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看着徐晃,沉思了半天,他才发现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要不然韩暹死要不然徐晃死,韩暹死他和徐晃可以以攻投效大将军,徐晃死,他只能和韩暹逃命去了,选哪个就很容易了。
“公明你去吧,权当今天这事你没和我说过。”
徐晃明白杨奉已经做出选择了,于是告辞离开了。
徐晃离开杨奉府后也没叫别人,毕竟这里的大部分士卒原本都是跟随过韩暹的,他怕走漏了风声,于是单人匹马径直去了韩暹的府上。
同在一军中,韩暹也不好不见他。但是也不会给好脸色
“公明你来我府上何事。”
徐晃道:“我家将军有件秘密事让我前来禀告,请将军屏退左右。”
“有什么不能当面说的。”
“此事事关将军前途和身家性命,不宜让其他人知晓”
韩暹有点疑心,但是看徐晃虽然带了一把刀,但是常用的开山大斧却没有带,作为武将随身携带武器太正常了,他自己到哪去也会带把剑,他又想到杨奉应该是不会害他的,于是就让侍卫退出去了。
“现在可以说了吧。”
徐晃道:“我家将军让我来告诉你韩将军。”边说边往韩暹跟前凑,声音也越放越低,好像要说什么大秘密怕被人发现一样。
待到靠近之后徐晃突然拔出大刀喊了一句。
“来取你性命。”
说着就往韩暹头上砍去。
而韩暹也不亏军伍出生,说时迟那时快,一个懒驴打滚躲了过去,而徐晃又上前再劈,韩暹拿随身佩剑挡了一下。结果佩剑直接被徐晃砸飞出去了。
这时候的韩暹极为恐惧,一边闪躲一边呼救,门外的侍卫听到声音也赶紧来救,可是还是晚了一步,韩暹躲过了第三刀第四刀,可是被第五刀砍翻在地。
众侍卫见韩暹被杀,又被徐晃的气势镇住,皆不敢上前,只看着徐晃割下韩暹头颅从容离去。
而杨奉在得到消息后为了稳定军心,也召集了全军将士,当众和徐晃唱了一出双簧,无非是为了众将士们的前途着想,他们要投靠大将军去,但是韩暹阻拦,他们的将军杨奉拿不定主意,而徐晃则私自前去诛杀了韩暹,以帮助杨奉去除烦恼。
这一通戏演的,众将士都非常的感动,杨奉将军多难,想着他们的前途,又要顾恋兄弟情义,徐晃将军多么的大公无私,为了大家的前途冒着身死的危险也要杀韩暹,而现在看杨奉要处罚徐晃,全都给徐晃求情,杨奉也就借坡下驴,免了处罚。
徐晃和杨奉两人之后也心照不宣,不再提及此事,第二日徐晃就带着韩暹的人头去了郭嘉的大营。
郭嘉大营中还是这么几个人。
徐晃道:“为表我家将军投效的诚意,特献上韩暹的项上人头。”
说着徐晃就递上了手中的匣子。
郭嘉等人一看,确实是韩暹没错,也大为意外,没想到杨奉还有这决心。
“你们的诚意我看到了,我家主君也回信了,你们的事我可以全权做主,接下来你让你家将军率兵前来,当众交出兵权,然后我会派人护送他去往天子车驾处见大将军。”
徐晃于是回去禀告杨奉,杨奉让大军准备了一番,于第三日前往广成聚,于关卡外与郭嘉相见。
徐晃上前道:“车骑将军杨奉奉大将军令领军前来。”
郭嘉上前道:“奉大将军令,车骑将军杨奉护送陛下有功,特招杨奉入朝,其部下交由军师郭嘉暂代。”
杨奉上前道:“车骑将军奉诏。”
然后当众把军权交给了郭嘉,而郭嘉让张郃对杨奉的部下进行收编,自己和赵云领着杨奉、徐晃进了广成聚关卡。
一边走郭嘉一边道:“车骑将军深明大义,大将军很是高兴,如今条件简陋,只能略备薄酒,将军用过膳之后歇息一日,明日我让部下护送将军前往天子别驾处。”
杨奉道:“以后同殿为官,还请军师多照顾。”
杨奉一直有个疑惑,刘和麾下这些人好像都没有官职,郭嘉算是刘和的重要谋臣,却只是军师而没有官职,刚见到的赵云、张郃也是,都独领一军了,也是没有官职,但是他也不好问。
其实并不是刘和忽略了这一点,而是刘和想着推行新的制度,按照新的制度给他们封官加爵,不过刘和没想到这也是天下人不来投他的一个原因,你看最早跟随他的别说爵位了,很多连一个官职都没有,虽然有实权。
郭嘉招待完杨奉之后单独召见了徐晃。
“公明将军是不是很疑惑,为什么我只让人护送车骑将军去见大将军,没提到你。”
“还请军师明示。”
“你治军严谨,为人沉稳谨慎,大将军很看好你,说你是大将之才,若是能更进一步,可统帅三军。”
徐晃知道刘和一直在向他示好,但是没想到这么看重他。
“大将军过誉了,公明愧不敢当。”
“大将军看不看好你是大将军的事,但是能不能做到大将军的期望就是你的事了,车骑将军的部下都编入了张郃将军的麾下,他原本有一万五千人,你们领来的军士,他会取一万人编入麾下,其余的会安置在洛阳附近,而大将军安排你为张郃将军的副将,希望你能与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徐晃原本想的,刘和最多给他一个偏将不得了了,没想到直接给了他一个副将的位置,而且从郭嘉的话语中他也听出来,这张郃也是刘和所看重的,说的好听点叫共同学习,其实就是叫他能和张郃多学学。
“末将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第二日开始,徐晃就进了张郃军中,这是张郃事先就已经知道了的。
郭嘉在派人把杨奉送走后,等张郃整编完军队,就以张郃为主将、徐晃为副将,领他麾下的两万五千人合并原本崔琰去护送天子的五千人共三万人驻守洛阳,肃清洛阳境内的山贼土匪,控制住洛阳八关,郭嘉和赵云领麾下两万人回师冀州。
刘和这边经过天子车驾走了十二天才到达温县,这里还有齐周的一万人驻扎,以保证冀州和洛阳的道路畅通。
而驻扎在野王的张扬见天子车驾经停河内,也立即前来拜见,他想的很开,自己是汉室忠臣,谁敢冒大不韪来攻击自己。
刘和也对此不在意,张扬不过数千人马,威胁不大,他没想到这一时的疏忽为以后埋下了大患。
话说张扬前来拜见刘协,最高兴的不是刘协,而是董承,从当初与伏完和刘协在书房谈完话后,他一直惦记着找机会杀刘和,收编他的势力。
而张扬与他交好,也有兵权,而且还是领兵在外的,这就给了他希望,只不过他们还需要等待时机,短时间内是没希望的。
刘和这边到了温县,就惦记上了司马家,他没记错的话荀彧说的他们就在温县,只不过不知道又被没被荀彧招揽走。
不过没关系,齐周一直驻守在这里,应该是知道的,他传齐周来见。
“齐周,你可知这城中有一家为司马氏的,如今怎样了。”
“主君说的可是京兆尹司马防的族人。”
“正是。”
“前段时间文若先生派人来请过,只不过被那司马朗回绝了。”
“你可知原因。”
“据调查,司马朗在初平三年的时候被兖州牧曹操征召为官,至去年师因生病才辞去了官职,带领族人回的温县,现在在温县教导族人子弟学习,当初文若先生来人请时,他只托词父亲早亡,弟弟尚小,不便应召。”
刘和没想到被曹操先下过手了,不过没关系,只要人还没去曹操那里,自己就还有希望,司马八达,想逃过自己手心,下辈子吧。
刘和让齐周派人带他去了司马府,刘和按照规矩递上了拜帖,司马府的人一看大将军上门,也不敢怠慢,虽然这时期的文人可以不应召,可以弃官而去,也可以不顾当官的脸色。
但是除非他们不怕死,只要怕死就要看人脸色,怕死就不能不给人面子,我派人来召你,你不来没关系,但是我亲自来了,你还不应召,那就有点给脸不要脸了,要不然你就躲去深山老林做个真正的隐士。
要说这时候有没有不怕死的,还真有,不过除了个别的,其他下场都比较惨,最典型的就是祢衡和孔融,臧洪也算一个。
而做为上位者也不会再自己去请人了,除非这个人特别重要,现在能让刘和动身的也就司马家、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陆逊等这些顶尖的人才了,这还是刘和知道他们的成就才会如此,换做曹操也不过是派人去征召的事。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主要是他没谋士,而且当时地位也不高,荆州慕名投他之人虽多,但是文臣武将基本没有,从一八四年黄巾之乱起兵到三顾茅庐二十三年时间,只有徐庶、糜竺投靠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