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东城通往通天关的大道上,一队士气昂扬的人马,全军都是黑衣黑甲,队伍有十多面军旗。
有的写着“宋”,有的写着东青,有的写着“陆”,还有“庞”……
这,正是东青军的虎豹营,正遵从王命开往通天关,协助通天军一起御敌。
目的也非常简单,击溃关外的东耀军,并与边的东青军合兵。
前方的最高统帅是大世子宋玮龙,实际军事指挥权归通天关的一众副将,当然也包括陆青怡和现在处在东青关的庞青山。
宋国国主宋明杰也已经下令准许庞青山直接向关外的东耀军开战,并授予大将军之职。如果通天军和东青军合兵,庞青山可能就拥有仅次于大世子的军事指挥权。
由于刘守仁暂居京城养病,所以现在帝国最有威望有资格的将军自然就是庞青山了。
……
庞无际也跟随者母亲一起,前往通天关征讨东耀敌军,一来解决国家之危,二来也是解决东青关之危。
只有在东青关外开战的同时通天关也开战,这样才能降低庞青山的压力。如果通天关外东耀军有余力支援东青关,那对于庞青山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相对于通天军,这里的虎豹营更是急切,因为东青关内都是他们的亲友同胞。
庞无际其实很有信心,毕竟之前在东青关已经接触到了许多东耀国的情报,在通天关也袭击过东耀军的军队。虽然这些还不是主力军队,不过根据这些年监察到的东耀国的情况,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完成两国大战。
这次无非是趁着宋国内乱想要过来占便宜罢了。
另外还有一件让庞无际有些怅然的事是关于宋语茉的,她在城下自伤的那一刀,伤到了自己的心脉。
她和刘守仁一起被送到了太常殿进行治疗,如果是普通的伤病,一般是不会需要太常殿的。
这次是国家之危,所以国君亲自出马才请动太常卿周公诚的。
按说周公诚之前是完全有能力在玄东城内阻止荣夫人谋反的,不过太常卿一直的任务都是帮助宋国维持宋国稳定,国内之战一般是不参与的,尤其谋反之人本就是宋国继承人之一。
这也是太常殿一直的作风,宋明杰心里略有不爽,也不能说什么。
不过这次还涉及到东耀国偷袭,为了宋国安危,再加上国君亲自出马,周公诚就没办法不答应了。
这也是太常殿超然物外,又依托于世俗力量的真实写照。
虽然太常卿周公诚功力明显在庞无际之上,而且周公诚修道多年,手段也更不是庞无际可以比的,但即使这样,在庞无际离开的时候,宋语茉也没有再醒来,好在周公诚已经确定可以保住宋语茉的性命。
如此庞无际才心中略微放松一点的离开玄东城,跟随虎豹营大军出征。
……
通天关外,两军已经大战了三天,不过都是试探性的作战。
通天大军的军马略逊于东耀军,不过整体的军事素养,排兵布阵远剩余敌军,尤其是背靠通天关,占据地利,所以这些天在不断的试探之中,这样对于东耀军的消耗明显会更大一些。
原本围困住通天关北口的东耀军也后退了十里,却也没有准备撤退。
看来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是优势,想要堵在这里。把整个通天军都关在通天关之中。
在第四天两军对峙的时候,更是奇葩,两军相隔而望,却没有任何一方主动出手,只是不停地叫骂。无非是问候宋人的祖先和东耀人的的一些话,两军主刷都稳坐中军帐,倒是叫骂的人都十分怒火攻心。
本来这些在阵前叫骂的都是从军中选出的痞里痞气的人,不过强中自有强中手,恶人更怕恶人恶。
毕竟虽然都是军职第一,并没有真正的职业痞子,所以骂阵这种事情也需要不断换人。不然没有战死沙场,倒是被骂死沙场那就可笑了。
不过当傍晚时分的时候,通天军鸣金收兵之后,映入东耀军眼前的是一个完成了的防御工事。
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这个工事的意思就是通天军把战线迁移,准备在更近的地方跟东耀军对峙。
这个情形一时间让东耀军有些踌躇,不知道通天军到底卖的什么关子。
……
此时,东耀军中军大营。
“将军,我们后退十里是为了防止通天军不断袭扰,这样到让他们得寸进尺了。我建议今晚我们就进军突袭,让通天军尝尝我们的厉害。”一位一脸横肉的将军对居中的主将建言到。
“不可,我们还没摸清楚他们的动向和意图,就这样直接出动大军开展,如果中了敌人全套怎么办?”
“我们占据明显优势,何必怕前怕后的?”
“我们在这里的目的可不是攻破通天关,这关口可不容易攻破。我们只需要守在这里,西林关已经在我们手里,等到东青关被破,这通天关也不在话下了。”
那位一脸横肉的将军还要说话,却被中间主将抬手制止了。
“就这样吧,做好防备巡逻工作,等待龙泉将军从东青关传来捷报即可。”
……
又是一个子夜过后,这是人最疲惫的时候,也是战争中偷袭最好的时候。
虽然每一位主将都很清楚,但是几千年未变,这就是最合适的进攻时机。
人即使知道这个时候是自己最防备最虚弱的时候,但也未被不了自己的身体,并不能改变虚弱的事实。
这次通天军全军出击,整个中军稳步向前,直接向东耀军大营行进,两翼是两支人数为一万的精锐骑兵。
杀喊之声、哭嚎之声、刀兵之声、马啼之声……响彻整个通天关外。
虽然两边先锋军已经死伤惨重,但是通天军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了。就算死伤严重,整个大军的阵型都保持的很好,可见平时的训练确实了不得。
东耀军一边已经有些狼狈了,不过胜负还不好说,毕竟东耀军的主力还是骑兵。即使失败,撤退也是占据优势的。如果两军跑起来,在大平原上进行运动战,那才是真正发挥东耀军优势的好时机。
不过东耀人都血性十足,一时间并没有撤退的准备。
两军正面交战,通天军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占据了不少优势,即使这次并不能完全击溃东耀军,也可以把堵在通天关门口的东耀军击退。
忽然,一直黑家军,从东耀军的后军杀来。
准确的说,东耀军的后方,因为东耀军的派兵布阵并没有后军。
他们的战略战术也没有考虑过后军,可能按照预想,被击退之后,再后退几十里上百里会排上后军,但是现在确实没有。
大军难掉头啊,现在能够迎战虎豹营的只能是临时调派的军队。
像虎豹营里面这种黑鬃大马,东耀军中也是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前军中军。
这五千黑甲骑兵,如果猛虎入羊群,不断的冲杀,让东耀军的整个大军迅速溃散。
……
过去几百年的战争,大多都是北方骑兵冲击南方补兵,他们的骑兵犹如猛虎,南边的步兵好似羊群。
这一战,虎豹营的冲击,转换了两边作战势态。
一开始还能够稳步抵挡的东耀军,现在却从中间开始溃败。
中军的号令,也难以到达各方面军队的将军。
来时如猛虎下山,退时如丧家之犬。
整个战争的后半程,已经变成了通天军的单方面追杀,只杀到天亮才停了下来。
原本只是想要击退东耀军,这次居然完全击败了东耀军。
……
宋军主帅宋玮龙,直接把首功又一次算到了虎豹营头上。
经过几场战斗的洗礼,庞无际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青葱少年了,这是铁和血的洗礼,而跟着虎豹营的这一路运动战。
庞无际也真正领略到了,骑兵的战斗力,尤其是黑鬃大马这类马的能力。
无论是行军跑路,还是偷袭冲杀,又或者是迂回策应,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之前按照父亲的要求,去东马场贩马的时候,还只是从一般的军事角度看待马匹,但是经过这一路的马匹使用,自己彻彻底底被这些神驹征服了。
还有一些就是庞无际自己作为斥候的一些行动,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很多时候,只能是自己胯下的奔雷可以完成的人物。
时间越久,自己对于当时的际遇越是感激,对于自己当时遇到奔雷越是感到幸运。
……
不过战争并没有停止,作为东青人,庞无际和母亲,还有整个东青军的最低目标自然是保住东青关。
从俘虏到的一些东耀方面高级将官可以获知,东耀军的绝对主力都在东青关外。
因为东耀军分析,通天关过于艰险,根本不容易攻破,而西林关现在已经在东耀人手中,所以必定要全力攻破东青关。
而且东青关的主将庞青山本来就是东耀国最大的敌人,在东耀军眼里,庞青山的威胁绝对在宋国国君之上。
二十年虽然久远,但是那些人没有一个忘记那场战争。
除了死亡,人是很难忘记那些彻骨的痛苦的,无论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