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许定来了后,刘和让阎柔与许定比试看看,两人岁数相差不多,战马武器也只是普通,相互交手三十余回合也是不分上下,刘和就让他们停手了。
刘和也是大为满意,虽然还不知道统兵怎么样,但历史留名的怎么也差不到嘛哪去,就算不是帅才,大不了到时候给他配个军师。
刘和让许定自去忙去了,领着阎柔也没回官府,直接来到军营的中军营房中对阎柔道:“我若攻打鲜卑乌桓各部,你当如何?”
“在下既已经跟随少君,少君剑之所指,就是我攻之所在。”阎柔沉声道。
“很好,不过现在草原各部还算安稳,我暂时也没想攻打他们,我以你为护鲜卑校尉,去草原各部招募两万骑兵。”
“少君,在草原直接募兵恐怕困难重重啊。”
“你直接以我的命令,凡是愿意听从你招募的,其部族可获得我的粮食资助,人数越多,资助越多,若是其家人随其入长城定居的,官府送田地,给予半年口粮,并免税三年,战死者抚恤。”
“因草原各部人少,他们也是最是看重人口,如此恐惊起草原一些强大部落的反抗。”
“他们若是敢反,我长城一线有十多万士卒,而鲜于辅的二万五千士卒也正渴望上战场以证明他们的实力。我不介意学公孙伯珪屠他几个部落。”刘和严肃的说道,他是真的不介意拿草原部族来立威,逼急了他就把马蹄铁和马镫搞出来,去草原屠他个三天三夜。
阎柔听的心惧不已,但又不知如何反驳,就听刘和接着说到道:“况且草原几十万人,我只要你招募两万人,还是以粮食交换,而且你与他们交好,他们应该是不会反的。”
阎柔一颗心方才落肚子里,刘和不是要主动挑起队草原各部的战争就好,当下道:“少君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并全力安抚住草原各部。”
“你放心行事,只需谨记你是汉人,可以平等交换,但不能出卖我们汉人的利益。”刘和严肃的说道。
“少君但请放心,末将此生都会心向汉人,永不会变。”
“另外你需打探清楚草原各部的情况,包括他们各部落的分布,人口情况,以后或许有用。”
“末将领命!”
然后刘和带着阎柔去找了荀彧,做了报备后就让他直接招人去了,而荀彧这边也忙的不得了,这次刘和的动作实在有点大。
而他又只管搭框架,其他一概不管,全交给荀彧去了,本来举孝廉是为了减轻荀彧的压力,结果压力没减轻,反而更大了。
田丰、审配也逃不过,全被刘和扔给荀彧打下手去了,刘和见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趁荀彧等人没注意,直接跑了。
他可不傻,再不跑,就要被荀彧拉壮丁了,怎么说也学了这么久了,一些简单的琐事还是能处理的,但刘和就是懒。
没办法,谁让他前半生是屌丝呢,他也不想和朱元璋学习,从平民到皇帝,然后后半辈子兢兢业业,把自己和子孙累的和条狗一样。
刘和要做的是把这些重臣牢牢的抓在手里,并且不让他们报成一团,特别是要警惕像司马懿这样活的久的。
说到司马懿,刘和又在想司马懿现在在哪,遇到了用不用他,还是直接咔嚓掉,杜绝后患,想想也不妥,虽然司马懿活的久,但能力绝对出众,而且他在明,大不了自己死前拉他去垫背。
这时已快进去六月盛夏天了,刘和才想起来去年计划试种的冬小麦不知道怎么样了,不得已又回头去找荀彧去了,他才得知再他南下徐州的时候小麦就已经全部收获完成,这时候早就种上了粟了。
而冬小麦的收成根据播种时间不同,收获相差很大,以九月播种的小麦产量最高,刘和想想和后世的月份相差一个月啊。
再仔细一想,有个观念被他忽略了,那就是汉朝用的历法是三统历,相比较后世的阳历,月份都是提前一个月左右的,后世小麦在九十月播种,在这里就是八九月就要播种。
十月已经是入冬了,所以去年十月播种的小麦产量都很低,九月播种的产量还可以,但这时的粟是四月初播种,七月底收获,但冬小麦需求九月播种,三月收获,由于农具和耕牛不足,以及效率低下,是没办法保证一年两熟客。
而现在的主要作物大豆和粟的生长周期差不多,那只能实行两年三熟。刘和也没办法,又不是现代化机械种植,能多一茬也都是好的。
刘和和荀彧打了个招呼,今年粟收获后,由各郡县官吏牵头,带领农户种植冬小麦,官府的农具、耕牛、驽马全部调集,以协助农户,争取在立冬前把冬小麦全部种上。
至于为什么刘和现在就与荀彧打招呼,还不是脑袋不记事,想一出是一出,具体操作都是荀彧安排下去的,如果没有荀彧,他累死也理不清楚。
王佐之才是开玩笑的,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人上人,而不是刘和这种人的身份所带来的。
刘和在日常饮食中还发现了一样好东西,这玩意叫芦菔,也就是后世的白萝卜,有小人参之称。
本来刘和以为能在冬天种植,毕竟后世都说下了霜的萝卜最好吃,他跑去农学署一问老农,才知道芦菔确实可以冬天种植,但那是在淮水流域,北方在七八月种植。
得,白高兴一场,南方都能一年两熟了我还种什么白萝卜。还是老老实实接受现实吧,什么马铃薯番茄红薯玉米就不要想了,明朝才传入,这时候还不知道在西方哪个犄角旮旯呢。
刘和不由想到了高粱,高粱米比粟米抗饿,产量也比粟高,只是高粱刘和还没见到过,不知道从西域传过来没有,等以后找找看。
刘和自从发现了白萝卜,就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每日除了读书习武以外,又多了一项爱好,那就是领着二三十护卫往农户家跑,美其名曰体察民生疾苦。
说白了就是想看看民间有没有他没发现的作物改善伙食。可是一连跑了多天,都没有任何发现,他感到失望了,后来又看到景山那一片山脉,又突发奇想。
深山老林的没什么人去,是不是会有没被发现的作物呢?就又带着护卫往那些山林里钻,顺带打猎游玩。
山林之中虽然刘和也没发现什么新的农作物品种,但打猎却是一个很好的娱乐项目,刘和也是乐此不疲,直到这一次遇到了大家伙。
刘和一行进入山林开始还能猎到一些小动物,但随着深入林间渐渐的遇到的动物越来越少,刘和等人虽然感觉不对,但刘和看着身旁二十多个精壮之士,胆气也壮了起来。
他们慢慢往山林深处探去,然后就看到前方一吊睛白额的大猫在前方警惕的看着他们,这是刘和穿越以来第一次看到老虎,他感觉和后世动物园也没什么不同啊。
无非比动物园的壮一点,眼神犀利了点,身边又有这么多人,刘和也就没感到害怕,而众护卫虽然有点犯怵,但刘和没下令他们又不敢撤,再说已经打照面了,是说撤就能撤的吗?
众护卫相互打了个眼色,留下两人保护刘和,其他人慢慢朝大猫包围而去,俗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而且大猫是什么,纵横山林无敌手的存在,见众人围来也不甘示弱,直接朝众人扑击而去。
众护卫平常也配合管了的,双方你来我往斗了几合,众护卫付出一人死亡,两人重伤,十几人人轻伤的代价,终于限制住了这头大猫,又经过一会战斗才杀了它。
主要还是众人不舍得破坏了大猫的皮毛,要知道这时候一张完整的大猫皮毛,可比他们的命都要值钱,虽然刘和不在乎这钱。
但是众人进攻的时候还是有点缩手缩脚的,好在有刀兵之利,能砍四肢,又互相救援,那个死亡的也是倒霉,被大猫一尾巴打在了脖子上,直接当场毙命,两个重伤的也是,一个被咬断了一支手臂,一个被一巴掌打的没出血。
大猫被杀后,刘和等人带着亡者的遗体和大猫的尸体回城自不必提,大猫的尸体自有人去处理,刘和负责安排好伤亡之人的医治抚恤等后世。
完事后,冷静下来的刘和发现自己变可,变的冷漠可,他已经开始适应了这个乱世,人死在眼前也没了恐惧,没了悲悯。
前次攻打公孙瓒还好说,他接到刘虞就领兵回了蓟城,并没有亲自上战场杀敌,但是也是看到打扫战场的惨况的,那时候的他还极度的不适应。
他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知道如果放任下去的话,自己早晚会迷失本性,变成一个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人。
乱世想成就霸业,虽然不能软弱,不能过份的善良,但是也不能失去了心底的那份悲悯,不能漠视生死,人当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