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接着道:“待会带你去选功法,你要记住,要么,拿我玄天岭的《碧云剑录》,前期修炼灵种最易成功。或者是《春雨剑录》,入门也不困难,后面可以修炼掌门的春雨法剑。”
“至于别的功法,都是一些考核之时你抗拒你的灵剑中带的传承,贸然修炼,是不契合你的体质的。”
“当然”关山月补充道:“你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挑选。”
“是,师姐。”沈曜点点头。
既然如此,自己拿玄纲论便是十拿九稳。
关山月轻轻地吐了口气,转过头去跟高进说了几句,便抓着沈曜衣领,驾驭飞剑,破空而去。
燕支岭,乃是剑宗剑阵一脉,虽不是战力最强,但往往数名弟子结合起来,能够凭借剑阵越阶杀敌。修为高深者,还能挥手布阵,敌人未见一面,便死于阵中。
在这燕支岭中,有一座宝天阁,收录剑宗大部分典籍,功法。原本,各岭的功法都是在自己山中收藏,但十几年前云安岭大变,导致功法丢失许多。所以在这宝天阁内布下重重阵法,防止内贼外患。
宝天阁外,有两名在此看守的弟子在此把守,忽然一道剑光落在宝天阁面前。
关山月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道:“玄天岭关山月,带弟子沈曜考录功法。”
那两名弟子点点头,随后各掏出半块牌子,合在一起,将大门打开。
关山月拍了拍沈曜肩膀,道“去吧,记得我说的话。”
沈曜走到宝天阁门前,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走进宝天阁,他看到一名老头正趴在桌上,眼睛上带着一枚圆形透镜,正在摆弄一个看起来像法宝机关一样精致的东西。那名长老抬头看到沈曜,道:
“快点挑,只能在一层选。选完拿来给老夫翻印。”
宝天阁内,除了靠近门口的一张小桌子,便是大排大排的书架,在靠近里面的楼梯处,明显可以看到一幅玄奥阵图,被分散刻在地上和柱子上。
沈曜吸了口气,浓浓的书味让他回想起曾经在太乙门的日子。他走到一个写着功法的书架前,开始细细查看书名。
“春雨剑录,金阳剑诀,长春......碧云......”
待将这书架上的几百本书名完完整整地看了一圈后,沈曜心中疑惑道:“为什么没有《玄纲论》?”
这架子上应该是剑宗所有入门功法,沈曜再看了一圈,确定这里没有《玄纲论》后,又到别的书架,一排排的寻找。
找了许久,他才在一堆积灰严重的书中,找到《玄纲论》。
在这一圈书架,基本都是修炼心得,比如《春雨剑细谈》,《剑意初解》等等。
沈曜翻开玄纲论,草草看了几眼,便确定道:“就是它了。”,随即拿到看守长老那里拓印。
长老看了一眼沈曜的书,疑惑道:“玄纲论?,你确定要修炼这本上古功法?”
沈曜点点头,面容有些紧张。
那长老多看了沈曜两眼,随后摇摇头,将书拿去拓印,没过一会,就拿着一本崭新的书籍丢给沈曜,示意他快点离开。
沈曜接过书籍,怀着激动地心情走出宝天阁。看到沈曜走出,在旁等候的关师姐询问道:
“你选了春雨还是碧云?”
沈曜将手中的书递过去。
“《玄纲论》?”关师姐看了一眼,脸就黑了下来,她翻开前言,看完了上面的大致介绍后,脸色才稍微缓和,道:
“这本功法是我宗最原始的,也是最易修炼的,你对它有感觉?”
沈曜点点头,目光坚定。
站在一旁的两名弟子忍不住笑了两声,便被关山月冷若冰霜的眼神看的发毛,止住了笑容。
“哎,走吧。”关山月抓着沈曜衣领,踩上飞剑,返回玄天岭。
......
玄天岭的山顶,十分寒冷,阳光之下,树木都透着晶光。云光殿内,关山月站在在吴谷身前说着什么。
吴谷仿佛在琢磨什么难题,一会长叹,一会眉头紧皱,嘴巴里还嘀咕着:“先果后因,有因有果,那为什么又是这样......”
他回过神来,发现关山月居然在自己身边:“哦,小月,你刚刚说什么?”
“掌门师父,那沈曜拿了《玄纲论》,弟子想问要不要给他换一本功法修炼。虽然说是他自己选的,可是上一个选择玄纲论的高师兄,至今也没有凝结灵种......”
“《玄纲论》......”吴谷沉吟一会,道:“罢了,就让他修炼这个吧。毕竟是他自己选的,你若是那别的功法给他修炼,对他也不好。”
“可是师父,这违背了你的本意。弟子查阅过,那本修炼出来是最浅显的灵种,上古环境与现在已经不同,弟子怕他修炼到妙法境便停滞不前。”
“小月,我剑宗祖辈,用效率最低的剑灵种沟通天地,一样能斗得过仙魔。那弟子不是真的靠‘剑缘’入门,能够修炼出灵种就不错了,《玄纲论》也挺好。”
......
窗外下起绵绵细雨,天气阴沉沉的,空气又冷了几分。
沈曜打开屋子的门,脱下被雨水打湿的外衣,将怀中的几个本子掏了出来。
关师姐送他回来后,他又去高师兄那边拿了些笔墨和纸,作为笔记之用。
沈曜翻开玄纲论,细细地看了起来。
《玄纲论》共分三篇,第一篇是初代剑修的一些问答,第二篇是完整的灵种修炼法门,第三篇则是编撰者自己的一些感悟与后人的评价。
沈曜直接翻开第二篇,观看修炼灵种之法。
“吾等尝试多次,皆认为吸收灵气凝种与剑修之道冲突,遂放弃灵气,以剑意沟通天地,剑灵种自成。以下是剑意通天之法门......”
第二篇,洒洒洋洋列举了诸多剑意沟通天地,凝结剑灵种的方法,共几千字。
沈曜不断翻阅着,神色时而困惑,时而惊喜。看了许久,他抬起头,发现天色已经接近傍晚了。
“没想到剑宗走的路跟太乙门完全相反......”沈曜轻轻叩击桌子,合上了书,闭上眼开始推演。
没过一会,他头脑一阵发昏,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的精神再也无法集中。
他这才记起自己一天没吃东西了。
沈曜抬头看了一眼窗外,雨已经停了,于是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往食堂走去。
吃过饭后,沈曜回到自己房间,拿起从高师兄那里讨来的纸笔,边思考边写着,笔尖在纸上划出刷刷的声音,与外面的雨声相衬。
前世他最得意的功法,便是脱胎于《太玄经》的《念神决》,以神念为种,修炼之后,可以拓印天地灵纹,观察灵气细致入微。
但是如此,修炼之后与灵气沟通却十分困难。
剑宗《玄纲论》中,灵种并非刻意凝结,而是自动凝结。
这在沈曜看来,简直是鬼斧神工。
有意之法,无意为之,浑然天成。也许《玄纲论》在别人眼中不过是粗浅的修炼方法,但在沈曜眼里,创出这门功法的人简直是后无来者的奇才,天资媲美太乙仙尊!
若是自己能以《念神决》创出这种道法自然的功法,可以说是真正地在修炼之途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道路。
现在功法比之古时,可以说精巧了无数倍,在这种基础上,让灵种天然自成,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剑意入体,沟通天地......”沈曜回忆着《玄纲论》中的凝结之法,再对比自己之前创的《紫薇帝决》《阴阳阙》,对比十分直接。
尽管这些功法是自己前世观看无数典籍,推演数年才得到的,但与之相比,仿佛就成了小道一般。
沈曜翻开一页新纸,在上面画出《念神决》的运行路线,然后在其中一条上画了个叉。
“这个不要。”
然后他又在几条路线上画叉。
“不要,不要......这个也不要。”
他删减了许多条灵气运行的路线,最后重新得出一幅画面。
沈曜将它拿起来看,喃喃自语:“若是这样,也能做到灵气自动凝结灵种了,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
他将那幅图翻来覆去地看,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他点了灯,又看了许久,才吐出一句话:
“好像有点不好看。”
这时,窗外又下起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