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既然能不废一兵一卒的使其灭亡,为何还要资助高句丽兴盛起来在起兵攻打呢!

这就涉及到现在高句丽国内的形势了,其内部贵族林立,即使皇权旁落,其新主的到来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李承乾能多活几年,他固然可以趁高丽虚弱之时收服他,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化这些高句丽的百姓,使高句丽人民真正成为大隋的一员,将高句丽彻底并未大隋的疆土,

但是他没有你们多时间,如果他真的在第二次东征是就一举攻破高句丽,然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提升高句丽百姓的生活质量,最终高丽极有可能在获得足够的利益后,反咬一口。所以,李承乾只能寄希望于武力,一举打断高丽人的脊梁骨,这样,在他去世后,也能给高丽足够的威慑。

高句丽人民与大隋百姓不同,他们只崇拜个人勇武,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能建功立业,哪怕是将这战功是建立与高句丽人民的头颅之上,他们依旧会传颂你的英武,与立场无关!

.......

李承乾远远眺望着断壁残垣的平壤城,接连叹气,原本他也是不想动用火油这种武器的,不说火油是多么的危害环境,这将来可都是大隋的土地,

单单是火油储量,就不足以他们这样的挥霍,然而却几乎都用在这次战役上了。自从上次裴仁基率三十万大军差点攻下高丽京城之后,他就进言对李承乾说,“高丽的京城易守难攻,除了用人海战术,臣想不到还能有其他说明办法,如果陛下您想要高丽臣服,这个问题还要陛下解决!”

从那时起,李承乾就开始凭借前世的记忆命人去寻找火油的储藏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但由于开采时间较短,产量极少,还没有能够长时间储存的材料,所以他们能动用的火油数量极少,如今全用在这场战役了,

一旁的李世民脸色恨恨,其实若不是他太大意,小觑了高丽士兵,在他成功烧毁粮草之后,隋军就趁乱攻进东城门了,

原本按照李承乾的意思,是让李世民等人假装高丽士兵,趁其不备拿下东城门,没想到,李世民见杨毅手下本就有近百人,再加上他手中五十名士兵,便强攻东城门,想要率先在高句丽士兵心里种下隋军不可阻挡的理念,当然他们也的确做到了,但是没想到高丽士兵如此彪悍,硬生生的拖住了李世民等人,

即便最后城门还是打开了,但高丽的援兵已经赶到,即便李世民的计划已经成,但是李承乾给他的命令是短时间内秘密攻下东城门,他却失败了,最后也不了了之,说到底,还是李世民年轻气盛,

他本来就想皆此次东征的机会来证明自己,以此来打消那些外面针对他的风言风语,这几年他一直跟在李承乾身边,自然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在朝堂外散播谣言,抹黑他,说他资质平庸,只会花言巧语哄骗皇上而已,

平日里虽说他也不怎么在乎,但其实一直憋着一口气,你们不是说我资质平平吗,这次我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所以当李承乾将具体计划全盘托出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沮丧的,毕竟如此一来,他就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证明自己了,

但当李承乾命他潜入平壤城,烧毁粮草的时候虽说当时有些犹豫,但更多的还是激动,让他恼怒的是最终他还是没有完美完成这个任务,

李世民是为数不多知道火油存在的人,自然也是明白,火油的取之不易,也清楚火油有他更加重要的用处,没想到却因为他的自大,将一切计划都毁了。

所以近日来李世民的情绪一直有些低迷,李承乾看在心里,却一直没有多说,有些事情必须要自己领悟,那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李承乾隐隐能够感觉到,李世民的未来可能因为他的干涉发生了一些偏向,但他相信最终的结果不会改变,李承乾还没有自信到仅仅只是区区几句话就能改变一个千古一帝的未来,

但是想来他未来要走的路可能会更加的艰难了,先不说那些被李承乾有意提拔上来的李世民未来的对手们,就是这个因为李承乾而迁怒与李世民的杨广都够他喝一壶的,而对杨广,李承乾内心还是依旧抱着极大的愧疚,所以他不可能真的在最后时刻选择与杨广同归于尽,这过不去他心中那一关,所以杨广可以说是他最大的对手了,

君是君,臣是臣,如果李承乾死后杨广真的想要一心一意的对付李世民的话,他还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上的李世民十八岁举起反旗对抗大隋,如今这个世间恐怕是要提前一段时间了,不知他也没有准备好!

.........

相对于这两人,一个在自我反省,一个在惋惜火油的产量,以高元为首的一群高丽贵族可是满心悲愤,

先是中了大隋皇帝奸计,白白送了五万精兵的生命不说,就连那些埋伏大隋水军的数万将士也被隋军轻而易举的反杀,

本来还想依靠平壤城的坚固与堆积成山的粮草与隋军开启一场拉锯战。没想到莫名其妙的粮草居然被烧了,若不是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拖住了那一小股隋军,甚至还没怎么开始大战,城就被莫名其妙的破了,

这些还勉强能够接受,虽说主粮仓被烧了,但平壤城内还有不少小型粮仓,抠抠搜搜也能坚持过去,再加上之前与隋军僵持的那些日子,粮草是足够他们使用三个月的,是足够拖到寒冬降临,到是隋军会自己不战而退的!

然而又有谁能想到他们会放火攻城呢!最主要的是这些火竟然扑不灭,高句丽人民本就信服鬼神之说,这就让本就恐慌的高丽士兵顿时起了逃亡的心思,武将对属下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不少武将死于自己人的叛乱之中。

平壤城内士兵急剧减少,其中被烧死的人不计其数,不少本欲逃出城外的士兵还没逃出火圈就被活活烤死了,

城内的人数十不存一,无论是婴儿、妇女、还是老人,都没在这场战争中被保护,被‘另眼看待’,城内的百姓在这场大众‘一视同仁’,大火不会刻意的躲过这些老弱病残,整座城都弥漫这哭嚎的声音!

高元、乙支文德等人之所以能够活下来,还要庆幸修建这座宫殿的时候在地下也挖了个数百平方的地窖,否则,他们不见得就能逃过一劫!

而如今他们不得不从地窖中出来了,平壤城也呆不下去了,不说那股股浓烟,单是城中的氧气含量已经不足以人们生存了,

大火早已熄灭,高元等人狼狈的从城中跑出来,一个个被烟熏得够呛,然而刚刚逃亡出来,就被俘虏了,并被押解这到了李承乾面前。

高元本还有些恼怒与押解他的士兵的粗鲁,但当他看到李承乾身后的人时脑子里就全是被背叛的愤怒了,

他对杨毅咆哮道,“杨毅,为什么,为什么,寡人待你不薄啊!你为何要背叛朕!”他挣扎着,意图挣脱开束缚在他身上的绳子,

杨毅见到这个他曾经的‘上司’,似乎有些愧疚,旋即又一脸正色,一字一顿,“各为其主!”

高元楞了一下旋即大笑,“哈哈哈,好一个各为其主,好,好,是朕错信了人!是朕之过啊!”

杨毅面露愧色,可能是不愿在面对高元,于是向李承乾拱手道,“微臣身体有些不适,还请陛下允许臣会帐歇息!”

李承乾能够理解他的苦楚,点了点头。杨毅走到帅帐出口,回头看了一眼高元,叹了口气,笔挺的身影显得有些佝偻,

对他来说,一开始就没有把高元当做自己人,或许他们都没错,错的是时间。如果高元能过先李承乾一步发现并提拔杨毅,说不定他真的会为高元卖命,毕竟士为知己者死,只能说造化弄人!

有一说一,杨毅在侍奉高元这段时间,高元的确是给了他别人难以想象的信任,区区一年时间,高元就将唯一能打探到大隋朝堂近况的皇家商贾全权交给了他,对于他的谏言也是全都采纳,他举荐的那些人才也是全都任用,

可以说,高元于杨毅,做到了作为一个皇帝能做到的极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他极其信任的人才,幕僚,智者,却为高句丽带来了毁灭!

在高元心中最令他挫败的甚至不是高句丽在他手中毁灭了,而是杨毅的背叛,

高元看着离去的杨毅,双目渐渐失神,喃喃自语,“为何,你为何要背叛朕啊,你可是朕最为信任的臣子啊!”

李承乾看着跌入谷底的高元,微微一叹,或许高元并不是一个多么聪明有智慧的君王,但是他有着王者的气量,他几乎将兵权全部交由乙支文德来掌管,对待有才能的臣子也是放于他极多的权利,不得不说,对于臣子来说,他是一个好君王!但是对于他的子民来说,他不能看出臣子到底是间隙还是忠心耿耿,只是高句丽走向了灭亡,在他们心中是高元将他们带向了灭亡!

“唉,来人,待高丽王下去休息!”

然后将目光放在了乙支文德的身上,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