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袁绍中军大营中,袁绍召集麾下谋士沮授、许攸、郭图、荀谌、辛评、辛毗、逢纪等人商议该如何应对此事。

袁绍气愤的叫道:“刘虞老儿欺人太甚,当初让他当皇帝,说什么国有正统,宁愿投匈奴都坚决不干,如今却跑来抢我冀州的土地,他这分明就是和我作对啊。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

沮授等人劝道:“主公还请息怒。”

袁绍一拍案几道:“息怒?你们让我如何息怒。都说说,此事该如何应对。”

“臣以为当派使者前去幽州找刘使君协商。”沮授道。

“放屁,人家都打到我们家门口来了,我们还要忍气吞声,要知道主公才是冀州牧,不是他刘伯安。”郭图厉声说道。

“那按你的意思,是要现在就打?就算打退了这太史慈,然后呢?刘使君再派兵来进攻时恐怕就不止这么点人马了。到那时怎么办?”沮授道。

“他要打就继续打是了,主公能打退的了公孙瓒,还怕那刘伯安?我承认他刘伯安治政能力天下翘楚,可论领兵打仗,呵呵,不是我瞧不起他。”许攸翻了个白眼,也与沮授唱着反调。

“刘使君统兵能力或许是不行,但不代表他麾下就没有能统兵的,就说对面这太史慈,就是一个有能力的,要不然能牵着我们,把营销文耍的团团转?”沮授反驳道。

“你一口一个刘使君的,是不是想趁此机会助他刘伯安一统冀州,你好携功投靠他啊。”郭图道。

接着郭图又对袁绍道:“主公,还请您注意,不要着了此人的道。”

“你血口喷人!”沮授怒声对着郭图道。

“我是不是血口喷人你自己心里清楚。”

“你个无耻小人,我对主公的忠心,日月可鉴。”

“就不知道你那日月鉴的忠,是对主公的还是对那刘伯安的。”

“你……”沮授感到很无力,为什么主公麾下会有这样的小人。

众人见沮授与郭图吵起来了,也乐的看热闹,为着啥呢?

袁绍麾下原本就是郭图荀谌许攸逢纪这些人为谋士的,但袁绍当了幽州牧后就非常重用沮授,一个后来的盖过了所有人,其他人当然吃味了。

特别是许攸郭图两人,堪称吃醋小能手,内斗第一人,只要沮授认为对的,他们都要跳出来反对一手。

当然不是他们蠢,看不清局势,而是在他们眼中,局势没有完全崩坏前,先搞倒压在头上的人要紧。

而且袁绍怕刘虞进攻,刘虞就不怕袁绍狗急跳墙吗?就算现在开打,也就是打几仗后再议和,大不了到时多赔点东西呗,但假如打赢了呢?那他们就是功臣了。

还是袁绍看不下去了,虽然因为郭图的话语心里对沮授有点疙瘩了,但当前之事才是要紧。

当下道:“够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应对现在的情况,不是来看你们吵架的。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看法,荀谌,你先来。”

“回禀主公,我认为当派使者前往幽州。”

“为何?”

“如今主公在冀州还不稳固,若与幽州牧开战,只能凭手上现有的力量力有未逮,若主公先发起战争,关东士族不一定愿意帮助主公得罪幽州牧。”

“我若不战,他们就愿意帮助我了?还有如果他刘伯安主动进攻,他们可会帮助我?还是会坐壁上观?”

“在下以为,主公这时候当停战稳固势力为主,至于关东士族,主公家族毕竟是四世三公,天下士族的翘楚,而刘使君却是汉室宗亲,与天下士族天生是有隔阂的。”

“你说的有道理,他刘伯安毕竟是汉室宗亲,忌讳比我多。你们怎么看?”袁绍又看向其他人。

“友若兄说的在理,还是当先停战稳固势力为先。”辛评、逢纪等人符合道。

而许攸、郭图见众人都要议和,也是罢手,当即道:“若是此时不战,那我们当派谁去往幽州,出使又能达到什么目的呢?不战一场的话他刘伯安他会轻易的撤军吗?还是说要主公割地赔款赔女人,忍受胯下之辱。”

沮授当即道:“如果开战后再去议和,要是赢了还好说,如果输了呢?哪怕战平都是对主公不利。更何况太史慈守城不出,如何战,凭我们这两万人马攻城吗?”

“那你说说看出使幽州能有什么结果。”

“不论刘使君主动撤军还是不撤军,或者主公以礼让其撤军,都好过现在。刘使君撤军一切不提,若不愿撤军,到时等主公稳定势力后也有进攻的理由,以冀州牧的身份收复冀州土地的名义,到时相信无论是主公麾下的百姓还是士族都会出力。”

“那和此时开战有何不同,此时也可以收复冀州土地的名义开战啊。”

“此时主公势力不稳,百姓不服,士族观望,若刘使君全面开战,如何能行,需知成大事者要不拘小节,一时的得失算什么。”

“你们也不要争了,主公,一切还请您定夺,是战是和。”逢纪看他们争吵不休,看不下去了,对着袁绍道。

袁绍刚一直保持沉默,也是实在拿不定主意,现在逢纪开了头,他不拿主意也不好了,看着面前的几位谋士也是头疼。

当下道:“还是先派人出使幽州吧,至于是战是和,等出使结果出来再说。你们谁愿意去啊。”

底下一众人都保持沉默,沮授本想去的,但他也注意到刚才袁绍对他有一点不满了,也就没再提。

袁绍见半天无人应答,也是颇为生气,道:“刚你们还争吵不休,怎么现在又不愿替我分忧了?佐治,就你了,你替我跑一趟吧。”

辛毗看袁绍点自己名了,也无法,当下领命道:“遵命,在下立刻去往幽州。只不知主公的底线是什么。”

“退军,无论如何要让刘伯安退军,冀州郡县能拿回来多少是多少,若是能全拿回来最好,至于代价,看对方要价了,马匹不能给,其他的到时你随机应变吧,只要不是太过份,就应了他们。”

“是,那我去了。”

“让高览领人与你一起吧,也好保护你的安全。”

“多谢主公!”

稍顷,辛毗领着高览一行人往蓟城而去。

刘和这边收到完整的情报时,辛毗一行也已进入幽州,刘和为了显示平和当即派人去迎接他们。

一行人在蓟城官府相见后,刘和摆酒宴请他们吃了一顿,之后连续三天把他们晾在驿馆,不闻不问,也不见他们。

辛毗知道这是下马威了,依旧每天辰时准点去官府求见,然后在官府等到午时回去,刘和可以不见他,但他的态度不能没有,这时候是他们有求于刘和。

刘和知道也不能把人逼急了,要知道这时候的人血性是比较重的,要是辛毗一怒之下挥袖而去,他也会吃鸡不成倒蚀把米。

别看袁绍只有两万人,而刘和吞了公孙瓒的势力,应该实力远远超过袁绍,毕竟袁绍和公孙瓒打的有来有往,但你要知道这可不是袁绍的真正实力。

他在南边可还和袁术争斗不休,而刚刚实力大涨的曹老板现在还是他坚定的盟友,真要打起来,谁胜谁负其实难料。

谈判还是要进行的,刘和在第四天接见了辛毗,开始了正式的谈判,刘和方参与者刘和、荀彧、田丰三人,袁绍方辛毗、高览两人。

双方分宾主坐下后,刘和先说道:“幽州刚定,事物繁忙,没估计的上使者,十分抱歉,还请使者不要介意。”刘和嘴上说着抱歉,但一丝抱歉的表情都欠奉。

辛毗也不介意,“公子应该知道我等的来意,在下也不和公子绕弯子了,不知公子如何才肯撤军。”

“撤军?我为什么要撤军呢?给我一个理由。”刘和说道。

“我家主公袁绍乃是冀州牧,冀州应该归属我家主公麾下治理。”

“冀州牧,好一个冀州牧,元皓先生,好像当初我们也在冀州吧,他袁本初是怎么得的这个冀州牧的啊。”刘和对着田丰说道。

田丰什么人物,嘛还不明白刘和的意思。

“回少君,当初是袁绍和公孙伯珪联合出兵,韩馥被逼无奈出让的冀州牧给袁绍的。”

“嗯,当时公孙伯珪为什么要出兵?”

“听说好像是袁绍要与他共治幽州,一人一半。”

“这么说来,那公孙伯珪也是我幽州麾下将领,虽然因劫掠百姓被诛,但他的治下也应该是我幽州治下才是,佐治先生,你说是不是啊!”

刘和和田丰这个双簧唱的,刘和立马站住跟脚了。

辛毗也不慌不忙的道:“公子明鉴,我家主公与公孙伯珪之间并无此交易。”

“哦,这么说来的话,公孙伯珪义干云天啊,难道我杀错义士了?只是不知公孙伯珪如此义气又为何与袁本初争斗不止啊,先生可否解惑?”

“这就不是在下得知的了,有可能是公孙伯珪当初想攻打幽州,只是前任幽州牧让位于我家主公,使他的计划不能得逞,所以怀恨在心也说不定呢。”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