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回到村子,天已经黑的彻底。

胡大娘和胡秀兰都穿着个薄棉袄,隐隐的朝山路上望来。

两人手抄在衣服兜里,时不时的走动两下,显然还是有些冷意的。

黄远石远远的看见妻子和丈母娘的声影,莫名的暖了暖,也不自觉的加快了步伐。

“妈,秀兰,干嘛呢?这么冷,也不进去?”快要走近了,就大声的说道。

听到声音的两人也微微的松了口气,只是看着他身后跟着的一大群人,却是隐隐的有些紧张。

黄远石把胡秀兰拉了拉,对着两人说道:“妈,这些人都是我的朋友,来这边有些事情的。这不,天黑了,又没个地方住的,我就想着让几位女道和秀兰在家里作下伴,几位道长,却是要看四弟那里方不方便了。”

胡大娘哈哈的一笑,道:“这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他那里,加个三五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说完,又很是爽朗的打了个哈哈,和众人说道:“来,都屋里先做着,外头冷。你先前叫我们准备晚饭的,这饭准备了,你又不回来。还是思杰说你一刻回不来,也没啥事,叫我们先吃,我们也就吃了。”

“来,来,来。菜还在锅里炖着,还是温的,你招呼你朋友先坐着,我去和老头子把饭菜张罗好。还好思杰说多准备点,要不还真怕不够了。哈哈!”

说完,又朝里面吼道:“娃他爸,远石回来了,那柴火不用再架了,把桌子都张罗起来。”

说完,对着胡秀兰说道:“兰啊,你到老四那里,叫他过来陪他姐夫坐坐,等下也好领几位道长过去。”

胡秀兰应了一声,就朝胡爱民家跑去。

朱子孝也大声的打了个哈哈,道:“老嫂子,您有心了。只是我们是刚吃了过来的,就不用再麻烦了。”

胡大娘看了看朱子孝,隐隐的觉得有点面善,刚准备问叨一下的,听得他的话语,就隐隐的皱起了个眉头,道:“我说你这人,这镇上到这里,七八里的路程,你们就是刚吃了过来,也差不多了。到我家里来了,连饭都不吃口的,这是打我老胡家的脸啊。不吃咋呢?不吃也坐坐,能加点就加点,真不想加,吃两口菜意思一下也好。”

说完,又朝朝霞子和丹阳子几人看了几眼,道:“这可真巧了,平日也难得看见道士的,今日个还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见齐了。”

又打着个哈哈道:“你们几位也别介意,我老婆子见识少,说话直。你们应该是来找玉素道长的吧,这天黑了,路也不好走,先到我这里吃点,等明儿个早上,天亮了,路好走了,再上山不迟。刚好我明日也要上山去,也好和你们作个伴。”

朝霞子也不再板着个脸,沉吟了片刻后,微微的笑了笑,说道:“那就要麻烦老姐姐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老婆子就喜欢热闹。来,都进来坐,外头冷。”胡大娘边挥了挥手,边朝众人招呼着,就麻利的朝后头跑去,开始张罗起来了。

朱子孝和王德看了看,也是相视一笑。

两人也是见惯了大事小事,久违了这种无关其它的热情,心里也莫名的松了松。

王德元帅点了点头,道:“看来是盛情难却了,那就先入乡随俗了。”

说完,就带头朝里面走了进去。

黄远石也给后面的几人招呼了一声,给张罗了些板凳之类的,也朝后面走去。

几人进到屋子,在旁边的竹床上挤着坐了坐,再加上板凳,倒也是安置了下来。

三弄的大砖瓦房,墙壁都用报纸糊着,屋顶上垂下来一根电线,上面挂着个白炽灯泡,并不怎么明亮,把屋子晕的昏黄昏黄的。

只是屋子的摆放倒都很整洁,地面也是平整过的泥巴地,脚放到上面,一点都不违和。隐隐的可以看出,这家人的日子虽然不算太过富裕,也很是精致。

朝霞子几人也点了点头。

橙云把头探了探,见没有别人,就把舌头伸了伸,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舒了口长气,道:“这可不,这奶奶也太热情了。”

紫月也点了点头,道:“嗯。这奶奶厉害着呢,平日难得见师姑笑的,今日就被这奶奶弄笑了。”

丹阳子没好气的瞪了紫月一眼,把他的头重重的一巴掌拍去。佯怒道:“还反了你了,连你师姑都敢打趣了。”

朝霞子也微微的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也算你们的运气了。今日个见了这个老姐姐,等日后,再想要见到这样的人物,怕也是不容易了。”

旁边的赤云和赤月也是点了点头,连声附和着。

这时,张罗后后面的胡伯领和黄远石也走上前来,对着众人打了个招呼道:“这可对不住了,我刚后头忙着,也没能上前打个招呼的。”

朱子孝子连忙摇手,打着哈哈道:“哈哈,胡老弟,你这可弄得我老哥几个没脸呆了。我们几个来得唐突,都没来得及给你给招呼一声的,还弄得你忙七忙八的。你再这样说,这可不是我们脸皮不够厚,也呆不住了啊。”

胡伯领知道,这样互相客套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就也没接着再叙,只是给众人说道:“这还是晚上准备的饭菜,就稍微的热了热,大家都去坐坐。山里人家,没啥好东西招呼的,几位也耐着点。”

“那行,那就麻烦胡老弟了。”王德元帅率先的站了起来。

众人也相继的站起,往后面走去。经过一个小弄堂,是一个很是小巧的院子,再院子过后,则是一个很是大气的厨房。

众人走进厨房,见里面收拾的仅仅有条,左边一个小房子,占了一弄的地方,放着杂物之类,摆放的也颇为整齐。

右边是灶台,灶台的火已经没有再烧,但是红红的火星却还是耀着的。灶台那还砌了个小格子,用来装柴火。两张并在一起的高脚四方桌子,在两弄宽的厨房中间,显得并不拥挤。

桌子上放着六七个大碗,堆满了菜肴。

胡大娘在灶台那站着,给锅里舀着水。见到众人都来了,也不停下手里的事,边忙边给众人招呼道:“都坐。都是山里的熏肉,腊肠,山笋之类,没其他东西,你们也见谅点。这顿是我老头子作的,他手艺还不错,你们也都偿偿。”

说完,又端了两个被晚倒扣着的大盘子,往桌上一摆。边揭碗,边说道:“我见这有两个小娃儿,也就和我外孙,外孙女一般的大小,就特意的用橘子炖了鸡蛋。这可是我跟着山上的玉素道长学来的,味道还不错,我家几个小孩都爱吃。”

这时,前面也传来了隐隐的人声。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