板子。

如此坑爹,坑邻居,坑首领,寒浞父母终于醒悟,自己的儿子作成这样,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

可是这时寒浞已经七八岁,进入叛逆期,不好管了。

特别是寒浞他妈,见儿子说也不听,道也不理,心急如焚,索性就天天跟在他后头,盯着他。

有一天降暴雨,河水泛滥,他妈又去盯梢寒浞,被寒浞发现了,寒浞跟他妈大吵一架,然后一头扎进河里,再也没有露头。

他妈以为儿子又叫水冲走了,吓得一屁股坐在河边,嗷嗷大哭。直到后来有个邻人找来,向她告状,说寒浞又把他们家的鸡偷走宰吃了,他妈这才知道,熊孩子早就回家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