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杰,宋国国君,此时与自己的王后苗氏相互搀扶着,苗青青还远远的招呼大世子宋玮龙。
这对父子扶着这位王后,王后得到两旁的依靠之后,顿时崩溃大哭,一时间那情真意切的嚎啕场面都感染了周围的人。
国君和大世子也不好阻拦,只能一味的安抚。
要说,这场乌山之围并没有对王后苗氏造成实际伤害。
不过苗氏的丈夫和儿子在这段时间内,随时都有陨落的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苗氏又岂能善终,所以从来都娇生惯养的苗氏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
众人虽然被感染,也不好陪着一起哭,又不好开口相劝,只能在侍者的引导下默默的退出了大殿。
……
庞无际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又转头看着另一侧的三公主宋语茉。
宋语茉是知道庞无际对于刚才的情形有些不明白,不过身为晚辈也不好对王后的事情进行评论。
倒是陆青怡直接开口说到:“这位王后,本名叫苗青青,我跟她有过几面之缘,她父亲是先王的臣子,出身书香世家。传说和国君二人是一见钟情,当时也是一段佳话。
二十年前我随你父亲进京受赏,当时王后代表王室接待过我这个外臣,我俩说过几次话,我对王后印象不错。后来国君再纳了几名夫人,应该是分宠了,感情自然就不如最初那么热切了。跟你爹一样找了好多个!”
庞无际听完有点头大,这怎么能扯到父亲头上,立马就出言制止母亲:“母亲,这里可是京城,不要妄论国主家事。”
“我怕什么?”陆青怡不开心儿子因为这事管着自己,对庞无际的世故略有不满,不过扭头看到宋语茉在一旁,又有点不好意思,想到宋语茉的母亲荣夫人正是刚才故事里抢走王后恩宠的人。
陆青怡急忙对着宋语茉解释:“三公主莫怪,我只是随口说说,你不用往心里去。”
宋语茉此时脸色有些阴沉,不过却不是因为陆青怡的话。
宋语茉心中暗恨,狠自己的妹妹和弟弟,更狠自己的母亲,自然是那个故事里面分走恩宠的荣夫人。但是宋语茉从小受的教育又让自己不能狠自己的母亲,所以只能最后只能暗恨自己。
与家事而言,父母决裂,前段时间宋语茉还没时间思考这个,现在父亲困局暂时解脱。
这路上一会脑袋里面胡思乱想,心情更加沉重了。
听到陆青怡的告罪,宋语茉强行憋出微笑对陆青怡说到:“夫人言重了,我怎么会怪夫人呢。夫人这次救了我父亲,也救了我,救了宋国,我感激还来不及了。
不过我母亲的事……”
话为说完,心中的悲伤化成泪水从眼角落下。
宋语茉又急忙转过头去,想要强行憋住泪水,便只能从背后看到一副抽泣的模样。
庞无际又一次蒙住了,又不知道怎么安慰。
陆青怡直接抱住宋语茉,轻声安慰:“你救了国主,救了你父亲,也救了宋国,你母亲的不对是她不对,你不能独自承受这些痛苦。只希望能早点结束这次乱局,宋国老百姓可以早点过上平静日子。”
……
虽然经过了一夜的战斗,东青军众将士并没有休息。
现在只是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如果收缩乌山再次卑微,虎豹营未必能够发挥之前那么大的作用。
很快战报也出来了,虎豹营死亡两百多人,受伤一千一百多人,受伤的人之中暂时丧失战斗力的大约为三百人。
也就是说虎豹营这一战,彻底丧失战斗力的约为五百人,其他八百多伤员可以带上上阵,不过战斗力肯定减低许多。
乌山别院的主殿,国主并没有和自己的王后悲伤多久,就开始着急随行的文武百官,还有东青军的部分主将。
“现在宋国情况如何,诸位又有何对策?”国主宋明杰开口问到。
大世子宋玮龙率先开口:“父王,我们现在手上的情报太少,北面的通天关和东青关被围,不过以两位主将,刘守仁将军和庞青山将军的能力,应该可以稳守边关。
不过宋国国内已乱,如果两关守军背负受敌怕是坚持不了多久。直接往东青关前去救援的同时,我们也往南面的临江城发出了救援,按说,临江城离乌山更近,应该会先于东青军到达。
不过东青军所用战马都是黑鬃大马,可能会领先一点。”
最后一句比较关键,既说出了临江城的求援,有点出了救援慢,最后还为临江城开脱了一番。
现在非常希望临江城能够救援,最好不要倒戈,如果临江城也投靠了西林侯和荣夫人,那可就是天大的灾难了。
“还有什么有用的情报吗?”国主继续焦急的发问。
陆青怡看了看周围,开始回答国主的话:“主上,围困西山的三万人马虽然被我们击退,不过我后面我们清扫战场的时候发现,这三万人马都不是精锐。
而且其中有许多都是临时征调的兵马,训练不多,所以我们才可以这么快击溃敌人,为陛下解困。”
“你的意思是说,西林军还有一直更强的主力部队?”随行官员有人问到。
“应该是的,现在西林军的情况还不清楚,应该还有两万以上的精锐,如果再加上一些临时征调的士兵,估计人马会超过五万。”
“这么大一直军队会在哪里了?不会再来围困乌山吧?”又有人继续询问陆青怡。
听完众人的担忧,陆青怡急忙开口安抚:“应该不会,毕竟我们再这么短时间内就解决了三万西林大军,就算是要再调兵过来,应该也没有那么快,所以这里暂时还是安全的。
不过……”
不过这样的话真是急死人,还好陆青怡并没有等到有官员追问便主动开口。
“不过这乌山上的乌山别院不能久留,我们最好还是快速转移,找到新的去处。”
“对!对!对!”
陆青怡的建议立马得到大多数人的附和。
所有的人都想离开这里,哪怕现在这里已经很安全了。
不过现在整个宋国都是危局,所以国主暴露的这个地点是非常危险的。
宋明杰还算镇定,继续下一个问话:“那诸位以为,我们现在该去何处呢?”
这一下把众人都问倒了,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主要还是众人所知道的情报太少,然后这个决策又过于重大。
提出建议肯定不能草率,不然不仅害了别人的命,可能自己的命都要搭在里面。
大世子宋玮龙开口说话:“父王,我觉得我们应该去通天关!”
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地方,不过多数人还是非常疑惑的,通天关现在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宋玮龙继续解释:“现在我们已经脱困,自然不能想要逃命,当然是要夺回玄东城,夺回朝廷。”
“可是……”
众人明显不解,虽然解除了眼前的困局,但是没有人认为凭借东青军这五千骑兵就可以夺回玄东城。
“父王,诸位大臣,现在整个宋国处于危难之中,我们想要翻盘定然是需要一支能战的军队。
西林军是敌人,不可能找他们。
东青军太远,他们要对抗关外的东耀军,远水不解近火。
还有玄东城的城防军已经投靠了荣夫人,城外的卫戍大营现在情况不明,既然他们多半不会来攻打国君行宫,但是他们明显也被钳制住了。
南面的临江候的军队,一来情况不明,二来即使听从指挥,战斗力也弱于其他军队。
所以能够彻底解决这次危局的就是通天军,通天军只是被围困,从玄东城出发的军队,应该也没有胆量直接进攻通天关,毕竟刘守仁将军的大名在宋国军内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因而,我建议去通天关,我手持国主信函,如果能够控制围困通天军的宋军,那么通天军自然有能力腾出手,回来解决玄东城的危局。”
宋玮龙一番慷慨陈词,说的头头是道,一旁的国君、军部主官还有陆青怡都频频点头。
庞无际对宋玮龙也是很佩服,这么快就找到最有力的解决办法。
下面有些官员脸色依旧暗淡,好像并不同意宋玮龙的建议,不过自己又没有好的办法,只能保留自己的想法了。
宋明杰环视一圈,很是满意地对着众人夸奖自己的儿子:“我觉得大世子说的很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陆将军以为如何?”
陆青怡被喊到有些意外,急忙回应到:“主上,我以为大世子说的很有道理,我同意去通天关,东青军全力支持国主和大世子的建议。”
既然最终决策人和最强执行人都同意了,众人也不好说什么。
剩下的就是国君宋明杰带着几位核心决策人,开始商量具体的方案和细节。
并没有耗费太常的时间,全员开拔的命令就下来了。
厨房开始全力做饭,饱餐一顿之后,全员出发。
所有人分成两队,一队由东青军为主力,同禁卫军一起往通天关方向出发,因为去通天关最近的路在玄东城和城外大营中间,距离最近的地方大概只有十多里,所以通过必须迅速。
还有一队人,则是带着伤员和随行文官,以及非战斗人员,按照个人意愿,往东青关和临江城方向,自行逃离。
或是逃,或是战,很快就有一个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