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无法,只能逃往蓟城,自己儿子还有两万兵马在那呢,不像历史上一直逃到居庸县,破城被抓。
刘和看到远处刘虞的兵营火光冲天,就知道公孙瓒冲营了,当即和太史慈带领骑兵前往接应,行至半途,就见几十骑护着刘虞狂奔而来,在其身后几十步距离就是公孙瓒带领的追兵。
公孙瓒老远一看刘和带领骑兵赶来,知道机会已失,但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刘虞走,当即弯弓搭箭朝刘虞射去,连射三箭也不看结果领兵就撤走了。
而刘虞这边眼见刘和来援,都松了一口气,不防公孙瓒以弓箭射刘虞,其中两箭被鲜于辅挡下,却没挡住第三只箭,直接插在了刘虞背上。
刘和摔军赶到近前见状大惊,赶紧让太史慈率三千骑兵追击公孙瓒,务必不能让他跑了,自己率两千骑兵护送刘虞回转蓟城。
再说公孙瓒这边,公孙瓒知道自己士卒不足,无法守住易京,也等不及援军,当即带领三百余骑兵准备前去寻找自己的军队。
公孙瓒领兵向东而去准备去往渔阳郡,行过八角庄时,突然从道路两旁林地内冲出千余士卒,大喊着活捉公孙瓒,就对公孙瓒及其士卒发起了攻击。
公孙瓒暗道不好,中埋伏了,当即趁士卒还没合围之前领兵后退,虽然撤的及时,但也损失了几十骑,公孙瓒知道不易在此久缠,当即领兵往南绕山而行。
当行至两山之间的峡谷之时,公孙瓒派前哨先行探查,千余伏兵于是尽出,防守于山间峡谷,公孙瓒知道后有追兵,当即以手上不到三百之骑兵发起了一次冲锋,千余守兵虽是新兵,但只是防守还是无法让公孙瓒攻破的。
公孙瓒见打不通通道,当即率剩余几十骑继续往南而去,他知道东边有重兵把守,北边有骑兵追击,而西边是蓟城所在,他只能往南而去,公孙瓒相信只要他能过了饮马河就可以脱离危险了。
但公孙瓒不知道的是,审配率领两千士卒在北边的高粱河驻守,田丰率领两千士卒在南面的饮马河驻守,其余五千士卒被田丰审配布守在两河之间的要道上,他是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的。
当天放亮时,公孙瓒到达饮马河岸,看见面前军容整齐的数千士卒时彻底绝望了,而就在这时,太史慈率领的三千骑兵,也分三个队伍从三个方向包围而来,他和麾下几十骑被五千人彻底包了饺子。
田丰喊道:“公孙瓒,你如今已无路可走,快快下马投降。”
公孙瓒一脸怒容的道:“呸!无耻小人,想要我投降,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田丰无所谓的道:“事到如今,你何必做无谓的牺牲呢?”
公孙瓒怒吼道:“想我公孙瓒,戎马一生,杀乌桓鲜卑都没眨过眼,没想到竟败在你等小人身上。还想要我投降,呸!我公孙瓒只会战死,不会苟活,废话少说,来吧,死我也要拉你们几个当垫背的。”
当即,田丰准备下令进攻时,太史慈对田丰道:“让我来吧。”
随后太史慈单枪匹马出阵对公孙瓒道:“公孙将军你也算勇武过人,只可惜你为祸百姓,不听君令。今日我与你单打独斗,不知你可敢!”
公孙瓒道:“无名之辈,既然你想找死,我成全你。正好我也多一个垫背的。”说完,公孙瓒哈哈大笑。
当即田丰令包围圈扩大,让中间场地够太史慈和公孙瓒战斗之用。
当即两人手持马槊,纵马与场上来回冲刺互相斗了起来。
要知道公孙瓒长年征战沙场,又与鲜卑乌桓战斗不停,武艺自是不用多说。而太史慈现在虽然无甚名气,但历史上可是能独斗孙策十三骑的人物,岂是好相与的。
两人互斗了三十余回合,公孙瓒渐渐不支了起来,要不是公孙瓒有一匹好马,而太史慈的只是一匹普通战马,恐怕早已丧命。
但就算如此,两人斗到五十合时,公孙瓒还是由于气力不支,被太史慈寻到机会刺于马下。而公孙瓒麾下几十骑兵见公孙瓒身死,当即朝太史慈攻击而来,被田丰下令全杀了。
至此,一代枭雄公孙瓒落幕,含恨死在了平平无奇的饮马河边,从此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杀了公孙瓒的太史慈田丰一行立即回兵蓟城,并派人通知其他各路人马撤回。
而刘和这边,由于公孙瓒临逃走前的三箭让刘虞重伤,刘和匆匆护送刘虞回了蓟城,经过医者救治后依然昏迷不醒,至于生命是否无忧还需观察。
刘和这时心里也有点慌乱,虽然说刘虞死在这一年,但没死在这一战啊。到底是天命难违还是自己的到来引起的蝴蝶效应?刘和也不知道。
刘虞虽然昏迷不醒了,但刘和的计划还要实行,他让鲜于辅先去收拢溃兵,等待太史慈等人回城后,刘和召集幽州州府的主要人员开了个会。
会上刘和宣布了公孙瓒被诛杀,以及刘虞重伤需要修养,自己暂时代领幽州牧一职。原幽州官府的人员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刘虞还没死,而且就算刘虞死了,除了刘和暂时也没谁有那个威望当幽州牧,刘和可是刚杀了公孙瓒,谁敢冒头。
至于公孙瓒,刘和决定以厚礼葬之,毕竟是个豪杰人物,身死债消,没必要拿人遗体出气,而且还能博得个好名声。
而公孙家族的人,刘和放是不可能的,但他也没那么弑杀,作为穿越之人,如果动不动灭人九族,那只能说他已经心态失衡了,所以只能圈养了。
接下来刘和派鲜于辅为主将田丰为军师,率领其麾下原本的士卒再取郡兵补齐两万五千人马,收降冀州公孙瓒的势力。
再以太史慈为主将,审配为军师率两万虎贲军进军冀州,收降公孙瓒于冀州的势力,又让华歆随军南下,齐周领五千郡兵护卫,等太史慈收降后由其治理。
又以荀彧为别驾兼薄曹从事,统领冀州事物,其他人员辅佐之。
刘虞这次召集的士卒还有四万余人,刘和取其中两万守蓟城以防不测,其余人等都遣回各自郡县。
随后刘和又派遣官员去往长安,一是禀报公孙瓒为祸幽冀两州,劫掠百姓,又私自筑城抗衡州牧,被刘虞诛杀,但刘虞也身受重伤,暂由刘虞之子侍中刘和代领幽州牧。
第二件事是蔡邕之女蔡琰,如果刘和放任不管,那么蔡琰的后半生必然凄惨,对于天下第一才女的悲惨遭遇谁不惋惜。
刘和既然已提前知道了,又有那能力,为什么不拉她一把呢?所以刘和让人无论如何都要把蔡琰接到幽州来,实在没办用绑的都行。
刘和把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又主持了两天事物之后就把一切交给了荀彧,并叮嘱荀彧注意是否有可用之人才。
这两天刘和也算看出来了,刘虞原来官府的人员才能都一般,最多能治理一郡甚至一县之地,原本有个能用的魏攸还在去年病逝了。所以刘和现在是求贤若渴。
刘虞一直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经过医师诊断,虽然性命无碍了,但由于失血过多,伤及元气,也不能超劳了,只能长期安心静养。
刘虞醒来见到刘和立即问道:“公孙伯珪呢?”
刘和答道:“阿父无忧,公孙瓒已被孩儿麾下太史慈诛杀,而且孩儿已下令太史慈鲜于辅率兵收降公孙瓒的势力去了。”
“如此就好,只是幽州事物繁多,我现在又无法处理,你还要多上心。”
“阿父还请安心休养,如今幽州事物我已让文若先生代为处理,以文若先生之能当无忧的。”
“荀文若确实不负许子将王佐之才的评价,和儿你能请的他来辅佐我也是可以放心修养了。”
刘虞和刘和说了这一会话就感觉疲惫了,又昏昏欲睡,毕竟重伤刚醒,刘和见父亲疲惫便告辞离开了。
如今刘和也算完成了他的初步目标,有了和各路诸侯一争的本钱,只是公孙瓒一死,乌桓鲜卑少了武力震慑,恐不能长久保持和平。
刘和可不像刘虞那样天真,认为可以靠优待就让少数民族一直归心,如果此法可行的话少数民族也不会和华夏各时代的王朝争斗不休。
你有雄心,人家也有,人家也想能占据肥沃的土地,也想过着中原士大夫的奢靡生活。
荀彧等人认为现在不适合攻打袁绍,那就只能缓一缓,而鲜卑乌桓因为刘虞的安抚,公孙瓒的打压,刘和相信,他们一两年内不敢作乱,但公孙瓒已死,他的威名最多也就还能压一两年。
而刘和要做的就是这一年内能否积聚起力量南攻袁绍,北拒鲜卑乌桓。刘和一人思索了好些天,但都不得头绪,毕竟袁绍就是块硬骨头,想啃下来就不简单了,而且就算啃下来了,还有黑山众黄巾山贼,更不要不说北边的乌桓鲜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