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庞无际三人吃吃喝喝,好不快活,地上草席上海躺着一头“青牛”呼呼大睡。

他们吃的欢乐,没有高声也没有可以禁声,不过对旁边的余青牛似乎没什么影响。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周萍对着二人说到:“你们可以先出去瞧瞧,我也准备了河灯,还有笔和纸,你们等会肯定用的上。”

看着周萍如此笃定,二人便起身出了草屋。

……

刚才来的时候,河边已经很多人了,河边的少量临时酒肆商贩明显不太够供应这些人的玩赏。

现在二人看到这河边已经人山人海了,从河岸边往远处延伸一里地,到处都是人。

庞无际和杨小玲站在河边,上下游两个方向绵延几里,目光所至都是人。

本来已经傍晚也不看的很清楚,不过人们在放河灯,周围的商家也主要是卖河灯的。

除了这条河,只能看到无数的人和灯,而且已经有许多灯慢慢放入河中顺流而下了。

这灯也想是连成了一条河。

等会如果等到众人都放出河灯,那可真的是“千里河灯”的景象了。

本来还以为是夸张,这京城人们的热情竟然如此浓厚,二人看到心中感慨不已。

此情此景,真的是被周萍说中了。

如此多的人,把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思都放入灯中。

趁着这祭奠先祖的机会,把平时的不快,心中的思念,对国家,对家族,对个人,对所爱之人,对所想之人……

最终还是对心中的那些牵挂,化成一片纸,放入一盏灯,顺着一条河,流向远方……

或许能够有所得,或许能够有所回应,总是自己的一份寄托……

二人走进草屋,很是惊奇的看着周萍。

周萍一脸得色:“厉害吧!”

接着催到:“今天秦师兄错过了,可是没有机会放河灯,不过你们算是运气好,也算是我尽了地主之谊。走吧,我们一起去放河灯吧。”

周萍说完,主动把已经准备好的河灯都拿出来。

突然又注意到地上的余青牛,便狠狠的再余青牛的耳边喊了一声“起床了”,便直接带头跑出了草屋。

一脸茫然的余青牛被惊醒了,只能看着庞无际,庞无际也没说什么,示意他出去看看。

然后庞无际就跟杨小玲并肩出去了。

三人环顾四周,这才多大一会,人好像比刚才更多了,真的让人惊奇的习俗。

“哇,这么多人!”

后面跟出来的余青牛也被吓了一大跳。

另外三人哈哈大笑,周萍就给众人每人一支笔,一张纸。

也不多言,每个也没有直接写,左右踱步,大家都适当的保持了一些距离,似乎都是很认真地想着,要写些什么。

余青牛最晚清楚这是什么事,不过确实最快写好自己的河灯信纸,便拿了一盏灯,然后到水边放了出去。

虽然没有催促,不过却隐隐的有了催促之意,另外三人就逐个把自己的信纸写好,然后放了出去。

四人像是完成了一项巨大了任务,顿时轻松了许多,又返回屋中吃点喝点庆祝一番。

“青牛大哥,你写的什么,这么快?”杨小玲最后一个写完,对于第一个的余青牛很是好奇。

“不是说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吗,我自然是写给我师父,他既是我师父,也是我最后一位亲人。你不是吗?”余青牛倒是很坦然。

杨小玲一愣,本来想要窥探他人所写内容,反而被问住了。

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吃东西假装没听清,便搪塞过去了。

“你写得什么呀?”周萍却没有被晃住,接着余青牛的话继续问到。

“个人所写,怎么能随便告诉他人,这样就不灵了。”杨小玲急忙解释。

“哟?你还许了愿呀。”周萍听出了什么。

“要你管。”杨小玲不再理他,以免被套出更多话。

“那我出去找到你的灯,拿过来看看?”周萍继续试问。

“哪有你这样的,别人的东西,你怎么能偷看,周围的人知道的不打你才怪。”杨小玲说完了,才反应过来被唬住了,自己越急周萍是越要问了。

索性不再理他,便开口问庞无际:“无际哥哥,你写的是什么呀?”

虽然是转移话题,不过却也十分期待。

“我啊?我刚才想了下,好像也没什么思念的,也没什么所想的。只是愿望我和我的亲友,或者这天下之人都能够开心快活吧。”

庞无际这话,让杨小玲听起来有些敷衍。

“你写的什么呀?我可不信。”杨小玲有些不满意。

“是真的呀,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快心快活,我们四个都能够开心快活……这不好吗?”

虽然听起来还是有些敷衍,不过听到了“我们”,杨小玲心中略略有些安慰,也不好继续再问。

周萍看着三人的河灯都被问到了,不想要等会讨论到自己身上,便开始说到后面的行程。

……

通常宋国京城之人的中元节之盛大,是整个宋国之最,虽然都是祭奠缅怀先人,不过从阵仗规模来看,确实其他地方比不了。

这“千里河灯”只是其中之一,京城从中元节前一夜开始,也就是今晚,这方河灯会一直有人放。

一般直到午夜老百姓才会放完,然后回到城里家中,当然大多数人会在午夜前两个多时辰就回家,因为家中还有更重要的祭祀活动。

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家中院子或正厅,分别用火盆烧纸,一些提前准备好祭奠所用的“金元宝”、“纸钱”等等。

另外老百姓还会在家中准备很多祭品,例如牛、羊、猪等等大型牲畜,烹饪好之后会摆在家中正厅餐桌上,然后大门敞开。

“纸钱”给先人“拿去花”,先人回到自己家中,享用这些祭品。

这样也算不辜负祖先之传承了,所以河边方灯之人都会在午夜时分回到家中安睡。

大路和大门,都留给先人用,活人不好打扰这些亡魂。

等到次日,这些先人们用过的祭品,经过二次烹饪回锅,便是最好的食物,这些都会优先给家中游子食用。

这样也算是最长者和最幼者,通过食物的一次灵魂之交,这样的庇护更加纯粹更加纯真。

……

这也算是由于河灯对于京城之人的祭祀的一种影响。

四人在这河边逛一逛,看一看,等到已经周围的人都开始回城的时候,庞无际四人也准备回城了。

尤其是周萍,身为本地人,家中还有祭祀活动等着了。

……

不论如何,今天都是十分不错的一天。

明日便是大朝会,更重要的一天,四人互相问安之后,便在城中分开。

庞无际和余青牛回去的路上,明显轻松许多,这二人才是今天最大的受益者。

尤其是余青牛,大仇得报,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了,以后就不用背负那些沉重的包袱前行了。

“无际公司,这小玲姑娘明显对你有意思呀,你刚才的信纸真是跟你说的那样写的吗?”余青牛开口问到。

“什么叫真的,我骗你做什么?”庞无际有些无语。

“倒不是骗我,那小玲姑娘明显有些不满意呀!”

庞无际看着余青牛,这报了仇就是不一样了,开始主动开口调侃起我来了呀。

“我说了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好的呀,自然是包括她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不也包括你了吗?”庞无际不愿承认余青牛说的不满意。

“包不包括我可不是重点。”

“哎,她是无极宗的人,我又未必能去,我父母在东青城也算有些地位,不过在京城,只能说有名声,地位嘛。京城有地位的太多,看起来并没有许多的作用。我总不能为难自己父母吧。”庞无际只能把话题转移。

……

二人回到家中,庞青山夫妇已经在等着了。

毕竟是大朝会前夕。

余青牛倒是诚实,先开口把今天最重要的杀人一事给城主禀告清楚了。

庞青山一阵深思,然后问了一些细节,包括同行之人,知情之人等等。

“太常卿的女儿周萍知道此事,也帮忙掩盖了过去,这样看也不是坏事。”庞青山强调了一下重点。

倒是陆青怡一阵急忙查看,庞无际胸口之伤已经比下午好了许多,现在看起来像是被蚊子咬了一下。

这样自然也就让陆青怡安心了许多。

然后查了余青牛的伤势和打斗过程,陆青怡更是高兴,余青牛明显也没有事,而且武艺明显就是武师境界。

陆青怡对着余青牛说了一句:“你这样报仇和上进,也不算辜负了你师父的一片苦心。”

其实余青牛受师父影响,对于庞家,最尊重的就是这位城主夫人陆青怡。

哪叫余青牛师父是陆青怡亲自带过的兵了。

陆青怡倒是比较镇定地说到:“这次你们处理的好应该没有大事,明天大朝会可以看到西林候和西林城主,我会观察,看看他们是否知道此事,这样也好为后面的行程做准备。”

陆青怡安排好了便让庞无际和余青牛回去休息了。

离开庞无际和余青牛最后的一丝担心全然没有了,庞青山好像是唯一没有听到的人一样。

“这事很大吗?”等二人离开,陆青怡才比较郑重的问到自己的丈夫。

“这当然不是大事,青牛有如此成就还是可喜之事,在京城,我们毕竟还是属于外人,国主的信任也不知道能真正起到多大的作用。东耀国的世子这次也来了,这次的大朝会极其复杂,而我又是极其显眼的人。也不知是福还是祸。”庞青山思虑许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夫人还是如往常一般潇洒。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