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队长便教训道,小子,你刚才那一刀是不是加入灵石了,谁让你用法器的?我不是一直告诉大家不要轻易动用法器,刚才三伍长他们一直就没有用!你知不知道,我们这镇妖刀、镇妖箭是专门对付蛮修是妖修的,我们离军营极远,灵石消耗以后便无法补充,且我们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就这么只老虎而已,我们这么多人呢,要节约别他娘的浪费,小孩子也要学会遇事冷静。

兰晔一手扶住腰间的腰带,说道,大哥,灵石消耗尽了,没有关系,我还有其它的…….队长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又对着一伍长道,虎肉好吃,走了这么久了,也没有吃东西,快去做饭,别看了!一伍长答应一声,便带着人埋锅造饭忙碌起来,

兰晔转身要走,还是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我看这只老虎额头中间一横似乎是金线,看其年龄不大,应该是一只成精妖兽金线虎的幼崽。我在山中听闻金线虎残暴,成精以后乃是山中大妖,幼虎在此,成虎当也不远,快走为上。

听闻此言,周围的其他伍长和士兵不愿意了,皆想着前天和天狼族大军打了一天,昨天迷路又走了一天,今天继续迷路又走了这么久,实在走不动了。都说道,小孩,不要多言,这个大虫没有妖丹,甚至连妖丹雏型“卧坤点”也没有,这就是普通老虎,这小孩子打仗少,没见识。

队长甚为精细,再仔细的看了看老虎,觉得没有可疑之处。且老虎额头的黄线比较浅,应该是毛发的颜色变异而已。便不耐烦说道,行了行了,都别说了,做饭做饭,再走一会儿也不用别人打,我们自己就饿死了。又对着兰晔不耐烦的说道,自己好好检查一下,看看伤到了没有,没有就跟着大家一起做饭,去吧!

兰晔还是忍不住劝道,大哥,您知道我在山中多年,对妖兽了解一些,这老虎之所以没有卧坤点是这只老虎极为年幼,我们杀了幼兽,大妖可能很快就来了,我们必须快走!

队长烦了,道,行了行了,你见过的多,还是我们见过的多,以后跟着各位哥哥要多学习,不要多说了。接着近前看了一下兰晔的着装,帮着他微微整理了一下,然后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哈哈哈大笑道,去吧,既然你曾经打过猎,是老猎手,虎肉你来处理,记着把那个前腿前面的肉割下来,给我留着。一伍长也在前边催促道,快来干活,别说了。

兰晔无奈而退。他手脚麻利,行动快速,处理虎肉的手法就像穿花蝴蝶一样,极为好看,很快的就将虎肉处理好了。接着众人又拿出各种材料,又有人去远处捡来了许多的干燥枯枝,点燃以后,众人便炖、煮、蒸、烤起来。很快香味传来,引人馋涎欲滴。

小队驻地旁边旁边恰好有一棵大树,数人环抱粗细,遮住了午后的阳光,故阴凉极广,恰有微风吹来,吹得众人的衣衫微微摆动,异常舒服。

饭做好以后,众人便幕天席地,坐在大树下的阴凉里大口吃起肉来。军人的快乐就那么简单,连番的大战之后,这么片刻的安逸,也让这些刀头添血的汉子极为高兴。加上刚才大家齐心合力的杀了一只野兽,有打了胜仗的感觉,众人兴趣极高。

三伍长是个矮壮的汉子,笑道,队长,今天我们毕竟杀死一只野兽,也算是打了胜仗,喝一点吧,黄酒也不醉人,解解乏。队长大手一挥道,拿酒拿酒,喝!又提醒道,小心点,不能喝多,每人不能超过两壶。众人更加高兴。围着队长奉承话不断,皆道,队长刚才那一刀帅极了,要是一只妖兽就好了,获得一颗妖丹我们可就赚了。队长也高兴起来,说道,也不能那么说,要是妖兽还是很麻烦的。众人皆道,麻烦什么,咱们人虽少,可是也有10张法弓,还有法枪和法刀,这些东西在手,再加上队长,怕个蛋?接着又有人凑趣道,队长,我看您那把刀极快,不似是凡品。没有您这把刀,今天我们不能这么快就拿下那只大虫。队长本来就高兴,又喝了点酒,兴致勃勃的,也愿意显摆显摆,笑道,这把刀可是我的传家宝,给你们开开眼。从靴子里拿出短刀,连鞘带刀扔给了众人。众人传看,队长又道,这是宝刀,刚刚大战一场,正在养刀,大家不要把刀随意的拔出来。众人答应一声,细看过去。那把刀,大约尺余长短,虽然没有拔出鞘,可是入手极沉,样式古朴,一看就不是凡品。最后传到兰晔手里。兰晔拿到手里,就觉得自己内里真气流转,似乎和这把刀隐隐呼应,心中略微沉吟了一下,便将这把刀还给了队长。队长知道兰晔也看出来了,便看着兰晔大有深意的点点头。

二伍长是个精干的年轻人,沉吟一下,对着队长说道,队长,我们这一派的功夫,其实和北疆一些猎人自古流传的一些功夫有些共同之处。传说,北疆一些猎人虽然不是修士,但是也可以和一些修士妖兽抗衡,而且传说一些猎手的猎刀是和他们的修行的功法配合的。过去,千羽阁重金购买过这些猎户的武器,还专门派出门内精通炼器的高手进行仿制,却仿制不出。即便是千羽阁购买的猎户修行的功法,也是互不统一,有的这样练习有的是那样练习,互相矛盾而且威力也不甚大,对付普通的妖兽马马虎虎,对付修为稍微高一点的没有多大的用处。你这把刀,绝不是凡物。因为,现在的以武入道的炼体士很少,一是入门不易,且大多最后成就不高。所以现在炼体士的门派相较于炼气士的门派,显得少,且大多不过二流门派,当然名门大派里也有些炼体的功法则另论。我家里老人说过,上古宋王大帝时代,那时候炼体士比现在多多了。且现在我们使用的法器皆需要灵气支持,当然也有一些炼体士为主的门派的武器也不需要有灵气支撑,但是威力与上古时期也不可比较,也与传说中的炼体士开山劈海的神通不一样。毫无疑问您这把短刀应该是上古的东西,我似乎也能沟通,但并不是说我能掌控这把刀,隐隐似乎是警告我不要靠近。看来传说是真的,上古的东西是需要和相应的功法配合的,我们家所学的东西可能和上古的功法差距甚远,您这个从哪里来的。队长笑道,好眼力、好见识!这确实是上古的东西,家传的宝贝。一伍长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修长的年轻人,此时,也忍不住感慨道,我们家族的功法,其实也和远古炼体士的修炼功法有些渊源,可是没有什么用,家族里的人都练不出来,可能是宋王大帝时代炼体士修行功法失传导致的。想当年,宋王大帝横扫天下的墨羽精骑,其实就是远古炼体士构成的,何其壮哉!

队长似乎不愿意多说,将宝刀随手收回,并插入靴内,然后闷闷的大口的喝了一口酒,突然道,战场上生死难测,大家都是多年的战友,指不定谁活着谁死去,如果我死了,你们还活着,记住了,我的尸体你们可以不用管,但是这把刀一定帮我送回家去,拜托了。众人听着队长的话,皆劝解道,队长怎么说丧气的话,过了这个山谷,我们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回去以后,队长肯定高升,不是将军,就是大帅!队长笑了笑,不置可否。

三伍长问道,队长,我听说,您家里是安东郡的一流世家,以您的身份为什么要从军。队长笑道,不能算吧,即便是在安东郡可能也就算是二流,来这里主要挣些军功,然后回去打理家族生意养老。

冀州人族的军队的士兵,其实都是武林高手,本领非凡,皆能够单掌开碑裂石,走高楼越大厦如履平地。道理很简单,军队里这些能够抗衡修士的法器,不是随随便便给谁谁就能用的。故这里的哪怕最普通的士兵在家乡里面都算是精英。结果来到这里从军以后,被呼东喝西的,也没挣着什么战功。再加上这么一场大战,上面给的任务就不明确,自己这一队得到命令是探路,和蛮族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天,回来以后,居然连一个接应的都没有。上面这些长官老总,就不知道体恤下面。众人皆愤愤不平的议论着。队长更加意兴阑珊,挥了挥手,说道,别说了,快点吃完,我们还要赶路,不能再耽搁了,下午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众人也都是老兵,知道轻重。此时休息的差不多了,也知道此地不能耽搁,一个个吃完以后,都是默默起身收拾东西。

队长一抹嘴巴,站起身来,对滴酒未沾却早已经吃好的兰晔说道,走,一起方便方便。

兰晔起身跟着队长找了附近一个僻静之处,方便好以后。队长却没有走,面对着已经偏西的太阳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应该快点走?兰晔道,是,大哥!

队长忽然深沉起来,两眼似乎看破世事般的看着远方淡淡说道,这里本来就是各族杂居之处,且近些天来,天狼族在战场上占优,推进速度极快,这里应该是被天狼族占领了,妖兽蛮修应该极多,早走晚走没有太大的区别。再说了,我们带着那么重的装备,走了三天了,弟兄们也走不动了。说到这里,队长微微叹息一声,劝诫道,小子,不要总是皱着眉头。要记住,生逢乱世,就不要想着世事皆如自己所愿,要懂得享受现在。打了败仗可以哭可以闹,打了胜仗就要嚣张跋扈,你看大家吃肉喝酒的时候多么开心,队长喃喃自语道,因为只有这样人才会放松下来,才有可能活下去。

兰晔道,可是,大哥您也知道,现在周围越来越静,摆明有一只大妖正在靠近。

队长笑了,我在北疆5年了,无日不战,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呢。我已是名副其实的百战之余了,这次如果不死,回去以后大概能让我当个佐领或者再进一步提拔为校尉,五年能提升到这个职位,已经不算慢了。可是,我不干了,每一天都是许多兄弟死去,每一天都是生死间的徘徊,每多活一天似乎都是赚了,我累了,我要回家。你可以跟着我一起走,我的军功够了,可以带着你脱离军籍。去我们那里吧,我家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不会亏待你。我还有一个小弟和一个妹妹,他们和你年龄方佛,到时候介绍你们认识。

兰晔摇头道,我也想回家,我家在荆州,我也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我想回去看看家里人。队长也不介意兰晔的拒绝,啪地一巴掌拍在兰晔的后背上,好的,那你就回家,如果愿意来,就到安东郡找我,我们家有很多和远古炼体术有关的古书,到时候你来,我们共同钻研,你修炼的功法和你腰间的东西大有来历,说不定我们能够开创一个传奇的宗派。

兰晔点头,但又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认识字不多,不会看书。

队长哈哈大笑道,谁他娘的还不是个粗人?二弟和小妹认字较多。似乎说到了小弟和小妹,队长便极为自豪,接着道,到时候就让他们帮忙!兰晔点头笑道,好,大哥听您的!

队长转身道,走吧,拉了老子一手的尿。

兰晔跟着队长前去,眼看着前面众人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队长边走便喊到,快点,这里不安全!其实不用队长警告,老兵们都有些警觉,皆暗暗各自准备着。

队长又看了看周围,果断下令道,结走马阵,离开这个地方!

众人听令,刚要有所动作,也就是这个时候,出事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