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

“来人,将工部尚书卫玄,刑部尚书宇文弼,礼部尚书崔仲方,兵部尚书段文振,尚书令杨素,右仆射苏威,内史令元寿到御书房见我!”

.........

宫门外,六部尚书与尚书令杨素等人齐聚,

“杨大人,您可知道陛下此次叫我们去御书房所谓何事啊!”卫玄看着双手背在身后的杨素,

杨素皱了皱眉,“今天早上,陛下一反常态,推翻了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此次叫我们来恐有大事!”

“...........”卫玄无语的看着杨素,废话,若不是大事,用的着吧我们都叫来吗!

“几位大人,还是先进去吧,可不要让皇上等着急了!”高公公提醒了一句后,就转身回去了。

“我们现在再次凭空想象也不是办法,见到皇上一切自有分晓!”

........

“陛下,不知唤臣等有何吩咐?”

李承乾继续批阅着奏折,并没有理会他们,杨素他们也不好起身,只能在那弓着腰。

好半晌,李承乾才抬起头,“诸爱卿都坐,”

“今天我们君臣就好好聊聊天!都不用拘束,畅所欲言!”

然而李承乾的话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一个个正襟危坐,没有一个人发声。

李承乾尴尬的摸摸鼻子,怪不得皇帝都喜欢佞臣,试想一下,如果你是皇帝,在上朝训话时,没有人理你,多尴尬!

“工部尚书卫玄,你可知道现在我大隋又多少户人家?”

“会皇上,有八百多万户,”卫玄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回答,

李承乾赶忙对他挥了挥手,让他坐下。“爱卿,不用如此拘谨,我们就是聊聊天,”

“那不知,在这八百万户人家中有多少是寒门子弟呢!”

卫玄顿了顿,“应该占九成吧!”

杨素等人面无表情,心里又十分疑惑,陛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哦,这么多人啊!”

“这都仰仗于陛下您的文治武功,若不是您率军消灭陈朝,完成了南北的统一,哪有如今百姓的安居乐业!”

抛开隋炀帝暴虐,弑父的传言,历史上的杨广也算得上千古一帝了,

首先,他是在秦始皇之后第二个完成统一的帝皇

其次,大运可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在他的统治下,开启了科举。为寒门子弟进入朝堂提供了一条路。

........

李承乾听着卫玄的赞赏,心里一阵舒坦,有理,哈哈哈哈

“杨爱卿,你认为这个世间谁是最富有的人呢!”

“当然是陛下您了,您富有四海,难道还有人比您还富有吗!”

李承乾哈哈大笑,又缓缓的收敛了笑容,

“可是朕觉得世家门阀他们的势力与钱财好像比朕要大呢!”

杨素,卫玄等人心头一凛,来了。

“你们说说,寒门子弟那么多,我们是不是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呢!”

没有人反驳,李承乾都已经说世家门阀的力量比皇权大了,摆明了是要削弱世家的势力了,谁还敢这个时候反对李承乾,绝对会被随便按个罪名,拉出去砍了。

“今年开始,正式采用科举制度,依德依才选官,”

“!!!”

杨素等人万万没想到李承乾这次的行动如此激烈,

“陛下,此举不可啊,如此做的话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激愤的!”崔仲方赶忙跪下,

不跪不行啊,他本是就是世家门阀中的崔家子弟,这个时候要是还不赶紧站出来劝阻皇帝,等消息传出去,他们崔家会变成众矢之的的。

“哼,天下读书人,什么时候世家门阀也能代替天下读书人了!”

其实严格的来说崔仲方并没有说错,隋文帝时期刚刚实行科举制度,朝廷中的官员们几乎全是世家子弟,平民中能读书的也只有少数家庭有些富裕的,更别说能进入朝廷了,

崔仲方硬着头皮劝谏,“臣认为还是缓缓行之方为万全之策。”

“哦,那你认为什么是缓缓行之啊!”李承乾冷笑,盯着崔仲方,

“...臣以为,先选一州之地推行科举制度,过段时间在观察此举如何,若这是利国利民,在慢慢向全天下推行。”

李承乾戏谑的看着崔仲方,“好,那就按照爱卿的意思来做,此时就交由你来执行吧,来年若做不出成绩,你就回去种田吧!”

“是,微臣必不负吾皇所托!”

..........

出了宫门后,这几位大臣皆是忧心忡忡的赶往自己的府上,想来也是想赶紧将这个消息传回去,赶紧让家族里的人做好应对吧!

而工部尚书卫玄却一把拉住匆匆欲走的崔仲方,把他拉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

“你难道不知道你上当了吗?陛下这是将你当成靶子,是用你来吸引世家门阀的进攻的!”

崔仲方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卫玄,

“卫大人,你是如何评价当今圣上的?”

卫玄想了想,“野心勃勃,雄才大略,胸有沟壑!”

崔仲方不可置否,又说道“今日,陛下将我们几人叫来,除了是告知我们这件事之外,也是借我们的手吧这个消息传给我们身后的世家门阀们!

可见陛下削弱世家之决心,你与我都是世家子弟,却又同时为皇帝效力,卫大人,这个时候我们才是最危险的那群人,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纠结于站在那一边,死的最快的就是...“

卫玄愣了愣,“所以你是准备站在皇帝这一边了!”

崔仲方笑了笑,转身走了....

崔仲方可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因为李承乾的三言两语就决定站在他这边,接下这个任务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如果接下来李承乾能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世家门阀一举打落尘埃,崔仲方不介意真的站在李承乾这边,但如果李承乾在这次争斗中失利,那么不好意思,........

这一点,不论是崔仲方还是李承乾都清楚的知道。

既然已经通知了最‘主要’的几个大臣,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即便是也收到了极大的阻力,不过李承乾还是力排众议,依照计划进行。

夜里,李承乾思考着前世,李二是如何压的那些世家门阀抬不起头来,李承乾一下子就想到了制纸与印刷厂。但旋即就被李承乾自己否决了,

现在把这两样东西弄出来,那就是嫌自己命长,一句话,守不住。

现如今世家的私人军事力量太强大了。

军事!军事!

看来是需要两场战事来敲打敲打一些人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