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用最精炼的字句概括萧寒的性格的话,那大概就只有两个字了。
宅跟懒。
文雅一点就是,不思进取。
上一世的600多年的猴生中,萧寒可谓是全方位地向三界诸仙展示了,什么事叫不求上进。
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求道的30多年时间,萧寒看似天天闭关苦修不辍,但其实是他自身懒惰,根本没有求道解惑、乃至奇功妙法、天材地宝都懒得去求。
都说孙悟空修行神速,然而一路上灵丹妙药岂能少了,没了这些,任你天资绝世,又岂能一日千里。
闭关苦修,那是修行达到临门一脚的修行者,破关的时候干的事。
光靠闭门就能成仙,那还要丹药干什么。
然而这些东西可不是无偿的。
方寸山看似世外桃源,但是想要拿到修行资源,也是要付出的。
像孙悟空就没少下山采药取宝啥的,回山折换修行资源。
你以为他之后为什么敢把老君的丹药吃了一堆,真以为药是能乱吃的,就不怕顺嘴磕了啥毒丹把自己药死。
就是这个时候打下的丹药鉴赏基础,能够大致分辨出丹药的作用,这才横行无忌。
但是萧寒就像是槐树成精了一样,除了菩提老祖授课之外,那是连洞府的门都懒得出,更别说收集修行资源了。
举个例子,萧寒懒到什么程度呢,那是看到了孙悟空被菩提老祖敲了三下后脑勺,晚上都懒得起床去蹭七十二变这种。
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在基础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孙悟空离山之时已是度过三灾九难的玄仙大能,而萧寒自己却连真仙都还没摸到边。
事实上要不是孙悟空偶尔支援一下,萧寒可能连半步真仙都到不了。
对一个干啥事都三分钟热度的人来说,就算是穿越修仙这种事,热情过去了其实也就那样了,都不一定肥宅快乐水吸引人。
萧寒他也真的不是那种热血主角,那种嚎一声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然后满脑子修行的人设根本不适合他。
要不是对西游记的情怀太深,就萧寒的性子,根本不可能陪着去龙宫取宝。
在孙悟空成就“齐天大圣”之威名,闹龙宫、入地府、踏碎凌霄,上天下地轰轰烈烈的百余年间。
萧寒一直宅在水帘洞中,继续着闷头苦修的日子。
随着孙悟空的名气越来越大,他这个“宅猴”的名气也是越来越高,让诸天仙佛都是无语的很。
若不是孙悟空被镇压,无数强者迁怒于萧寒,逼着萧寒去拼尽全力变强。
以萧寒这样的性格,绝没有可能成就大罗绝巅,圣人之下无敌手的盖世大妖。
五指山下萧寒展露大罗境界,可谓惊掉了一地眼球,被他揍得一脸血的托塔天王都惊讶的一时之间忘了还手,要不是三坛海会大神援手,差点当场毙命。
这个懒猴子都能突破大罗境界,我李靖怕不是修了个假仙。
蹭了封神大劫无尽气运,在封神榜加持下勉强成就大罗境界的托塔天王,用一个很生动的表情将以上一段话呈现了出来。
甚至在萧寒坑杀佛门诸强的最终一战之时,连世尊如来都表示,根本没想过他会成就大罗之境。
原本算计萧寒,只是为了钉死孙悟空而落的一步闲棋而已。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宅之一字,是刻入萧寒灵魂的性格,纵然三界数百年阅历无数也是无法改变。
然而不止如此,圣人不依不饶的将萧寒视作嘴边肉,以及孙悟空仇家肆无忌惮的迁怒,前世数百年经历颇多。
由于这样的经历,也是激发了萧寒内心的逆反心理,为他加上了奋进的理由。
不思进取的怠惰,与扬帆破浪的豪情,极其融洽的融入到了一起。
造就了外表虎踞龙盘、渊渟岳峙、气度非凡的萧寒,内心却未曾从蓝星中走出,依旧是一个宅男内核的矛盾景象。
真灵觉醒之后的萧寒,经常参与家族的社交活动,却总是三言两语就相顾无言。
就是因为他们都被萧寒的表象所迷惑,一门心思的想要迎合他气吞万里的志向,却不知这只是他的表象,最终无言。
但是这一次不同,萧寒聊的很舒服。
梵清惠不愧是慈航剑斋精心培养的“交际花”,把无数江湖青年都忽悠的五迷三道的江湖第一美人,社交属性点满。
就算是萧寒这种别别扭扭的性格,都是被聊的通通透透。
不怪原著中宋缺苦恋数十年,被背刺依然不改初心。
实在是这样一位蕙质兰心,又盘靓条顺,还气质不俗的美人,最重要的是还能让你感觉志趣相投的,怎么可能不上心嘛。
这时候人家在动用点绿茶手段,当然就予取予求了。
整整一天,萧寒与梵清惠都没有聊什么大事,净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武林八卦,皇室绯闻,乃至历史传说,都是无话不谈。
甚至聊的开心了,甚至一些流传的小说传记什么的,也是被兴手拈来。
聊到的这些东西都没什么营养,就跟现代人水群一样,没有丝毫的意义。
然而对萧寒而言,这行毫无意义的行为,却是让他发自内心的舒适,有一种贴吧Q群聊天打屁的感觉。
那是他数百年也未曾忘却的,最初世界的,家的记忆。
“慈航剑斋的小娘皮可是阴的很,小心翻船。”
即使是直到大致剧情走向,内心不断这样提醒自己的萧寒,也是无法控制自己,开始对梵清惠的感官越来越好。
那一天自出门相遇开始,一直到月上中天,萧寒才是意犹未尽的离去了。
这样无趣的时间却让萧寒想要更长一些,让这样浪费时间的闲聊更多一些。
接下来的两天,依旧是这样对脾气的交流,让萧寒也是渐渐的放下了一些微不可查的戒心。
毕竟是卖肝卖肾支持杨坚、李世民以北统南的佛门,与一心想要皇帝到我家来收割气运的萧寒来说,天生就是敌对的。
第二天的时候,又是一次闲聊,第三天也同样。
直到第四天,梵清惠投石问路之时,他们的关系已经足够近了。
至少梵清惠是这么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