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带着玄野,一路腾云驾雾,不久到了浮屠山,看到一棵大树上有个窝巢,中有一和尚正在打坐念经。
“那便是乌巢禅师。”八戒道,接着向树上道:“老禅师,作揖了。”
玄野心脏狂跳起来,因为书中说过,这乌巢禅师不但神通广大,而且能知过去未来,和袁守诚一样有卜算之法,能算到唐僧前面有“水难”——即流沙河之难。
那他会不会也算到自己是什么人,来做什么呢?
但转念一想,自己不是这世界的人,就像袁守诚能算出他来历不凡,但别的都不知晓。想必这世界的卜算之法对自己并不管用,他是这世界的一个异数。
乌巢禅师虽然能够卜算,但却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要不然不会连孙悟空都不认识。八戒还是因住在这浮屠山附近才和他相熟,所以玄野就算不化妆他也不认得,更不知道他是天庭要犯。
果然,乌巢禅师看到玄野,虽然感觉他来历不凡,知算不出他的经历,心中暗暗称奇,“何来的奇男子?连我都看不出来历?”
玄野行礼道:“拜见乌巢禅师。”
八戒道:“禅师,今番给你带个徒弟来了。”
“什么徒弟?”
玄野接口道:“晚生修佛门武法,听闻禅师手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正是在下要修的法门,特来拜师学艺。”
但乌巢禅师是有道高僧,哪像八戒那么好骗,只一眼就看出玄野的修行和佛门根本不是一路,但他也不点破,向八戒行礼道:“多谢,如此便让贫僧同这位壮士述谈。有劳有劳。”
玄野也向八戒道谢,“多谢引见。”
八戒本是个备赖懒货,既引了他见乌巢禅师,觉得算是偿了他救命之恩了。他和孙悟空战一场,早已疲惫,便道:“你们聊,我回山去了。道衍兄,他日有空,来高老庄做客,俺老猪作东。”
玄野早盼着他走了,谢过后八戒辞行。
后面的事又回归原著路线,猪八戒一回去孙悟空又打上门来,打斗间知道了孙悟空是唐僧的弟子,便说出自己受观音指点,也是在这等一取经人。
之后孙悟空带去见了唐僧,收为徒弟,取法号八戒,正式入了佛门,随唐僧西行。(此乃后话)
待八戒一走,乌巢禅师道:“那猪妖走了,壮士可否说实话?你根本不是佛门中人。”
玄野道:“我虽不是佛门中人,但佛门中的东西却是我想要的。我要大师的《多心经》。”
原本他以为会费一番周折,已经做好了要不到就抢的打算,如今时间无多,就算打不过也顾不得了。
不料乌巢禅师只是一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不是什么宝贝,壮士想要,拿去便是,至于能领悟几分,便看阁下的造化了。”
当下果然递上经书一卷,玄野发愣,想不到来得如此容易。他还怕有假,但《西游记》中是记载有这经书的原文的。
原文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玄野看了一字不差,知是真品,但念了一遍身上法力毫无波动。
乌巢禅师看出他的困惑,笑道:“此既名为《多心经》,意在心上,壮士无心修佛法,要来何用?”
玄野问:“若是我现在修,还来得及吗?”
乌巢禅师道:“修个三、五载,当有所悟。”
一听要三、五年,玄野急了,他可是连一天时间都不到了。
乌巢禅师又道:“佛缘佛法,亦可借势而为,佛光普照之地,皆可修行。可去一切魔障,可防一切凶险。”
说完便飞上窝巢,继续静修打坐。
玄野想了半天也没明白什么意思,但明白这几句肯定大有玄机。
他想到这《多心经》本来是乌巢禅师要给唐僧的,但他说不是珍贵之物,说明重要的不是经本身,而是内容。他呆在这里,好像就一个目的,就是给唐僧传经。事实上,这部经书也流传到后世。
如此看来,乌巢禅师唯一的目的,就是借唐僧之手把经书传到东土,之后悄然离去,符合他传经造福,却不图名利的隐世高人身份。
那就说明自己就算拿走,也不影响后面的情节,他肯定有副本。那对自己到底有什么用呢?
他在乌巢禅师树下想了一夜,见天色泛白,还是没有头绪,看来如往常一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多谢大师传经。”他拜别乌巢禅师,飞身离去。
他到了福陵山上时,看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正在离开高老庄,看来该发生的情节已经发生了,自己的行动没有影响西行之路。
那这个任务中,就只剩一件事。他紧握拳头,“观音,就剩你和我了。”
他在山头等候几个时辰,唐僧等人早已走得不见踪影,想必进浮屠山了,乌巢禅师向他传经的情节也正在发生,可观音还没来。
“她要爽约吗?”玄野反而等得心焦,虽然这一战凶吉难测,但他早习惯了死里逃生,反正要完成的任务的,怕也没用。
这时,忽然空中霞光万道,云层滚动开启,如同天空开门一般。
他抬头一看,“嗬!这么大阵仗。”
只见天空出现无数菩萨罗汉,当先一人正是地藏王菩萨,不用说,这都是来看热闹的。
“林玄野,你果然守约。”观音从众僧中飘然而下,落在他面前。
玄野道:“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我之间的事总要有个了结,若是死在你身上,那是正常。若是侥幸赢得一招半式,大士可莫忘了我们的赌约。”
观音道:“今日若输于你,贫僧从此闭关修行,不问尘事,你也好,孙悟空也罢,取经大业也罢,都与贫僧再无瓜葛。”
“好!就等你这句话,这满天神佛俱是见证。”
玄野呛一声拔出大剑,“大士请了。”
观音淡淡一笑,“先不斗法,你既是以武入道,便让贫僧见识下你的武艺。”
她折下净瓶中三片柳叶向空中一抛,只见柳叶变化,成为三名身着绿甲的武士,各持宝剑向他杀来。
“大士这是考较我来着。”玄野知道她心中恨极了自己,如果一下使大神通杀了自己未免便宜了自己,要猫玩老鼠般玩得他筋疲力尽,最后杀之后快。
他更不打话,执剑跃向空中,倾刻与三个绿色武士战成一团。
到得观音这个境界,早就摆脱了拳脚功夫的限制,肉身寂灭,元神为大,所以到地仙境界还要动兵刀拳脚是有失身份的举动。虽有例外但那是极少数,所以她只须法术便可,根本不与他斗力。
这三个绿武士是观音心中武学知识幻化,于天下武学无所不通,又有观音法力加持,玄野与其中一人剑一碰,就知对方实力只比自己略逊一筹,三个齐上,自己断不是对手。
但他凛然不惧,将剑挥得车轮一般,将对方来势一一化解,虽不能胜过对方,但对方一时也攻不进来。
转眼之间已是数百招,观战的菩萨们都在窃窃私语。
“以武入道能到如厮境界,当真不易。”
“原以为世间只有二郎神与孙悟空有这般武力,这林玄野与他们可鼎足而三了。”
“是啊,他明明不过地仙之境,外放力量却仿佛有地仙二层,实为罕见。”
众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如果玄野不跑,观音一施法就可以要他的命,本能地同情起弱者,都是盛赞玄野功夫了得。
观音听了却是心头暗火,催动法力让三个绿武士尽快击败玄野,否则还要她亲自动手的话,已经是失了颜面。
三个武士被她法力一催,攻势加急。玄野却大叫一声:“来得好。”
身体一退,借他们攻击的力量闪避,以清风小法闪到一侧,同时抽出黄金枪,砰砰砰连发三枪。
这三枪他蓄力已久,都是三级蓄力,那三个武士后门大开,子弹直接破防。只听中弹后三声惨叫,空中炸开三朵炫丽的火花,灰飞烟灭。
观音吃惊地盯着他手中黄金枪,“这是何法宝?”
玄野挽个花式插回腰间,“说了你也不认识。接下来你还有什么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