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这为师却是不知。”

在黎修戎诧异的目光中,俞老脸不红心不跳,淡淡的说道。

天天叫着嚷着灵根之才,日后成就定当不凡如何如何的,搞的好像了解颇深的样子。到了现在具体问起来,却是直言不知道?

黎修戎突然有些头疼。

“你莫要如此看着为师。”

俞老又不知从哪里掏出了那套茶具放在地上,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轻啄起来,似是一点也不觉得尴尬,解释道:

“几千年来关于灵根的记载也只有数百,大多还只是只言片语,不甚详细。而且不同的人觉醒灵根大多也不同,似刀枪剑戟这般武器比较常见,走兽飞禽,花草树木也是不少,更有似云雨风雪,雷霆火焰这类元素之物。不过记载中,却是未曾出现过青莲这般灵根,是以,为师不得而知也实属正常。”

黎修戎点了点头,也是对自己的灵根起了兴趣,急忙问道:“那师傅,书上可有记载某些灵根的具体用途?或许从中可推演一二。”

“自然是有。”俞老又饮了一杯茶书,给黎修戎也倒了一杯,递了过去,顾左右而言他。

“急躁可不是甚的好心性,这塔中一块千年的先天青神木抽了嫩芽,长了新叶,被我采了泡茶,还算不错,有清心功效,你也尝尝。”

拿先天灵木的叶子泡水,也只有俞老能这般奢侈了。若是让人听得这句“还算不错”的评价,怕是要气的当场去世。

黎修戎接过茶杯,闻着确实心旷神怡,飘飘欲仙,好奇问道:“师傅还在这塔中还种了树木?”

俞老摇了摇头,将那茶水一饮而尽,“三百年前便被人砍了下来的一节残木,根都不知在何处,哪里还种的下?况且我也没得那般闲工夫浇水施肥。”

“那不是已经死了?”黎修戎瞪眼惊叹,也顾不上喝那茶水,“死了也能长出新芽?”

俞老也不说话,放下茶杯,伸手轻轻一拉,便将左手的拇指折了下来,但却不见一滴鲜血,看的黎修戎猛地站了起来,有些结巴的慌忙说道:“师,师傅,您,您这是何意?徒儿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您直言便是,为何如此?您且等着,我为你寻太医过来!”

见黎修戎手忙脚乱的样子,俞老也是笑了起来,不再逗弄他,说道:“傻徒儿,莫慌,你且看这里!”

说着,俞老将那右手中折断的拇指又放了回去,微光流转,在黎修戎不可置信的目光中又接了回去,微光散去,完好无损。

“这,这……”

这般神奇,像急了他昨日觉醒灵根时涌出的白光。

俞老笑着解释道:“这只不过是小道罢了,修行亦是修身。等到一定境界,体内生气源源不断,断肢重生也不过尔尔。”

“似先天灵木更是如此,蕴藏生机胜过人类数十数百倍,若是我有心栽培,寻一灵土埋下,等个百年便是根茎也长的出来。”

“原来如此。”

有师尊现身说法,黎修戎自然信服,再次盘腿坐下,轻饮茶水,入口微苦,回味清甜,顿时感觉心境清澈,舒畅无比。

“这般茶水,果真神奇!”

此刻也不急躁,就那般平和的看着眼前的老人,静静等着。

俞老含笑点了点头,似是在回忆一般,缓缓开口:“皇室中流传,三百年前高祖手下有个得力干将,名曰沈仙楼!”

黎修戎好奇道:“是皇宫西门的那个,仙楼?”

俞老颔首,眼中略微向往:“相传她出生之时一道剑气冲天而起,百兵齐鸣,万剑臣服,便是那些没有开了灵性的凡剑亦是如此。数十万的飞剑于天空之上汇成一把擎天巨剑,纷纷呜鸣,仿若在迎接万剑之主。自此沈仙楼与剑为伴,天生便觉醒了滔天剑意,任何剑法于她手中皆如吃饭喝水,信手拈来。天下剑客无数,天赋异禀也是不少,可偏偏遇她便挨了半头。不过二十芳华,便已臻之剑道巅峰,无人出其左右三十岁追随高祖,纵横战场,镇压江湖,是当时公认的天下第一!成就剑仙之名!”

“剑仙?”

黎修戎感觉呼吸有些急促,“可是成了一品之上,那成仙做祖的境界?”

“成仙做祖?”

俞老愣了愣,摇了摇头笑道:“一品之上虽说难得,却还是未到成仙做祖的地步,不过是凡人的绝巅罢了。说是剑仙,却也只是江湖给的虚名,不过她却是做到了一个凡人的极致,只差那最后一步,只可惜……”

俞老说着,忽然没来由的一叹,却是不说话了。

虽说心中好奇,但见师傅没有多说的意思,他心思通透,便也不再多问。

见黎修戎耐得住性子,俞老也是点了点头,转而说道:“要说这剑灵根记载的算是最详细的了,且也算是少有的重复出现的灵根。不过却是在那沈仙楼之后,大概是在二十年前的样子,亦出现了那万剑齐飞的天地异象,引出了不少势力寻找,想要再造一个纵横无敌的沈仙楼。不过待寻到生了异象的那个小镇,却是扑了个空。不说未寻到觉醒了灵根的那个天才,便是整个镇子也是空无一人,死气沉沉,听人说那小镇早已空了十年了,那灵根之才也再未曾听过。”

“现在看来,应该是出了甚的意外吧,世上早夭的天才也是不少。”

俞老又是斟了一杯茶水,有些可惜,亦有些庆幸。

黎修戎疑惑道:“为何?”

俞老看了一眼眼前的少年,似有所指的说道:“世间不可有灵根之才共存,这是定数。”

黎修戎了然的点了点头,似是明白了师傅脸上的庆幸。

黎修戎苦笑道:“那我这青莲灵根,却是比那剑灵根要抽象的不少。若真要推测它的用途,还真是有些困难。”

俞老低头思索,出言道:“于道家来说,莲花是所尊奉的至洁、至妙、至神、至圣之物;于佛教来说,莲花无尘污垢,荡尽天下污尘,佛陀菩萨也多生于莲花之上,而依儒家所言,亦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说法,由此倒是也能看出一二。”

“不过这毕竟也只是为师的推测……”

俞老正说着,忽然顿下,饮了一口茶水,似笑非笑的说道:“或许让这地上躺着的丫头起来说说有什的变化,虽说她只是承了你的福泽,不及你得的好处,但毕竟是修士,身体有什的异样应当比你看的真切。”

黎修戎看了看地上的言幼书,依旧躺着一动不动,说道:“可是幼书还未醒……”

话没说完,便见那诱人的大眼睛颤动了两下,缓缓睁了开来。

拍了拍衣裙,施施然站起身来,盈盈一礼,没有一点迷茫,看上去已是醒了不知多久。

黎修戎抬眼瞧去,却是发现不知为何,言幼书比之先前多了一丝别样的味道,本是清雅可人的模样,现在添了几分圣洁高雅,就像出淤泥的青莲,让人自惭形秽。

言幼书确实早便醒了过来,只是沉浸在身体的异样中,让她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直到那俞老出言唤了自己,才睁开眼睛。

不说那本已断裂的手臂完好如初,便是境界也悄然到了八品圆满的层次,甚至隐隐有突破的迹象,丹田之内的灵气也像是被洗涤过一般,更加纯净,浓郁,比之先前多了不少的妙用。

更重要的是那周身窍穴!

言幼书无父无母没有后台,也就没有人为她通窍,幸得生来中等之姿,被那曹不四看上收养,几经生死才有了现在的修为。

可这次言幼书清醒之时,却异样的发现,那封闭已久的窍穴打开了大半!

本来只是三十之数,现在足足翻了一倍,达到了六十四,比之那些绝顶的天才还犹有过之,那般窍穴运转,吞吐灵气的速度让她久久不敢相信!

听了黎修戎与俞老的对话,也是知晓了一二,想来自己的变化与黎修戎觉醒的灵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说她便是连灵根是何物也未曾听过。

将言幼书昏迷之后的事全全告知,黎修戎便好奇的看着她,一脸的期待。

俞老也抚着胡须,笑问道:“丫头,你且说说这次醒来,身体可有甚的变化?莫要有所隐瞒。”

言幼书思索了片刻,似是在组织语言,斟酌着说道:“修为突破至圆满,七品境界屏障隐有松动迹象,伤势痊愈未有后遗症,身体轻灵远胜从前。”

“就这?”

俞老皱起了眉头,似是有些不满,蹙起眉头不悦道:“丫头你怕是没有听懂我说的话?”

言幼书叹了口气,说道:“心境亦有精进,灵台清明,往日那些不懂的武学招式融会贯通,意境玄玄豁然开朗。”

俞老这才面容平缓,轻饮茶水,对着黎修戎出言道:“看来这青莲灵根除却治愈伤势,净化心灵之外,对于修行悟性亦有极强的增幅,便是初窥一二,在灵根之中应该已算上佳。日后修行,灵根的其他功效自会一一浮现。”

言幼书低着头,面色平静。她心思聪慧,才将身体的变化分两次说了出来,却是将那最为让人心动的通窍能力藏在心里,不愿真的全盘托出。

在修行界,世人皆知过了一定年龄,便是再好的先天灵材也是通不了窍穴,若是让人知道了黎修戎灵根的此点妙用,怕是那些老不死的也会拉下脸面争强到手,这对黎修戎怕是极其不利。

虽然自己对那曹不四忠心耿耿,但是这次便是他问起来,怕是自己也不会与之多说。

这次,就当是回报黎修戎的救命之恩吧,日后定不会如此了。

言幼书看了一眼身旁的清秀少年,心中这样劝说着自己,可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想法,怕是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