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满意足的笑了,然后对他说,
“您不是相见我大哥嘛!今天我给您带过来了!您可不许欺负他哦!”
老僧点了点头。少女仿佛得到了什么承诺,蹦蹦跳跳的出来禅房,将房间留给了他们二人。
此时的李承乾有些疑惑,他虽然没有见过这位老僧,可是他也没少在李泰与李恪那里听说此人的名字与事迹!
据李泰与李恪说,寒水寺内又以为得道高僧,深得李二与长孙的信任,不过对其来历,他们也不清楚,也不是没有调查过,年少好奇嘛!可是最终都石沉大海!想来是李二不想让他们知道。
李承乾也曾对其心生好奇,不过后来到是渐渐淡忘了,现在‘旧事重提’,关键是从李丽质的反应来看,是此人想要见自己一面,这是为什么呢!他最近听安稳的啊,想来没有什么地方惊扰了这位大佬啊!
不过出于敬重,李承乾还是敬了佛礼,然后又询问的眼神盯着老僧,希望他内给自己解惑。
那老僧仔细的盯琢这少年,或是看到少年的年轻气盛,不禁陷入了回忆,少年有些无奈,却又不敢出言打扰,只好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许久,老僧回过神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不由的暗自摇头,有意识到几日叫李承乾来好像还有其他目的,赶忙收拾收拾心情。不过这一系列情绪变化在李承乾眼里都是面无表情、波澜不惊,或许是活得太久了,其情绪的外协只是通过眼神,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
“太子殿下现在一定是在想贫僧叫你来的目的是什么对不对!”
李承乾点了点头,
“其实你并不是第一个贫僧委托丽质找来的人,第一个是李恪那个孩子!”
闻言李承乾更加的疑惑了,却没有插话,
“贫僧虽然一有十数年没有出过这寒水寺,却对外界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自从李恪开始鼓捣商人之术开始,贫僧就已经开始关注他了!”
李承乾眼中寒芒一闪,李恪是谁,大唐皇子,其实一个和尚想关注就关注的了的!只能说明这个老头背后有着一股庞大的能量!
“太子殿下不必对贫僧心怀忌惮!”
老僧的眼力十分惊人,一言就道破了李承乾心中的杀意,如此的坦率到是让李承乾有些猝不及防,
“是你的父皇拜托老夫如此行事的,否则贫僧一小小寒水寺的前任主持,哪里有那么大的能量去关注一个皇子呢!”
听到老僧的解释,少年信了八分,如果老僧背后真的隐藏这这么庞大的力量,李二怎么会坐视不管!不过他还是有些怀疑,李二为何让这个十数年都不曾出宫寒水寺的僧人去‘照看’李恪呢!
“是不是很好奇为何世民会找到贫僧,这就要与贫僧青年中年时期的经历有关了,这些贫僧就不与你详说了,你只需知晓贫僧也曾从事了数十年的商业生活,而且当时做的事业也挺大的,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退了,”
“所以贫僧对商业还是有些独到的看法的,这么说你知道了吗!”
李承乾愣愣的看着眼前的老僧,心中默默评估着其真实的年龄,并判断着其在从事商业时的年代,
最终得出的年代让他很是惊讶,正是在他作为隋炀帝时,这就让李承乾很是奇怪了,无论是在他在为期间还是在他死后的数年时间里,掌握商业大头的绝对是他手中的锦衣卫,或许世家的底蕴还有,能够勉强占些市场,
那些民间商人可谓是已经绝种了,本就为数不多的走私者也受到了锦衣卫的强烈打击!
所以对李承乾来说,这个老僧极有可能是曾经锦衣卫下主要负责商业的头目。
有可能是自李承乾从隋炀帝在此变为大唐太子后,总感觉那成经历就是一场梦,即使有着许多的人与现实告诉他那是真实发生过的,可李承乾的内心依旧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可眼前的这个老僧是在真正能够直接证明他在哪个只带存在过的人,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询问的语气都有发抖,
“小子武无状,敢问高僧出家前的俗名?”
“陈庆,”
李承乾猛然吸了两口气,现在的他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在剧烈的跳动,原因为他,单纯的因为他知晓锦衣卫里有这个人,是当初锦衣卫第一任厂督宋轶当初亲自向他推荐的,
说是此人又他人难以匹敌的经商之才,所以想他举荐这个人,而当时李承乾也没有多想,直接就同意了,
也是因为当时有世家一直在盯着他,所以李承乾不敢与锦衣卫又过多的接触,当时也就没有亲自召见这个人,到后来也就渐渐的忘了!
听到李承乾的解释,李二沉默了,长孙无垢与李承乾也是默契的没有打扰他思考,默默的看着他来回踱步,面色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沉密布,在权衡着利弊!
踱步到李承乾面前,对他说,“承乾,那本《唐颂》朕看过,虽然里面的许多东西朕看不太懂,但是这并不妨碍朕了解此书的价值,即使他真的能练出你所说的那种神药,但是你也应该知道要想将他发扬光大,会面对多大的阻碍!而朕迫于身份是不可能来帮助你的,你真的想好了?”
李承乾没有回答李二的这个问题,而是转过身来,对长孙无垢说,“母后,想来您今日也是费了好些心力吧,还是早些去休息吧,孩儿明日再去想母后问安!”
长孙无垢也是极为聪明的人儿,知晓这父子二人有私话要谈,她作为一个妇人还是要避嫌的,在点了点李承乾的额头后,想李二行个礼就回宫了,
李二也在李承乾的带领下进入了他的书房。
“哼!小子,不要以为你编出一个虚无缥缈的老神仙的故事就能蒙混过关,你骗骗你母后还行,就不要那这种小把戏来骗朕了,”见在一旁苦笑的李承乾,李二总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感,
“朕也不打算追究你是怎么痊愈的,朕在意的是你那本《唐颂》,朕先在此约法三章,你那本书就算是能将月亮摘下来,朕也不会帮助你的,至少在没见到成效前,朕是不会出手的,”
“相信你也能明白朕的苦衷,我们李家的天下是从杨家夺来的,更何况我们还有鲜卑血脉,本就受世人所诟病,如今更不可能站出来去力挺一本非儒家的学说了!你要知道,如今我大唐的根基靠的依旧还是儒家!”
李承乾在一旁到是一直保持平静,“这点儿臣知道,身为帝皇理应吸收百家之长,是不会力挺某一学说的!”李二欣慰的点了点头,
“所以儿臣需要父皇做的只是沉默和默许罢了,此后的事情儿臣会自己处理!”
李二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朕有什么好处,你要知道,即使只是沉默也是需要承受压力的!”
闻此,李承乾依旧淡定,他深知李二陛下的尿性,早已准备好了说辞,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父皇,您知道我们大唐有多大吗?”
闻此,李二显然有些自傲,如今的他已经将高句丽收入囊中,西域如今也是摇摇欲坠,成为大唐疆域是早晚的事,比之武德年间大了许多,不过还没等他洋洋得意、自吹自擂的时候,李承乾就将那副已落得满是灰尘的世界地图拿了出来。
李二只好将原本的长篇大论憋了回去,那叫一个难受,李承乾并没有注意到李二渐渐变暗的脸色,自顾自的手舞足蹈,“父皇,您看,我们大唐就那么大!”
还没带李二蓄足怒气,他的注意力就被眼前这幅世界地图所吸引了,李二指了指那个被李承乾用红色标注出来的地方,声调都变了,
“我大唐前后纵横数千里,就只有那么小!”
李承乾瞥了一眼没见过世面的李二,“没错,就那么小!”
然后的走到李二对面,兴致勃勃的说,“父皇,您想,在未来五年内,西域必定会为我大唐的铁器所踏灭,吐蕃虽身处高元,在我大唐的淫威下也不得不龟缩拳脚,而那时我大唐周围则没了对手,父皇有没有想到接下来我大唐的目的是什么,要知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李承乾没有在说下去,他决定给李二一些考虑的时间,
见他良久没有发声,李承乾再次开口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是不可能就此闭关锁国,与外界隔离,这是大忌,所以我们就要自己找对手,父皇你看着,在看着,还有这,”李承乾指了许多地方,目光火热的看着李二,
“父皇,现在这些地方可都是无主之地,父皇您受命于天,又怎么舍得那土地就如此荒废,有这么忍心当地的土著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在孩儿看来,您就应该派兵去拯救那些百姓与水火!”
李二震惊的看着他,李承乾还以为他是被自己的野心震惊到了,不禁有些后悔,让一个皇帝觉得太子有野心可不是好事,却没有想到......
“你的想法好是好,就是太无耻了,太不要脸了,你真的是朕生的?”
“........”
没有理会他,李承乾继续讲解,
“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地方可都是千里粮仓啊,在那些地方还有这许多高产粮食,只要能够引进我大唐,那我大唐子民就不会再受饥饿之苦了!哪里还有这无数的金银铜矿,这些可都是货币啊!”或许是见李二依旧提不起兴趣,李承乾再次抛出一个巨大的诱惑,
“父皇,您知道什么叫日不落帝国吗!”
李二老实的摇了摇头,“不知道,朕也曾看了你那本《唐颂》,莫非与里面的天圆地圆有关,”
“唔~”再次经过一阵天昏地暗,李承乾努力的睁开双眼,他不知此次他会回到那个朝代,也不知道会跑到那个人的身体中。
当然,如果是按照李承乾心中的意愿,自然是成为皇帝、太子之类的,因为这种身份能给他减少许多麻烦,也能够直接影响到权力中枢的意向,不必再在朝堂中苦苦挣扎。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前两世的他皆是成为了这种身份极为尊贵的人,突然让他向别人鞠躬行礼之类的,这还是很让他难以接受的!
或者是已经适应了这种感觉,醒来的李承乾并没有兴奋的大喊大叫,只是静静的盯着屋顶,努力的适应这这具身体,却总感觉这间屋子总是似曾相识!
还没等李承乾回过神来,便听到一道惊悚的声音,
“啊!太子殿下诈尸了!”
李承乾回过神来,看到那个发出尖叫声的小太监蜷缩在地上,头颅紧紧的埋在双臂之中,不过李承乾依旧认出来了眼前的阉人,这不是我的贴身太监小凳子吗!
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李承乾颤抖的伸出手指,“小凳子?”
听到这阵话语,小太监蜷缩的更紧了,哭了,“太子殿下,不是我害的你啊!奴才在您生前可是鞠躬尽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您可不能害我啊!”
李承乾闻言哭笑不得,“本宫还没死呢!”
小凳子颤抖的更厉害了,“你胡说,你早在一个小时前就没有气息了,奴才亲自试的你的鼻息,怎么会不知道,现在这个时候皇帝陛下都应该快到了!殿下,您念在奴才为您挡了陛下那么多毒打的份上就饶了我吧!”
李承乾脸色一黑,没有在理会他,这种事能随便说吗!被别人听到,本宫还要不要面子了!
同时它的脑子也在快速运转,看来他是回到了唐朝,依旧成为了太子李承乾,更巧合的是他回到了死后的一个小时。
整理好了思路,他不禁一阵兴奋。当初他还害怕会穿越到宋朝以后的朝代,那么他作为隋炀帝时的许多后手都会泯灭与历史长河,然而现在的他距隋朝的时间可是仅仅只有二十年。
这就意味着他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创立的航海署还没有破产,甚至他的锦衣卫依旧还在国外继续的努力着,
想到这里,李承乾脑中突然一阵清明,他仿佛已经猜到了在东征高句丽的战争中是谁救了杜荷与长孙冲。也明白了是谁协助他们一举攻下了安市城。如果他猜得没错,那股势力,那些黑衣人,就是锦衣卫,而从那次战争看来,锦衣卫依旧在兢兢业业的执行这自己最后的命令,就是不知道如今的锦衣卫的手伸到了哪些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