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青山带着五万骑兵北上,准备千里行军,直击南郡。
之前大战之中,骑兵损失了一万,还留了一万驻守东耀河以东,要说这五万人马也不算多,但是此时此刻的东耀国国内已经完全空虚。东青关下十多万主力,伤亡大半,俘虏了两万,剩余全部作鸟兽散。
那些散兵游勇,一时间不可能汇聚成有效战斗力。
东耀国的南郡,其实再东耀国的中部地区,只不过东耀国占领东耀河以东之前,南郡属于最南边,再往南穿过沙漠就到了擎天山脉,接着就是宋国地盘了。
所以自古以来的南郡这个名字也就没有改,其实再大多数东耀人的认知里面南郡确实就是最南边,只是因为天马城太远,距离东耀中心太远,没有太多的熟悉感和关联罢了。
……
庞无际也跟随父亲进入南郡,不过庞青山却没有直接攻击南郡郡城,而是先清理郡城周围的一个大村镇和县城,然后才把南郡围起来。并且还主动传出消息,宋国的东青军围困了南郡。
庞青山根本没有打算占领南郡,庞青山对下面人说的是,根据现在两国军力,宋军在南郡这里跟东耀国谈判最为合适。
通天关外的东耀军也很快撤离了,由于通天关守军人数并不多,所以也没有全力追击。
同时由于背后的南郡被宋军占领,这一支东耀军则是走了一条已经废弃多年的小道,往东耀城回城护驾去了。
宋国朝廷的消息也来了,传消息的正是刘永武。朝廷已经同意了庞青山的整个计划,还让庞青山作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宋国跟东耀国的谈判。
庞青山也往南郡传递了愿意谈判的消息。
只用了不到五日,吴思亮便跟着龙耀世子来到了南郡城外,开始跟庞青山商讨宋军撤退之事。
……
南郡山庄,东耀国主南部出行时候的行宫,位于南郡南部二十里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山脚下,这里算是东耀国少有的接近宋国风光的好地方了。
不过此时已经被庞青山的军队占领了,庞青山要求谈判的地点也在这里。
本来全权代表东耀国谈判的龙耀世子是拒绝了,说这里是宋军所在之地,怎么可以在之类谈判。
庞青山的回复却是:“这里难道不是东耀国国土吗?我有心把这里还给东耀国,就是不知道东耀世子是否有拿回去的胆量了?”
收到这样回复的龙耀自然不能再拒绝了,只能同意前来,当让庞青山也以书面文书的方式承诺,必定会保证龙耀世子的人身安全。
虽然是敌人的保证,龙耀世子也别无他法,只能应约前来。
东耀国的暮春,天气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南郡山庄里,巨大凉亭,不远处有山有水,风景如画,实在是踏春游玩的好时节,尤其是这里,更能激发人们对春天的热爱。
不过端坐这里的两方人员心情却是截然相反,庞青山为首的宋军方面士气高昂,心情比盛夏还要热烈。另外一方面龙耀世子一方却入坐冰凳,全身冷透了,这谈判一个不好可能就不得善终了。
能否给东耀国主一个合适的交代,就看着后面几日了。
第一天谈判,时间非常短。
庞无际提出自己要求之后,就直接离开了。
“第一,西林关还给宋国,东耀军离开西林关;第二整个南郡还有东耀河以东所有地区,以后归宋国所有。同时庞青山同意不再向北进攻,两国可以重归旧好。”
“怎么可能?”龙耀世子怒吼道,“南郡你还没占领你就想要,西林关又凭什么给你?你能代表宋国提这种要求吗?”
“能!”
“如果我不答应了?”
“龙耀世子,让你让出西林关也是为了东耀国主,那边的东耀大军不撤回来,我便直接北上,去东耀都城,跟国主索要。”
“你敢!?”
“我都已经在这里了,有何不敢?”
龙耀世子心里苦不堪言,两国何曾旧好过?不过这种话也不能说,但是庞青山要价如此之高,龙耀根本不可能答应。
吴思亮看到急忙转换,跟庞青山说到:“庞将军,就算你北上,你这几万人马可以攻破无都城吗?”
吴思亮说完,龙耀世子眼前一亮,回过神来,庞青山的部队根本不可能攻破东耀都城。
庞青山轻描淡写到:“有道理,不过从南郡北上,东耀国还有十几郡,不知道你们撤回去的那支部队可还守得住?”
对呀,就算不攻击都城,其他的城市也守不住,几乎都会沦陷。
不等吴思亮和龙耀继续回话,庞青山便丢下一句话,带着众人离开了。
“你们是来谈判,求和平的,你们看着办吧,给你们三天时间。”
吴思亮和龙耀两人都懵了,庞青山如此强势,这可不太利于谈判呀。刚才还对着庞青山怒吼的龙耀也拉不下脸来挽留庞青山,就这样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
……
“父亲这样强势,对谈判有利吗?”
“有利,我并不会谈判,只想尽快结束谈判,不然他们拖拖拉拉,反而拖慢谈判节奏。”
“他们会答应吗?”
“他们手中已经没有筹码了,只能答应,我先提出高价,后面让步,也好让这两位谈判的使者好回去交差,这样他们全权代表也更好尽快推动谈判。”
“原来如此,虽然是驳了他们面子,但是暗中却是给了他们台阶。东耀国主和他们朝廷的人看不出来吗?”
“他们也没有筹码呀!哈哈哈!”
第二日吴思亮亲自来找庞青山,请求继续谈判。
虽然庞青山昨日已经说了三天后再谈,但是又还是给了吴思亮机会。
如此这般,谈判进度极快,吴思亮和龙耀,还有南郡当地的官府也一并向朝廷施压,要求朝廷尽快促成谈判结果。
龙耀和吴思亮把最最初庞青山提出的条件,还有最后达成的谈判结果递交朝廷之后,朝廷很快就同意了,毕竟龙耀和吴思亮要回了南郡。而西林关的东耀军不回防的话,以现在的情况,也有可能全军覆没于西林关。
原本要求庞青山在南郡的部队和西林关的东耀军同时撤军,但是被庞青山拒绝了。
不过最终东耀朝廷还是答应了,因为吴思亮给国主传说说,西林关的驻军回访,朝廷也有一定能力制约压制来犯的东青军。
如此东耀国主才勉强同意,虽然东耀国全国都忐忑不安,但是庞青山在收到西林关重新收回的消息之后,还是如约撤军了。
最后两国还签订了《两国世代友好盟约》,盟约的名字跟上一次不一样了,但是内容大致相当,只不过盟约是否有效,有效多久就不知道了。
无论怎么说,总是一个恢复安宁的大结局。
……
庞青山回撤的时候,便直接留下三万大军在天马城,另外两万通天军则直接下令,让其部返回通天关,而且走的还是动摇国内,毕竟现在东耀国根本没有能力管这些细枝末节。
庞青山原本想要在天马城规划一番,陆青怡带着许多东青郡的官府人员和军管人员来到天马城支援这边的工作,但是朝廷的命令也来了,催着庞青山进京述职。
下达命令的时候,已经给庞青山册封了宋国东路将军,全权统领宋国东部包含东青关在内的几个郡的军事军务,当然核心肯定还是东青关,同时还给陆青怡封了将军衔,东青军中仅次于庞青山。
说来奇怪,陆青怡封了将军还同时给册封了诰命夫人,看起来有些不论不类。居然说国主迫于朝廷内部一些文官的压力,怕这次册封对于宋国民风民俗影响过大。但是国主之前承诺过封赏将军的,最后只能同时封赏诰命,但是册封书里面诰命在前。
朝廷自然是更愿意宣传这位诰命夫人的丰功伟绩,而淡漠其身为将军的身份了。
如此庞无际跟母亲讨论了一番,才清楚为什么陆青怡一直都不是全心在军中任职,而且在各方面都没有一个比较冠冕堂皇的职位。
这样,庞青山离开之后,天马城和整个东耀河以东,就交给了陆青怡。
陆青怡的能力和威望丝毫足以应付东青郡任何突发事件,再庞青山离开之前,二人已经商量好了,需要把拴马庄扩建,按照县城甚至是郡城规划,然后沿着东耀河建立一些据点。
东青军就地开放,以军屯的方式,牢牢把握住这片土地。
其中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东耀河把天马城这一带跟东耀国都城那一带隔开了,但是北部隔开的是东马场以东的山林,这里以前是东耀国国内森林地带,开不开发都是东耀国的事情。
但是现在这里成为了两国界线,必然需要做仔细的探查,以便以后做更全面的规划和未来可能存在的战事准备。
庞无际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主动请缨,准备承担这个任务。
可以说全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庞无际更熟悉这片土地了,陆青怡知道之后也欣然答应了,毕竟其他任务过于繁琐,庞无际未必高兴去做,如果安排庞无际回去东青城,那母子二人见面的机会也少了。
庞无际在马场北边的山林,只要派人跟着,想要见面总是很容易的。
庞无际申请任务之后,还跟陆青怡提出要求,亲自给北面山林取了个名字。
奔雷森林,奔雷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