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只有这样,陈言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与民心。

也就是所谓的有恒产者有恒心了!

只要能够收获农民阶级的民心,陈言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陈言有很多办法。

比如公布法律强行降低各个地主的地租比例,或者允许农民开垦荒地……

商人阶级的问题也好解决,只要陈言宣布开科取士,并且商人弟子也准许参加科举,再公布几条鼓励商业发展的条例,相信那些商人会全面倒向陈言这边的。

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在陈言眼中是最难搞的!

这些人和商人不一样,商人要的是商业利益,说白了就是钱。

而这些人却是更加贪心,想要的是土地!

他们从农民手里兼并土地,把农民变成他们的佃户,然后往死里压榨农民,让农民活不下去,然后造反。

农民只会将愤怒撒在君主身上,杀死君主,推翻王朝。

而不是杀光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是肆无忌惮的,因为他们不怕,即便是改朝换代又如何,新的朝代,新的君主照样得用他们来治理国家。

也就是说,这帮人忒不是东西!

打个比方,加入国家是一家公司,那文人士大夫就是公司的管理层,君主是公司老板,普通百姓是公司普通职员。

这些管理层瞎搞乱搞,等把公司搞垮了,被坑的是普通职员和老板。

他们却是直接跳槽到了别的公司,然后继续瞎搞乱搞!

陈言是绝不允许他们这么做的!

也就是说陈言或许和商人阶级也有合作的基础,但和地主阶级却是天生的对立。

因为,陈言绝不可能容忍他们去肆意兼并土地。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皆亡于土地兼并,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活不下了,就会举旗造反。

然后王朝就会在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中,走上末路,任谁都无法挽回。

直到人死的够多了,人口剧减,天下的土地和人口相比,再次变得多了起来。

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位雄主,一统天下,然后便是盛世!

等再过个二三百年,人再多了起来,土地不够分了,地主兼并土地到了一定地步。

很好,王朝末期到了。

这也就是所谓的王朝周期律了!

陈言宁愿站在整个地主阶级对立面,也不会允许他们兼并土地!

……

陈言并没有直接开始就最先对地主阶级动手改革,万事总需要有一个过程嘛!

首先,陈言准备先将荡虏军的军队体制改一下!

随着荡虏军军中的火枪,火炮的装备比例越来越高,荡虏军的作战方式也开始向着近代军队发展。

原来的军队编制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荡虏军的作战需要了。

需要好好的改一下!

陈言打算使用后世的,班,排,连,营,团,旅,师的作战编制。

一班十二人,八名火枪手,两名掷弹兵,一名医疗兵,一名通讯兵。

三班为一排!

三排为一营!

而到了营一级别往上,将会配备专门的医疗组,通讯组。

师旅级别更是配备有医疗营!

至于说炮兵,则是拎出来另算,成立专门的炮兵编制,和步兵编制人数相同,但是武器装备不同。

一个班一门火炮,一排三门,一连九门,一营二十七门,一团八十一门,一旅二百四十三门……

作战之时,抽调炮兵部队跟随步兵作战。

骑兵也是同样如此。

整编之后,荡虏军总共有兵力十四万!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陈言都不知道自己皈下有军队这么多。

其中十万都是步兵,两万炮兵,两万骑兵!

也就是十个步兵师,两个炮兵师,两个骑兵师。

实力绝对算是雄厚。

只不过,人数虽然有,但装备却是严重不足,尤其是炮兵的火炮和步兵的燧发火枪。

虽然秦国目前采取的是生产效率非常高的流水线生产,但依旧不够供给荡虏军大军的使用。

这也就导致,目前的荡虏军虽然火器不缺,但冷兵器却是依旧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

陈言在处理文一叠文件之后,将高云祥叫到了他的书房中。

“国丈,请坐吧!”

陈言微笑着招呼高云祥坐下。

高云祥看了一眼满脸笑意的陈言,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感觉有些背后冒凉气。

“殿……殿下,不知殿下寻臣来何事?”

陈言眼眸微微眯起询问道。

“国丈和孤乃是一家人,国丈无需客气,孤只是想要问一下,国丈觉得,无为而治如何?”

高云祥眨了眨眼睛,没听出来陈言话中的深意,直以为是陈言在向他询问国策。

秦国建立了一月余,但是国策依旧没有定下来,也就是说,陈言还没有定下,究竟是选择儒家官僚最喜欢的无为而治。

还是选择儒皮法骨的官员最喜欢的申明律法!

其实本来不该有这样的疑问的,毕竟自从汉武之后独尊儒术,儒家的无为而治仿佛成了天理。

但是,秦国自从陈言起兵至今,不管做什么,却是总是透着一股子法家的味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的朝堂上,才有了国策之争。

占据了大多数的传统的儒家士子坚持无为而治。

而那些真正跟着陈言起兵的重臣们,则是基本上都是野路子出身,由于受到陈言的影响,而觉得法家的道路才是应该的,正确的。

而陈言呢?

他所长大的世界可是真正做到了依法治国,虽然也避免不了有些人情世故,但大体还是在依法治国的框架内的。

从小就被灌输要遵从法律的陈言,怎么可能接受无为而治的国策。

高云祥是最正统的儒门士子出生,也就是说,无为而治那一套,是深入他的骨子里的。

被陈言这么一问,他的眼睛猛然一亮说道。

“殿下,在臣看来无为而治当真是大善!”

“圣人云,无为而治,各司其职,则天下大同,我秦国刚立,正是民生疲敝之际,还请殿下以天下生民为重,推行无为而治的国策,与民休养生息。”

高云祥从椅子上起身,一下子跪在了陈言面前,声情并茂的说道。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